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卻說正當馬歇爾、張治中、周恩來飛往各地視察時,國民党于3月1日至17日召開了六屆二中全會。這是政治協商會議后國民党舉行的第一次中央全會,十分引人注目。 蔣介石稱這次會議“不僅關系到本党成敗,而且關系到國家存亡”。他為會議定下了基調,這就是拋開國家的民主化來談“軍令与政令的統一”,對政協會議通過的憲草修改原則“就其犖革大端,妥籌補救”。會議根据這個調子,通過了一系列推翻政協決議案的決議。國民党以中央全會的方式公然否定政協決議,這就進一步證實:前此發生的一系列反共行為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國民党最高當局決策的先行步驟。 中國共產党立即表示了嚴正的態度。《解放日報》發表社論《評國民党二中全會》,指出:“國民党二中全會的決議,推翻了政協所決定的為全國人民所一致擁護的國會制、內閣制、省自治制的民主原則,而繼續堅持‘五五憲草’中的獨裁原則。”中共代表團團長周恩來在國民党二中全會閉幕的第二天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譴責蔣介石出爾反爾的行徑:“兩個會議的決議既如此相反,卻都是在蔣主席的主持和領導之下通過的……國民党總裁蔣先生既未曾制止反動派于陰謀破坏活動初起之時,又未曾堅持政協決議于全會會堂之上,反而親臨主持反對政協要案之通過,以致二中全會全部動搖了也是蔣先生親自主持起草通過的政協決議。”周恩來尖銳地質問國民党:“你們一方面要求人家來做,另一方面又把違反政協決議的東西寫在國民党二中全會的決議上,這不能不說其中包含了欺騙。我們不受騙,也決不去騙人民。我們要向人民說真話,說實事,一定要先弄清楚國民党二中全會的決定是想做些什么?這不是一個人或一党的問題,而是要不要欺騙老百姓的問題。”他最后警告:“我覺得政協的一切決議不能動搖或修改。這是由五方面代表起立通過的,應成為中國的民主契約。誰要破坏,誰就是破坏今天中國的民主和平團結統一。” 這時,馬歇爾不在中國。他視察之后,即應杜魯門總統之召,回國述職去了。 3月20日,國民党六屆二中全會閉幕后的第三天,蔣介石主持召開了第四屆第二次國民參政會。鑒于近期內接連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中共方面的參政員拒絕出席這次會議。蔣介石在會上發表長篇演講,宣稱:“政治協商會議在本質上不是制憲會議”,”東北九省在主權的接收沒有完成以前,沒有什么內政可言”。前一點,是由蔣介石親自出面,公開推翻政協決議。后一點,則表明國民党將向東北的解放區大舉進攻了。 在一系列事實面前,毛澤東等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進一步認清了蔣介石。3月15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說:“蔣介石的主張有兩條:第一條,一切革命党全部消滅之;第二條,如一時不能消滅,則暫時保留,以待將來消滅之。蔣介石的這兩條,第一條很清楚,第二條是人們容易忘記的,稍為平靜一點就忘了。2月1日到9日就忘了,較場口事件以后就不忘記了。馬歇爾能放長線,蔣介石也較何應欽不同。假如有一個放長線的,放半年我們就會忘了,那就危險得很。” 劉少奇同意毛澤東的分析,提出共產党的態度是:“打起來,有了准備;不打,更好。” 根据政治局會議的精神,中共中央在3月15日和18日先后發出了兩份關于目前時局和對策的党內指示,指出:“蘇軍已從沈陽及其附近撤退,國共兩軍在東北的沖突即將展開。在國民党二中全會中,CC系和何應欽等軍人派,正企圖破坏停戰整軍,借口東北問題,實行各地軍事接收,想在馬歇爾离華期間造成新的內戰局面。而這种陰謀,是蔣介石知道的,因此十分值得警惕。為了對付國民党內反動派的陰謀挑釁,除開審慎應付東北問題外,華北、華中各地應即提起警覺,密切注意頑方動態,并在軍事上作必要准備,加強整訓,加強偵察,嚴防反動派突然襲擊。