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159章 你們有種試試 文 / 獨孤冷者

    1895年11月5日,**正式發表國際聲明,宣佈大華帝國成立,於當日登基稱帝。從此,大華政府直接升級為大華帝國。

    不過,相比於以往以祭天為主要形式的登基儀式,**的登基儀式直接就是一場華麗的大閱兵。

    此番大閱兵,共計有一萬兩千多名海陸軍官兵參加,兩軍儀仗隊、步兵方陣、海軍方陣、特戰隊方陣、陸戰隊方陣陸續接受檢閱。檢閱官兵,身著那略顯華麗的各色軍服,邁著無比整齊的步伐,做著動作一致的各種操演,直接給觀禮台上的眾人帶來了極大的視覺衝擊。

    在方陣檢閱過後,大華帝國那令人敬畏不已的炮兵部隊,以及作為新式兵種的裝甲兵部隊也參加了閱兵儀式,以一種更加震撼的形式,威懾著國內外那些對大華心懷不軌的敵對勢力。

    在登基大典上,**正式以大華帝國皇帝的身份向有著卓越戰功的張虎、楊勇、蔣晴晴、毛日昇、林海、吳應科、趙東來、李冬兵、孫子兵等十六位原張家軍高級將領授予了將軍頭銜並頒發了勳章,向徐日新、林永邦、鄭延襄等六名在科技領域有著卓越貢獻的技術型人才授予大華帝國皇家院士稱號。

    另外,**正式任命了外交部部長李恩富為大華帝國第一任首相。

    在登基大典上,**以大華帝國皇帝的身份,宣讀了一份名為討滿人書的親筆撰文,當眾宣佈由滿洲人建立的滿清朝廷不足以代表中國,非中國之正統,列出了滿清統治者的十大惡行,強烈指責滿清朝廷腐朽無能並不斷喪權賣國的可恥行徑。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最終,**用洪亮的聲音,喊出了響亮的口號。

    **登基稱帝,一句驅除韃虜的口號直接引起了滿清朝廷的強烈恐慌。待**的討滿人書刊登於國內外各家報紙並傳入北京,清朝的統治者們皆是懼怕不已,生怕**即刻發兵北上,以實現所謂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誓言。不少憂心國家的大臣上書光緒皇,希望朝廷能夠「發兵南下,收復失地」,並指出「南方一日不復,南人思君之心日減,屆時**政權穩固,我朝將永無復南之日。」

    南征?開什麼玩笑?**兵勢如虹,海陸軍實力之強比起西方諸多列強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清軍與華軍孰強孰弱,早在與日作戰時便是立見分曉。日本把清軍打得毫無招架之力,而華軍直接把偌大的日本國直接拍死。對一直都在苟延殘喘的滿清朝廷來說,南征那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以帝師翁同龢為首的文臣集團,詳細地列舉了中國歷史上政權交替的規律,並得出了「縱觀古今,鮮有南方起兵而奪得天下之事,終得天下者,多為北人。**起兵南方,不足為慮」的結論。

    還真別說,老翁的這種說法得到了多數清廷文人的贊同。畢竟,自秦漢算起,到三國曹家獨大,再到隋朝滅陳,唐朝李家起兵山西,再到宋朝被北方不斷南逼,再到滿清滅明,幾乎全部都是北方一直壓著南方打,最終由北方政權奪得了江山天下。按照這種歷史規律,在南方做大的**,應該不可能滅掉北疆的大清朝廷。**,將只能會是下一個曇花一現的太平天國。

    當然,這種說法也並非完全準確。因為作為漢人正統的朱元璋老兄,他就是起兵南方,滅元朝而建立大明;漢高祖劉邦也是以蜀地建立起大漢基業,繼而奪得天下。

    所以,翁同龢提出的「唯北人可得天下」的說辭,根本就站不住腳。更何況,現在已經是海洋時代,**的勢力都已經擴張到了南美,哪裡還有南方北方這樣的狹義之說?

