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四世三公

正文 第三七九章 張遼VS太史慈 文 / 120笑話

    「第三項比試開始,第一戰由甲組一號張遼對陣甲組二號韓恂!」

    袁常這一方的韓恂,很不幸的碰上了張遼。就事實而言,張遼的武力確實比韓恂強了一截。要知道,張遼可是頂級武將的行列,而韓恂,則是排在二流武將的行列,中間差了一個層次,差距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即使如此,韓恂依然還是昂首迎上。

    韓恂歷史上的武力是差了些,但是,如今歷史改變,韓恂跟隨了袁常。有趙雲和典韋的指導,韓恂的武力也是緩慢增長。若非韓恂的年紀已經過了最適合練武的年紀,怕是能夠突破更多。

    韓恂用的是長刀,這一場馬戰,大家所用的兵器都是各自平時所用的。唯有戰馬還是一模一樣,畢竟有的人戰馬好,有的人戰馬劣一些。就說呂布,他若是用赤兔馬,就相當於是一點五個人在打一個人。動物都是有靈性的,只不過靈性的強弱問題而已。赤兔馬顯然是靈性比較高的動物,讓赤兔馬上場,其他人的戰馬怕是連一半的威力都發揮不出來。因此,基於這點原因,大家的戰馬必須統一。至於武器,就沒有要求了。

    而張遼,用的是長戟。

    如今這個時代的武將,通常用的兵器都是長兵器,短兵器使用的人較少。武將都是在馬上戰鬥,少有步戰的。因此,有一個順手的長兵器。就會帶來極大的優勢。而這個時代的長兵器,通常都是矛、槍、戟等等。長戟是一種矛和斧頭的結合體,在長矛的頭上加了一柄斧頭。而在斧頭的背面,則是鐵鉤。矛頭可以進行刺殺,斧頭可以用來劈砍,鐵鉤則可以將對方的騎兵鉤殘,從而給自己帶來優勢。呂布的方天畫戟其實也是長戟的一個分支,只不過方天畫戟在構造上比長戟複雜且更具殺傷力,而且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更高。

    當然。無論怎樣的武器,都還是要看使用者。就如趙雲用的是槍。比戟簡單多了,然而,槍在趙雲手上所造成的威力,卻是比尋常將領用戟所造成的威力還強。

    因為平時有跟趙雲、典韋二人交手。韓恂面對比自己高一個層次的張遼,卻還是能戰的讓人眼睛發亮,最後,因為實力巨大的差距,韓恂還是敗給了張遼,卻還是贏得了百姓們的喝彩聲。

    「第二戰由乙組一號典韋對陣乙組二號高順。」

    不得不說,典韋和高順還是很有緣的,或許二人能夠進一步發展關係。在第二項的步戰之時,典韋就跟高順碰上了。沒想到。第三項的馬戰,二人竟然又一次碰上,或許是上天注定要讓二人之間擦起一段火花。

    鬱悶歸鬱悶。高順還是昂然的舞著三叉戟朝著典韋衝鋒而去。

    高順的武器也是長戟的一個分支,三叉戟很容易想像,就跟雅典神話之中海皇波塞冬用的武器一樣。三叉戟的殺傷力自然不如長戟,更不如呂布的方天畫戟。但是,三叉戟有個特效,那便是容易勾住他人的武器。一旦對方因為武器收不回來而愣神的時候,高順便能給對方出其不意的攻擊。當然。面對典韋這樣的對手,高順的三叉戟也起不到什麼效果。

    原本,高順是想要藉著武器的優勢,跟典韋拉開距離,消耗典韋。然而,不知典韋是吃了某種藍色小藥丸還是真的看上高順的菊花,竟然舞著雙戟兇猛的衝向高順,根本無視高順的攻擊。然後,高順就失神了,不過一個回合的時間,高順就被典韋給打下場了。

    對此,高順鬱悶的同時,又極其「幽怨」的看著典韋,似乎在控訴對方一點都不「憐香惜玉」。

    典韋之所以如此摧枯拉朽的解決高順,也是有典韋的原因。

    第二項比試決戰的時候,典韋跟呂布、趙雲二人傾力而戰,到現在休息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時辰。因此,典韋不得不速戰速決,從而多贏得一些時間來恢復體力。雖然馬戰不是典韋的強項,但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典韋也想獲勝。所以,典韋必須盡快解決高順,才能有更多的時間休息。對於高順「幽怨」的眼神,典韋回報對方一個大板牙,似乎在告訴對方別生氣,等結束之後洒家再好好安慰、安慰你。

    高順見了典韋的眼神,身子一個顫慄,忙不迭的跑開。

    第三戰太史慈對陣侯成,同樣是十個回合內結束戰鬥。

    第四戰趙雲對陣於禁,也是十個回合之內結束,趙雲跟典韋的想法一樣,盡快結束比賽,贏得休息的時間。

    第五戰曹性對郝萌,二人戰了上百個回合,戰鬥才結束,最終獲勝的是曹性。對此,曹性並不是很開心。在第二項步戰的比試之中,曹性敗給了韓恂,曹性原本是想在第三項比試的時候贏回來,結果天意弄人,沒有把他們二人安排在一場戰鬥之中。為此,曹性只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能夠跟韓恂戰一場。

