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第一卷 第245章 文 / 淮南老雁

    第245章

    「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田興是胸懷大志的人,一心想找機會重新上馬馳騁。從內心情感上來說,田興是希望田季安早點掛掉的,這樣就可以早日擺脫這壓抑的生活。不料這個侄兒精力旺盛,越活越滋潤。但是當田興發現危險臨近時,心潮還是起伏了起來。心裡想道:

    「以田季安驕橫狂妄的性格,田季安必定會幫助李師道的。到時侯朝廷大軍壓境,我兄弟該如何是好?」

    接著又想起皇帝來,田興和皇帝只在那日見過一面,印象卻極為深刻,想著,就從靴子裡摸出了一把短劍來,正是那一次他離京前皇帝委託李絳所贈。他也是因為和李絳的接觸而受到田季安變本加厲的猜忌。睹物思人,田興不禁又是一陣唏噓,默念道:

    「陛下,臣這輩子,大概是沒有機會為您驅馳了。」

    「駕!駕!」

    幾匹快馬馳進了李愬位於雲龍山下的大營,在轅門勘合之後,幾人下馬,將馬交給迎上來的士兵,步行進了大營。為首一人轉頭解釋道:

    「家兄規矩嚴,大營內不得馳馬。」

    來人正是剛剛調任楚州刺史四個多月的李聽,李愬的弟弟。見到李愬,李聽快步迎上去道:

    「哥哥,不想蔡州一別,已經好幾個月不見,想死弟弟了!」

    算起來,哥兒倆上次見面還是在平定蔡州之後。李愬是淮西節度使,李聽在安黃當刺史,給薛平當副手,雖然靠近,卻一個主攻,一個主守,交集不多,很少見面,直到李愬雪夜襲蔡州後才好好聚了一聚。之後又各忙各事去了。淮西、安黃撤鎮之後,李愬入長安,李聽到楚州赴任,確實有好幾個月不見了。

    李愬卻不像李聽想像的那麼興奮,臉上依然是淡漠的表情,李聽這才回過味來,停下腳步,正兒八經地整整衣物,拱手鞠躬道:

    「下官楚州刺史李聽參見總管大人。」

    原來這沒正形的弟弟也知道自己要在眾將面前建立公平無私的形象。李聽一本正經的模樣把李愬給逗得忍不住笑了出來,想想從楚州到徐州四百多里,他還不能從沭陽直接走,得繞路,這麼快就能到徐州,足見一路之奔波勞累,李愬心裡升騰起一股暖流,臉上卻依然很平靜,只是淡淡地道:

    「聽弟一路辛苦了,先到我帳中歇息一會吧,酈定進將軍和王遂將軍也在後帳,你可以去熟悉熟悉。」

    李聽道個諾去了,路上李聽對身邊的人說道:

    「某這哥哥就是這樣,明明心裡很不忍,面上卻是一點也流露不出來。」

    李愬雪夜襲蔡州,一戰成名,此時進爵涼國公,已經是天下聞名的奢遮人物,其他人看李愬都是仰視,看來是李總管不怒自威,不徇私情,哪裡像李聽那樣只是以弟弟看哥哥的眼光看李愬?所以聽李聽這麼一說,大家都以為他是在李愬面前受了冷遇,自我解嘲,給自己找面子,都忍住笑附和。心裡卻也對李愬多了三分敬畏。

    到了後賬,人果然很多,這州的刺史,那軍的將軍真是濟濟一堂。唐朝的刺史往往都帶有軍事色彩,比如李愬就是以徐州刺史充武寧軍節度使,軍政都管,所以刺史們大都和將軍們吹得到一起,尤其是李聽,調他做安州刺史和楚州刺史就是為了用他打仗。李聽作為名將之後,岐國公李願和行軍總管涼國公李愬的弟弟,卻一點架子都沒有,很快就和大家混熟了。

    已經到達的武將有:李元奕、酈定進、侯惟清等兵馬使以及神武將軍李佑、李忠義、丁士良等調到李愬帳下聽用的將領,楚州刺史李聽以及濠州、泗州、邳州等州刺史。或許是心裡有數吧,大家什麼都談,就是不談軍事。果然,升帳之後,李愬就正式宣佈的皇帝的任命,在率領眾將拜過詔書之後,李愬正式就任淮海道行軍總管。

