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六十五章 秦軍髮髻 文 / 江浩淼

    老天總不喜歡看著誰順順利利的去完成一件事情,也許也就是天道酬勤的出處吧.當年秦軍為渡過丹水河是絞盡腦汁,最後還是在呂子成功控制住趙軍的投石車以後成功渡河。

    秦軍前些時日的緊急撤退,讓他們品嚐到丟盔棄甲的苦果。此時暫時取得勝利的趙軍卻隨後面前當初秦軍的難處,那就是如何打過丹水河去。水流湍急的河水,使得兩軍只能隔岸觀對方的炊煙。

    撤離的大部隊隨後將渡船全都挪去丹水河下游,而當初為交通便利所架設的橋樑也已經破壞殆盡。如此作為不是秦軍不想再打過去,而是被迫只能這麼幹。趙軍此時的攻勢與之前的作戰方式不同,猛打猛衝不說還不時行穿插之能事,就想一口吃成個胖子。

    撤退途中的秦軍稍一猶豫,後路立馬就會被封住。而且那些封後路的趙國兵卒顯然都是接受的死命令,拚死抵抗直到戰鬥到最後一個人。趙軍如此的不計代價,直接導致秦軍必須要付出極大的傷亡才能成功突圍。

    如果說開始的秦軍還驕傲的不行,現在也被趙軍教訓成哭喪臉。只要聽到身後傳來趙國的戰鼓聲,甚至連作戰的勇氣都找不到。就算是堂堂的秦國精銳也逃不出這個戰場魔咒,趕路途中祈禱千萬別被誰給堵住。但結果總會出人意料,隆隆的鼓聲根本沒打算給誰消停的機會。

    期間多虧白起將軍多次派出人馬接應,若不然很多被困住的秦國兵卒恐怕再也見不到丹河水。隨著陸續突圍返回的兵隊越來越多,卻沒任何人露出一絲笑容。統計數字仍在顯示,至少還有七萬人馬下落不明。

    據安全的返回的兵卒們反應,他們所屬兵隊根本就不知道撤離一事。若不是有到處送信的那支人馬,現在仍原地堅守待命的大有人在。逃到河西岸就意味著自己活下來了,但這又能證明什麼!?雖然是遵照將令撤離的戰場,卻讓人感覺心裡堵得難受。明明昨日還在說笑的眾兄弟,從此再也見不到了。

    身為秦軍統帥的白起卻沒考慮這些,通過返回的眾將匯報也是憂心重重。蒙武和王翦不負所托,通知到的部隊早已超出當初的預期。但這裡面也同時出現個不得不讓人面對的問題,那就是越往後的行動越危險。

    據前線反饋的消息,趙軍好像已經發現這支在人家身後秘密行動的通訊營。白起瞭解趙括的為人,就是一個今天有酒今天必須要喝醉的傢伙。遇事不拖拖拉拉,上手就是嘎崩脆。萬一被這位學弟發現有人在破壞他的計劃,蒙武和王翦兩位可就危險了!

    白起的擔心並不是沒有出處,此時的趙括已經發現有小股秦軍在搞秘密活動。如果說都在朝丹水河集結的話,那麼不去關注也就在情理之中。可問題是這股秦軍明顯不是朝西運動,而是逆向而為。

    他們到底是什麼目的!?答案當然不言而喻!

    好幾支明顯只會原地駐守的大隊秦軍突然放棄陣地,開始破壞輜重朝西或者是朝南朝北突圍。而且他們選擇的方向都是趙軍最薄弱的環節,也就導致許多趙軍的囊中之物得以逃出生天。

    身在大營的趙括低頭查看這地圖,點指著上面的許多標示隨即分析出端倪。哼!原來是秦軍派出的通訊部隊,目的就是通知沒有收到撤退命令的兵團撤往丹水河。而這支通訊營還擔負著另外一個任務,那就是尋找趙軍包圍圈的薄弱環節潛入並將這個答案告知被困秦軍。

    隨著種種推斷得出結論,趙括突然發現一個讓他興奮不已的結果。這支秦軍通訊營手中肯定有秦國的軍事地圖!這也是他夢寐以求的地圖!

    趙括上次參加上黨戰役時不過搞到個地圖殘卷,就已經讓他崇拜的五體投地。若是此次能夠搞得整卷,我華夏大地的山山水水豈不盡在掌握之中!

    不行!此次怎麼著也要想個辦法才是,絕不能再錯過了!打定主意的趙括心裡冒出個行動計劃,目的就是圍殲這股秦軍並獲取秦**事地圖!

    既然此刻的目標得到確認,習慣雷厲風行的趙括當即命人押幾名秦卒俘虜過來。

    看著一字排開的幾名秦卒,趙括馬上命人給他們鬆綁示好。「眾位都是吃軍糧的,本人也是!唯一不同的是,你們是秦人而我是趙人。不過說來道去的,我們其實都是周天子的軍隊。爾等手中若是有兵器,秦人為秦國作戰便是本分。可要是沒有兵器,我趙軍是優待俘虜的!」

    那個念頭雖然沒有普及普通話,但文字發言都是差不多的。其中也有區別,就是各諸侯國有各自的方言土語。但這並不需要帶著個翻譯在身邊,只需在交流時將語速放緩就沒問題。

    趙括就是這麼做的,去掉方言中零碎後慢慢說道,好讓這幾位秦人都能聽懂。見他們都已經聽明白,這才繼續咬文嚼字表示此次有沒有人願意為趙國做點事情。如果有人同意的話,你們隨後可以考慮去趙國定居的問題。

    福利方面好說!只要秦國能給你們的,我趙國照樣沒問題。不僅全都給足,甚至還有可能加倍補償給大夥兒!

    秦軍中看誰的職位高低有好幾種辦法,根據周制軍隊序列可以通過此人身上所穿的甲冑和所持的佩劍得出答案。而秦人卻在其中又添加了一項,那就是他們頭頂的髮髻和裝飾物來區分出職務大小。

    再說這又不是什麼機密事,各諸侯國都知道秦人還有這個愛好。在眾人看來此事有點畫蛇添足之嫌,實則不然。甲冑還有破損或者是特殊原因沒有穿戴,而將軍佩劍也有可能在戰鬥中遺失。

    萬一出現這種完全可以料想到的情況,戰鬥中失去佩劍的官長還沒法指揮軍隊了嗎!?當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秦國將軍頭頂上的髮髻就會接替他們的甲冑和佩劍的作用。

    而髮簪的好處甚至比甲冑和佩劍還要有效,因為在混戰中讓人能夠一目瞭然的恰恰是每個人的頭頂。除非是被敵人給斬落下來,否則距離再遠也能被眾軍卒看到並且知道將軍的位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