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225章 美國可以答應任何條件 文 / 獨孤冷者

    聖胡安戰役中美軍慘敗的消息很快傳回了美國國內。消息傳出,美國當即舉國嘩然!幾乎所有的美國民眾都沒有料到,這場看似簡單的美西戰爭,竟然因為古巴起義軍突然撤出戰場,直接讓獨力對戰西班牙的美**隊遭到了如此巨大的損失。原來在古巴戰場上,自以為是最為強大的美軍,竟然是實力最為差勁、戰鬥力最弱的一支軍隊。

    前前後後,美國已經陸續往古巴戰場輸送了2.7萬陸軍。美軍乃是在6月22日開始登陸古巴,在24日開始正式經歷戰爭。可是在不到20天的戰鬥中,2.7萬美軍竟然已經累計折損了1.2萬之多,傷亡接近著半數。雖然1.2萬折損的美軍並非全部戰死,其中大部分人都只是因為受傷而失去了戰鬥力,但畢竟有不少將士直接命喪戰場。而且,因為古巴戰場上疾病的肆虐,傷兵若是不及時送回國內救治的話,死亡的幾率相當之高。已經發生的事實直接證明了這一點——六月底的時候,美國曾一次性將兩千的傷兵運送回國。在兩千多美國傷兵坐船被送往國內的途中,竟然相繼有600多美軍士兵死在了船上,死亡率高達3成之多。若是按照這個傷兵死亡率計算,美軍死亡士兵的總數量至少得在原來陣亡數字的基礎上再加上三千。

    事實上,因熱帶疾病的在美軍中的肆虐,美軍中已經不斷有士兵病死,而且,病死的士兵並不局限於那些傷兵。

    這場戰爭,對登陸古巴的美軍將士而言,就是一場噩夢。

    西班牙國內的美國記者已經往美國國內發回了電報,說是西班牙人緊急組建起來的卡馬拉艦隊已經離開了西班牙的本土軍港,駛入了遼闊的大西洋。雖然不確定卡馬拉艦隊是否會如西班牙人鼓吹地那樣直接襲擊美國本土,但這支艦隊的存在卻是直接給美國本土製造了巨大的恐慌。

    茫茫大洋,當時又沒有衛星或雷達,沒人知道這支艦隊駛向何方。很自然地,西班牙艦隊將會首先攻擊紐約和波士頓的謠言不脛而走。恐慌之下,不少東海岸的富商都席捲細軟逃到內地,普通居民也惶惶不可終日,到處都要求政府派軍艦保護。一時間,在東海岸的各個角落,都傳來了「發現」卡馬拉艦隊的報告,弄得美國海軍疲於奔命。事後,著名的美國海軍戰略家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總結道,一支未知的艦隊,「只要存在,即使是弱小的,對於敵方各種或多或少的公開利益來說,也是一個永恆的威脅。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遭到打擊,而不得不限制自己的行動,直到這支艦隊被摧毀或者制服為止。」

    古巴陸地戰場的失利,再加上卡馬拉艦隊對整個美國東海岸的巨大潛在威脅,讓美國人沒辦法淡定了。美國國內已經意識到,他們因覬覦古巴而發動的這場戰爭,根本就是一個錯誤。美國的工業經濟雖然已經相當發達,工業生產總值更是在1893年就趕超了英國,雄厚的經濟實力帶給了美國人足夠的自信。但古巴戰場上美國陸軍接連失敗,一個個滲人的傷亡數字更是不斷傳到國內,血淋淋的事實似乎是在告訴美國人工業發達並不等同於軍事力量的強大。工業發達,只能代表美國的戰爭潛力巨大。美國人認為,在潛力被挖掘出來之前,美國,似乎並不適合對外戰爭。

    就在美國國內的議員們對是否要立即從古巴撤軍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更加令人震驚的消息從古巴傳來了。

