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對于恐怖主義的斗爭目前才剛剛開始,世界范圍內的反恐怖斗爭注定將任重道遠,消除恐怖,還世界以和平將是困難且漫長的。 作為反恐怖的有效措施,“以暴制暴”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具有极強戰斗力、殺傷力的掃恐怖部隊,就成為各國政府對付恐怖活動的主要手段。過去,反恐怖突擊隊都是為了應付突發事件而臨時組建的。現在,恐怖活動越來越頻繁,恐怖手段越來越高超,這就對反恐怖隊伍的素質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為此,很多國家政府相繼建立了專門用來對付恐怖分子的特种部隊。 1972年9月5日,慕尼黑奧林匹克運動會。8名已勒斯坦激進組織“黑九月”恐怖分子潛入了奧運村,在聯邦德國警察的眼皮底下劫持了9名以色列運動員作為人質。兩天后,警察營救人質失敗,9名運動員全部遇難。 20天以后,聯邦德國內政部發表公告,宣布組建“邊防警察和第九大隊”(簡稱GSG9)。同時,各州也組建了“机動和特种部隊”(簡稱MEKS和SEKS)。邊防警察第九大隊專門對付威脅國家安全的恐怖集團,而地方大隊則用來監視、緝捕單個恐怖分子的。 在恐怖分子殺气騰騰的攻勢下,聯邦德國的反恐怖部隊就這樣誕生了。 邊防警察第九大隊在由大隊長統一指揮的司令部下面,設有一個顧問組、6個中隊和一個直升飛机聯隊。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中隊負責指揮運輸和特种作戰,第四中隊負責訓練,通訊偵察中隊負責通訊和情報,技術中隊由爆炸及潛水等各方面專家組成,此外還有后勤保障單位。 第九大隊的實力体現者是3個特种作戰中隊,每個中隊由30名隊員組成。中隊內部又通常以5個人配置成一個小組,即特种作戰小分隊。小分隊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獨立地制定行動計划。這樣,眾多小分隊构成一張難以摧毀的屏障,即使有一支小分隊全軍覆沒,也不會對其他分隊產生影響。在緊急情況下,特种作戰分隊可以隨時組成一支統一的聯隊,共同行動。 邊防警察第九大隊從聯邦政府獲得了最精良的武器裝備和充足的財政撥款。第九大隊擁有專門為他們定做的各种載重汽車、摩托車、轎車等裝甲特种車,以及多种型號的直升飛机,作戰部隊配備有最現代化的通訊器材和武器。 此外,第九大隊成員一律是年齡在25∼27歲之間,身高在6英尺以上身強力壯的小伙子。申請者還要經過极其嚴格的資格考試,包括細致的体格檢查和心理測試,全面的運動考核以及個別談話等。 第九大隊的成員和以色列等國的反恐怖部隊不同,他們沒有高額的危險補助金和保險金。但能成為這支部隊的成員是一种重大的榮耀。在此,他們能受到极嚴格的專業技術訓練,獲取丰富的實戰知識,即使某些成員日后被淘汰了,仍能在其他警察部門獲得非常优越的工作,對他本人將來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因此,申請加入第九大隊的競爭十分激烈。 但是,有幸進入邊防警察第九大隊的佼佼者們,在錄取后并非可以必高枕無憂,他們必須首先接受3—6個月艱苦的基本技能訓練。 第一階段,包括法律知識、徒手格斗、武器裝備的操作、無線電技術、跟蹤和監視、攀登懸崖和建筑物、汽車駕駛技術和各种破門方法。 第二階段,整個訓練的難度和強度將進一步加強,其訓練科目是根据需要和學員的特點開設的:有的學習搭乘直升飛机追捕罪犯,有的學習保護重要人物,有的學習反劫机技術。訓練的淘汰率高達90%,最后留下來的個個都是技術嫻熟、藝高膽大的勇士。 27年來,第九大隊以其精良的武器裝備、嚴格的組織紀律、杰出的指揮藝術和高超的實戰能力譽滿世界,同時也以其無畏的戰斗精神令恐怖分子聞風喪膽。