第一卷 第382章 文 / 淮南老雁
第382章
更讓史敬奉高興的是,當初建中二年都知兵馬使閻朝彈盡糧絕不得已率沙州軍民投降之前與蕃將綺心兒鄭重約定,不讓沙州民眾流離失所,這樣,張氏、李氏等沙州漢姓大族得以保全下來。雖然受到吐蕃的百般刁難歧視侮辱,但是畢竟力量較為集中。在當地耆老建議下,史敬奉張榜納才,結果第一天就讓他欣喜不已,本在沙州吐蕃治下任職的張謙逸出身清河張氏,因為祖先為官的關係居於沙州,遂為沙州人。張家曾隨閻朝抗蕃,在吐蕃做官時也能維護漢人,官聲不錯。史敬奉當即任命張謙逸為沙州別駕,解決了自己民政官員不足的問題。
張謙逸果然是人才,數日之內,沙州居然就被他整治地井井有條,全然恢復了當年大唐治下的景象,史敬奉一出門都覺得和內地市鎮沒有多大區別了。張謙逸在軍事上也有一手,由於沙州地處要衝,故而物資儲備極為豐厚。拿下沙州之後,張謙逸就建議史敬奉去襲取吐蕃軍的屯糧城。史敬奉在張謙逸指引下,親自領五百人夜襲屯糧城,奪取了吐蕃軍的輜重大營。靠著這些輜重,史敬奉才裝備起了這七千大軍,有了固守沙州的資本。
而張謙逸的兩個兒子更讓史敬奉眼前一亮,張謙逸長子張議潭,次子張議潮雖然一個才十七歲,一個才十五歲,但都是文武雙全的人物,李家也有不少才俊,史敬奉當時就收下了張氏兄弟,把他們一個帶在自己身邊,一個放在李繼言身邊。現在這哥兒兩個正在馬道邊等候自己的主將呢。但是就算這樣,史敬奉還是覺得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還是太少了,本來遇事的時候身邊還有一個李繼言和另一個校尉石寶山可以商議事情,現在石寶山被派去替回李繼言在當金山口築城,而李繼言則要西進駐守舊玉門關,史敬奉頓時覺得身邊空落落的。
李繼言對此也是感慨萬千,道:
「出塞的時候,誰能想到短短兩個月我們就能憑藉著兩千人收復了這麼大的一州呢?你也真行,才幾天時間,就拉起了這麼大的軍隊。」
史敬奉卻道:
「拿下容易,守住難啊,一想到就憑我們這七千人,要和尚塔藏的幾萬大軍一搏,我就睡不著覺啊。」
以前年輕的時候想統領大軍獨當一面,像王忠嗣將軍那樣立下不世功業,現在真的獨當一面了,史敬奉才曉得獨當一面真難,難就難在要自己思考方方面面的問題,一個人承受巨大的壓力。李繼言顯然沒有史敬奉這樣的感受,輕鬆說道:
「兵不精不怕,只要見過血就行了。」
到底是旁觀者清,史敬奉若有所思地道:
「繼言,你的意思是?」
李繼言正色道:
「瓜州吐蕃守軍不多,將軍可以提兵攻略,一來恢復故地,二來鍛煉新兵,三來可以獲得地利。君不聞玉門關就在伊吾路頭,瓜州瓠河南岸乎?玉門關離此不過三四天路程,只要能取得玉門關,何懼甘州敵軍呢?那時只要嚴守當金山口,即使末將守不住漢玉門關(在敦煌西北80公里處,唐玉門關在敦煌以東),也能變三路夾擊為一路敵軍,等到尚塔藏領軍到了沙州城下,陳國公怕不得已經拿下甘州了。」
如同心頭的一塊巨石被搬走,史敬奉感到一陣輕鬆,正要答話,就聽到張氏兄弟兩聲公鴨嗓子喊道:
「爹爹!」
接著就聽到張謙逸的聲音道:
「史都督,剛剛北哨送來兩個人,是瓜州來的,要請大唐天兵去解救瓜州百姓。」
史敬奉和李繼言對視一眼,一先一後往城下走去。
臘月就快到了,過年的氣氛在長安又漸漸濃厚起來了,即使是身處大明宮內,李誦似乎也能夠感受到長安大街小巷上蒸騰起的喜慶氣氛。不過這個時候李誦大帝過年的心思卻沒有幾分,這個時候的李誦大帝,正在全心全意地撲在西北戰局上,連寶貝幼寧公主都顧不上了。
「陛下,幼寧公主已經快十五歲了,該給她物色個好駙馬了。」
知道李誦在忙軍國大事,王皇后還是忍不住提醒道。公主這麼大了還沒有定下駙馬,那怎麼成呢。不過李誦的態度並不能讓王皇后滿意。李誦稍稍抬了抬頭,道:
「找駙馬是嗎?幼寧才十五歲,還早呢。」
王皇后一陣慍怒,道:
「陛下,臣妾當初嫁給陛下的時候,才十三歲,生太子的時候不過才十五歲。陛下現在還不為幼寧挑選駙馬,難免會惹人非議的。」
聽王皇后說起當年的蘿莉往事,李誦脊背一陣惡寒,忙把手中的文書放下道:
「非議什麼?」
王皇后道:
「知道的人都知道是陛下為女兒們好,不知道的卻瞎嚼舌頭根子,說臣妾的不好,不待見別人生的女兒。」
李誦道:
「皇后,趙國公的上書朕也給你看過了,朕覺得很有道理,所以打算先從宗室開始推行,皇家女兒不到十七歲不准下嫁你不是也贊同嗎?既然這樣,又何必在乎外面怎麼說呢?天家的事情,還輪不著外人來非議。」
不過當李誦召見了呂元膺後,才知道這事情非同一般了。造謠中傷的是王皇后,可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謠言指向的目標是太子李純。王皇后是太子的生母,指責王皇后失德進而暗示太子從小沒教育好,這種卑劣的伎倆雖然拙劣,卻便於流傳,所謂謊言說了一千次就成為真理,氣得李誦七竅生煙。
更讓李誦震怒的是,這些謠言還是配套進行的。坊間流傳,太子薄幃不修,私德有虧,所以皇帝陛下把太子派出去帶兵,讓他離宗室遠些,同時也方便自己挑選新的太子。謠言還說,皇帝陛下操勞國事,已經有所恢復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一飯三遺矢」,有的地方官員還有士子甚至鼓動百姓去為皇帝求神拜佛,祈求皇帝身體安康。
呂元膺又奏報說,最近遠離長安的地方,有些高僧、神仙,開壇布法時大放厥詞,指責皇帝滅佛滅道,必然會招致天譴,目前這股妖風邪氣已經波及到了長安。
浙東、浙西、嶺南、淮南、江西等地節度使也先後有奏折進京,稱在江南等佛法昌盛之地,頗有妖僧蠱惑人心,甚至有部分崇信佛法的官員也對朝廷有所微詞,目前地方已經抓捕了部分所謂高僧,驅散了愚夫愚婦,但這股風氣似乎還有繼續蔓延的態勢,請求朝廷給出指導。
佛法在中土弘揚已久,雖然佛儒道之爭一直沒有停歇,但是佛法確實已經深入人心。除了韓愈是堅定的滅佛派,劉禹錫、柳宗元和白居易等新政中堅都信奉佛法,而韓愈的滅佛也是出於對外來文化的歧視。為了平息朝廷內部的反對聲音,李誦特地在諭令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