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後 文 / 獨孤冷者

    張家軍以不到五個小時的戰鬥閃電式地擊敗秘魯政府軍,並與秘魯政府簽下了城下之盟,此等爆炸性的消息迅速在美洲大陸不脛而走,並很快被英法等西方強國所知曉。

    伴隨著秘魯軍大敗的消息,太平洋艦隊的強大陣容也開始不斷登上各國報刊的頭條,不少所謂的海軍專家則是已經開始在對太平洋艦隊進行戰力分析,紛紛發表所謂的個人觀點。張家的太平洋艦隊開始被世界各海軍強國所密切關注,甚至是直接被視為假想敵。

    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吸引眼球,在秘魯戰役結束之後的三天後,英媒當即爆出了皇家海軍新一輪的造艦計劃——將以張家青龍級戰列巡洋艦為藍本,建造4艘噸位愉萬噸的新型巡洋艦。自1885年建造奧蘭多級裝甲巡洋艦之後,大英帝國就沒有再建造防護能力差的裝甲巡洋艦,而是選擇耗資巨大地建造了一批高噸位高航速的戰列艦。新一輪的造艦計劃,意味著時隔八年,大英帝國開始再一次啟動了巡洋艦建造計劃。

    緊接著,德國也傳出了要建造新型巡洋艦的消息,同樣以青龍級為藍本,只不過數量為兩艘,而噸位雖然較原版的青龍級戰列巡洋艦要高,但卻並沒有過萬噸。

    英德兩國相繼宣佈要建造青龍級的升級艦,這讓法國、俄國、意大利這三個分別佔據著世界第二、第三、第四海軍強國寶座的三個歐洲強國當即有些不知所措,並讓西班牙、荷蘭等夕陽帝國深深地感覺到了壓力。而美國這個海軍實力已經棲身於世界海軍排名第七的後來者,這個企圖在南美洲西海岸與張家爭食的工業帝國,同樣已經有所警覺,並開始加速自己的海軍計劃。

    青龍級戰列巡洋艦本身就是以後世大英帝國在20世紀初建造的無敵級戰列巡洋艦為藍本設計而成,而戰列巡洋艦也是後世的大英帝國為確保通過漫長海上航運線和商業網絡相互聯繫的殖民利益而催生出來的產物。相比於戰列艦的造價高昂,戰列巡洋艦確實是當下時代各海軍強國確保其海上利益的上上之選。

    張家軍的強大直接在對秘魯的戰爭中得到了最為完美的詮釋。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諸多國家,終於開始相信張家陸軍曾橫掃智利並不是訛傳,也並不是張家軍走了什麼狗屎運。之前張家軍橫掃智利並幫著蒙特軍蕩平智利的時候,中美和南美諸國皆認為張家軍是佔盡了速射槍的優勢,仰仗的乃是武器之利。可張家軍強攻秘魯的時候,秘魯軍也裝備了美式速射槍,但張家軍依舊是以五千對兩萬打得秘魯軍毫無還手之力。張家軍戰力之強,武器先進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大的原因還是張家軍鐵血善戰以及戰法得當。

    英法德等國的將領們曾仔細分析了張家軍在秘魯和智利戰場上的表現,最後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張家軍確實是一支驍勇善戰的現代化軍隊。而英法德軍的那些高級將領們甚至做過這樣的猜想:在同等兵力下,己**隊與張家軍在戰場上交鋒,戰況會是如何?

    連英法等國都不得不開始正視張家軍,更何況這些綜合國力算不上強的美洲國家呢?

    一時間,那些曾拒絕與張家簽訂華工八條的美洲諸國開始人人自危,生怕自己成為張家下一個將要閃電突擊的目標。而與此同時,有好不少已然對張家軍生出懼怕心理的美洲國家,紛紛主動宣佈承認張家提出的華工八條。

    與張家簽下了華工八條的國家有智利、烏拉圭、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以及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危地馬拉,甚至連內陸國家玻利維亞也答允了張家提出的華工八條。雖然這些國家多為南美洲西海岸國家,但能有這麼多國家承認華工八條,這已經足以證明張家在美洲已經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這是絕對值得慶賀的事情。