這支部隊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洗禮,立下了赫赫戰功。特別是第九大隊因“摩加迪沙行動”一舉成名天下知,不但為聯邦德國挽回了在慕尼黑奧運會丟掉的面子,而且被譽為近年來少見的最精銳的反恐怖特种部隊,也使自己成為了聯邦德國對付恐怖分子的一張“王牌”。 作為頭號超級大國的美國當然不甘落后,他們建立起了一支強大的反恐怖特种部隊,包括:駐扎在肯塔基州坎貝爾堡的“特混160部隊”;駐扎在弗里羅達州的埃洛林基地的“空軍特种部隊”;駐扎在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海軍基地的“海豹突擊隊”。 不過在美國的反恐怖部隊中,最著名、最精銳的當數名為“三角洲”(Delta)的陸軍反恐怖特种部隊。 “三角洲”特种部隊的代號是“藍光”,直屬國家安全委員會領導,由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直接指揮,成立于1978年2月,主要是以聯邦德國邊防警察第九大隊和以色列的反恐怖部隊為藍本建立的。“三角洲”部隊与其他反恐怖部隊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的經費預算沒有限制,可以隨時領取巨額的行動資金。 “三角洲”部隊的總部設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布雷格堡監獄。政府不惜投入巨資把這所監獄改建成一個現代化的訓練基地。“三角洲”部隊目前擁有300名成員,其中僅100人為作戰隊員,其余擔任后勤、情報等配合性任務。隊員們都是經過近乎殘酷的訓練,從美國陸、海、空三軍和海軍陸戰隊中精選而來的,具有超人的毅力和勇气,被稱為“美國武裝部隊的精英”。 “三角洲”的隊員們除了進行一般的軍事技能和体能訓練外,還必須學習其他專門技能。比如,他們要熟練地掌握東、西方和第三世界生產的80多种新、舊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還要學會操作各种上造武器,學會對橋梁、建筑物和水下目標進行定向爆破,并掌握醫學、照相、指紋檢查、潛水、滑雪、跳傘、通訊等方面的技能。 三角洲部隊的一個主要的海外任務,是對黎巴嫩和中美洲等一些動蕩地區的美國外交官提供保護。而且,該部隊還多次參加本國及跨國反恐怖行動,如1982年在意大利營救多齊爾將軍的行動;1983年羅馬教皇訪問拉美時的保衛工作等等。 除上述反恐怖組織之外,美國還有一支鮮為人知的特种小分隊,全稱“核緊急搜索小隊”,簡稱“奈斯特”(NEST),成立于1974年。其人員精干,行動詭秘,專門對付核恐怖事件。 這支小隊由精通各种技能的科學家組成,配備著排除核威脅的多种特殊裝備。迄今,“奈斯特”已處理了20多起恐怖分子的核威脅事件。盡管其中大多數實屬虛張聲勢,不過,在恐怖主義活動日趨升級的今天,确實有一些恐怖分子在打核武器的主意。如恐怖大亨拉登就在緊鑼密鼓地收購核武器。為此,美國政府對“奈斯特”的活動給予很大重視,在經費及人員上予以最大限度的滿足,以對付將來可能的核恐怖襲擊。 与美國一系列反恐怖主義組織的出現相對照,法國國內及其海外領地。駐外机构接連不斷地發生恐怖事件,對此,法國政府也建立起一支精干的反恐怖力量——國家憲兵干涉組(GIGN)。 該部隊隸屬國防部,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直升飛机和中型噴气机,實力雄厚。整個部隊分成4個小組,每小組12人,全隊雖只有50多人,但效率很高,隨時可以迅速投入戰斗。 “國家憲兵干涉組”的成員個個都受過极其嚴格的訓練,驍勇善戰。每個人都在射擊、游泳、登山、拳擊、格斗等方面進行了嚴格的訓練。該組織自創建以來,多次執行反恐怖及國際營救行動,屢建奇功,身手不凡,在國內外享有廣泛的聲譽。