如果反動派發動進攻時,必須能夠在運動中堅決、徹底、干淨、全部消滅之。”“我們反對分裂,反對內戰,但我們不怕分裂,不怕內戰,我們在精神上必須有這种准備,才有使我們在一切問題上立于主動地位。” 3月16日,毛澤東致電周恩來:“最近時期一切事實證明,蔣介石反蘇反共反民主的反動方針一時不會改變。只有經過嚴重斗爭,使其知難而退,才能作某些較有利于民主的妥協之可能。”第二天又致電周恩來:“國民党二中全會決議很坏,我們應展開批評攻勢,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我党國府名單及國大代表名單暫匆提出。” 對這一段歷史,劉少奇數月后總結道:“在1、2月份,是糊涂了一下。現在證明和平是不可能的了。但和雖不可能,談判仍是必要的,因為人民要和平。” 再說3月以后,時局的焦點轉移到了東北,出現了“關內小打,關外大打”的局面。 東北土地遼闊,資源丰富,糧食充足,重工業比較發達,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九·一八”事變后,國民党軍隊在蔣介石“不准抵抗”的命令下撤入關內,東北3000多万人民從此陷入了日本軍國主義的血腥統治之下。東北軍一批愛國將領,在民眾支持下,自發地組織東北義勇軍奮起抗擊。中共滿洲省委一面派人到各地義勇軍中參加抗日,一面組織東北人民武裝起來開展游擊戰爭。1936年,東北各地抗日武裝在中共領導下組成東北抗日聯軍。后來,在日軍重兵“討伐”、“清剿”下,抗日聯軍一部分撤到中蘇邊境地區活動,小部分仍在日本占領區內進行隱蔽斗爭。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后,抗日聯軍配合蘇聯紅軍作戰,八路軍在冀熱遼邊和山東的武裝也迅速深入遼南。9月15日,中共中央決定建立由彭真為書記的東北局。9月19日,中共中央制定了以發展東北和熱察兩省為中心的“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并立即決定調山東分局書記、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羅榮桓,率領分局和軍區領導机關及山東部隊5個主力師、18個基干團,約9万人馬進人東北;同時,又調已經到達冀魯豫平原的林彪、蕭勁光轉向東北;調新四軍第;師師長兼政治委員黃克誠率主力;万余人進入東北。調進東北的部隊,達13万余人。爾后,又從各解放區調集2万名干部,急進東北。政治局委員彭真、陳云、高崗、張聞天以及李富春、林楓等四分之一的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同時進入東北,開展工作。 蔣介石同樣十分重視東北。通過《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他取得了接收東北的法定身份。8月31日,他明令將東北三省划分為九省三市,任命熊式輝為東北行轅主任,准備進入東北,從蘇軍手中接收政權。他在駐華美軍幫助下,經海上運送軍隊登陸秦皇島,向東北挺進,并任命杜聿明為東北保安司令長宮。他還收編了偽滿軍及日軍共20余万人及大批土匪武裝,要他們“保持武器,為自身安全而奮斗”。蔣介石對部下說,“東北不是中國革命的策源地,而是中國革命的歸宿地。經過本党這三十年來不斷的奮斗,我們中國的革命已經快得到歸宿了。希望各位在這最后成功的時候,格外奮起,格外努力,完此一簣,以竟全功。”11月中旬,從秦皇島登陸的國民党兩個軍連續攻占了已被八路軍從白偽手中解放的山海關和綏中、錦州等北宁路上的要點。1946年1月國共在關內實現停戰后,蔣介石一面要求蘇軍暫緩自東北撤軍,一面要求美方加強海運力量,加速運兵東北。到三四月間,包括熱河方面在內,已有7個軍約25万人的正規軍進入東北,占領了沈陽以及鞍山、營口等城市,企圖利用關內停戰的机會,在關外大舉進攻,力爭消滅中共武裝,或把他們擠壓到僻遠山區,處于不利地位,再通過談判解決東北問題。 