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154章 城下之盟 文 / 獨孤冷者

    絲毫沒有戰敗之覺悟的日本人認為**的條件太苛刻,沒有談判的誠意,致使華日雙方在日本長崎港進行的和平談判在談判的首日便是宣佈破裂。

    和談破裂,那就只能戰爭,用更直接一些方式來解決問題。在談判宣佈破裂的當日,已被搬到青龍3號艦上的對日作戰指揮中心當即對已經身處日本海域的所有戰艦下達了新的作戰任務。

    戰令一下,雷霆式的軍事行動當即展開。

    以三艘大蛟龍級裝甲巡洋艦和六艘蛟龍級裝甲巡洋艦作為主力戰鬥艦的一支大華海軍艦隊,當即駛向了日本的瀨戶內海。這支艦隊的作戰任務,乃是摧毀日本的廣島基地,也就是吳軍港,同時找到並摧毀藏匿在瀨戶內海的日本警備艦隊。

    以兩艘青龍級戰列巡洋艦、三艘大蛟龍級裝甲巡洋艦和六艘蛟龍級裝甲巡洋艦作為主力戰艦的另外一支大華艦隊,則是直接奔著日本東京方向速航而去。這支由11艘高性能戰艦組成的強大艦隊的作戰任務,乃是要摧毀日本的橫須賀造船基地,摧毀橫濱,威逼並炮轟日本首都東京。

    現如今,日本警備艦隊僅有八艘無防護的大和級巡洋艦和二十多艘赤城級炮艦,日海軍總噸位僅有不到三萬噸。在強大的張家艦隊面前,僅有一些無防護巡洋艦和小噸位炮艦的日本警備艦隊是毫無反抗能力的。

    大和級無防護巡洋艦,標準排水量為1502噸,動力為1600匹馬力,航速僅有13節,共計只有五門大小口徑炮,不具備任何裝甲防護。這樣的戰艦,只要挨上一發150mm口徑炮彈,直接就是非死即殘的下場。

    日本赤城級炮艦,標準排水量612噸,航速也就是個十四五節,主要武器為4門120mm口徑後膛炮,無裝甲防護。這樣的炮艦,即便是挨上一兩發100mm口徑炮彈,那也得直接報廢。

    在大華海軍清一色的裝甲巨艦面前,不論是大和級還是赤城級,都是那只能挨轟的便宜貨。

    稍微懂些海務的人,哪怕只用腳趾頭,都能想像得到日本警備艦隊遭遇大華海軍艦隊時那些無防護日艦被張家裝甲巨艦一炮接著一炮轟沉的場景。

    雖然聯合艦隊全軍覆滅,但日本政府卻依舊對日本警備艦隊心存幻想,一些不懂海務的日本國民甚至希翼著日本警備艦隊能夠痛擊大華海軍,反敗為勝以振奮人心。

    不過,強大的大華海軍艦隊卻是用最為血淋的事實粉碎了日本政府和日本國民的一切幻想。

    1894年12月26日,以三艘大蛟龍號和六艘蛟龍號作為主力戰艦的一支大華海軍艦隊直接開進了日本廣島海域,在凶殘地擊沉前來迎戰的五艘大和級日本巡洋艦和八艘赤城級炮艦之後,華海軍艦隊直接對廣島縣的吳軍港進行了摧毀式的轟炸。

    九艘華軍戰艦,直接對著吳軍港實施了長達二十多分鐘的瘋狂轟炸,將近三千發的彈藥量讓整個廣島在猛烈的爆炸聲中劇烈地顫抖。在耗費半個基數的彈藥強行摧毀日本吳港之後,橫行無忌的大華海軍直接順著瀨戶內海一路向東,並在當天下午臨近傍晚時分,再度猛烈炮轟日本神戶,強行摧毀了坐落於日本神戶的川崎造船廠及臨海的無數家日本工廠。

    吳軍港和川崎港接連遭到摧毀,兩處港口數以千計的日本守軍直接在兇猛的炮火中灰飛煙滅。

    大華海軍在日本內海接連發動的雷霆式軍事行動,再一次震驚著整個日本國內,更是讓本就難以為繼的日本政府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日本國民和日本當局這才清楚地意識到,在強大的大華海軍面前,自詡已經強大的日本帝國竟然毫無還手之力。

    依舊還身處長崎與大華代表進行和談的伊籐博文,在接連被告之吳軍港被毀、川崎港變成廢墟的消息之後,直接一臉悲痛地流下了眼淚,原本才五十出頭的日本首相,瞬間蒼老了十歲不止。

    伊籐博文,已經為日本國為之奮鬥了幾十年的大東亞計劃而後悔了。日本的大東亞擴張計劃,乃是要先佔領琉球、朝鮮、台灣,以達到半包圍中國的目的,繼而進一步侵吞中國的東北、華北,並不斷對外擴展,最終實現獨霸整個東亞的宏偉夢想。可不曾想,一個**的橫空出世,破壞了日本帝國的所有如意算盤。**,先是以一種虎口拔牙的姿態將琉球強行從日本國剝離了開去,而後又兩度殲滅了日本帝國的海軍主力,使得日本帝國侵吞朝鮮的計劃再次落空。