    不過,曹性和郝萌的戰鬥持續了上百回合,拖了許多時間,給趙雲、典韋、呂布等幾個在先前戰鬥之中消耗許多體力的將領贏得了許多時間。

    第六戰,呂布對上小舅子魏續,似乎為了在姐夫面前展現自己努力鍛煉的成果。魏續這一戰是拼了命的向呂布出手,呂布又不可能真的傷了魏續,結果,愣是把戰鬥拖了十幾個回合,最後,呂布實在受不了,一戟把魏續給拍暈了。魏續還以為自己的表現良好,能夠得到呂布的讚賞。殊不知呂布想的是恢復體力,以保證之後的戰鬥,愣是被魏續給弄的差點氣吐血了。呂布都在考慮。這樣的小舅子是否要得!

    最後一戰是八健將之中的成廉和宋憲二人,二人的實力倒是旗鼓相當,又是一場延續了百回合的戰鬥。最後。成廉以微弱的優勢贏得了比賽,晉級下一輪。當然,成廉和宋憲的一戰又給趙雲幾人贏得了時間,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趙雲幾人身上的氣勢越發強盛,顯然。他們的力量正在緩慢的恢復著。

    第一輪比試結束,張遼、典韋、太史慈、趙雲、曹性、呂布和成廉六人進入第二輪比試。這一次的戰鬥沒有雙雙出局的場面發生。因此,這一場的戰鬥,將會有一人輪空。至於誰會輪空,就看各自的手氣。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體現,也就無所謂公不公平了。

    結果,抽到輪空號的是本就馬戰強悍的呂布,對此,也沒有人心裡不平衡,畢竟運氣比人家差,能怪的了誰!

    其餘六人,趙雲對上曹性,典韋對上成廉。而張遼則與太史慈對上。趙雲、典韋二人的戰鬥沒什麼看頭,而張遼和太史慈的這一場戰鬥,則將會是一場龍爭虎鬥。讓人極其的期待。

    第一戰趙雲對戰曹性,十回合內結束戰鬥。

    第二戰典韋對陣成廉,十回合內結束戰鬥。

    而當第三場戰鬥即將開始之時,百姓們的熱情又一次的被激起了。第一輪箭法的比試之中,張遼表現平平,卻也十箭十中;太史慈則展現了驚人的箭技。一弓四箭在場眾人僅在趙雲和呂布之後;而在第二項的步戰比試之中,張遼和太史慈都展現了他們強悍的武力。折服了在場的許多百姓,一時之間支持二人的不乏少數。而當張遼和太史慈碰撞上了,必定是一場世間少有的巔峰戰鬥。

    「雁門張文遠,還請太史兄勿要留手!」

    「東萊太史子義,亦然!」

    戰鬥還沒有開始,二人的身上便已經散發出強烈的氣勢,在二人中間的場地,似乎都因為二人身上散發出來的強大氣勢而凝固。而圍觀的百姓,看到二人如此強烈的戰意,頓時都把心提到嗓子眼,而分別支持二人的百姓,也都開始議論開來。

    「我認為這一戰勝利的必定是張遼將軍!」

    「兄台何以如此說法?」

    「諸位難道看不出來,張遼將軍比太史慈帥氣多了。而且,人家張遼將軍是呂溫侯麾下的八健將之首,太史慈不過是一個護衛,豈會強過張遼將軍。」

    「去你馬勒戈壁的,瞎了你的狗眼,你哪隻狗眼看出太史慈不如張遼?俺就覺得太史慈是最帥氣的,在場無人可比!」

    「兄台,在下發表看法而已。即使因為太史慈不如張遼將軍帥氣,你又怎能罵人呢,簡直是有辱斯文。」

    「斯文你娘的,信不信老子揍的你娘都不認識你。」

    好吧,原本應該討論張遼和太史慈武力的問題,卻是演變成討論二人相貌的問題。若是袁常聽到了二人的討論,必定會告訴二人,他們肯定是處女座的騷年。

    閒話少說,且說當戰場上的張遼和太史慈二人的氣勢攀升到極致的時候,二人終於催動胯下戰馬跑動起來。

    「殺!」

    「死來!」

    當知道對方實力的時候,任何的試探都是多餘的。只是第一擊,張遼和太史慈便全力發揮,希望能夠奪得開場的優勢。只要第一擊成功建樹,便可在無形之中贏得氣勢,從而將戰鬥引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面。

    「鏗鏘!」

    張遼和太史慈的武器都是他們所擅長的,張遼的長戟,太史慈的鑌鐵長槍都是大匠用上等精鐵所打造,都是少有的優良武器。或許比不上呂布的方天畫戟以及趙雲的虎目龍紋吞星槍,跟典韋的雙戟、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卻是一個層次。典韋、關羽、張飛、張遼、太史慈等人的武器都是精鐵打造,且是大匠所造,威力自是驚人。然而,呂布的方天畫戟,還有趙雲的虎目龍紋吞星槍打造的材料除了精鐵之外,還加入了天外隕鐵,更添鋒銳。至於這兩柄武器的製造者卻是無人可知,但是,這兩柄武器的威力,卻沒有人可以否認。

