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林威脅論 文 / 獨孤冷者

    「中堂大人,這是一份關於張家海軍軍艦構成的情報。」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神色嚴肅地將一份關於**海軍構成的報告遞交給了身為北洋大臣的李鴻章,而後一言不發地站到了一旁。

    「六艘鐵甲艦?**麾下不是只有兩艘德國鐵甲艦嗎?」翻看著那份報告,李鴻章當即生出了困惑。

    「從裝甲防護上來看,**的四艘青龍級巡洋艦與鐵甲艦無異,而張家自己也將青龍艦稱之為戰列巡洋艦。」丁汝昌當即解釋,「中堂大人,**麾下已經有著四支海軍,分別是南海艦隊、東海艦隊、夏威夷艦隊,以及活躍於南美洲海域的太平洋艦隊。**的這四支海軍艦隊中,屬太平洋艦隊最為強大。太平洋艦隊,擁有4艘青龍級鐵甲艦,1艘排水量噸位為4560噸的大蛟龍級裝甲巡洋艦,以及多達10艘排水量噸位為2380噸的蛟龍級裝甲巡洋艦,艦隊總噸位高達五萬多噸。除此之外,**還有著黑龍鐵甲艦兩艘、白龍裝甲巡洋艦兩艘、蛟龍級裝甲巡洋艦8艘、鐵甲飛龍艦多達艦60艘,再加上四艘俘獲而來的日本軍艦。」

    「那**海軍的總噸位究竟有多少了?」李鴻章眉頭微皺,當即追問。

    「回中堂大人,張家海軍的總噸位,已經高達一十四萬七千噸。」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面帶駭然地回稟道。

    「什麼?」李鴻章滿臉不可思議,在震驚中猛然站了起來。

    「準確來說,因為張家已經將蛟龍1號艦作為收購馬尾船廠的協議艦交付給了福建水師,故而**海軍的總噸位應該是一十四萬五千噸。」丁汝昌補充說道。

    「一十四萬五千噸?」李鴻章瞪大了雙眼,根本不敢相信耳中所聽到的這個數字。**用了不到四年時間,竟然已然打造出了如此強大的海軍隊伍,其變態程度簡直令人髮指。

    「中堂大人,另外我需要提醒您的是,**海軍中的這些戰鬥艦,即便是噸位最小的鐵甲飛龍炮艦,那也是有著一定裝甲防護的裝甲艦。故而,您所聽到的這十四萬五千噸的張家海軍所持有的軍艦,全部都是裝甲艦。之前**在那霸海戰中,以兩艘巡洋艦和十艘鐵甲飛龍艦作為戰鬥艦便是直接完敗了前往那霸尋釁的日本精銳艦隊,這邊足以說明張家海軍那強大的戰鬥力。」丁汝昌面色嚴肅,繼續說道。

    李鴻章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而後直接發出了一聲自嘲:「我輩苦心經營了二十多年的洋務海軍,竟然被一黃毛小兒在不到四年時間裡就趕超了過去,真是太可悲。**大勢已成,樹大根深,朝廷已經奈何不了他了。現如今,即便是**推翻朝廷而自立為皇,恐怕也是能夠如願了。只願朝中那群腐朽能夠識些時務,不要真的把**逼急了,否則,大清朝社稷大廈將傾,愛新覺羅氏末日將至矣。」

    「中堂大人,您是說朝中有人想要對付**張大人?」丁汝昌微微感到吃驚。現如今**兵強馬壯,海軍力量已經趕超荷蘭等少數西方列強,朝廷此刻招惹**,那不是找死嗎?

    「不是想要,而是差點就動手了。前段時日**不聽宣召,遲遲不來京覲見,那些自以為看得明白的朝中元老便以**有著不臣之心向老佛爺和皇上進言,提議立即出兵清剿張家。剛好趕在**出兵南美,故而便想趁著**人在海外的機會,趁機清掃張家在江南的勢力。可朝廷兵馬尚未南下,滿世界便已經是關於**在南美洲如何以57人的輕微傷亡完敗秘魯兩萬政府軍的報道。若不是老夫及時制止了朝廷兵馬的南下,後果簡直不堪設想。以張家軍的強悍,朝廷兵馬不可能會是對手的。」

    「中堂大人,若是**真被朝廷逼得鋌而走險,朝廷屆時要我北洋水師南下攻打張家海軍,又該如何是好啊?」一想到朝廷與**開戰的可怕後果,丁汝昌當即面帶駭然地問向李鴻章。

    被丁汝昌如此一問,李鴻章當即搖了搖頭。**啊**,劉坤一曾一再向我保證,說你不會叛上作亂,可眼下你大勢已成,你真的還坐得住嗎?