    美國陸軍的噩夢遠沒有就此結束。在7月14日,駐守聖地亞哥的西班牙軍隊竟然出動了一萬兵力,主動向美軍營地發動了進攻。古巴起義軍的撤離,讓困守在聖地亞哥的西班牙軍隊得到了喘息。從周邊城鎮得到了少量補給的西班牙軍隊決定趁著美軍新敗之際給予美軍更加致命的一擊。所以,西班牙組織起一萬兵力向著東面的美軍營地主動發起了進攻。

    在西班牙軍隊的猛烈進攻之下,來不及將全部傷兵送走的美軍不斷敗退,被西班牙軍隊一路驅趕到了聖地亞哥東面六十公里處的一座小鎮,更是直接丟失了囤放在聖地亞哥東面50公里處的海岸登陸點附近包括大量糧食在內的全部戰略物資。

    包括五千傷兵在內的兩萬美軍被一萬西班牙軍隊不斷向東驅趕,美軍丟失了作為臨時軍營的海岸登陸點陣地,並損失了大量戰略物資。東向敗退中不斷損兵折將,士氣低落的美軍被西班牙軍隊逼到了退無可退的絕境。

    西班牙軍隊將美軍堵在美軍海岸登陸點營地以東十公里的地方,使得美軍根本沒有辦法從原來的登陸點坐船離開,但是礙於兵力吃緊,西班牙人同樣不具有攻破美軍防線的能力。但他們的作戰目標已經達到,西班牙人,就是要用這兩萬陷入絕境的美軍,迫使美國與西班牙和談,以結束這場可能會讓整個西班牙帝國徹底沒落的戰爭。

    這一下子,美國人徹底坐不住了。兩萬美國將士目前正處在西班牙軍隊的巨大威脅之下,隨時可能全軍覆沒。因為謠傳,國內的美國人錯誤地以為圍攻美軍的西軍兵力要遠勝過不斷敗退的美軍。畢竟,雖然兩萬美軍之中傷兵不少,但是任何一個美國人都不會願意相信兩萬美軍竟然會在兵力僅為自己一半的一萬西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向古巴起義軍尋求幫助,只要他們能夠出兵救出被困的美**隊,美國可以答應起義軍任何條件。」美國總統麥金萊終於下達了這樣的命令。聰明的美國人到底還是看到了打敗西班牙軍隊的唯一希望——結盟古巴起義軍。美國陸軍的不堪已經成為了國際公認的事實,就連美國人自己也都相信了這一點。美國國內也已經徹底地對自己的陸軍失去了信心。古巴起義軍在古巴戰場上所表現出的強悍戰鬥力,則是得到了整個世界的肯定。事實上,也正是因為古巴起義軍的強悍,才會讓起義軍領袖戈麥斯做到了毫無顧忌地從整個戰線上直接抽身而走。

    7月20日,美國派出的求援官員見到了古巴起義軍領袖戈麥斯,並將美國總統的原話向戈麥斯進行了傳達——美國願意接受古巴革命軍提出的任何合理的條件。

    「我們可以與美軍結盟。」得到美國人的態度,戈麥斯也很快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不過,我們有三個條件。首先,在打敗西班牙軍隊之後,美軍必須全部撤離古巴,美國不得在古巴境內以任何形勢駐留武裝力量;其次,在戰後三方和談的時候,古巴革命政府將以一個**國的身份參加和談,對於和談條款,古巴革命政府具有優先否決權;其三,作為救出被困美軍的報酬,美國政府需要在戰後對古巴革命政府提供五千萬美元的經濟援助。」

    戈麥斯提出的三個條款,直接讓美國代表震驚了。第一個條件倒算是合情合理,畢竟古巴人民對美國的戒備之心很重,幾乎是像防賊一樣防著美國。可這第二和第三個條件,在美國代表認為就明顯有些過份了。和談條款的優先否決權,可以讓古巴起義軍在三方和談中處於一種超然的地位,意味著古巴起義軍可以直接否決掉所有他們不同意的條款。而高達五千萬美元的報酬,分明是一種另類的戰爭賠款,向美國索要的戰爭賠款。

    如果真的答允了起義軍的這三個條件,這就意味著美國必將在這場由美國自己挑起的戰爭中血本無歸。

    待美國代表將古巴起義軍領袖戈麥斯的三個條件以電報的形勢迅速發回美國,美國國內很快發來了回電——全部答應!