最著名的案例當屬“吉布提人質案”与“喀里尼亞島人質案”。 英國的反恐怖部隊是:“特別空勤團”(SAS),其前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立的“陸軍特別空勤團”。 1941年7月,英國為了破坏德軍在非洲与地中海基地上待命的飛机和其他目標,在埃及組建了一支特別空降部隊“陸軍特別空勤團”,由6名軍官和60名士兵組成,其任務是扰亂敵人的后方。在北非戰役中,這只特种部隊專門打擊對敵人的飛机場。物資倉庫,炸毀敵人的飛机和軍用物資。行動詭秘,破坏力強,其戰斗力不容忽視,在盟軍解放西西里島、雅典、意大利和法國的戰斗中,屢立戰功,威震敵膽。 1972年,該部隊被正式改編為反恐怖特种部隊,以對付日益猖撅的恐怖組織。目前,這支部隊擁有大約900名隊員,基地設在倫敦西邊的赫里福千。 “特別空勤團”的成員都是從空降兵精選出來的。他們在成為該團成員后首先要進行為期3年的訓練,包括爬山、潛水、爆破、開鎖、無線電通訊等等。每個人都要精通一門特技,還至少要掌握一門外語,而且還能識別和利用地圖,能單獨作戰。 1988年3月,英國《星期日快報》首次披露了特別空勤團的机密行動條例5項條款: 第一,行動要有書面命令,并且必須得到設在利斯伯恩的陸軍總部的批准; 第二,特种部隊對付的“目標”必須是已經受到長期監視并“被确認是准軍事組織的成員”; 第三,執行任務的單位的長官必須确信“目標”擁有武器和爆炸品,并且已經殺人或對他人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脅; 第四,符合上述條件,可以不經警告就開槍; 第五,事后必須立即呈送一份詳盡的報告。 在“特別空勤團”成立后,該部隊多次成功地進行了各种反恐怖行動,取得了輝煌的反恐怖戰績。 此外,為了對付國際恐怖主義可能進行的核威脅,英國政府還效仿美國,專門成立了一支反核恐怖秘密部隊。這支部隊由全國第一流的核科學家組成,他們接受了射擊和炸彈處理等等嚴格的專業訓練。該組織成員在秘密訓練基地接受實戰的放射性物質演習活動,以對付各种不測事件。 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個國家組建了專門的反恐怖組織。盡管它們与美、英、聯邦德國等國的反恐怖部隊相比略遜一籌,但也都具備很強的戰斗力,成為這些國家恐怖分子的克星。 荷蘭主要擁有兩支反恐怖隊伍,一支是“海軍陸戰隊”中的反恐怖支隊。另一支是皇家的特种部隊的“騎警隊”。“騎警隊”在組織結构、訓練計划、任務方面都效仿聯邦德國邊防警察第九大隊,只是規模要小得多。 意大利于1978年成立了一支專門對付恐怖組織“紅色旅”的反恐怖部隊“憲兵突擊隊”。由于這支部隊的成員在戰斗中戴頭套,避免与恐怖分子直接面對,所以也因此得名“反恐怖頭套突擊隊”。該組織人員精干,能力超常,极具有秘密性,其成員的姓名、電話、地址都嚴格保密。在意大利反恐怖主義的斗爭中,如對付“黑手党”及“紅色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國際反恐怖主義的聯合行動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此外,以色列對付國際恐怖主義經驗很丰富。以色列特工部門“摩薩迪”負責反恐怖任務,而該組織又恰恰在不斷對外實施恐怖襲擊。另外,以色列1974年還建立了一支專門的反恐怖大隊,叫“邊防特种作戰部隊”,其形式和聯邦德國邊防警察第九大隊類似。兩支反恐怖部隊合力對付國內及國際上的恐怖活動,其反恐怖的聲譽和實力在“烏干達恩培拉人質危机”中盡顯風采。 東南歐及世界其他國家繼歐美國家之后,也相繼建立了眾多的反恐怖主義組織。1988年7月11日,希腊反恐怖特种部隊始告成立。該部隊由200人組成,主要任務是負責保護游船。護送船只和負責港口安全。此外,波蘭的“特种突擊隊”、奧地利的“科布拉”、埃及的“突擊隊”、瑞士的“老虎部隊”等也都是名揚世界、屢建功勳的反恐怖特种部隊。 