    「但願這樣的事情,永遠不要發生。」李鴻章沉默無言,丁汝昌唯有發出了一聲長歎。

    對**畏忌不已的,除了滿清朝廷,還有日本國。而相比於李鴻章等滿清大臣對**的畏忌與不知所措,日本國對**則是直接生出了畏懼之心。日本對**,那可是實打實的怕到了骨子裡面。

    現如今,**不僅把琉球的那霸港打造成為了一個軍商兩用的大型海港,而且還在琉球沖繩島中部東側的勝連半島打造出了一個適合兩棲作戰的海軍基地——白灘海軍基地。沖繩島乃是日本的門戶,也就是說只要**願意,他可以直接讓基地的海軍艦隊滿載海軍陸戰部隊,而後直接北上日本海,甚至直搗東京。

    在與**進行那霸海戰之後,日本海軍艦隊精銳盡失,佐世保軍港也被**強行摧毀。現如今,日本海軍正處於重建階段,恢復海軍力量所需的軍艦基本上也都還在國內外的船廠趕建,而且即便是海軍重建完成,也不可能會是強大的張家海軍的對手。重建後的日本海軍若是再與張家海軍為敵,下場只能是被張家海軍再滅一次。

    制定於1892年下半年的日本海軍重建計劃,乃是要在2年內恢復三景艦,打造三吉野,購入三艘千代田,外加自建8艘千噸級巡洋艦和24艘炮艦。日本國的海軍重建計劃,乃是要直接給日本海軍增加五萬多噸的噸位。

    可即便是如此,日本海軍依舊是沒辦法與張家海軍抗衡的。

    「伊籐博文,張家海軍已如此強大,海軍總噸位已經與美國海軍相差無幾,我日本帝國該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看上去顯得有些蒼老的日本天皇睦仁急切地問向日本首相伊籐博文。近兩年不斷有著關於張家的消息傳到日本天皇的耳中,**更是早已成為日本天皇睦仁最為關注的人物。那些關於張家關於**的消息,不斷地刺激著這位掌控著整個日本國的日本天皇,更是讓睦仁一而再再而三地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原本有著雄心壯志的睦仁,在**的不斷刺激和打壓下,早已經是信心大跌。

    不過,日本首相伊籐博文卻依舊是一臉的鎮定,他抬起頭,直接對明治天皇正色說道:「天皇陛下,日本帝國必須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的最終敵人,從來都不是**。帝國的海軍重建計劃,不可能讓帝國海軍強過張家海軍,所以海軍重建計劃的初衷,本就不是為了對付**。」

    「大清國是弱,弱得幾乎被我們吹一口氣就會倒下,可是即便如此,大清國終究有著強大的**在背後予以保護,而我們根本奈何不了被**保護起來的大清帝國。」明治天皇無奈的感慨。

    「**真的會保護大清朝廷嗎?未必吧。」伊籐博文發出了一聲輕哼,「**是個漢人,而且他還主動剪去了自己的辮子。雖然**沒有叛出大清,暫時也沒有扯旗造反,但**的叛清之心早已如同那路人皆知的司馬昭。**早已尾大不掉,現如今更是已經坐大,滿清朝廷不會允許**這樣的另類存在的。所以,即便是**不反清,清廷也是要對**下手。更何況,我們大日本帝國可以從中推波助瀾。」

    「首相的意思是?」明治天皇稍稍振奮了些許,當即追問。

    「陛下您仔細想想,如果清政府與**決裂,這中國的局勢會變得怎樣呢?」伊籐博文自信滿滿,輕笑著問道。

    睦仁稍稍皺眉,語氣不太確定地說道:「內戰?」

    「不錯,就是內戰。」伊籐博文點了點頭,「中國很大,疆域很寬,有著足夠的戰略縱深。如果**與大清因決裂而發生戰爭,不論是**還是大清朝廷都會深陷戰爭泥濘之中。張家海軍的確足夠強大,可陸地才是決戰的最終戰場。**不可能將他麾下那強大的海軍艦隊直接開進北京城。而且,據臣下估計,張家陸軍的單兵戰力雖強,但數量卻是極其有限。**麾下的陸軍部隊至多也就是兩萬多人而已,而且有超過一半還身處海外。更重要的一點,乃是**畢竟是臣子,是所謂的天朝子民,他與朝廷為敵定然是名不正言不順。**即便是能夠仗著兵利一時打敗朝廷大軍,最終恐怕也難以得到這大清江山。所以,**與清廷開戰,對**而言,最好的結局也只是與清朝廷劃江而治。甚至,**很可能只能夠控制兩江和閩浙兩處地盤,成為下一個曇花一現的太平天國。別看**現如今與德國和英國這兩大列強交好,但不會有任何一個在遠東有所圖謀的西方強國會讓**這個有能力讓天朝快速變得強大的人得到這大清的江山。所以,只要**與清朝廷打起來,帝國的機會便是來了。」