    在巨大的沙盤前,李愬向各位將領佈置了每個人的任務,介紹了當面的淄青兵馬情況。接著李愬向大家介紹了一個人:

    「諸位,這位就是本帥帳下的捉生虞侯劉晏平將軍。他以前是李師道帳下的虞侯,曾經單騎潛入蔡州,現在棄暗投明,和大家一樣,為朝廷效力。」

    李愬在介紹時尤其強調了「和大家一樣,為朝廷效力」,大家當然是聞絃歌而知雅意,眾將尤其是五十二軍的淮西眾將都對劉晏平表示了熱烈的歡迎,接著,劉晏平就在李愬要求下,介紹起了淄青方方面面的情況。

    各將領都聽得聚精會神,李聽尤其認真,不時插嘴問上幾句。如果有劉晏平不瞭解的情況,李愬就會讓參軍根據兵部下發和己方搜集的情報予以補充。不知不覺,天色已經晚了,李愬留眾將在徐州過了一夜,第二天,各人就紛紛回到自己的駐地或者治所,李聽留到最後才走,李愬帶著幾個親兵一直把他送過雲龍山。一架戰爭機器就這麼著開動了。

    朝廷的戰爭機器開動的時候,李師道也沒有閒著。在鄆州,李師道也召開了軍事會議。商討對策。除了李文會、林英、王再升、夏侯澄、劉悟等淄青高級文武官員外,還有幾個神秘的人物列席會議。當然李師道商議完了以後回去免不了要和魏氏、蒲氏、袁氏還有幾個家奴再商議一會。糧秣統計司偵查得知,其中一個姓田,一個姓王,還有一個姓聶,還有一個不像中土人氏。

    姓田的自然是田季安的親戚,姓王的是王承乾,王承宗的弟弟,曾經作為朝貢使者到過長安兩次,被糧秣統計司留下了畫像,被列為派往北方的糧秣司從事必須認識的人物,姓聶的,據說是盧龍牙將,還有一個名字不似中土人的,後來統計司偵查發現這人是在萊州登上掛著渤海的旗幟的船隻離去的,這人的來歷就呼之欲出了。後來統計司的從事回長安後,從渤海檔案中發現,這人叫做大仁秀,後來成為渤海的國王。

    會議上,雖然形勢嚴峻,李師道表情卻依然鎮靜。本來李師道以為最壞的情況就是自己上表之後,朝廷下令征討,那時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納質割地。結果出乎他和所有人意料的是,表章剛剛發往長安,可能洛陽還沒有到,朝廷的檄文就已經傳遍關東河北。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即使李師道發表章的內容是同意送長子入朝為質,朝廷依然會發兵來打。檄文上列舉的八條大罪除了第八條清算血統是檄文的固定內容兼湊吉利數字之外,其他的七條,刺殺韋丹,策動兵變,勾結匪類血洗洛陽未遂,私通吳少誠,沒有一條不是滅族大罪,就是第一條不經徵召私入長安,也是心存不軌意圖謀反的罪過,古往今來不知多少奢遮人物被這一條罪狀斷送了性命,遑論其他呢?

    魏博田季安和成德王承宗收到了檄文後都是大發雷霆,大罵李師道不是東西,對他們隱瞞了這麼多事實,做出了這麼多大逆不道的事情,讓兩鎮如何敢明目張膽的支持淄青?兩鎮內部的親朝廷派乘勢抬頭,勸說田季安和王承宗放棄支持李師道的計劃。主張援助淄青的人也提出可不可以借此機會從淄青多弄些實惠。所以這邊接到檄文,那邊王承宗就趕到貝州會見了田季安,商議之後決定先後派出使者前來詰問,以此向李師道施壓。而盧龍的牙將聶剛則是奉劉濟之命前來和李師道洽談買馬和兵器的問題,在驛站得到消息後,聶剛迅速抬高了馬價,爭取使交易做不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