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卻說1950年5月初的一天,在台灣高雄市“凱歌歸”飯店門口,駛來一輛軍用小車,下來三位不速之客。老板李次白赶忙迎了上去,其中有兩位他認識,是在黃埔軍校六期的老同學,如今跟著蔣經國,官運亨通,分別擔任陸軍司令部和戰車司令部的政治部主任。寒喧介紹之后,李次自得知,為首的一位是蔣經國屬下的廳長胡偉克。 剛一就坐,胡偉克就開門見山地說:“實不相瞞,目前党國的處境非常困難,而美國總統杜魯門乘人之危,說什么‘不予蔣保護’,要看蔣總統的笑話。目前我們如在火山之巔。經國主任既被倚為長城,當然更加深感不安。” 那兩位老同學向李次白亮了底:“次白兄,令妹是陳毅的大嫂子,這就是請你和共產党對話的資本。你如能出山,到大陸走一趟,就等于救了我們的性命,不,應該說是整個党國的命運。” 李次白惊异地說:“我……能起那么大的作用嗎?” 胡偉克說:“李兄,你雖說脫了軍裝,也還是黃埔子弟。我們從台北專程來找你,當然是希望你能為党國效勞。” 李次白沒有想出拒絕的理由。 接著,蔣經國在台北召見了李次白。 蔣經國說:“李先生,現在談國共合作,我看希望不大。共產党席卷大陸,躊躇滿志,幸金門一仗,全殲搶灘登陸的共軍,顯示了國軍潛在的威力,尚不容小看。你和陳毅是至親,我看可以深談。最低限度,希望不進攻台灣。” 李次白說:“此次若去的話,能不能達到目的,說句實話,我心中沒有譜,我當然是盡力去爭取就是啦。” 李次白應允之后,蔣經國卻又說:“李兄,這次請你出馬,并非我的意思,而是胡偉克他們三位的設計,以后諸事均直接由你与胡聯系。” 李次白听了,心中不滿:這說明蔣經國既要搞國共接触,又不敢承擔責任嘛!不過他沒有把不滿表露出來。 蔣經國答應,在李次白奔赴大陸期間,繪李的家屬發放生活費。 既已受命,就不能不去,這真讓李次白叫苦不選。他告別妻子儿女和經營了數年的飯店,于5月下旬乘船离開台灣。當輪船穿過海面駛往香港,他在甲板上憑欄遠眺,感慨有如波濤。他跟湯恩伯一樣,同為黃埔軍校六期畢業,甚為教育長張治中看中,本來也有飛黃騰達的前程,但因為哥嫂是留學法國的中共党員,妹妹又嫁給陳毅的胞兄陳孟熙,可怕的株連,使他半生處于顛沛流离的厄運之中。抗戰胜利,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重慶談判,也給他帶來新的希望。豈料談判之后,戰火又起,蔓延全國。他灰心喪气了,于1946年下半年脫离軍隊,渡海來到當時還沒有戰火的台灣,在高雄開了個“凱歌歸”飯店,棄戎從商,脫离政治紛爭的漩渦,只盼后半生能安身立命。誰知現在又因為他与陳毅的親戚關系,突然被蔣經國選中“出使”大陸。他非常清楚,自己又被卷入了政治。自己雖有一點利用价值,但能不能如愿以償,也不好說。不過倒可以借此机會到大陸看看,探探親,訪訪友。 再說5月底的那几天,上海市長陳毅的情緒特別好。這時正好是他從國民党代理市長趙祖康手中接管市政府一周年,上海在最近几個月面臨的經濟關系和政治關系十分嚴重的局面已經基本度過,毛澤東對此十分滿意,數日前來電,請他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及政協全國委員會開會之前,于6月1日來中央一次,說是“有些問題須事先和你商量”。 正在陳毅准備赴京時,其胞兄陳孟熙來了電話:“我的妻兄李次白近日從台灣繞道香港過來了,想去你那儿拜訪。” 陳孟熙是陳毅青少年時相處很好的哥哥,兩人一同乘坐“麥浪”號貨輪赴法國留學,在法國也曾同在一個工厂做工。后來孟熙歸國進黃埔軍校,為五期學員,于北伐后參加了國民党軍隊,在川軍中任少將,在解放戰爭中率部起義,上海解放后,孟熙作為起義將領被安排在上海工作。他覺得此次李次自來事關民族統一大業,應該安排同陳毅推心置腹地談一談。 陳毅听說有親戚從台灣來,歡迎孟熙領來家里做客。陳毅親自搬椅子,拿香煙水果,熱情地招待。話歸正題后,孟熙說:“次白這次來,是有任務的。” 陳毅一怔:“噢?什么任務?” 李次白言明:“台灣要我給你談國共合作的事,共走美國兩党制民主的道路,最低限度要求不進攻台灣。”并希望通過陳毅將此意轉給北京方面。 陳毅听了,頗覺意外。他對党內情況及台灣海峽的形勢最為了解,知道這是最敏感的問題。