現代人類文明的進步,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同樣也武裝了恐怖主義分子。他們掌握的新式武器不僅殺傷力大,而且便于攜帶,极具隱蔽性。為此,各國政府不惜代价,加強反恐怖技術和裝備的研究和生產,大量安全檢查型、防護型和進攻型的武器及裝備紛紛出場亮相。 針對傳統的安裝在碼頭、港口等重要出人口的傳統安全檢查系統只能查金屬制的武器,而不能查非金屬武器的缺陷,美國加利福尼亞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新調線掃描裝置。它通過顏色信息可以辨別旅行袋中的各种物品。掃描系統的計算机按接收到的信息將物品的化學組成進行分類,又給每种物品指定一种顏色,再把顏色信號顯示到熒光屏上。塑料爆炸物在X線掃描上呈橙色;金屬和玻璃制品呈亮藍色;手槍之類的武器呈現綠色。目前,世界上几家大机場已安裝了這种新式安全檢查裝置。 此外,英國一家公司發明了一种專門檢查可塑炸藥的儀器,該儀器可以測出以三甲基三硝基胺為主要原料制作的可塑炸藥所散發出的极微量水汽,而且它可以放在手提箱內,非常容易進行檢測。 另外,美國馬薩諸塞州熱電醫學公司還發明了一种新型電子探測器,它也能在行李中“嗅出”炸藥里存在的氮。 這些反恐怖裝置的發明与應用,有效地阻止了恐怖分子使用塑膠炸藥進行的恐怖活動,在恐怖分子面前筑起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 1988年,美國弗吉尼亞州特別銷售公司正式宣布,他們已發明了一套反恐怖儀器,使用電視和電腦系統對恐怖分子進行核對和監視,該儀器能識別經過化裝的面孔,如戴胡子或假發。而且它還能發現机上乘客的反常行為,如戴面具、掏武器等。更重要的是這一系統安裝在飛机、机場等電視攝像机,与儲存恐怖分子照片的電腦相連接。如果電視攝像机拍攝到恐怖分子的面孔,電腦几分鐘內就會發出警報,可以有效防范恐怖分子于未然。 另外,為了阻止恐怖分子的自殺性襲擊,美國等西方國家采取特殊的防護設施,攔截來犯的汽車炸彈及其他攻擊物。美國一家公司為此研制出一种反自殺卡車擋板。即以一塊厚一英寸的鋼板,平舖在大門口,由一台電動液壓泵控制的絞鏈可在一秒鐘內使鋼板豎起并向前傾斜,其抗沖撞強度能擋住最大吨位的卡車全速沖撞。 世界上暗殺活動的日益猖獗,特別是對政治領導人的攻擊,使防彈衣的研究与生產迅速發展。不僅是防彈衣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其質量也不斷提高。一种叫“凱芙拉”的重量輕而質地堅固的特种纖維織物,逐漸成為防彈衣的主要材料。這种重量不超過1.5公斤,其分散子彈、彈片的強度比鋼板高6倍。一經出現,立刻受到人們的青睞,成為各國政要、巨商大賈防身必備之物。 此外,為了防備恐怖分子半路襲擊,各國政要。巨商大賈都配備了防彈車。近几年,還有一种超級防彈車投入使用,槍打不透,雷炸不垮。其防彈玻璃5厘米厚,轎車門板用直升飛机防彈夾板材料強化而成,不僅火箭炮打不穿,而且有柔韌性,可以防震裂。另外,其輪胎、馬達和油箱受特殊保護,全車具備緩沖系統,不怕撞擊,碾上地雷或挨了炸彈,也只是整輛車彈起,不會被炸散。 世界反恐怖特种部隊的武器丰富多彩,聯邦德國設計的一种防暴武器——閃爆彈(暈眩彈),在爆炸瞬間會產生极刺眼的閃光与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使恐怖分子在短時間內(約10秒鐘左右)暫時喪失視覺与听覺能力,癱倒在地,為反恐怖突擊隊員贏得制服恐怖分子的寶貴時間。 英國皇家兵工厂則特別設計制造了裝有特制狙擊瞄准望遠鏡的7.62毫米佛瑟狙擊步槍,可以在1000米之外輕易干掉恐怖分子。 另外,對付恐怖分子也极其有效的武器還有AR—15突擊步槍和伊薩卡M—37霰彈槍。