    已經徹底對美國陸軍失去了信心的美國政府,早已經不對古巴有任何覬覦之心,他們只想快點以一個較為體面的方式結束這場戰爭,結束這個本就不該發生的錯誤。

    就在美國答應古巴起義軍提出的三個條件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21日,集結在聖地亞哥西北小鎮聖路易斯的兩萬古巴起義軍在戈麥斯的命令下朝著聖地亞哥開進。

    22日上午,重返戰場的古巴起義軍重新包圍了聖地亞哥,並且成功地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攻陷了聖地亞哥東北方向的門戶,也就是美軍久攻不下的兩個據點:埃爾卡內村據點和聖胡安高地據點。

    22日下午,放棄圍堵美軍的一萬西班牙軍隊從東面撤退了回來。西班牙軍隊沿著美軍之前的進攻路線,開始對聖胡安高地發動了進攻,企圖突破這個已經落入古巴起義軍的據點並撤回聖地亞哥城內。不過,架設在聖胡安高地上的十幾挺華式機槍讓西班牙軍隊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阻擊戰。古巴起義軍只在高地上佈防了三百多人,可就是這三百多人,硬是沒有讓任何一個西班牙人衝上高地。西班牙軍隊朝著高地猛攻了整整一個下午外加一整夜,但聖胡安高地卻依舊堅挺。

    23日上午,得知自己已經與古巴起義軍結成聯盟的美軍再次西進到了聖胡安。大量美軍的到來,讓已經折損了大量兵力的西班牙軍隊徹底絕望了。不得已,這支曾一度將美軍逼上了絕路的西班牙軍隊,選擇了放下武器投降。

    待美軍來到聖胡安高地的山腳,目睹著整個山腳山腰那遍地的西軍屍體,所有看到眼前景象的美**官和士兵直接驚呆了。經戰後統計,這個曾讓美軍傷亡了三千多兵力的聖胡安高地,竟然在一夜之間,讓西軍損失了足足七千多人,而且其中有超過四千西軍被擊斃。而在得知駐守聖胡安高地的古巴起義軍僅有300多人之後,美軍士兵那看向古巴起義軍戰士的眼神開始帶上了幾絲畏懼。在聖胡安高地這個地方,五百西軍將五千美軍打得落花流水,而三百古巴起義軍卻是直接將一萬西軍打成了深度殘廢。美軍、西軍、古巴軍,三支軍隊孰強孰弱,已見分曉。

    殘酷的事實極大地打擊了美軍士兵們的信心,讓美國陸軍對自己的陸戰能力深深質疑了起來。

    出城東向襲擊美軍的一萬軍隊全軍覆沒,這讓聖地亞哥城內總兵力已經不足兩萬的西班牙軍隊看不到一絲一毫的希望。

    7月24日,被封鎖在聖地亞哥港內的西班牙艦隊突然衝出聖地亞哥港,企圖突破美國艦隊的封鎖,實行突圍。

    原來,西班牙的古巴總督看到古巴起義軍步步進逼,節節勝利,出於僥倖心理,決定讓雪爾維拉率艦隊主動突圍,拚個魚死網破。美國陸軍的不堪一擊,再加上美國海軍一直沒有什麼作為,讓古巴總督錯誤地以為美國海軍的戰鬥力與美國陸軍同樣不堪。西班牙海軍上將雪爾維拉苦口婆心,想勸上頭改變主意,卻是白費唇舌,最後只有從命。他有意趁美軍做禮拜的時候脫逃,希望能多少拖延一下對方。雪爾維拉將艦隊排成單縱列,本人的旗艦在最前面,而兩艘較快的驅逐艦排在最後。他希望用巡洋艦的火力拖住對方,這樣一來或許兩艘驅逐艦可以伺機逃脫。但他本人也知道,機會微乎其微。

