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9章 文 / 淮南老雁
第59章
看見裴度仍然在一絲不苟的記錄他的言行舉止,雖然知道皇帝不能看自己的起居注,但是李誦不由得對裴度是如何記錄自己的感到了一絲好奇,又見裴度嚴肅,於是笑道:
「裴愛卿辛苦了,可否讓朕看看記的是什麼?」
裴度一聽李誦這麼說,忙從座位上站起,正正衣冠,來到李誦面前跪下,道:
「陛下吩咐,微臣敢有不從?只是制度所在,臣不敢逾越,請陛下體諒。」
李誦本來只是想與裴度開開玩笑,卻見裴度如此嚴肅,就差指責自己不懂規矩了,剛剛教育太子所獲得的成就感立刻蕩然無存,不覺有些不快,道:
「如果朕非要看呢?」
裴度朗聲道:
「那就請陛下罷免臣的起居舍人一職,並將臣貶竄遠方,不然,臣還是會上書言君父之過的。」
「朕過在何處?」
「陛下是有為之君。當明白帝王起居注的目的在於為後來的帝王提供治國的參考,為歷史留下真實的記錄。而要做到真實,史官必須不受干擾,獨立記錄,董狐、太史公之所以被稱為良史,就在於他們能夠獨立真實地記錄歷史。帝王看了起居注,如果不滿意對自己的記錄,必然會橫加干預,篡改史書,如果史書可以隨意篡改,那歷史對於帝王的震懾意義就會消失,許多帝王就會肆意妄為,大臣以聲名勸諫,帝王就會說,史書由朕決定。過去太宗強索起居注,尚且為臣下彈劾,並立誓不再干涉。臣希望這樣的事不要在陛下身上發生。」,
歷史上皇帝大臣歷來重視自己身後的評價,就如一個平民百姓重視自己的名聲一樣,唐太宗看起居注也確有其事,不過太宗並不買史官的帳,看到寫玄武門之變時直接批評道:你們把朕寫得太好了。但是被彈劾之後,太宗也確實保證不再看起居注。
想到這裡,李誦猛然醒悟,中國歷朝的歷史之所以被認為大多真實可信,不就在於有這樣尊重歷史的制度,有這些正直的有職業道德的史官嗎?想到自己作為一個歷史系的學生,險些扮演了歷史的罪人,成為張廷玉紀曉嵐等一樣的人物,不覺一陣羞愧。道:
「若非愛卿提醒,朕險些鑄成大錯。朕當如太宗立下規矩,後代帝王也當如朕。」
裴度頓首道:
「陛下知錯能改,國家之幸。」
李誦讓裴度起身,又問道:
「裴愛卿,朕剛剛一席話卿以為如何?」
見皇帝垂詢,裴度忙垂手肅立道:
「陛下見識高卓,臣自愧弗如遠甚。但是,臣竊以為陛下略有不妥之處。」
「哦?」
裴度的話讓李誦極為吃驚,立太子之前李誦就想到唐朝東宮的血腥傳統,他和李淳接觸久了,覺得李淳比他任何一個學生都可愛,害怕李淳這樣一個有作為有朝氣的人變得和自己前身一樣畏首畏尾,微小謹慎,以至於心情鬱悶,憋出了中風,也害怕將來李淳身邊形成了利益集團,會身不由己地走到自己的對立面,所以特地對李淳進行入職教育。他對李淳說的這番話可是醞釀了好久的,現在裴度嘴上說略微有些不妥,可是從表情上看是根本就很不妥當。裴度是這個時代傑出的人才,李誦很想聽聽裴度有什麼真知灼見。
「裴愛卿為何這麼說?」
裴度道:
「臣深受陛下重恩,故心中有所疑惑,必為陛下言之。陛下,豈不聞老子云『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陛下關愛儲君,為殿下傳授為太子之道。殿下仁孝,自然牢記於心。陛下的話固然是至理,可是陛下,您想過沒有,此話出自陛下之口,一旦為有心人得知,必然會借此興風作浪,蠱惑愚夫愚婦。既然做兒子的不必事事不如父親,做太子的也不必事事不如皇帝。那麼有心人當然也可以說皇帝不是事事都如常人,那皇帝還有何威信?」
「百姓皆知高祖立國乃是符合天命,陛下乃是老聃後裔,皇唐以道家為國教,得國可謂上承天運,下順萬民,即便如此,立國近二百年來,叛亂不止,如今更是方鎮割據,屢有不臣之舉,陛下天命正統所在,卻親口說出這樣的話,若為不臣之賊子得知,互相傳播勾結,則皇唐危矣。故臣請陛下三思而慎言!」
裴度說話聲音並不激昂,一口山西官話聽得還讓人很舒服,可是李誦卻驚出了一身冷汗。
又犯了主觀主義的錯誤了!
裴度所說的實際上就是宣傳,是愚民,現在大家都宣傳李家是天子,是代天巡守萬民,即使是不服統治的藩鎮名義上也尊奉李家是皇帝,是正統,是君權神授,所以大家都知道這是底線,都遵守這條底線,暗地裡不管鬧得怎麼凶,都不會觸犯這條底線,反而會在面子上去維護它,現在皇帝自己說出了石破天驚的話,勢力強大的有心藩鎮稍加延伸,連歷代造反者所必用的造神都免了,輿論上就立即對李唐,至少是對李誦不利了,這樣,天下大亂就不遠了。
天子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焉。李誦突然想起了這句出自藩鎮的名言,突然覺得脖子涼颼颼的,眼前浮現了伏屍千里,流血飄杵的慘象。又想起李淳天分極高,悟性極強,萬一哪天覺得自己礙眼,會不會也朝這個方面想呢?想到李家歷來有發動流血政變的傳統,李誦的脖子更涼了。怪不得皇帝都自稱孤家寡人,連最親的人都說不定會對你動刀子,皇帝難做啊!
一句話都能讓人產生這麼多的聯想,皇帝還真不是好當的。自己一心想改變這個時代的人的觀念,可是太超出時代的東西……為了安全,以後還是盡量不要講了吧。已經講過的,還是要盡量縮小知情人範圍,盡量往君權神授上靠攏。
存在即合理,薩特這廝,果然有些道行,李誦想到。
想明白了的李誦就對裴度說道:
「多虧裴愛卿提醒,朕魯莽了。愛卿是朕近臣,此後還望愛卿多加提醒。」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臣必定恪盡職守。」
心情的起伏太大,出了這麼大紕漏,李誦的心情一下低劣起來,感到渾身無力,就揮一揮手,讓裴度退下了。
第二天,禮部員外郎劉禹錫來到裴度家裡,傳達皇帝口諭:裴度忠心國事,奏對得體,特予以褒獎。
同日,裴度上書論為君之道,李誦閱後用顫抖的手寫下一個大大的「善」字,並下令賞賜裴度一個警枕以示嘉獎。
從諫如流歷來是明君的標準,現在看來,李誦離明君是越來越近了。鄭徇瑜罷相不久就稱病不出,於是吏部便由新任宰相鄭餘慶代管,鄭餘慶很快的進入了狀態,並且發現了一個嚴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