前者口徑只有5.56毫米,子彈初速高達每秒1000米,發射速度為每分鐘950發,在400米有效射程內殺傷力极強。后者槍口徑較大,射程僅几十米,但霰彈橫向射出后,效果好似一門小型火炮,在近距离內极有殺傷力和壓制力,對恐怖分子有极大的威懾力。 國際恐怖主義分子為擴大影響,震動社會,總是把政府首腦人物、大使館和法院等重要部門、机場和車站等重要公共場所作為重點打擊目標。因此,只有加強對這些重點對象的保護,才能挫敗恐怖分子的陰謀,減少損失。 目前,各國都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采取嚴密的保護措施。其中,在所有西方國家中,以美國總統的防衛最為嚴密。除了白宮的850名警衛隊員外,總統還有40名貼身保鏢。他們個個身高馬大、百步穿楊,而且精通通訊、車技和擒拿格斗。 另外,總統的所有食物都要嚴格化驗。每天送到白宮的大量物品,都先由保鏢用螢光鏡透視,若有疑點,就到安全室用X光透視作認斷性檢查。一旦疑點不清,就送到郊外引爆炸毀。在恐怖手段日益升級的今天,為防止內奸安放射性微塵,保安人員還定期用“概率計數器”對白宮進行檢測。總統辦公室建立了報警系統,如果發現任何放射性微塵,就會立即報警。 法國總統密特朗的貼身衛隊全都是一專多能的高手,均受過跳傘、急救,格斗、攀登和游泳等訓練,有的還受過辯別爆炸物。電子和潛水的特別訓練。無論總統走到哪里,衛士都會跟到哪里,連個人散步也不例外。總統每次外出,衛隊總要先行,對所到地方進行多次檢查,并在總統到達前几小時,由排雷員与電子專家進行細致搜索并關閉場地。 每當重要國家的政府首腦出國訪問舉行國際會議,往往引起舉世矚目,這也恰恰是恐怖事件多發季節。因此,在這一期間,有關國家的保安人員就會更加緊張,如臨大敵。 在美國總統里根訪問奧地利時,負責警衛的人員多達3000人,其中200人是特意從美國帶去的特工人員。 1987年12月,戈爾巴喬夫赴華盛頓与里根會晤時,帶去了135名克格勃人員。美方對此則更是高度戒備,在戈爾巴喬夫車隊所要經過公路上,所有入口都暫時封閉。美方還事先還檢查了公路兩側射擊范圍內所有的下水道。郵筒和道路交叉口,甚至街上行人也受到了抽查。在戈爾巴喬夫下榻處美方還布置了大批安全人員。 1988年6月,西方7國首腦會議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盛傳英國的“愛爾蘭共和軍”和日本的“赤軍”等恐怖分子計划發動襲擊。加警方出動了3000名軍警,嚴加防范,甚至動用了直升飛机,以應付突發事件。 近年來一連串的劫机、空中爆炸和襲擊机場事件,各國加強机場保衛。在西歐,英國調遣坦克、軍隊進駐机場外,同時給机場守衛警察配備了手提机槍。奧地利也加強了防守維也納施怀澤机場的特別反恐怖部隊。德國的法蘭克福、慕尼黑、法國的巴黎和西班牙的馬德里的机場,也都加派武裝警察巡邏。 在暴力事件頻繁發生的中東,對机場安全的防衛更顯得重要。埃及開羅机場現在已与軍營無异,只有持机票的乘客才可以進入机場大廈。為防万一,保安當局還在航空公司的行李過磅區架起了防暴障礙。乘客登机前,必須接受兩次護照檢查。所有行李都要經過縝密的搜查。 在以色列,机場的保安措施包括巨細無遺的行李檢查,乘客登机前要接受詳細盤問,而且大量空中警衛喬裝成乘客隨机飛行。 在日本,東京成田机場的保安措施也异常嚴密。在距机場一公里的路上,設有机場特警關卡,負責檢查乘客。乘客攜帶的提包和行李必須打開檢查,然后貼上保安封條。如果封條斷裂,行李就要重新檢查,否則不准登机。 對付恐怖分子方面,做好情報的搜集、整理和積累,是保證反恐怖斗爭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因此,掌握第一手可靠的且全面的情報資料,是有效打擊恐怖分子的先決條件。 美國反恐怖主義專家提出了“替恐怖主義分子或組織畫像”的建議,事先收集并分析一切恐怖分子的資料,包括恐怖分子的姓名、性別、年齡、种族、個人歷史、使用的武器、訓練情況、集團的組織情況、行動的類型、破坏目標的性質及人質的國籍、身分。