    9點30分,西班牙軍艦瑪麗亞·特雷莎號出現在美國人的視野中,一位在「布魯克林號」上用望遠鏡凝望的記者繪聲繪色地描述了當時的情形:我們看到了自從「無敵艦隊」的時代以來或許從來沒有人目睹過的場景:那些艦船出來奔赴致命的戰鬥,但是卻裝點得像是參加皇家遊行或者一場慶典一般。從它們閃亮的黑色船體—那裡帶著西班牙的紋章與盾徽的碩大船頭像閃著金輝—到在桅桿頂上驕傲地飄動的巨幅光滑旗幟,到甲板上繽紛的彩篷,它們表現著富麗堂皇與騎士風範,和一種驕傲的挑戰。

    然而,在表面的慷慨無畏下卻是一片愁雲慘霧,瑪麗亞·特雷莎號的艦長孔卡斯(koncas)寫道:這是一個陰沉的時刻。我向司令請求開火,得到允許後下達了命令。軍號聲標誌著戰鬥開始。我的軍號聲是自從攻克格拉納達以來,歷史告訴我們所發生過的無數迴響中的最後一聲。這聲號角標誌著四百年的榮耀化為塵土,而西班牙,將淪為一個四流國家。

    瑪麗亞·特雷莎號以及身後所有的軍艦都向布魯克林號開了火,布魯克林號被擊中了幾次,但是損失輕微,一些炮彈根本就沒爆炸。西班牙人一開始似乎有望突圍:航道上只有布魯克林號一艘船,其餘的美**艦都在較遠處。艦隊將魔核動力提升到最高點,以最大的備用速度向西逃逸,一度曾逃出美國人的視線。但隨著西班牙這些老式戰艦的速度降低,外圍的美國艦隊像一把巨鉗一樣合攏了。

    結果已經注定:雪爾維拉艦隊插翅難飛。

    美**艦陸續開火,遼闊的海面上綻放出一朵朵火花,巨大的海上雷聲傳得很遠,在內陸好幾公里處都能聽見。這一幕壯觀的場面並沒有多少記敘的價值,因為這幾乎稱不上戰鬥,而是屠殺。一個多小時後,大多數西班牙戰艦或是沉沒或是擱淺。到下午1點,逃的最遠的一艘船也擱淺在離聖地亞哥港約100公里處。西班牙在這場幾乎談不上戰鬥的海戰中有323人死亡,150人受傷,所有的艦隻全被摧毀,但這麼大的犧牲甚至沒有使美軍遭到最小的損失:美軍只有一人死亡,十人受傷,沒有艦隻受到重創。

    至於雪爾維拉本人,則受到了俘虜他的美軍的高度禮遇。出人意料的是,他的精神狀態居然很好。也許正是因為—如一位美軍軍官所說——「他已經最大限度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並且從那自從離開佛得角就壓在他肩頭的沉重責任下解脫了出來」

    不得不承認,美國海軍全殲雪爾維拉艦隊,給美**隊挽回了不少面子。相比於美國陸軍的極度不堪,美國海軍總算是給美**隊正了名。待美國艦隊全殲了西班牙艦隊的消息傳開,想起自己還擁有著美洲最強艦隊的美國人這才再次振奮了起來。

    數天的戰鬥,讓西班牙軍隊徹底見識到了古巴起義軍在陸戰中的強悍戰鬥力,西班牙人不得不承認西班牙帝國的軍隊根本不可能戰勝這些叛亂者。雪爾維拉艦隊的全軍覆沒,更是直接抹除了西班牙軍隊最後一絲希望。

