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第一卷 第94章 文 / 淮南老雁

    第94章

    「除此而外,昔者太宗曾多次與臣下論打天下與治天下之難易,皆以為治天下難於打天下。如天下承平日久,則將士百姓難免生驕惰懈怠之心,若強敵猝至,則雄關也不可守。」

    到底是一代名相啊!李誦努力克制住站起來的衝動,臉上也努力保持平靜,可是他的表情卻出賣了他,其他各大臣也對陸贄的表現深感敬佩,不過誰都沒有看到杜黃裳臉上掠過一絲不快,而是聽到杜黃裳說:

    「陸相果然高見!杜黃裳佩服佩服!」

    不過別的大臣雖然沒有看見,但是李誦卻是坐在大臣們的對面,馬上就發現了杜黃裳的醋勁,想想也可以理解,杜黃裳熬了這麼多年才坐到執政事筆,而陸贄十多年前就是如此,而且陸贄的名望更是遠遠超過杜黃裳,此時見陸贄表現出如此胸懷遠見,心裡不擔心不嫉妒才怪呢。不過杜黃裳雖然不爽,李誦可不希望自己的股肱重臣們把精力耗費在鉤心鬥角上,這些人能力太強,鬥起來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陸贄當年就曾經活活玩死了另一個宰相竇參,想到這裡,李誦笑道:

    「陸相公此言果然是至理明言,天下確實沒有攻不破的雄關,杜相公的胸中只怕也有百萬雄兵啊!杜相公和陸相公以及各位都是朝廷柱石,胸中有經濟大計,得相若此,真是朕的福氣。方今大唐內外皆有憂患,有諸位同心協力,何愁大唐不能重現開天盛況!」

    這就是目標激勵法,一般而言,在目標明確一致的前提下,團隊內部在目標沒有達成之前,內耗不會太過強烈。李誦在這裡講的話是在告訴大家,自己不是守成之君,對大臣的要求很高的,請你們把注意力放到工作上來。內耗這種事情不管哪個時代哪個國家都有,並不像某些作者認為的那樣只是中國特色,只要人性中有雄心或者說野心,內耗就不會消失,李誦也不指望內耗消失,相反他還認為適當的內耗可以促進朝臣之間的競爭,因而在這裡只是特別咬重了「同心協力」四個字,相信以這一幫人精的聰明,不會領會不到自己的意思。

    果然,李誦這麼一說,杜黃裳和陸贄就都回過味來,兩人率先站起來,其他大臣們有反應過來的,也有沒反應過來的,都跟著二人站起來齊聲道:

    「臣等敢不盡心盡力!」

    接著李誦就嘉勉了眾人一番,同時下詔,效仿太宗,讓在長安的五品以上大臣上書論時弊,每人至少十條。五品以下官員也可以越職言事。

    「天下沒有攻不破的雄關!」

    議事結束以後,李誦心情明顯大好,情緒也微有些激動,嘴裡念叨著這句話。皇帝的高興讓李忠言的臉上也佈滿了笑容,忙前忙後,動作也大了許多。李誦見他無事忙,叫道:

    「傳今日當值的翰林學士來見。」

    「是。」

    不多時,翰林學士來到,李誦吩咐道:

    「將此戰例發往武學,命武學上捨討論此事,學子各抒己見,文章彙集成冊,朕要親閱。」

    「遵旨。」

    今日當值的翰林學士是李絳,本身就在武學中兼職,領命後馬上就準備去草擬聖旨,卻又被李誦喊住問道:

    「李學士,朕交給你辦的事情如何了?」

    李誦問得正是宣傳事宜,在那日出宮後,李誦將此事交給李絳籌劃,李絳曾經擬過一個條陳上奏,李誦准了以後,給李絳在禮部安排了一個實官,讓他專心此事,所以李絳雖然還在翰林院但是倒是不常當值了,見李誦問起,李絳忙回答道:

    「微臣這一兩個月盡心此事,組織收羅了一些士子寫些陛下所說的話本,內容是歷代盡忠報國的英烈事跡,交給說書藝人或戲班子,眼下長安城內正風行。」

    李誦對李絳的匯報很滿意,這和苟勝的報告是吻合的,當下誇獎道:

    「哈哈哈哈,辛苦李學士了,若是換了別人,朕還真是不放心。不過忠烈事跡要盡量選本朝的,比如郭令公就值得大加宣揚。」

    「謝陛下提點,只是臣以為郭令公乃是外戚,親屬部下遍佈朝野,不宜宣傳太甚。所以臣選擇了故揚州大都督張巡宣傳。」

    李絳的話一下子把李誦點了過來:郭子儀的孫女,自己的表妹現在正在給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妃呢!(夠亂的吧!)歷來朝廷都害怕外戚專權,何況郭子儀威望卓越,門下遍佈朝野乎?歷史上自己這個便宜兒子登基後也沒有立郭氏為皇后,終憲宗一朝,皇后位置始終空虛,就是出於這種考慮。

    而李絳選擇的張巡……是個正面的不能再正面的典型,不錯,不錯,真不錯。睢陽之戰張巡以數千疲兵抵抗令狐潮的數萬叛軍,連戰連勝,寧死不降,直到最後士兵將領餓得沒有力氣站起來,才被叛軍攻破了睢陽,張巡,許遠,南霽雲等人死難,睢陽最終雖然陷落,但是叛軍卻再也沒有力量,沒有機會進軍江淮,有力地保衛了江淮,保住了唐朝的根基,後來唐朝廷追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事實上,如果不是賀蘭進明等坐視不救,張巡可能又是一個郭子儀式的人物。睢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悲壯戰役,張巡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忠義智勇悲壯慷慨俱全的人物,李誦現在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看的一部電視劇《血戰睢陽》呢。

    想到這裡,李誦不禁一陣血脈賁張,而李絳剛剛反對宣傳郭子儀時根本一點猶豫也沒有的表現也讓李誦大為欣賞,一個優秀的皇帝的身邊必須有隨時能夠提出批評的人,於是李誦說道:

    「愛卿果然是慮事周密,能夠裨補朕的缺漏。愛卿是翰林學士,常在朕的身邊,以後朕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或者對國事有什麼意見,儘管面諫或是上書,朕以腹心視愛卿,希望愛卿不要讓朕失望。」

    李絳聞言不禁大受感動,此刻他眼中的李誦,身上並沒有散發出王八之氣,反而又一層朦朧的聖君光環,心頭一熱,一種叫『士為知己者死』的情感在心頭湧動,李絳撲通一聲跪下道:

    「臣肝腦塗地也不能報答陛下的隆恩!」

    作為皇帝,收小弟似乎特別容易,像李絳這樣感激涕零的李誦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因此也是安之若素,大剌剌地接受了李絳的跪拜,道:

    「愛卿也太小家子氣,你我君臣相得,何必如此拘禮。」

    李絳忙起身肅立,李誦接著說道:

    「既然如此,就請愛卿草詔時把睢陽之戰也放入討論的戰例吧。另外告訴李願,讓韓夫子和李吉甫在參軍科上多講講張巡的英烈故事。」

    「陛下英明。」

    韓夫子就是韓愈,道德文章俱是一流的人物,自從到武學兼職後,武學學員已經被他說哭了好幾回。李絳當然明白李誦是在從思想上作控制武將的打算,於是順手送出去一記馬屁,不過李誦自我感覺明顯良好,也就笑納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