    當然,終究還是有著不少不長眼的傢伙存在,比如說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委內瑞拉,還有中美洲的古巴、墨西哥等。這些國家,或是自恃國力強大,又或是自恃身處太西洋一側,故而直接選擇對張家無視,甚至直接表示永遠不會承認華工八條。

    其實,事態發展到現在,那些南美洲東海岸國家是否答應華工八條,對**來說,意義都已經不大。先是從厄瓜多爾國手中租借了科隆群島,而後又利用蒙特掌控了智利,緊接著又強襲了秘魯,接連的大動作已經讓**的勢力開始在南美洲扎根駐足。

    從某種意義上將,**的美洲計劃已經成功。

    秘魯的首腦們被張家軍放回之後,當即發現儲備倉庫被搬空。而為了不引起政局進一步動盪,秘魯政府對外隱瞞了此事,充當了一次吃黃連的啞巴。

    秘魯政府曾想過利用邊防軍的力量與張家再幹上一戰,不過一想到張家軍那不可思議的傷亡報告,便當即打消了這個念頭。更何況,在強大的太平洋艦隊面前,缺少海軍的秘魯政府的任何抗爭都是徒勞的。畢竟,只要**願意,他的太平洋艦隊隨時可以炮轟秘魯任何一座沿海城市,並且可以隨時將恐怖的張家陸軍投放到秘魯海岸線的任何一個登陸點。

    對於任何一個政府而言,只要能夠維持他的統治,在絕對的霸權面前,大抵都是會選擇低頭臣服的。更何況,對於一個連國家元首都被俘虜的戰敗國而言,《利馬條約》中**提出的六個條款,都算不得過份。

    《利馬條約》的第一條,乃是要求秘魯政府答允華工八條,而華工八條本身就相當合理,乃是維護人權之舉,即便是秘魯沒有戰敗,就衝著秘魯境內有著二十多萬的華工,秘魯政府也必須同意這順時利天的華工八條。

    《利馬條約》的第二條,是關於張家在秘魯開礦的條款。這一條款中關於張家在秘魯境內免費開採銅礦和魔晶,的確帶著一定的霸權性質。但秘魯銅礦富足,而現時代的魔晶對任何國家都還只是毫無用處的石頭,再加上張家免費開採銅礦和魔晶已在智利有過先例,故而銅礦和魔晶的免費開採並不會引起秘魯政府的太過敏感。至於其他礦藏,**直接在條款中給出了將會支付礦稅的承諾,這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地在給秘魯政府台階下,讓他能夠在國民面前有所交代。

    《利馬條約》第三條,雙方互享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是指一國在通商、航海、稅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給予另一國享受現時或將來所給予任何第三國同樣的一切優惠、特權或豁免等待遇。雖然這一條款的最終收益方會是**,畢竟**對秘魯輸出乃是是汽車之類的成品,而秘魯對張家輸出多為礦石等原材料,但條款中的互享二字就足以說明公平性。列強們與大清簽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其中基本上都會涉及這個最惠國待遇,可清朝與列強們簽訂的條約,往往只片面規定該締約外國得享受最惠國待遇,而中國則無對等權利,故而是那片面最惠國待遇。**能與秘魯這樣的戰敗國簽下互享最惠國待遇這樣的條款,乃是國際上國與國交往中公平公正的核心體現。

    《利馬條約》第四條,乃是秘魯政府將卡亞俄港交由張家代理管理。關於這一條,張家給出了很合理的解釋——秘魯沒有海防,而國都又是靠海,很容易被別國從海上侵略,為確保秘魯國的長治久安,秘魯政府暫時將海防交付給張家,待秘魯政府自行建立起了足夠的海防力量,張家會馬上將秘魯國的海防連同海防基地卡亞俄一併交還給秘魯政府。

    《利馬條約》第五條,關於華人自治省。這一條其實也算不得太欺負人,畢竟秘魯境內有著二十多萬華人,組建一個依舊隸屬秘魯政府的華人自治省也算是無可厚非。更何況,這個華人自治省,每年都得給秘魯政府繳納10萬美元的土地租金。

    《利馬條約》的第六條,乃是關於**行為。這一條款,不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是合情合理的公平條款。張家打敗了秘魯,不少秘魯人定然會有仇華心理,這一條款對避免後期的民族衝突相當有必要。