    1898年7月27日,在古巴起義軍的重重包圍之下,困守聖地亞哥的1.4萬西軍放下了武器,向古巴起義軍投降。

    時至此時,這場由古巴起義軍擔任了陸地戰場主角、由美國海軍擔任海上戰場主角的古美西三國戰爭,宣告結束。

    8月1日,得知聖地亞哥已經結束,已經出現在美國東海岸並準備襲擾美國本土的卡馬拉艦隊被迫返回,去保護西班牙本土的海岸線。

    8月12日,古巴起義軍、美國、西班牙,三方談判代表在聖地亞哥進行三方和談。古巴起義軍代表,這次則是以古巴共和國談判主官的身份參與了和談。

    為期三天的談判過後,古巴、美國、西班牙三國簽訂了合約。

    通過這份合約,古巴獲得了完全意義上的**,將享有一個**國家所享有的一切主權。古巴起義軍在戰場上的卓越表現,為整個古巴人民贏得了一個國家的權利。按照條約,美軍將全部撤離古巴,古巴境內的西班牙殖民勢力也將被全部清掃。除此之外,古巴共和國還將得到由美國政府提供的五千萬美金作為救出被困美軍的報酬。

    作為戰勝國,美國政府自然不會傻到由自己親自來支付這筆巨款,所以他們直接將貪婪的眼睛盯向了西班牙。美國以戰爭賠款的名義向西班牙帝國進行勒索,要求西班牙帝國向美國支付一億美金的戰爭賠款。另外,美國政府還企圖從西班牙帝國手中得到西班牙殖民地波多黎各,故而又向西班牙帝國提出了割讓波多黎各的要求。

    西班牙以波多黎各已經自治為由,拒絕了美國割讓波多黎各的無理要求。原來,早在1869年的時候,波多黎各人民在r.埃梅特裡奧·貝當塞斯領導下,在拉雷斯鎮舉行起義(史稱「拉雷斯呼聲」),並在當年的9月24日宣佈成立共和國,後被西班牙殖民軍鎮壓。經過長期鬥爭,波多黎各終於在1897年被西班牙賦於地方自治的權力。在波多黎各這個問題上,已經獲得**的古巴共和國出於一種兔死狐悲的心理,選擇站在西班牙帝國的這一邊。古巴共和國認為,既然波多黎各已經自治,那就是**的主權,不再屬於西班牙,美國無權從波多黎各人民的手中強行剝奪波多黎各的主權。最終,享有優先否決權的古巴共和國站在了西班牙人的一邊,再加上美國自身對自己陸軍的極度不自信,美國政府終於是妥協,選擇了放棄波多黎各。頂著一頂最弱陸軍的帽子,這讓美國對出兵強行佔領波多黎各相當沒有信心,不得不妥協。

    另外,在戰爭賠款方面,西班牙認為美國提出的賠款數額太大,以無力償還為由向美國請求戰爭賠款金額減半。而放棄了波多黎各的美國自然是不會答應,甚至還提出了增加賠款金額的要求,打算將戰爭索賠提高到一億五千萬美金。不過,經過最終協商,這筆戰爭賠款的金額最終被提高到了一億兩千萬美金。一億美金支付給美國政府,兩千萬美金支付給古巴共和國。原本沒打算向西班牙帝國進行戰爭索賠的古巴共和國,因從中周旋,繼而成功地為自己爭取到了兩千萬美金的戰爭索賠。

    三國合約的簽訂,象徵著古美西戰爭正式劃上了句號。這場戰爭中,企圖邁開對外擴張步伐的美國出動了大量的海陸軍,希望藉著這場戰爭奪下西班牙在中美洲地區的全部殖民地,但最終卻是因為美國陸軍在古巴戰場上的極度不堪,以及古巴起義軍這個變數,而使得全盤計劃破產。

    整個戰爭期間,美軍共計死亡了一萬多人(四千多人死於戰場,其餘多為病死或因傷致死),折損兵力超過了1.5萬,損失不可不謂之巨大。可戰爭結束後,因為古巴起義軍這個變數的存在,美國沒能從西班牙手中奪得一寸土地。對自己陸軍信心大失的美國,因國內反戰情緒的高漲,甚至連波多黎各也不得不放棄。

    除去需要支付給古巴共和國的「報酬」,美國政府只得到了五千萬美元的戰爭賠款。而錢,是美國最不缺的東西!

    對美國而言,美西戰爭,無疑是一場失敗的戰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