年齡、職業,以至于恐怖分子提出要求的性質、具体內容、企圖達到的目的等等。 在美國10大情報部門中,有6個直接參与搜集國際恐怖主義和情報,即“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國家安全局。國務院情報研究司、國防情報局和武裝部隊的情報部門”。現在,美國已積累了大量國際恐怖主義分子的資料和照片,中央情報局儲存著2000多万份世界各國的各种護照和入境證件等資料,這些資料同机場、海關等地的電視攝像机和電腦系統配合起來,能迅速确定被檢查人員的身份和所待證件的真偽,甚至能當場辨認出恐怖分子,這种掌握准确情報的措施在防范劫机事件中特別有效。 1984年2月美國國務院起草了4項對付國際恐怖主義的決議。其中第3項是關于對美國國內或國外恐怖活動情報提供者的獎勵辦法。草案規定,凡是向美國情報机构提供有關恐怖分子活動線索者,都可根据情報本身的价值得到不同級別的酬金。而且為了保護提供情報者,美國政府還專門設立了一個“證人保密”組織,保護他們及其家屬的安全,井嚴格為他們保密。 聯邦德國情報机构在搜集情報方面也是相當出色的,他們掌握了大量線索,利用電腦從聲音中辨別個人,只要把某人的聲音輸入電腦系統,就會發現其特有的聲調曲線圖,由此往往能确切判斷此人的真實身份。 意大利的情報系統和美國一樣善于利用恐怖分子本身來獲取情報。他們通過心理戰迫使被捕的恐怖分子提供情報,并以此為線索搗毀恐怖組織。1982年5月,意大利政府頌布一項法令,授權法庭對那些“供認不諱”或向當局提供消息的恐怖分子實施減刑,這樣一來,僅1983年一年就有400多名提供過情報的“紅色旅”分子被從輕發落,恐怖活動由此受到极大打擊。 開展聲勢浩大的反恐怖宣傳,在反恐怖斗爭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适當地利用宣傳武器開展心理戰,同樣可以達到制止并減少恐怖事件發生的目的。 對于恐怖主義的劫机活動,各國的報紙、雜志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強調劫机是非法的、遭人痛恨的,劫机者可悲的下場,飛机上保安措施嚴密,各种儀器作用顯著,劫机的成功率极低,即使僥幸成功,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加入了反劫机國際公約,最終還要被引渡回國,受到懲治,借此宣傳在恐怖分子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壓力,減少不法分子的冒險。 在西方各國,對外交人員和普通公民進行反恐怖主義教育和宣傳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美國外交部門給各駐外使館散發《恐怖主義手冊》,社會各界對去海外旅游、學習和工作的公民進行有關反恐怖教育。 另外,美國有關部門還就各种場合專家講解反恐怖襲擊的方法,如對待恐怖分子的態度及行為;對待恐怖分子關系的程度;在公共場所的自我表現及保護等等。這些宣傳和教育,對于減少恐怖活動造成的損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面對恐怖主義這一“政治艾滋病”在世界范圍內的迅速蔓延、交叉傳染,各國政府都已認識到加強反恐怖主義國際合作的重要性,過去“各掃自家門前雪”的做法已經過時。面對世界政治、經濟一体化發展的趨勢,很難再把恐怖主義當作我的或你的單獨的事情,這种明哲保身的辦法事實上是行不通的。 在今后,恐怖主義活動已不是國際刑警組織單獨所能對付的,也不能指望某個國家、某個部門單獨行動。反對國際恐怖主義是一場政治、經濟、軍事汐卜交、情報、法律、輿論、心理各方面的斗爭,必須動員世界各國的力量,聯合社會各界,實現“以國際化對付國際化”才能奏效。 