陸續進入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各部隊,在國民党軍隊沒有赶到前,已在東北各地取得很大發展,并在1946年10月同東北抗日聯軍合編,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林彪任司令員,彭真為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為第二政治委員,其他重要領導成員還有呂正操、李運昌、程子華、局保中、蕭勁光等。1946年1月7日,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2月13日,民主聯軍對進占秀水河的國民党軍發起了反擊,一舉殲滅其5個營。國民党惱羞成怒,公開宣布軍事調處不包括東北在內。這樣一來,戰爭自然不可避免地要繼續下去。 正在這個時候,美英兩國單方面公布了蘇美英三方于去年2月4日在雅爾塔達成的關于遠東問題的秘密協定。國民党借机在關內發動大規模的反蘇運動,使蘇方极為憤怒。蘇軍代表明确告訴中共東北局,過去蘇方十分顧慮世界和平,在態度上比較軟。其實第三次世界大戰打不起來,完全可以強硬些。他們強烈要求中共調集更多的主力到東北宋,以便趁蘇軍撤退之机与國民党爭奪東北。 3月8日,蘇軍突然開始從撫順、吉林撤退,將政權交中共接收。9日,蘇軍代表通知中共東北局:沈陽蘇軍將于13日撤退,希望中共占領,沈陽以南蘇軍也將不再向國民党交接;一切蘇軍撤走地區,中共可以自由處理。 東北局提議,趁蘇軍突然撤退,國民党不敢冒進,應迅速控制長春路沿線城市,以阻止國民党軍北進,并將其吸引在長春路沿線。仍在重慶負責談判的周恩來認為:目前局勢是美蘇趨向于解決問題,故東北問題也應爭取得到解決。他建議,繼續承認政府軍有權進駐長春路及蘇軍撤退區,但同時要求對方承認我在東北之地位,并不得隨便增兵。這時仍在負責中央工作的劉少奇,也傾向于爭取東北和平前途,故明确指示東北局:蘇軍退出沈陽后,我們不要去進攻沈陽城。不僅沈陽不必去占,即沈陽至哈爾濱沿途地區蘇軍撤退時我們都不要去占領,讓國民党軍去接收。只是,不能一般性地承認國民党軍有權進駐全部長春路及蘇撤區,因蘇軍已經交我接收的安東、通化、延吉、海龍、合江、佳木斯、黑龍江、兆南、通遼、遼源等地,我不能讓。 蘇方得知中共意見后,明确持反對態度。蘇軍代表聲稱:目前不是主動讓步的時候,你們為什么對美國如此客气?為什么會容許國民党派5個軍到東北來?他們強調:凡蘇軍撤退之地,包括沈陽、四平,中共均可放手大打,而長春以北,如哈爾濱等地,則應堅持控制,不讓國民党進兵,甚至撫順、營口等地也應力爭雙方都不駐兵。 在東北問題面臨重大抉擇的時候,毛澤東更傾向于東北局和蘇方的意見。他停止了休養,又開始參加到中央關于東北問題的決策中來了。 3月15日,毛澤東致電周恩來:“哈爾濱決不能讓國民党駐兵,撫順及營口要力爭雙方不駐兵。” 16日,毛澤東再度提醒周思來在東北問題上要強硬:“若無政治上、軍事上、地盤上之交換條件并同時解決,我決不能讓出地方。停戰協定并未規定讓國民党接收全路及全撤退區,可見具体問題須再協商決定……過去讓彼占領錦州,現又讓其占沈陽,即是履行協定。一切均應到前方与前方將領去談。” 17日。毛澤東再致周恩來電,提出對東北停戰協定的修改意見:“我們決不能承認小組只隨政府軍,這是侮辱中共的規定。必須增加一項政府保證按政治協商會議各項決議之原則迅速与中共商討解決東北政治問題,否則不要簽字。”同時致電彭真、林彪:“國民党還不停戰,沈陽以北長春路沿線之蘇軍撤退區同意你們派兵進駐,以為將來談判之條件,時間愈快愈好……全滿各地均須注意,除罪大漢奸外,不殺一人,以收人心而利談判。” 18日,蘇軍撤出四平,東北民主聯軍進入該城,從而阻斷了國民党軍沿長春鐵路北進的通路。与此同時,進占沈陽的國民党軍開始向遼陽、撫順、鞍山、海城、營口、鐵岭、法庫等地進攻,并先后占領這些城市。 21日,鑒于蔣介石堅持不同意在條約中限制國民党接收范圍,毛澤東明令周恩來:“我們不簽含有重大危險之協定,宁可戰而失地,不可在談判中失地。” 