海南島和舟山群島解放以后,如何渡過台灣海峽進攻台灣已是中央軍委及他所負責的華東軍區研究的重點。在江浙沿海,擔任渡海攻台任務的第七、第九兵團正在開展海上大練兵活動,華東海軍部隊則逐個攻擊浙東國民党軍所占的島嶼,為大軍船隊南下福建掃除航道上的障礙。對台灣的情況,陳毅也十分了解:自海南島被攻占及舟山撤守,台灣國民党當局极為恐慌,相當一部分國民党要員對防守台灣根本不抱希望,爭相逃往海外。蔣介石在大陸時的兩個最有力的經濟台柱子和親戚都离去了:孔祥熙去南美洲經營橡膠園,宋子文去美國當了寓公。蔣介石嫡系的軍事將領也有不少人自奔海外或寓居香港,最有趣的是原徐州“剿總”司令官、大名鼎鼎的劉峙竟不顧自己的上將之尊,跑到印尼當了一個華僑中學的教員。國民党陸軍只剩30余万人,其中只有從舟山撤退的几個軍和孫立人訓練的兩個新軍還算完整,其余均殘破不堪,軍事上的敗勢是憑蔣介石的力量所無法挽回的。 陳毅覺得,這時談國共合作,時机甚不适宜。他斬釘截鐵地說:“國共合作的話題,現在先不提。現在提為時尚早,以后會有机會的。”他又為二人分析了海峽兩岸的形勢,并興奮地介紹了新中國的國民經濟狀況正在開始好轉,最后說:“孟熙兄和次自需要立即進革命大學學習,明天就去,你們的親友也都去,你們把名單開來,我明天就告訴市委統戰部。哦,我還要歡迎次白回來,請你吃飯。至于台灣嘛,讓它爛下去!” 會見陳毅后,李次自隨即按預定的聯絡地址發信到香港,轉致胡偉克,根据陳毅“讓它爛下去”那句話复命。 不久,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台灣感到又有了靠山。胡偉克給李次白發出急信,通知:“國共合作之事不必說了。” 從此,台灣方面不再理會這位派到大陸的秘密使者,也不再給他留台的家屬發放生活費。 李次白留在大陸的命運也頗為坎坷,1955年受審查,被判刑4年,進行勞動改造。 20多年后,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李次白經批准去香港定居。 李到港后要求回台灣和久別的妻子團聚,遭到台灣當局的拒絕。 据說,蔣經國的意見是:“李次白在大陸多年,一言一行均有統戰意識,何況還主張与共產党第三次合作,來台根本不行。” 這是后話,按下不表。 正在這時,在亞洲東北部發生了一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陸續卷入上百万軍隊的大規模局部戰爭。這場戰爭改變了歷史發展的進程。 話要從頭說起。 1948年8月9日,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為界,先后成立了兩個政權:一個是以李承晚為總統、漢城為首府的“大韓民國”,一個是以金日成為內閣首相、平壤為首府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從此,南北對抗日益嚴重,雙方糾紛有增無減。 1949年7月17日,南朝鮮國防部長官申性模在仁川發表演說,聲稱:只要李承晚總統一聲令下,南朝鮮軍隊就會在一天之內占領平壤和北方重鎮元山。10月7日,李承晚親口對美國合眾社副社長約瑟·約翰斯頓說:“我堅信我們能夠在三天之內占領平攘。” 1950年1月26日,《美韓共同防御援助協定》簽訂,開始戰爭准備。一片“山雨欲來”之勢。 5月13日,金日成出現在北京中南海。在會談中,他對毛澤東說:南朝鮮的侵略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南北朝鮮的緊張關系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如果南方在美國的支持下進行軍事挑釁,北方后發制人,也要訴請武力。 毛澤東告訴金日成,原來他考慮的是首先解放台灣,在此之后再解決朝鮮問題,那樣中國將會更充分地援助北朝鮮。現在既然形勢變了,“如果美國軍隊參加戰爭,中國就會派出軍隊支援北朝鮮的。”并明确說:“我們這里打算在鴨綠江邊擺上三個軍。帝國主義如果不干涉,沒有妨礙;帝國主義如果干涉,不過三八線,我們也不管;如果過了三八線,我們一定打過去!” 