歐美各國是恐怖分子跨國頻繁活動的地區。然而,多年來,歐美各國并沒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國際反恐怖陣線。個別國家從自身的外交政策和利益出發,對恐怖分子采取妥協退讓、委屈求全的做法。這种姑息養奸的做法雖然暫時保全了自身,卻給恐怖分子提供了机會,使恐怖活動愈演愈烈。慘痛的教訓告訴人們,恐怖主義沒有國界。 對恐怖主義的國際聯手打擊由來已久。早在國際聯盟存在時候,1937年11月6日,蘇聯、英國、阿根廷、土耳其等25個國家的代表就在日內瓦召開會議,簽署了《防止和懲治恐怖主義公約》。該公約強調了下列國際法原則:國家本身避免作出旨在鼓勵反對另一國家的恐怖活動的任何事實,防止恐怖活動是所有國家的義務,各個國家應努力防止和懲治此類活動并為此目的而相互協助。這個條約還對“恐怖行為”的定義以及恐怖分子的懲治和引渡等問題作了規定。但這個公約僅印度于1941年1月1日交批准書,其他各簽字國均未批准,因而未生效。 近20年來,隨著國際恐怖主義愈演愈烈,反恐怖的國際會議也頻繁召開。美國在這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僅它召開的主要會議就有: 1970年海牙反劫持飛机會議; 1971年蒙特利爾反破坏民航飛机會議; 1973年紐約國際保護人身安全會議; 1979年紐約有關人質問題的會議; 1984年蒙特利爾保障民航飛机安全會議; 1984年紐約有關人質問題的會議; 1979年10月,歐共体的司法部長召開會議,討論加強國際合作控制恐怖活動。會議提出:對出錢。出武器幫助恐怖分子,給予恐怖分子訓練和宣傳方便,准許他們避難的國家進行外交和經濟制裁。 同年12月,歐共体成員國簽訂協定,對于有進行動机、綁架、使用炸彈以及自動武器襲擊外交人員等活動有嫌疑的人,無論其動机如何,都必須進行引渡或起訴。 1984年1月,美國与英國、日本、法國、意大利、加拿大和聯邦德國等國在華盛頓召開反恐怖主義會議,決定共同組建一個“國際反恐怖活動网”。 1985年2月1日,針對聯邦德國恐怖組織“紅色軍團”和法國的“直接行動”等恐怖組織發起的國際恐怖主義狂潮,西歐各國80多名反恐怖專家云集布魯塞爾,研究聯合防范措施,极大地推動了西歐的反恐怖國際合作。 1986年,歐共体外長4次召開會議,討論聯合對付恐怖主義的措施。10月,歐共体外長會議最終決定在共同体國家間建立反恐怖主義情報熱線,同時還開列了200個恐怖嫌疑分子的名單。 12月9日,共同体外長會議再次明确了“恐怖威脅來源國”以及恐怖組織和個人清單,商定反恐怖活動不受各國移民和入境管理法的限制,為快速傳遞恐怖分子照片和有關識別資料,歐共体計划建立快速無線電警報傳真系統,設立聯合情報和偵緝行動网,其效率大大超過了國際刑警組織。 西歐各國還共同商定,在必要時聯合揭露參与或支持恐怖活動的國家;共同合作迫使已知的恐怖主義“發起國”或“支持國”放棄恐怖活動;互相提供證据,以便對恐怖活動作出快速反應,直至使用武力威懾和進行“預防性攻擊”。 1987年5月28日,西方9國在巴黎召開了部長級會議,討論反恐怖主義的國際合作,他們就恐怖主義的威脅廣泛交換了意見,加強合作,設立聯絡秘書處,加強情報网。這次會議標志著西歐的反恐怖主義合作已擴大到整個西方陣營。 1987年6月9日上午,威尼斯第13屆7國首腦會議發表了《關于恐怖主義的聲明》,譴責任何形式的恐怖活動,強調与會國將遵守不向恐怖分子或支持者作任何讓步的原則。 同時為了及時交換反恐怖主義情報,自1986年夏季起,西歐各國政府都安裝了紅色電話机,專為各國內政部長、安全秘書和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警方行動小組負責人使用。 為使落网的恐怖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歐美不少國家還簽署了引渡條約。 