    現如今,**已經勢大,他不僅撬動了整個南美洲,更是已經在南洋打敗了西班牙這一古老帝國。**現今的實力,比起西方世界的諸多列強,已經是不逞多讓。

    **,這個可怕的男人,僅用了四年多的時間,就已經辦成了日本帝國為之奮鬥了二十多年的事情。伊籐博文很想問問**,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知道伊籐博文的困惑,**一定會不屑地發出一聲輕哼:「廢話,你們日本國向同樣處在摸索階段的西方學習,而本少爺是向一百年後的未來學習,你們要是能比得了,那就奇怪了!」

    伊籐博文很清楚,大華海軍本次的軍事行動,就是要逼迫日本政府答允和談條款。都說弱國無外交,戰敗國沒有資格談條件。對大華海軍毫無抵抗能力日本國,在**面前就是那待宰的羔羊,是生是死,全憑**一句話。

    東京方面已經多次發來電報,不斷催促伊籐博文盡快與大華代表李恩富完成和談事宜,盡可能地利用和談的手段阻止大華海軍進一步破壞日本沿海。東京,現已經答允了**提出的後三條,也就是答應通商、駐軍建廠、不**,甚至已將賠款的底線放寬到了五千萬兩白銀(六千萬日元)。

    不過,作為大華全權談判代表的李恩富,卻是直接直接回復:「本次談判,只有允與不允,暫不考慮退步協商。」

    李恩富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之前提出的六個條件,要麼答應,要麼不答應,軍費賠償說要三億,那就得三億,恕不還價。

    東京方面不斷發來戰局戰報和催促電報,伊籐博文都快被逼瘋了。而就在伊籐博文束手無策已經瀕臨崩潰之際,東京方向傳來了最新戰況:1894年12月27日上午,大華的另外一支艦隊出現在了日本東京灣海域。在陸續用極其兇猛的炮火將橫須賀港和橫濱變成廢墟之後,這支強大而囂張的大華艦隊直接開進了東京灣,直逼日本首都東京。

    日本國都東京,儼然處在了大華海軍艦炮之巨大威脅之下。帝都,乃是一個國家的中樞所在,相當於人之大腦。帝都若失,那這個國家的社稷大廈,可就真的倒了。

    這可是要亡國的節奏啊!

    「首相,東京方向發來最新電報,說是可以答允除割地之外的所有條款。」作為談判隨從的日本參謀次長川上操六將東京命令傳遞給了伊籐博文。

    「納尼?」伊籐博文滿臉震驚。除割地之外的所有條款?那也就是說,日本帝國將要無條件支付**高達三萬萬日元的巨額戰爭賠償。三萬萬日元的巨額賠款,這直接就是將近兩億兩的平庫銀,如此巨款,日本帝國要如何才能籌集?

    川上操六點了點頭,當即解釋:「首相,東京就是這個意思。至於如何支付這筆巨額賠償,想必**自己已有打算。反正帝國現在已經如此,戰敗已經是個事實,我們打不過**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再與**耗下去,一個統一的大日本帝國,很可能將會不復存在。帝國若是四分五裂,後果更加可怕!帝國參謀部仔細分析過張家陸軍的戰鬥力,最後不得不承認張家陸軍之恐怖絲毫不輸於其海軍。若是等到**麾下的精銳陸軍登陸日本本土,帝國將會喪失一切談判的資本,屆時後果將會更加嚴重。」

    聽到川上操六的話,原本震驚無比的伊籐博文在緊皺眉頭中開始變得冷靜。

    是啊,帝國聯合艦隊已經全軍覆滅,海軍盡失,而**的海軍卻是毛髮未傷,這就足以說明張家海軍之強大,其實力之強遠非日本帝國海軍可比。而且,張家陸軍擁有著多次以較輕傷亡全殲或全俘對手的完美戰績,這便足以說明張家陸軍的戰鬥力也是相當驚人了。如果等張家陸軍登陸日本本土,那日本帝國可就真的喪失了一切談判的資本了。以**的秉性,屆時他直接提出吞併或者直接與西方列強們瓜分掉偌大的日本都有可能。

    「看來只能暫時答應大華的條件,任憑處置了。」伊籐博文長長地歎了口氣。

    「不割地?」待伊籐博文與李恩富再次對峙於談判桌,而伊籐博文將日本國的底線說明之後,李恩富稍稍思索了起來。

    「大日本帝國的九州島的陸地面積等同於你們大華的台灣,占日本國土的十分之一之多,日本國本就國土狹小,不可能將這十分之一的國土割讓給你們。要我日本割讓九州島,帝國寧可玉碎!」伊籐博文強硬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不割地也行,戰爭賠款增加至四億。」李恩富點了點頭,而後正色而言。

