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本書作者哈里森·索爾茲伯里,是美國的著名作家和記者,曾任《紐約時報》副總編輯,今年已七十八歲。在他漫長的記者和創作生涯中,曾為反映現代戰爭而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他的足跡深入到蘇聯衛國戰爭前線,遍訪世界大戰的許多戰場,以他犀利的目光和鮮明的觀點,揭露了法西斯侵略者的罪行及其內幕。他的許多報道和作品早已譽滿美國、蜚聲世界文壇。他的名著《列宁格勒被困九百天》已成為反映二次大戰中蘇聯前線情況的經典作品。這本反映中國紅軍長征的書在一九八五年十月在美國一出版,立即引起全美的轟動,《時代》周刊等許多報刊大量報道,接著歐洲、亞洲一些主要國家也競相表示要翻譯出版。 從事反映中國紅軍長征的寫作,是索爾茲伯里多年來的夙愿。他极其崇敬埃德加·斯諾,并深受其感染和影響。埃德加·斯諾在其《西行漫記》序言中曾寫到:“總有一天會有人寫出這一惊心動魄的遠征的全部史詩。”索爾茲伯里今天以實際行動完成了這位先行者的未竟事業和意愿。為了寫作此書,索爾茲伯里在十多年前就開始醞釀和准備。他收集和研究了大量有關長征的各种不同來源、不同觀點的材料,并于—九八四年專程來到我國,在他的好友謝偉思和他的七十歲的妻子夏洛特的密切合作下,沿著當年紅軍長征的路線,進行了實地采訪。他以紅軍般的勇敢和堅毅,不顧年邁(當時七十六歲)有病(心髒病),怀揣心髒起博器,帶著打字机,爬雪山,過草地,穿激流,登險峰,中途戰胜病痛折磨,堅持越過了千山万水,穿過七八個省份,歷時七十四天,終于從江西到達了陝北,完成了他自己的二万五千里“長征”尋訪。沿途他考察体驗了自然界的复雜地理環境和多變的气象,向老紅軍、老船工、老牧民們了解歷史和現狀,了解民俗風情,遍覓革命遺跡,博采軼聞軼事。更為重要的是,他有机會親自訪問了參加過長征的我國現今的許多領導人和健在的老將軍,會見了不少党史軍史研究人員,多方探索和考證了長征中的一些問題,正如地自己所說的那樣,他“對中國人提出了我能想到的所有難題,直到弄清事實為止”。因此,全書不僅反映了長征這段壯闊的歷史,而且生動地再現了參加過長征并正在領導新長征的我國領導人和老一輩革命家的各异性格和多姿的精神風貌。這是在我國國內經過重大改革、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之后,出現的一本頗具特色的文史兼備的新著。 本書匯集了不少關于長征的歷史背景材料,并有作者對中國革命歷史事件及其領袖人物的坦率評述,充分地表達了一個外國作家自己的觀點,這對我國讀者,尤其是各級干部及文史工作者,很有參考价值。作者多次表示了以此書獻給中國紅軍長征胜利五十周年的愿望。為此,我們特組織翻譯出版了這部書。 今天,長征胜利六十周年又即將來到,海內外不少讀者和出版界人士,希望能將索爾茲伯里這本《長征》重新出版,為了滿足各方面的需要,我們重新校訂出版了這本書,遺憾的是作者索爾茲伯里已与世長辭了。我們謹以重印的新書告慰于故去的索爾茲伯里,寄托我們對他的深切怀念。 索爾茲伯里先生生前對中國怀有友好和坦誠愛護的感情。但他畢竟是一位外國作家,對中國發生的事情,對中國現實的變革,由于無法切近觀察而在1989年春夏之交中國發生的那場政治動亂之后,他曾一度產生過迷惘,在某些言論和著述中對此曾有過非議。但他很快便有所察覺,對中國政府強調穩定表示了理解。特別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后,他的情緒一下又振奮起來,認為前一年他所寫的書中有些看法要修正,渴望能再次訪華,寫出新作品,以作彌補。可是,正當他為訪華努力奔走之時,1992年九、十月間,他病倒了,患了中風症,于1993年 5月去世 就在他患病前兩個月,他在給中國一位友人的信中寫到:“我這次去中國要辦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沿著鄧小平南巡的路線走一走,看看廣東、深圳和上海。我讀到的許多情況都是令人激動不已的,香港定會為此感到高興。但我擔心南方的飛速發展,會不會把北方甩得太遠了。不過我想,只要加把勁,北方也會很快赶上的。我特別希望看到的是,—個重振當年雄風的上海。”字里行間表露了對中國的深情、友好,又是那么率直、坦誠.同樣表現了他客觀、正直的鮮明性格。 本書在翻譯校訂和出版過程中,得到了有關領導的熱情關怀与支持;得到了外交部、革命軍事博物館等單位的具体幫助。作者索爾茲伯里本人在訪華期間又曾會見了本社領導及有關人員,交談了如何反映中國紅軍長征及寫作、出版此書的有關問題。今年二月間又專為本書寫了序,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很多同志參加了本書的校訂,特別是索爾茲伯里訪華期間的陪同譯員張援遠,軍事博物館館長秦興漢和研究員閻景堂,以及人民大學教授胡華等同志,對本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此一并表示謝忱。本書譯文忠于原著,只對原文中一些明顯的差錯之處,進行了校正。但由于翻譯出版的時間倉促,對有些史料,特別是作者采訪記錄和引用的國外資料,未能一一核對,差錯之處在所難免,望讀者不吝指正。 解放軍出版社 一九八六年三月 一九九四年六月 再版修訂 ------------------ 亦凡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