    **登基稱帝的這種做法,也被朝中不少文臣武將視為「**居安南方,企圖與朝廷南北對峙」的一個信號。**是靠著張家做大的,**即是張家,而現在的張家即是大華,這一點,毋庸置疑。本著這種家天下的發展模式,**這位無可替代的大華之主,遲早都是得登基稱皇的。**若是久不稱帝,那朝廷還真的是危險了。畢竟,如果**不稱帝,那就說明**有著更大的雄心壯志,最終的目的是要將偌大的清朝江山取而代之,即攻破京師之日便是登基之時。

    現在**稱帝了,建國了,這對朝廷而言,反倒相對安全了些。最起碼在短期內,**是不會發兵北上推翻朝廷的。至於**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那些企圖殘喘於北方的朝中權貴,權當**為了面子而喊出的一句口號而已。

    另外,為了打擊**,以翁同龢為首的文人集團對**發動了文誅筆伐,譴責**的竊國行徑,並直接將**描述為一個「殘暴好戰的竊國大盜」。

    不過,在**直接用幾項大華政策回應之後,翁同龢等人全部都閉嘴了。

    「我在南方免稅三年,三年後開始新徵農業稅,稅率為每畝納糧永不過50斤,以求保暖百姓,你們有種試試!」

    「我減免商業稅,取消釐金,商業稅率高不過百分之八,以富工商,你們有種試試!」

    「我在南方大建學校三千所,免費收百萬學子入學堂,以開化民智,你們有種試試!」

    「我在南方九省大建道路,計劃三年內築路四萬里,以便民通行,你們有種也試試!」

    失去了整個南方,滿清朝廷的財政來源便是被截去了一半,財政狀況已經相當緊張,近乎到了斷炊絕糧的絕境,怎麼可能免收農業賦稅,又怎麼可能做到一下子減免超過一半的商業賦稅?

    建校智民,這本身就跟封建皇權的愚民政策相左,這種自掘墳墓的事情清廷如何能做?

    至於修建道路改善交通,清朝廷如何可能拿得出這筆巨額錢財?

    **在南方施行的這些政令,北朝是一條都實施不來。任你千言萬語,妙筆生花,在硬事實面前,哪怕是翁同龢這樣的帝師級文臣,也是毫無辦法。

    **登基做了大華帝國的皇帝,成為了南方的天子,這對各項政令的實施果然是大有裨益。

    打著皇帝的旗號,南方的土地改革變得相對順暢了起來。那些原本打死都不願意交出土地的地主們,在**的皇令下,紛紛主動交出旗下田產,農民們有了皇帝作為靠山,便也不再畏畏縮縮,在分田分地的時候開始變得主動積極。

    其實,這種現象相當好理解。**正式稱帝,成為了南方至高無上的皇上,南方的這些地主們便面臨一個選擇,他們必須在光緒皇和**之間選擇其中一個作為主子。經過之前長達一年時間的磨合,地主們大抵都看清了形勢,那就是南方勢大北方勢弱,**的強大毋庸置疑。在光緒和**之間,南方的這些漢人地主們該如何做出選擇,哪怕只用腳趾頭都能想得明白。

    什麼,不承認**這個新皇上?那也行,你收拾起家中財物,帶著老婆孩子,舉家搬遷到北方去繼續伺候光緒皇帝吧。或許,光緒皇帝會因為你的忠心不二賞你幾畝皇田,或許會賜你一兩座宅子。沒有了南方的田產房產,你還有錢,可以在光緒皇帝的庇護下在北方做做生意。不過需要提醒你的是,北方的商業賦稅是南方的兩倍不止,而且苛捐雜稅無數,朝廷多層盤剝,再加上北方民亂四起,你在北方做生意到底能不能掙到錢,那可就另說了。更何況,保不齊哪天大華皇家海陸軍就要北伐,到時候滿清朝廷的八旗兵馬能不能擋得住,那也得另說。

    因為**的稱帝,同時也是因為首年的土改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第二輪的土地改革工作進展得相當順利。在1896年的開春之前,南方九省便是基本完成了統治區內的土地改革工作。

    本次土地改革,歷時兩年,丈量出來的田地總面積為四億六千五百七十八萬畝,共計有著將近一億七千萬的大華國民分到了田地,人均分配土地面積約為2.7畝。

    在南方半強制執行的土地改革運動,對**建立的大華政權具有深刻的意義:

    首先,**趁著一時無二的強大兵勢,在南方九省以一種半強制的形式進行了均分田地的土改改革運動,直接廢除了中國南方維繫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制度,消滅了南方的地主階級;

    其次,貧農、佃戶成為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這使得大華政權擁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使得**這一大華皇帝僅用了最短的時間就得到了統治區絕大多數國民的支持和擁護;

    再次,土地改革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著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從根本上解決南方將近兩億人口的溫飽問題提供了硬件基礎;

    另外,**雖然消滅了地主階級,卻是催生了中國南方的資產階級,使得大量失去土地的富人被迫將錢財進行實業和商業投資,開始向著資產階級轉型,並被迫與**這一超級資本家站到了同一戰線。

    **的土改政策,直接解放了整個南方的生產力,迫使富人的資本開始大量轉向實業投資和商業貿易,使得**或直接或間接地得到了農民階級和新生資產階級的雙重擁護,極大地穩固了政權,對整個統治區的長治久安有著相當深遠的意義。

    **的土改之所以能夠如此成功,並奇跡般地讓**得到了窮人和富人的雙重支持,除了**獨到的政見眼光和超時代理念之外,與**那雄厚的經濟實力也是有著最為直接的關係。

    沒錢寸步難行,任何政令的實施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支撐。撇開**免征的農業賦稅和大幅度降低的商業稅率姑且不說,為確保土地改革的順利實施,確保統治區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共計花費錢財四千六百多萬兩。這四千多萬的資金,主要投以農具生產、農具發放、土地丈量、種糧購買,以及開渠引水和治理南方水患。

    除了土地改革,為強化對統治區的控制,更好地實現上下政令統一,**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開始在南方大規模架橋修路,以完善陸地交通。

    首先,早在1895年年初的時候,**便是下令修建廣漢鐵路(粵漢鐵路),企圖直接聯通湖北武漢和廣東廣州。**任命詹天祐這一交通部部長為總工程師,以主持粵漢鐵路的修建。這一條長度約為一千一百公里的鐵路大動脈,預計將會耗資高達兩億五千萬白銀,預計耗時四至五年。也就是說,為了確保能夠如期建成這條鐵路大動脈,**需要每年在這條鐵路上投入約為五千萬兩白銀。

    **原本是想引入外資的,依次找上美國、英國和德國,並伸出了希望從這些國家引資築路的橄欖枝。但哪怕是向來有愛的德國,在與**商談出資修建粵漢鐵路的時候,都提出了帶有政治色彩的附加條件。

    外國人對**提出的股權分紅毫無興趣,他們只想著如何掠奪中國。最終,**與英美德三國都談崩了。

    沒有外資,**便自力更生。他計劃將每年日本賠付的戰爭賠款都投入到粵漢鐵路的建設中。如此一來,**每年只需再另行貼補千八百萬,也就基本能夠確保粵漢鐵路地正常修建。為了修建這條粵漢鐵路,一批批有著築路經驗的海外華工陸續回到了國內,並投身到了祖國的鐵路建設事業中。

    除了動工建造粵漢鐵路,**還開始在統治區內大規模修建國道,以初步建立起用以強化統治區統治的陸地交通系統。

    相比於修建一公里鐵路約為20萬兩的巨額投資,修建用以機動車輛通行的國道的每公里投入要少得多。**讓財政部仔細核算過,如果用水泥和沙土為主要材料進行國道建設,修建八米寬雙車道國道的建設成本約為每公里5000兩。

    初步估計了一下,通過修建國道將江南九省的主要城市聯通起來,共計需要建設長度約為一萬公里的一級國道。如果要將江南九省的每一個縣用公路網絡聯通起來,則需要在一級國道之外,另行鋪設長度約為四萬公里的普通公路。縣級公路自然不用按照國道的標準來建設,但即便如此,每公路普通公路的建設費用也在兩千兩上下。