至此,和平解決東北問題事實上已無可能。毛澤東明确主張:立即動手大破北宁路及沈陽附近之長春路,立亥口動員全軍趁敵立足未穩之時,“堅決徹底殲滅國民党進攻軍隊,愈多愈好,不惜重大傷亡(例如一万至二万人)”。毛澤東此時決心之大,可以想見。 3月22日晚,蘇聯大使奉命通知國民政府,蘇軍將于4月底前全部撤退完畢。于此同時,蘇軍以瘟疫、交通不便等各种借口推延國民党軍隊沿長春路北進,以配合中共破坏北宁路以及沈陽附近的長春路,便利中共軍隊迅速接防蘇軍撤退的各個城市及戰略要點。毛澤東為此要求東北局:“全力控制長哈兩市及中東全線,不借任何犧牲,反對蔣軍進占長哈及中東路,而以南滿西滿為輔助發展方向……力爭我党占領長春,以長春為我們的首都。” 3月25日,周恩來向中共中央匯報后由延安飛返重慶,連夜同張治中和馬歇爾离華前指定的代理人吉倫中將舉行會談,討論如何對東北沖突實行調處。 27日,張治中、周恩來和吉倫簽署了《調處東北停戰的協議》,對派遣執行小組赴東北發布了如下指令: 一、小組之任務,僅限于軍事調處工作。 二、小組應在政府軍隊及中共軍隊地區工作,并避免進入仍屬蘇軍駐留的地區。 三、小組應前往沖突地點或政府軍与中共軍密接地點,使其停止沖突,并作必要及公平調處。 4月1日,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上說:“我們中央對于東北的職責,現在只有接收領土,恢复主權行政的完整……軍事沖突的調處,只在不影響政府接收主權、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的前提之下進行。” 周恩來當即從重慶致電東北局:“我們不如以消滅蔣軍為主,守城為次,這樣較易爭取主動,打得蔣痛,以利談判。”他對吉倫說:“中共軍隊在東北解放了許多地方,是在停戰令發布前進行的;現在政府軍要接收,必須經過協商,否則就會釀成武力沖突。”他又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布:“中共至万不得巳時,即當迫而應戰。”隨即致電中共中央,建議:“東北應准備大打,決勿幻想國方能讓步。關內,國方重在蚕食封鎖与破坏,我擬進一步揭穿之,將關內問題与東北問題聯起來解決。” 東北民主聯軍根据中共中央的決定,乘蘇軍已從中長鐵路撤軍而國民党軍隊還滯留于西滿的有利時机,在;月中甸攻占四乎,隨后攻向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等重要城市。 《調處東北停戰的協議》雖然簽訂了,卻對國共兩党實際上都沒有約束性,形同一紙空文。蔣介石對中共占領四平十分惱火,堅持必須占領四平和哈爾濱、長春并控制中長鐵路后,才能談停戰問題。為此,他一面指令杖章明指揮新一軍和71軍從沈陽地區北進,限令在4月2日前占領四乎,再向長、哈、齊推進,一面請求美國再協助運送5万兵力進入東北。 隨后,震惊全國的四平保衛戰開始了。這且按下。 再說4月2日,北平軍調部派往東北停戰調處的國、共、美三方代表登机啟程。 下午2時,飛机抵達沈陽。 雖然已是暮春天气,但北陵机場依然是一片蒼黃,草坪上也看不出一絲儿綠意來。 當白魯德和國民党代表趙家驤、中共代表饒漱石一起走下飛机時,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政府官員以及捷足先登的記者們一擁而上。 一陣寒瞳、一片鎂光燈的閃爍之后,吉普車一溜煙馳向市區。 同机到達的中共執行小組成員許光達、耿飆、張經武等40余人,收拾好行李、文件、電台等器材之后,也分乘三輛卡車向市內開去。 卡車尚未駛出机場,即被一群國民党兵截住。 “檢查證件!”一個少校大喊一聲。 耿飆跳下車,解釋說:“我們是和前面剛走的白魯德他們一起下飛机的,是軍調執行組成員。” “如果沒有證件,又沒有上頭的通知,就不能放行!”少校生硬地說。 許光達見周圍布滿荷槍實彈的哨兵,知道是故意刁難,便大聲質問:“我們是政府委派,執行軍調部的命令而來,要什么證件?” “請不要誤會,我們也是執行命令。”少校說。 