6月17日,美國國務院特別助理杜勒斯到漢城,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森、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到東京,就遠東局勢的發展作出估計。杜勒斯在南朝鮮自信十足地宣稱:“沒有任何敵人能夠擋得住你們,不論它多么強大。可是,我希望你們將作進一步的努力,因為你們顯示出巨大力量的時候已經不遠了。” 6月19日,自恃有美國支持的李承晚在南朝鮮“國民議會”上公然表示,要在熱戰中,也就是用武力去贏得胜利。 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了。 再說台灣島上的蔣介石,這時正處于風雨飄搖的困境之中。 朝鮮戰爭爆發前的這段日子,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傷心最痛苦的日子。海南島、舟山丟失后,台島人心惶惶,就是他下令槍斃了陳儀、吳石几個大人物也沒能鎮住人心。杜魯門、艾奇遜在等著看他的笑話。蘇聯代表馬立克提出在聯合國驅逐台灣代表,將席位歸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并為抗議國民党人還占据席位而退出了會場。海峽對岸,中共兩個兵團的大軍在每天登船操習水戰。有的報紙已經用“坐待斃命”來形容蔣介石的命運了。 6月25日,星期天,早上了點過后,蔣介石像往常一樣翻閱報紙、用早餐。負責簡報的蔣經國急匆匆地拿著兩份材料走進聚,進門就說:“打起來了,在三八線打起來了!” 蔣介石赶快接過材料掃了一眼,上面列著通過國際電訊零星片斷收到的消息:“李承晚守軍与北韓斯大林戰車在三八線激戰……”蔣介石頓時激動起來,連臉色都有點脹紅,眼睛都亮了:“經國,加緊与駐漢城的鄒大使聯系。” 蔣介石望眼欲穿的第三次世界大戰,難道真的降臨了嗎?當晚10點鐘,台北才接到駐漢城大使鄒毓麟發來的第一封電報,半小時后。又接到第二封電報,報告使館應變情況及戰況進展。過了午夜,又接到第三封電報,報告鄒毓麟与南韓政府及美國使館聯系情況,并反映了南韓亟需外援的情勢,還報告大使館必要時擬撤往釜山。 蔣介石對于朝鮮戰爭的初步反應,和鄒毓麟的研究判斷大致相同。鄒毓麟記述說: 韓戰陡起,所謂“置諸死地而后生”,因禍得福,反得死里逃生。韓戰對于台灣,更是只有百利而無一弊。我們面臨的中共軍事威脅,以及友邦美國遺棄我國,与承認匪偽的外交危机,已因韓戰爆發而局勢大變,露出一線轉机。中韓休戚与共,今后韓戰發展如果有利南韓,亦必有利我國,如果韓戰演成美俄世界大戰,不僅南北韓必然統一,我們還可能會由鴨綠江由東北而重返中國大陸。如果韓戰進展不幸而不利南韓,也勢必因此而提高美國及自由國家的警覺,加緊援韓,決不致任令國際共党渡海進攻台灣了。 當天,蔣介石還收到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從東京發來的急電,詢問蔣能否派一個軍赴朝作戰。同時,麥克阿瑟又向台灣派出以費爾德上校為首的“遠東軍駐台灣軍事聯絡組”。 6月26日,天還沒亮,蔣介石就致電南朝鮮總統李承晚,對南朝鮮戰事深表關切。接著,蔣介石在陽明山庄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出兵赴朝問題。軍方的首領反對出兵,可是王世杰、葉公超等文官卻認為這是政治上的一個難得的机會,應該出兵。經過4個多小時爭論,會議通過了出兵朝鮮的決定。 此時,鄒毓麟又從漢城來電報告:南朝鮮急需外援,必須特別迅速,否則緩不濟急;而外援之中最可能的,第一是美國,第二就靠台灣了,如果沒有及時的外援,漢城固不必說,整個朝鮮半島,勢必在兩周內完全落人北韓共軍之掌中。當日,蔣介石拍板出兵后,立即向李承晚馳電聲援,并表示將采取有效步驟進行援助,其中包括派遣主力52軍附加第13師共33000人出兵朝鮮,直接參戰,并立即著手准備。台灣當局還按照蔣介石指示給美國國務院提出要求參加朝鮮戰爭的備忘錄,聲稱這些部隊將攜帶“中國自己手中所有的最优良的裝備,台灣將派C46式運輸机20架運送這些部隊,而且這些部隊可在5天之內准備就緒,候命待發”。 由于時差的關系,朝鮮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人正在過周末。