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言情小說 > 迷糊俏太醫

第2頁 文 / 花兒

    「呃……」邵譯嘉有些為難的點點頭,硬著頭皮細聲細氣的說:「如梅核之在喉,(南陽活人書)名之梅核氣,病因與七情不暢、氣血郁痰有關。(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有載,『心脈大甚為喉營』因情志不暢,肝氣鬱結,循經上逆,結於咽喉或乘脾犯胃,運化失司,津液不得輸布,凝結成痰結於咽喉。」

    連忙翻閱醫書的學生面色慘白,顫聲道:「一、一字無誤……」

    徐快兩眼瞪得大大的,踉蹌的退了幾步,「如何治?」

    這幾日來,眾人翻遍了群書,想尋找最艱澀、最少見的病症來為難邵譯嘉,要使她不得不因為出醜而自動拆去那面繡旗,誰知道她博覽群書,似乎有過目不忘的本領,百考不倒。

    納蘭不慌不忙,氣定神閒的說:「徐先生,要是再考不倒我家小姐,你老就請回吧。」別在這讓人看笑話啦。

    「我要是考不倒你家小姐……」徐怏眼中如要冒出火來,斬釘截鐵的說:「老夫就辭官回家,也不出來丟這個臉了。」

    「啊?先生不需要這樣吧?」邵譯嘉瞠大雙眼。有那麼嚴重嗎?地只是想有個替人看病的機會,可不是存心要傷害這些大小醫官的自尊心。

    「哎,小姐。」納蘭搶道:「徐先生既然這麼說,那就這麼著。你快說說這梅核氣怎麼治,也好叫他死了這條心,別耽誤其他人看病的時間。」

    她生怕徐先生的哀兵之計奏效,因為小姐善良又心慈,搞不好會因為這樣而放水,嘴下留情。但要是事關有沒有看病的機會,小姐就會打起精神來專心對付,所以她才會故意這麼說。

    果然,邵譯嘉忙道:「《金匱要略》有云:治療宜疏肝解郁、行氣散結,用半夏厚樸湯。肝郁不舒用逍遙散加減。」

    她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幫人看病,從小她就飽讀醫書,再冷僻的醫書她都讀過,而且本本過目不忘,阿爹常說她是一本會走路的綜合醫書。

    念了一堆書,可是她從來沒有幫人看過病,這是很遺憾的一件事。一來是因為阿爹不許,二來是沒機會。

    徐怏想到自己四十多年來孜孜不倦、勤讀醫書,好不容易才官至醫官院的副使,沒想到居然在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嘴下折了威風?

    他越想越不甘願,耳中聽到學生的安慰也像是風涼話了。

    「連副使大人都奈何不了她,更何況我們這些醫官。」

    另一個太醫局的學生道:「慚愧、慚愧呀。」梅核氣的療法並不是難事,但一字無誤照著書中所載背出,他就無法辦到。

    想到他們將太醫局裡所有的藏書都搬來考這姑娘,人家臉不紅氣不喘的回答,更加不用思索就能侃侃而論,怎叫他們不心虛、慚愧?

    徐怏死死的瞪著邵譯嘉,伸出微顫的手直指著她,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似乎是心中激動到了極點。

    「納蘭,你看先生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不會有事吧?」邵譯嘉看他神色有異,有些擔心的低聲問道。

    「沒事的啦,八成是慚愧。」納蘭洋洋得意的仰起下巴,「這些人平常自視太高啦,剛好給他個機會反省反省。」

    「是這樣嗎?」邵譯嘉有些煩惱的說:「我總覺得不大好。」聽說前幾天來的那些個老伯伯都給她氣病了,也不知道要不要緊。

    「有什麼不好?」納蘭一笑,「你老嚷著老爺不讓你碰病人,害你沒機會學習,這下機會不是來了?現在全京城有誰不知道咱們邵家醫有個女神醫?」

    像她這麼聰明伶俐,想得出這種絕妙好計打響名聲的聰明丫頭,世上已經很罕見啦!

    瞧瞧這幾天來看熱鬧的人,都快把巷子給塞滿啦。

    「可是我不是要出名,我是想幫人看病呀。」邵譯嘉輕輕的說:「你不是說咱們醫館名氣一大,上門求診的人就會多,我就可以一展長才?」

    「沒錯呀。」納蘭笑瞇瞇的點點頭,「連醫官院的副使都栽在你的嘴下,這還不夠風光嗎?」

    「可是來的人應該是病人,而不是這些醫官。」她真氣自己耳根子軟,聽了納蘭的話。」

    阿爹不在,她還以為她當家看診的機會來了,每天一早就到診室坐著,等待病人上門來。

    可是可能大家都知道阿爹不在家,所以根本沒什麼人上門求醫,原以為打著「天下第一大國手」的招牌,可以吸引病人上門看病,沒想到礙了醫官院大小醫官的眼。

    這麼多天了,她每天忙著應付這些人就夠了,哪有時間幫人家看病?

