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易卜生,H.
( Henrik Ibsenl828∼1906)
挪威著名戲劇家、詩人。出生于木材商人家庭,16歲入藥材店當學徒,22歲去首都奧斯陸參加社會主義者領導的工人運動并從事寫作。曾長期擔任劇院編導,1864年丹麥和普魯士戰爭爆發后長期僑居羅馬等地。
易卜生是歐洲近代現實主義戲劇的杰出代表。其突出貢獻是在歐洲現實主義戲劇走向衰落,自然主義和頹廢派文學十分泛濫的時代,高舉現實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旗幟,并創造了以設疑性构思。論辯性對白和追溯性手法為基本藝術特征的“社會問題劇”体裁。其創作實踐和社會影響,也足可与莎士比亞、莫里哀等戲劇大師媲美。
他共寫了25部各种体裁的劇本。按其思想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50、60年代主要寫富于愛國激情和個人“精神反叛”思想的浪漫歷史劇;70、80年代主要寫批判社會丑惡和宣揚個性解放的“社會問題劇”;80年代后主要寫帶神秘、象征色彩精神的探索劇。每階段都体現了作者“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創的和獨立的精神”(恩格斯),但以“社會問題劇”的成就和影響最大。主要劇作有揭露資本主義社會把正直無私的斯多克芒醫生當作“人民公敵”的《人民公敵》(1882);把惟利是圖、無惡不作的博尼克船主當成“社會支柱”的《社會支柱》(1877);以及揭露資產階級法律、道德、宗教、家庭的极端虛偽不公的《群鬼》(1881)和《玩偶之家》(1879)等。代表作《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娜拉的“反叛”言論和行動,盡管帶有自我中心主義和不知去向何處的盲目性質,但她對社會的激烈批判,卻完全稱得上是一篇婦女爭取自由解放的“獨立宣言”。
易卜生的作品早自1907年起便開始譯介到中國。它無論在中國的反帝、反封建斗爭或社會主義革命与社會主義建設中,都一直起著積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