1988年2月9日,美國和西班牙政府在馬德里簽署了一項新的引渡條約,規定從事恐怖活動的人不是政治犯罪,因而被視為引渡對象。1988年5月13日,英國和愛爾蘭兩國政府就引渡恐怖分子問題達成協議。 1988年3月23日,西方近20個國家在羅馬簽署了一項條約,要求簽約國起訴或者引渡那些在公海上施暴的恐怖分子。條約要求把對船只和坐船的人施加暴力的行為視為犯罪,必須給予嚴懲。這項條約“填補了國際反恐怖活動法中的一個空白”。 這些會議在法律上、道義上、輿論上支持了反恐怖主義的斗爭。國際反恐怖會議使各國在認識和行動上趨于一致,國際條約則以法律的形式使各國間的共識固定下來,這都有利于調動全世界的力量來打擊國際恐怖主義。 1987年12月7日,聯合國大會以153票贊成、2票反對和1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一項決議,明确把任何人、在任何地點所從事的恐怖主義活動譴責為犯罪。決議要求所有的國家采取有效而果斷的措施來加快并最終徹底消除國際恐怖主義。 此外,除歐美國家的反恐怖主義國際合作外,近几年來,一些區域性的國際組織也推動了反恐怖合作方面。伊斯蘭國家外長會議達成了反恐怖活動的協議,海灣合作委員會也己就阻止恐怖活動蔓延采取了協調措施。1987年2月,第五屆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宣言一致譴責國際恐怖主義。歐洲議會也要求成立“歐洲反恐怖局”,以協調行動。東南亞聯望內部已達成了互相支持反恐怖行動的協議。 近年來,恐怖活動危害逐年增大,恐怖主義有所回溫,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恐怖主義被認為不僅對一國的內部穩定及生存,同時也對整個國際社會的安全构成嚴重威脅。 國際經濟、社會、政治環境不穩定性的不斷加劇,在國際体系的動蕩不安,都為恐怖主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此外,隨著种族沖突加劇,如前蘇聯共和國(特別是高加索地區)、南斯拉夫和非洲等地區的种族沖突,在索馬里和中非一些地區出現了大量的權力真空地帶,為恐怖組織提供了避風港和未來進一步發展与采取行動的基地,直接威脅到世界穩定与秩序。本·拉登號稱要將西方勢力驅逐出索馬里,也許已不僅僅只是“夸海口”。 右翼激進分子也許將繼續發展其稱之為“無領導的抵抗”戰略,即各武裝人士和組織各自力政,無須向某一個中央指揮部或單個領導匯報,以听取指示,俄克拉荷馬爆炸案證明了這种戰略是有效的。新左翼激進分子也在國際互聯网上討論過這种戰略,未來他們很可能也會采取這种戰略。 另外,使用核武器或采取与核武器有關的恐怖主義活動的可能性雖小,但某种程度的威脅和低水平的攻擊并不是不可想象。如車臣反叛分子在莫斯科周圍的森林里使用放射性物質,就是一例。 根据1993年初俄羅斯情報部門的報告,几年來,恐怖組織已150次試圖盜取裂變物質,進攻或破坏核研究設施,謀殺或綁架与原子研究与發展相關的官員和科學家。 美國國防部長威廉·科恩在接受提名時指出,21世紀使用非常規武器的恐怖主義將是美國面臨的主要戰略威脅。軍事戰略家馬丁·馮·克里夫爾德也認為,未來戰爭將不是軍隊發動的,而是恐怖分子、游擊隊或罪犯發動的。他認為,國家之間的戰爭將消失,國家作為社會組織的主要形式將成為過去。在低程度沖突領域里,許多民族國家的現代反對者,如國際恐怖主義分子,游擊隊,毒品走私集團,种族以及部落集團等,都像网絡一樣組織嚴密。 遏制恐怖主義,保障國際社會和各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需要各國政府采取積极的措施,有效的政策和國際社會的全力合作,否則,恐怖主義將對下一代构成真正的威脅。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