    鑒於以上事實,故而在《利馬條約》的內容被公佈於世之後,英法德等列強元首當即嘲笑**太過仁慈和不懂戰爭藝術,明明可以自恃戰勝國的身份從秘魯國身上得到更多好處,但卻畏首畏尾地只讓秘魯政府答應了六個可有可無的條件。

    「他甚至都沒有索要賠款,簡直太愚蠢了。」

    「他完全可以在秘魯自立為王,並永久性地統治那裡,可他只卻選擇做一個商人。」

    「中國人的軟弱被刻在了骨子裡,**是個世界級英雄,他很神奇,但終究還是個中國人,有著中國人特有的軟弱。而愚蠢的中國人,將他們的這種軟弱,叫做仁慈。」

    對於外界的那些傳聞,對於諸國對他的嘲笑,**自是不會理會。他很清楚他在做什麼,也很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美洲距離亞洲畢竟太遠,而且美洲人口眾多,大搞殖民計劃那是相當不現實的。而且,美洲諸國正屬於既先進又落後的紊亂期。說美洲先進,是指這片土地的民主呼聲比較高,民眾的思想比較近代化,什麼**運動、民族解放思潮等等在這片土地上屢見不鮮,共和國的概念也已在這片土地得以普化,連總統都是選舉(基本上是直接選舉)出來的。說美洲落後,那是因為這片土地的生產機器確實算不得強,現有的工業文明也是本世紀初歐洲殖民者留下來的。這一點,從美洲諸國的海軍實力就能夠體現出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這些國家中,任何一國的海軍都在世界上排不上號。在這個連日本海軍都能排在世界第十一,大清海軍能夠排在世界第十的年代,南美諸國沒有任何一國的海軍能夠在世界海軍排名中排上號。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思想上去了,但能力還沒有上去,也就是所謂的眼高手低。

    **接連在南美洲搞出事情,並不是要佔領整個美洲,他只是為了在美洲的西海岸上劃出幾道口子,然後大量地汲取美洲那富饒的資源,同時也是為了家族資本能夠得以在美洲大陸方便輸出。如果**在美洲大搞殖民統治,有著較高思想覺悟的美洲人絕對會奮起反抗,直接跟**來一個魚死網破。

    **從來不喜歡魚死網破,所以他從未想過要征服並統治這裡。智利是智利人的智利,秘魯也還是秘魯人的秘魯,美洲到底是美洲人的美洲。不論是智利還是秘魯,都不可能姓張,現在不會,以後也不會。

    **,他只想要這裡的資源,哪怕是花些錢買,他都迫切地需要得到這裡的資源。**需要魔核、魔晶,需要秘銀,需要鐵,需要銅,需要橡膠,等等等等。為了能夠更多地得到這些盛產於美洲大陸而自己又異常需要的資源,**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任何一個美洲國家一棒子打死,尤其是在初期階段。(http://)。把秘魯逼得狗急跳牆,秘魯政府乃至秘魯人民就會跟他拚命,這會直接讓**陷入南美戰爭的泥濘之中。故而,在關於秘魯國的戰後判決上,已經展現出足夠強大的武力的**,暫時選擇了與秘魯政府簽下這算不得過分且理據充分的《利馬條約》。**認為,把秘魯政府扶植成一個親華政府,要比征服整個秘魯國容易得多。而一個親華的秘魯政府,會幫著**把國內的諸多資源送到**的手中。

    當然,在侵吞美洲資源的同時,**也相當需要錢。畢竟,在選擇不用暴力開路的情況下,**只能用錢財開路。

    所以,在與厄瓜多爾等南美洲西海岸國家簽署華工八條的同時,**當即向這些國家伸出了橄欖枝,表示願意出售新式槍械和魔法炮給這些國家用以武裝其軍隊。**願意對美洲國家出售軍火的做法,對這些正對新式武器心生恐懼而又在力求富強的美洲國家來說,就好比是瞌睡時被送上個枕頭。

    故而,這些與**簽訂華工八條的國家,隨後又陸續與**簽下了軍購協議,開始大規模地購買張家的zuolun槍、重機槍以及飛龍炮用以武裝國內軍隊。整個南美洲的西海岸,當即掀起了一股軍購熱潮。

    看著那些飄飛如雪的軍購訂單,**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軍火,果然是世界上最為賺錢的買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