    「小姐,你也不想想,每個上門求診的人,都要老爺看診,原因當然是老爺名氣大。

    「現在你的名聲大過了老爺,以後要你看病的人可多得有如過江之鯽呀。」

    邵譯嘉點了點頭,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就不知道實際上能不能這麼順利。

    真不明白為什麼女孩子就不能進太醫局學醫?不能幫人看診?

    阿爹不肯教她,太醫局又不收女學生,她只好自己看書學習、自立自強了。

    成為一個妙手回春、救人無數的好大夫,一直是她這一生的志向,怎麼能因為人們不相信女人能當好大夫就放棄?

    「徐副使!您怎麼啦?」一個惶急的聲音響起,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糟啦!先生口眼歪斜,嘴角流涎,說不出話來,怕是面癰啦!」大伙連忙看向他,個個都是醫學生或是醫官,因此一看就知道徐怏斜眼歪嘴的病徵是面癰。

    看熱鬧的人登時鼓噪起來,大聲道:「快請女神醫救命!」說著一夥人便將徐快給架到太師椅上放好,一臉期待的準備看邵譯嘉大顯神技。

    「啊?面癰?」邵譯嘉說道:「若兼有內熱、口渴、汗出是為表寒裡熱證,宜解表清裡應用『防風通聖散』。若無表裡證面癰,多為風痰阻絡,直抒風化痰,用『牽正散』加減。」

    「針刺對面癰療效比較好……」

    「邵姑娘,現在是請你救命治人,不是背書呀,麻煩你快點!」

    說了一大堆也幫不了忙呀!

    「可是我……」她有些猶豫了。背書她是一流,可問題是——她不知道該怎麼活用呀!

    納蘭一向機伶,連忙衝到診室內把那套針灸金針和牽正散、防風通聖散都拿出來。

    「小姐,東西都在這。」她將那套針灸金針放在邵譯嘉手裡,再將藥散交給旁人,讓他們先喂徐怏服下。

    「納蘭……」邵譯嘉有些慌張的說道:「我、我……」她不會針灸呀,她知道穴位、手法、輕重,可從來沒試過。

    一看她的表情,納蘭馬上知道問題來了,她家小姐是本綜合醫書,只能用看、用說的,可沒辦法真正幫人治病。

    她連忙拿過那套金針,隨口問一個醫學生,「學了針灸沒?」

    那人愣愣的說:「學了。」

    「那好。我家小姐今天心情好,就指導你怎麼救面癰。」她連忙跑到邵譯嘉旁邊,偷偷拉了拉她的袖子,「好了,開始吧。」

    邵譯嘉感激的朝她頷了頷首,練習這種事情只能偷偷來,這麼多人看著如果她出了錯,那名聲大概就毀了,怎麼樣都挽救不回來。

    「用一點六寸的饞針,先刺地倉、頰車、攢竹、絲竹空、人中、承漿、曲池、合谷,記得手法要輕。」

    醫學生小心謹慎的依言而行,大伙看得目不轉睛,除了邵譯嘉的脆軟嗓音之外,現場是安靜無聲。

    「換鋒針,刺絡放血。手三陽、足三陽……」她停了一停,盯著一小粒血珠從徐怏臂上的針孔緩緩滲出,因為她太專心瞪著那有如紅櫻桃般鮮艷的血珠,而忘了繼續說話。

    「邵姑娘?」醫學生沒了她的指導,也不知道該怎麼繼續,於是喊道:「接下來呢?」

    「接下來……」一句話都還沒說完,邵譯嘉兩眼一翻往後就倒,還好納蘭就在旁邊,連忙扶住她軟綿綿的身子。

    「小姐、小姐!」真糟呀,小姐一向怕見血,每見必昏!只是這情況似乎越來越離譜,才不過幾滴血而已她居然就昏了!

    這麼怕見血的人,到要怎麼當大夫?

    「邵姑娘?這、這接下來該怎麼辦哪!」

    大伙莫名其妙的你瞧瞧我、我瞧瞧你,紛紛低聲議論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無論納蘭有多麼聰明,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掰出一個讓大家都信服的借口。

    最後看熱鬧的眾人們歸納出一個結論,看美人、湊熱鬧到邵家醫館,要看病還是往別處去吧。

    ☆☆☆☆☆☆☆☆☆☆☆☆☆☆☆☆☆☆☆☆☆☆

    一艘華麗的畫舫在粼粼碧水中晃蕩,船首掛了兩盞宮燈,隱約看得見簿紗圍成的燈罩上繡了個古字。

    畫舫裡傳出一陣婉轉抑揚的琵琶聲,飄揚在煙水濛濛的湖面上。

    「此女色藝雙絕,真是難得、難得呀!」文淵閣大學士方錚搖頭晃腦的聆聽著動人的音樂,一臉讚賞的看著撫琴的紅衣女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