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09 情殤瀘沽湖畔【6】 文 / 司馬鴻飛
瀘沽湖畔居住著是眾多民族,以蒙古族為主(註:不是「摩梭族」,中國56個民族中沒有「摩梭族」。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民委等部門在第一次民族識別中,將雲南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識別為納西族,而四川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則為蒙古族),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語摩梭語,與鹽源縣的其他地區的蒙古族語言相通,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為達巴文化,信奉藏傳佛教。摩梭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走婚的男女雙方分別叫「阿注」、「阿夏」,故稱「阿注婚」。
現瀘沽湖沿岸居住有蒙古族和彝、漢、納西、藏、普米、白、壯等7種民族,約1。3萬人,其中蒙古族約6000人(四川瀘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餘人,現雲南四川差不多各3000)。風景區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四川省於1993年將瀘沽湖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摩梭人沒有文字,摩梭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寧蒗摩梭人的語言,可分為三個方言區,即永寧壩方言,金沙江邊方言,蒗蕖方言。摩梭人的語法結構、語法形式多變,詞的構形變化,構詞變化,聲調輕重的變化、重疊。虛詞、句法、語序、語調等等,都是由一定的語音形成構成並作為語法意義的外部標誌。如:她來了,他來嗎?的不同意義,是通過語調和虛詞表示出來的。又如:粗粗細細、拉拉扯扯等重疊詞,又是象漢語一樣通過重疊的語法形式表示出來的。
寧蒗摩梭人在共同語言的前提下,產生三種方言,而且各地摩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程度及所受影響不同,所以有些話不盡相同,略有差異。永寧摩梭人多與藏族、漢族接觸,受藏、漢語影響較大;蒗蕖摩梭人與漢、彝族接觸多,受漢、彝語影響較大;而拉伯摩梭則多與普米、納西、僳僳族接觸多,受普米、納西。僳僳語的影響較大。與此相應,摩梭人的雙語現象比較突出,即在不同場合下,交替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
瀘沽湖民房大多為方木垛成的井干式木楞子房,以木板當瓦,每塊長約1米,寬0。17至0。26米不等。內部結構為適應其母系原則而組成家庭特點,有火塘所在的正室,為全家的中心。旁有老人及未成年孩子住的地方;另一幢二層樓房為「客房」,上為青壯年婦女與他們的「阿注」的居室,保留著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一些特點。
瀘沽湖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傳統住宅獨具風格。房屋皆用圓木或方木壘牆,以木板覆頂(現多已蓋瓦),一般由四棟二層房經戒四合院,分正房、花樓、經堂、門樓。其建築結構,與宗教信仰、婚姻形態和家庭組織相適應。正房,摩梭語稱「依咪」,是家庭集中飲食、議事、祭祀及老人兒童住宿場所,因而其結構較為複雜。屋後設夾壁,直通後院,分隔時裡外兩間,裡間儲存糧食和肉食,兼作老年人的起居室;外間存放農具雜物,人離世後,屍體停放於此,婦女也在此生育、「坐月子」。正房左側為家庭主婦的居室兼儲藏貴重物品;右側設大灶,用來煮豬食、烤酒,並設置石磨、石破等。在正房的正中間屋內設有高灶台,兩側裝有木板,可供人睡;灶台角有一神鑫叫「梭拖」,上面放置神像、花瓶和供品。高灶台下方設火塘,設置鍋莊石和平台,壁上供有泥塑或硬紙畫成的圖像,上有日月星辰、火苗、海螺、金銀元寶等,摩梭人稱「冉巴拉」,即灶神,一日三餐例行祭祀。火塘兩邊,均鋪木地板,右邊是主位,左邊是客位,不能相溷。房中有兩根大柱子,左為男柱,右為女柱。摩梭人在砍這兩根柱子時必須用一棵樹,頂上一節為左柱,根底一節為右柱,象徵男女柱生同根、存同基,團結一體。在舉行成年禮儀時,男的在左柱旁舉行,女的在右柱旁舉行。」花樓「摩梭語稱「尼扎日」,供年輕女子居住,以便於單獨接交男阿夏。底樓主要存放雜物,樓上分隔成2至4間小房,每屋設有小火塘,裝飾華麗。梯設在底層走廊中段,梯間的樓板平面上有一橫槓封住上進口。經堂,摩梭語稱「嘎拉日」,是另外一側廂房,供本家僧侶唸經修習。樓下住單身男子或客人,樓上專辟一間潔淨的房間作象甕經堂。經堂神鑫上供奉菩薩造像,板壁上繪蓮花、海螺、火焰等圖像。桉桌上供神龕,長年油燈和淨水碗,每日清晨換一次。家庭經堂除僧侶和貴賓外,其他人均不得使用。門樓,也稱草樓,以庭院大門相配套。底層正中開有大門,大門隨邊設有畜厥,樓上則放草料等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