杜魯門想放松一下,到密蘇里老家去了。不料只吃了一頓合家晚餐,一陣急促的電話鈴將當晚的家庭歡樂气氛一掃而光。電話是國務卿艾奇遜打來的:“總統先生,我剛得到极其嚴重的消息,朝鮮燃起了戰火……” 經過一陣忙亂之后,杜魯門只好中斷休假,集合他的隨從人員,于25日傍晚乘飛机赶回了華盛頓。 白宮此時正在修繕。杖魯門在從机場驅車駛往布萊爾大廈的路上,听取了國務卿艾奇遜、國防部長約翰遜的簡短匯報。到達布萊爾大廈后,杜魯門來不及吃飯,立即召來13位負責全國軍事与外交的高級官員開會。 很奇怪,討論朝鮮戰爭的會議一開始就偏离了正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首先宣讀麥克阿瑟將軍提交的關于台灣問題的長篇備忘錄,而并不是討論朝鮮的戰況。与會者听到的是麥克阿瑟急切地呼吁杜魯門改變元月份所宣布的美國無意保護台灣的政策。麥克阿瑟再次將台灣比作“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和潛艇供應船”,認為把它拱手讓給一個不友好的政權“對美國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麥克阿瑟表示愿意甚至迫切希望訪問台灣作一番調查,以确定為保衛這個島嶼對“軍援的需求和限度”。艾奇遜暗暗嘀咕:這些鷹派不是想借朝鮮戰事在台灣問題上向總統施加壓力嗎? 布萊德雷發言完畢,正好總統管家來招呼進晚餐,會議便改在餐桌上進行。總統表示愿意傾听對局勢的任何見解,他暫時無意作出任何重大決定。接著,艾奇遜介紹了朝鮮戰場混亂而尚不明朗的當天局勢,提出了經國務院与國防部官員討論的三項建議:一、向南朝鮮運送軍援計划外的武器裝備;二、動員空軍掩護美國僑民撤退;三、命令駐菲律賓的第七艦隊向北移動,以阻止中共軍隊進攻台灣,同時勸阻蔣介石不要采取任何針對大陸的行動,不允許麥克阿瑟對台灣作調查性訪問。艾奇遜指出,美國不應和蔣介石搞得太熱乎。他認為,台灣前途將由聯合國決定。 杜魯門這時插話:“或者由對日和約來決定。” 海軍上將謝爾曼也發言認為應該約束蔣介石。 國防部長約翰遜提出對麥克阿瑟也應嚴加管柬,“以免使他的權限過大”。 第二天,在朝鮮戰場上,南朝鮮軍隊一触即潰,北朝鮮軍隊進逼漢城。李承晚率高級助手倉皇南逃,還傳來了他將到日本建立“流亡政府”的消息。艾奇遜大吃一惊,在傍晚了點多打斷了杜魯門的晚餐,告之朝鮮局勢极為嚴重。杜魯門說:“晚上9點開會。”于是,出席昨天會議的原班人馬又坐到了布萊爾大廈的紅木圓桌四周。會議決定,美國空軍和海軍將同北朝鮮人作戰。會上,杜魯門表示將推翻元月份關于台灣問題的聲明。 6月27日,杜魯門就朝鮮戰爭發表公開聲明,內中涉及台灣問題,粗暴地干涉中國內政。聲稱: 鑒于(中國)共產党軍隊的占領台灣,將直接威脅到太平洋區域的安全,并威脅到在該區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動的美國部隊,因之,本人已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防止對台灣的任何攻擊,并且本人已請求台灣的中國政府停止對大陸的一切海空活動。 与此同時,杜魯門婉言謝絕了蔣介石派兵去朝鮮參戰的要求。他說:“我們必須小心謹慎,不要引起一場全面的亞洲戰爭。” 不管怎么說,焦頭爛額的蔣介石這下松了一口气。 美國政府這种任意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錯誤決策和野蠻行徑,理所當然地激起中華民族的极大憤慨。 對于美國的行動,毛澤東立即作出強烈反應,號召“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但在內部指示中,中共中央不能不承認:自己沒有与美國現代化的海軍進行海上較量的可能,“形勢的變化給我們打台灣添了麻煩,因為有美國在台灣海峽擋著”,只好把“打台灣的時間往后推延”。 正是: 有心栽花花不發, 無意插柳柳成蔭。 未知后事如何,請看下文分解 ------------------ 文學殿堂 瘋馬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