    也就是說,要初步建立起這張陸上交通網,**共計需要投入資金高達一億三千多萬白銀。鑒於國內那少得可憐的汽車數量,沒有任何一個國內或國外的商人看好在中國南方修建公路的前景,故而也就沒有任何商人願意在這一塊進行投資。另外,考慮到現如今國內絕大多數汽車都是國有(**所有),**暫時也沒有想要搞什麼道路收費。換而言之,國道和縣級公路建成後,雖然利國利民,但卻基本上不會有什麼直接收益。

    沒有可引入的外資,也沒有民間資本的加盟,**只能自食其力。日本人賠的錢全部都投入到了粵漢鐵路的建設,**只得自行出資,以皇家的名義進行國內的道路網絡的建設。因為是**這個皇上完全自建,故而國道直接變成了皇家國道,公路也變成了皇家公路。

    除了修路,**在江南九省的基礎教育和高端教育上的投入也是相當巨大的,預計投資總額甚至直接超過了粵漢鐵路的投資總額。

    按照大華帝國現有的村、鄉(鎮)、縣、市、省五級行政單位規劃,**提出的基礎教育規劃是每村設一小學(三年),每鄉設一中學(三年),每縣設一高中(三年),採用九年基礎教育模式,要求所有適齡青少年必須完成九年基礎教育。

    教育大業,關乎國之未來,**不敢怠慢。故而**採用的,乃是完全免費的義務教育模式。即所有適齡青少年全部都享有免費接受基礎教育的權利,同時也有著必須到學校接受教育的義務。

    為了實現這一教育規劃,**需要持續斥資建設500多所高中、多達5000多所中學,以及將近十萬所小學。考慮到國內基礎教育的空白,**採用的乃是先小學,再中學,再高中的教育建設模式。**計劃用五至十年時間,逐漸填補國內基礎教育的空白。

    那將近十萬所小學,便首當其衝地成為**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在1895年初**首次向教育部提出教育計劃的時候,教育部的張之洞和嚴復直接被**的瘋狂勁驚得幾天幾夜都沒能睡好覺。

    十萬所小學,這個數目太過驚人了!姑且不說這十萬所小學的教室和學校用房問題,單是這十萬所學校所需的教師的數量便是足以嚇死無數頭牛。而且,學生上學不用交學費,那龐大的教師隊伍要如何養活?課本費用呢?筆墨紙硯呢?至於學校用房,部分可以徵用民房,其餘皆得出資自建,而且為了容納足夠多的學生,民房需要進行較大的整改,而且還需要大量的桌椅板凳。這些,都是雪花花的銀子。對此,張之洞和嚴復均曾勸諫**,希望調整教育規劃,取消義務教育模式,並向學生家長收取一定入學費用。

    不過,**卻是依舊堅持不收取任何費用的義務教育模式。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都不叫問題。十萬學校,數十萬教師,我養得起!」

    除了每年撥款高達五千萬兩用以教育建設之外,**還親自對校授課程做了硬性規定:小學課程,必須有語文、數學、科學、武術作為基礎學科;中學和高中課程必須有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政治、地理、生物以及外語作為主要學科,輔以武術、音樂、美術等其他學科。

    課本全國統一編排,全國範圍內取消毛筆書寫方式,改用更省紙張且更易於書寫的鉛筆、圓珠筆和鋼筆用以書寫。

    「反正學生閒著也是閒著,學幾套拳用以強身並不是什麼壞事。」張之洞和嚴復都問詢**何以要將武學編入教學科目,而**直接給了這樣的回答。將武學編入教學科目,乃是**強民教育中的其中一步,這是由妖清的時代特點所決定的。既然這個時代存在武林高手,那就讓武功這玩意直接在中華大地上遍地開花吧!

    就這樣,在**大把大把的資金投入下,十萬工人築鐵路,百萬工人建大道,二十萬知青齊下鄉(充當教師骨幹),大華轄區的各項建設事業開始逐漸步入正軌。

    轟轟烈烈的南方大建設,在**強大的財力支持下,熱火朝天的進行著,使得原本萎靡不振的中國南方瞬間活了過來。

    無數人的眼睛都在盯著中國的南方,無數人也都在思考著一個相同的問題:

    **,他哪來的那麼多錢?

    萬字已更,請候明日。每天都會萬字起更,誠求諸位書友收藏、點贊、投票、打賞之大力支持!

    c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