張經武問:“不讓進城,要我們上哪儿去?” 少校仍然堅持著:“請你們乘原机返回,或者拿證件再來,或者等我們接到通知再走。” 張經武提出打電話聯系,被少校以“沒有電話”為由拒絕了。 在后一輛卡車上的翻譯李匯川,見一位美國人要進城,便湊過去用英語与之搭話,請他帶個口信給中共代表。 美國人先是面露難色,考慮了半晌才答應。 已經進城的饒漱石接到口信,立即打電話找白魯德。白魯德一問,果有此事。忙一面找人去國方交涉,一面向饒漱石道歉:“這是由于我們美方的疏忽而引起的誤會。” “不!”饒漱石說,“發生這种令人遺憾的事,責任完全在政府方面,是沈陽軍事當局有意刁難,我要正式向重慶和北平軍調部提出抗議。” 黃昏之后,許光達、耿飆、張經武等40多人,才被美方代表托鐵洛上校接到沈陽市內的中蘇聯誼社。 當晚,饒漱石即致電延安及在重慶的周恩來: 沈陽警備司令部于美方迭饒等先行后,借故將40多人扣留机場3小時,強令原机返平,經美方交涉,已將全部人員送回。饒已向白魯德口頭抗議,要求警備司令部向我道歉,并保證我方人員的自由与安全。自同意轉達北平、錦州。 請對此事廣為宣傳,并在渝、平同時提出抗議。 饒4月2日24時 中蘇聯誼社里的侍者多是日本女子,听說把共產党代表安排在5樓,均大惊失色。在她們听來的宣傳里,共產党多是茹毛飲血的“紅胡子”。待耿飆一行人進來往下,發現他們一個個清清爽爽,待人平和有禮,這些女子才放下心來。 饒漱石和李立三、伍修權等先到者住在奉天旅館。李立三和伍修權是從梅河口中途上飛机的,他倆是東北局臨時決定隨饒前往沈陽,分別擔任執行小組的中共顧問和參謀長的。因臨行匆促,連換洗的衣物也沒帶就登机赶來了。 晚飯后,他們出去“走一走”。到門口,才發現這里崗哨森嚴,連馬路兩端的進出口也增設了崗哨。 直到4月6日,國方人員才到齊。當晚,在万福麟公館,三方代表連夜協商出發調處事宜。沒料到剛坐到一起,就爆發了舌戰。 “東北九省,在主權的接收沒有完成以前,只有外交問題,是沒有內政問題可談的。”趙家驤首先挑起戰火。 饒漱石針鋒相對:“既然如此,你們來這儿干什么?眾所周知,九一八以后,你們李杜將軍的隊伍被日寇擊敗,堅持在東北抗日的武裝,只有中共領導的隊伍。他們堅持抗戰14年之久,在蘇聯出兵東北時,又是他們配合蘇軍收复了東北,你們能否認這些事實嗎?” “當國家多事的時候,卻阻撓政府主權的接收,能算愛護國家民族的行為嗎?有人借机要求承認其非法地位和特殊化權利,豈不是謀一党之私而禍國殃民嗎?”趙家驤寸步不讓。 饒漱石憤怒了,站起來指著說:“軍調小組是執行3月27日的三方協議,怎么能說是禍國殃民?你敢把自己的話公諸于世嗎?” 見雙方火力越來越猛,白魯德只好出來調解:“你們雙方的意見已在重慶談過多次了,今天不必討論了。時候不早了,還是把出發的時間定下來吧!” 一夜舌戰,不知東方既白。當記者問及協議內容時,軍調執行總部的國方副參謀長鈕先銘說:“僅限于調查。” 饒漱石听后,笑了笑說:“九一八事變后,國際聯盟調查團由李頓爵士領著調查了14年,調查出個什么結果?所以,我們這次來,是執行停戰的任務。若說是限于調查,那完全是歪曲事實。” 4月8日,4個執行小組如期出發。 此間,東北境內的沖突在迅速蔓延。 4月2日,即軍調小組抵達沈陽的當天,國民党94軍一部占領海城,新6軍22師占領鞍山,71軍88師占領營口。 4月4日,即沈陽當局設宴為軍調小組接風的那天,國民党軍攻占法庫、昌圖等地。 4月6日,即軍調小組在万福麟公館會談時,毛澤東電告林彪、彭真:“希望你們在四平方面能以多日反复肉搏戰斗,殲敵北進部隊的全部或大部。” 4月8日,即各執行小組出發的當天,四平街爭奪戰達到熱點,林彪、彭真親臨前線指揮。 戰火熊熊燃燒。熊熊燃燒的戰火豈是几個調處執行小組能夠扑滅的? 當東北國共雙方軍隊激戰消息用電報告知正在華盛頓為國民政府游說援助的馬歇爾將軍時,他結結實實地打了個寒噤。 正是: 星星之火可燎原, 點火容易滅火難。 未知馬歇爾有何舉措,請听下文分解。 ------------------ 文學殿堂 瘋馬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