    聽完伊籐博文的一番解說,日本天皇睦仁的臉上終於露出喜色。

    見天皇已然心安,伊籐博文當即在心中長長地舒了口氣。不過,伊籐博文眼角的一絲抽動,卻是暴露了他內心的焦躁與不安。現如今,日本國內的經濟危機一波接著一波,日本的財政也是日益緊張,國內矛盾日益加劇,政府已經硬撐不了多久了。所以,一場將內部矛盾轉化為外部矛盾的擴張戰爭,已經是勢在必行。

    朝廷在**遠征秘魯的時候差點就對張家下手的事情,自然不可能瞞得過耳目眾多的**。在**從南美洲回到夏威夷的時候,坐鎮國內的張沖便是直接利用剛剛鋪設好的海底電纜給夏威夷發去了電報,並將朝廷差點就動手的事情告之了**。

    一回到國內,**當即召開了家族內部會議,與張家諸多管事和國內將領群策群力地對家族後期的發展方向展開討論。

    現如今,張家產業在國內主要分佈於四個城市——江寧、上海、福州和武漢。江寧作為張家的大本營,設有船廠、機械廠、鋼鐵廠、水泥廠、礦廠等諸多產業;而上海,則是有著鋼鐵廠、機械廠、水泥廠和汽車廠,而且還是張家運輸公司的大本營所在,並有著一座軍港及一座大型軍營;福州有著船廠、水泥廠、鋼鐵廠和水泥廠,也設有軍港基地並駐有陸軍部隊;武漢設有鋼鐵廠和水泥廠。

    國內的這些產業,全部加起來,有著多達十四萬的產業工人。十四萬的產業工人,如此基業,已經算不得薄了。

    **曾提議將國內的這些產業悉數移往海外,然後將其分設在琉球和夏威夷等地,可在大管家徐老將一份國內產業的財政報告遞呈給**參閱之後,**當即打消了這一幼稚得可笑的想法。

    現如今,江寧船廠每月的平均下水噸位高達8000噸,每月淨收入均已突破了30萬英鎊;馬尾船廠的月平均下水噸位高達12000噸,每月淨收入更是高達40萬英鎊。在**利用幾大船廠瘋狂地建造軍艦的時候,江寧和馬尾兩大船廠同時也在大批量地建造著有著較高航速和強大續航能力的蒸汽船用以自用和外售。在張家飛龍汽車熱銷全球的時候,張家的蒸汽快船同樣也在熱銷全球。

    江寧和上海的機械廠均有著數量過萬的產業工人,而通過大批量地生產蒸汽機、魔核發動機、電動機等機械類和機電類產品,以及投產飛龍炮和zuolun槍,每一家機械廠的月利潤額均是高達50多萬英鎊。

    國內四家鋼鐵廠,每月的鋼鐵產能均已突破了3萬噸。而按照當時代鋼鐵售價約為20兩/噸計算,每一家鋼鐵廠每月都能夠創造約為60萬兩的直接價值。

    四大水泥廠中的任何一個,每月的水泥產能均已經突破了20萬噸,並憑藉著5兩/噸的價格優勢直接將大半個亞洲的水泥市場給壟斷了起來。

    上海的汽車廠乃是所有產業中最能賺錢的產業。採用流水線式生產模式,上海汽車廠的月產汽車數高達8000輛,按照一輛新飛龍汽車約為800美元的純利潤額計算,有著過萬產業工人的上海汽車廠每月的淨利潤額高達600多萬美元。

    武漢、江寧、上海、福州,這四塊地盤上的所有張家產業,每月都在給**創造著達400萬英鎊的巨額利潤。

    放棄了國內,就等同於放棄了這些產業,放棄了這總額高達400萬英鎊的每月進項。(http://.)。國內產業乃是**現有基業的主要經濟支柱,他能夠將極度燒錢的海軍發展到現在這樣的規模,皆因這些產業在背後的大力支撐。**手頭有錢,他才有可能以類似下餃子的速度瘋造軍艦,才會有能力向英德兩國訂購軍艦。

    更何況,若是放棄了國內,**就是放棄了國內那巨大的人力市場,這便是意味著無法再繼續吸收國內的勞動力。海外雖然有著不少華人和華工,但基數畢竟不能與國內相提並論。更何況,**走的是精英路線,旗下產業招收的工人都是照著較為嚴格的招收標準收錄進來的。沒有龐大的人口基數支撐,**很難招收到足夠數量的合格工人。

    所以,在一番權衡之後,**決定堅守,堅決不放棄國內產業。

    就算是要與大清開戰,就算是要山河破碎,**也絕對不會放棄國內任何一家產業。

    「劉坤一,你替我給李鴻章帶句話,如果朝廷與我**撕破臉皮,我會毫不猶豫地揮師直搗京師。你應該很清楚,我現在的能量雖然不及英法德俄,但卻比大清要強大太多。如果我要造反,大清必然會在一個月內迅速滅亡。你們這些朝中老臣若是不信,大可以試試看。」做下決定之後,**直接找到兩江總督劉坤一,然後一臉嚴肅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咕嚕~劉坤一直接被**如此狂妄的大逆不道之言嚇得瞪大了雙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