    伊籐博文直接猛然站起,並直接瞪大著雙眼:「你們就不怕日本政府垮掉,沒有能力支付這筆巨額戰爭賠款嗎?」

    李恩富對伊籐博文面露微笑,語氣平緩地說道:「你日本國的財政收入早在四年前就已經破了億數,區區四億的戰爭賠償,不過是你日本國四年的財政收入而已。我們相信,你們日本政府,絕對是有能力償還的。更何況,四億的戰爭賠償,又沒說讓你們一次性付清?」

    伊籐博文深皺起眉頭,當即轉向身後的日本參謀次長川上操六,用眼神示意。川上操六點了點頭,當即轉身離去。

    大概半個小時之後,川上操六去而復返,他直接在伊籐博文的耳際嘀咕了一陣。

    待川上操六嘀咕完,伊籐博文當即一臉痛苦地閉上了雙眼,兩行清淚直接滾落:「東京方面已經同意,你們,如願了!」

    1894年12月27日,大華政府全權代表李恩富與日本首相伊籐博文在日本長崎港正式簽訂華日《甲午條約》。雙方代表在合約上各自簽字,宣佈著這場長達一個月多月的華日甲午戰爭終於在這臨近除夕的年底正式落下帷幕。

    甲午條約的主要內容有五條,內容如下:

    一、日本國宣佈無條件投降,承認戰敗;

    二、日本國賠償大華政府戰爭軍費四萬萬日元,所有戰爭賠款需在十年內付清,年息3分;

    三、日本國向華政府開放東京、橫濱、橫須賀、廣島、長崎五處通商口岸,大華對日本享有片面最惠國待遇;

    四、華府享有在以上通商口岸自由建廠及自由駐軍的權利,享有領事裁判權;

    五、日本國內不得出現任何**運動,如若出現,日本政府必須立即出兵鎮壓,或協助當地華軍進行鎮壓。

    待華日《甲午條約》的內容在日本國內傳開,日本國內直接炸開了鍋,無數日本民眾湧上街頭,用暴力遊行的方式強烈抗議著日本政府的無能,譴責伊籐博文等政府高層的賣國行徑。一時間,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整個日本直接亂成了一鍋粥。

    代表日本在條約上簽字的首相伊籐博文,直接成為了日本國民口中的賣國賊。這位原本可以名傳千古的日本名相,在代表日本帝國與大華簽訂《甲午條約》之後便是意志消沉,終於不堪忍受那巨大的外部壓力,選擇在一月的某個夜黑風高的晚上,服毒自盡於家中。

    一代名臣,服毒自殺!

    日本明治天皇睦仁,這位勵精圖治的日本君父,同樣受到了無數日本國人的譴責。早在大華海軍全殲日本聯合艦隊之初,這位身體一直不太好的睦仁老兄就開始吐血,而後華軍封鎖日本,每毀一城,睦仁老兄就得吐一次血。在大華海軍陳兵東京灣的時候,睦仁老兄終於支撐不住,直接在吐血三升之後暈厥倒地。隨後伊籐博文的自殺,更是深深地打擊到了這位睦仁老兄。接連的挫敗感讓這位日本明君積鬱成疾,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終於,在1895年的2月14日,也就是西方情人節這一天,百疾纏身的睦仁老兄,這位才43歲的明治大帝,終於是撒手人寰,拋下了日本國四千多萬臣民,直接駕崩西去!

    有超過半數的被俘日軍在被釋放回國之後,在首相自盡、天皇駕崩後,便也無顏苟活於世,相繼切腹自殺。一時間,日本國內自殺成風,陸陸續續有著三千多日本武士選擇切腹謝國!

    伊籐自殺了,睦仁老兄駕崩了,日本的這個爛攤子留給了睦仁老兄唯一存活下來的兒子嘉仁,也就是日本第123任天皇,大正天皇。大正天皇嘉仁雖已經16歲,但自幼多病,曾患腦膜炎並留下了後遺症。故而,大正天皇登基後,日本的政權便是直接由眾望所歸的日本親王有棲川宮熾仁把持。

    有棲川宮熾仁親王成為了日本的攝政王,開始手握權柄。有棲川宮熾仁老兄掌握日本大權之後,為維持統治,只得不斷出兵鎮壓國內的國民運動。國民運動愈演愈烈,並很快蔓延到全國。一時間,日本國內紛亂四起,軍閥和各類政黨各自為政並相互征伐。軍閥混戰中的日本國,如同回退到了幕府時代。

    為維持皇權統治,有棲川宮熾仁只得向日漸強大的大華請援。**倒也爽快,最初還只是出面調停,而後乾脆直接有組織有計劃地派遣陸軍或海軍部隊幫著日本皇權政府鎮壓國內的各種叛亂。

    **這種有組織有計劃地往日本派遣海陸軍部隊的行動,在大華內部,被稱之為,練兵!

    日本這一好戰的小狼狗,終於因其極端的軍國主義得到了嚴懲,同時,也終於在**的大木棒下,被訓得服服帖帖。

    **********************************

    十點鐘還有一更。如果您喜歡本書,請收藏投票點贊甚至是打賞支持作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