    張遼和太史慈二人錯身而過。第一擊的對撞之中,誰也沒能佔據上風。由此可見,二人的實力卻是在伯仲之間。

    當然。因為這次是比試,而非真正的戰鬥。否則,太史慈若是可以用箭,張遼必定吃不了好。面對太史慈的一弓四箭的箭技,張遼少不得要疲於應付,若是在此之時太史慈迎上,張遼肯定會陷入兩難的局面。

    拍馬轉身再次迎上。張遼和太史慈二人戟來槍往,戰的是動人心弦。場外圍觀的百姓此刻都被二人的戰鬥深深吸引。至於討論二人誰比較強,已經沒有那個功夫了。況且,孰強孰弱等到戰鬥結束之後就可以知道了,勝利的人。自然是更強的!

    「太史子義小心了,某要使用絕技了。若是不敵,早些認輸,免得臉上難看!」

    張遼抽身後退,長戟舞動,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而張遼的身子被長戟保護在其中,面對如此滴水不漏的戟法,怕是趙雲想要攻擊到張遼都很難。

    「哈哈,張文遠。此話亦是某要說的!」

    面對張遼的宣言,太史慈卻是大笑一聲,根本不為所動。挺槍躍馬衝鋒而來。手中長槍連連揮出,每一次的攻擊,都傳來劇烈的「鏗鏘」聲。顯然,太史慈的長槍都擊打在張遼的長戟之上,才造成了如此聲響。

    「這是某絕強一擊,亂天戟法!」

    卻說張遼這絕強一擊。乃是張遼在并州之時領悟。張遼有感於天下不平,天地大亂。由此而感悟出亂天戟法。所謂亂天戟法,便是沒有規律,連天地都無法控制。當戟法使出之時,連張遼自己都不知長戟下一次將攻擊到哪個位置,讓人根本無從防備,從而對敵人造成絕殺一擊。當張遼使出這一招亂天戟法之時,圍觀的百姓們只能看到張遼的身邊到處都是長戟的影子,但是,他們都知道,這些影子都是虛幻的,真正的長戟的蹤影,早就不知道跑到哪個方位去了。

    然而,面對張遼如此強勢的一招,太史慈卻是神色不變,雙目陡然間睜大,臉色威嚴,好似怒目金剛,要將張遼看透一般。

    「好戟法,不過某家的槍法也不弱。張文遠,且見識某家的落雨槍法!」

    太史慈的落雨槍法,槍法如其名的意思一樣。太史慈在大雨落下之時,在雨中揮槍,每一次擊出都將細小的雨滴刺破,而且,雨滴落下之時同樣也是沒有規律的,讓人無法捉摸。而太史慈愣是將長槍能夠觸及到的雨滴擊破,由此可以看出太史慈槍法的凌厲和急速。從這一點上來說,太史慈的落雨槍法和張遼的亂天戟法倒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二人的招式都沒有規律,靠著招式的本身進行攻擊,至於到底誰更強,卻是一時之間難以分辨出。

    「鏗鏗鏗!」

    「鏘鏘鏘!」

    圍觀的眾人只能聽到戰場中央武器碰撞的聲音,而兩人武器的影子,卻是絲毫沒有蹤跡。就連二人的身影,似乎都有些模糊,讓人感覺有些不真實了。

    「希律律!」

    「希律律!」

    突然,戰場中央傳來兩道淒厲的哀鳴聲,很顯然,二人胯下的戰馬已經無法承受二人招式的碰撞,正在發出抗議的聲音。而戰馬的哀鳴聲,似乎成為了號令聲,當戰馬哀鳴之時,張遼和太史慈二人同時停手,二人的身子同時倒退,胯下戰馬也跟著倒退。

    看上去張遼和太史慈二人同時倒退了五步的距離,然而,若是有眼尖的人可以看出,兩人倒退的距離還是有著差異的。

    張遼連人帶馬退了五步,每一步約有一米的距離,這五步則倒退了五米的距離;然而,再仔細觀看太史慈倒退的距離。每一步約在八十公分左右,而五步則是倒退了四米左右的距離。從這一點來看,顯然太史慈的招式更強,所以張遼才會退的更遠。當然,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看出這一點差異,只有少數的人看了出來,這其中自然包括戰場上的張遼和太史慈。按照這樣推論,顯然張遼比太史慈弱了一些。

    其實,歷史上也有記載證明,太史慈比張遼強。

    在當時曹操和孫權的戰鬥之中,太史慈和張遼就單挑過。兩人戰了八十回合,卻是不分勝負,從這裡看似乎二人的水平一樣。然而,接下去還說了一句,太史慈見背後有人墮馬,掃開張遼,便往本陣奔回。在如此戰場之上,還敢把目光望向別處,若不是戰力別對方強一些,又豈能做到?而且當時李典、樂進已經快要抓住孫權了,按理來說這種時候,張遼肯定要阻止太史慈回援,讓樂進和李典拿下孫權。可是,太史慈棄卻張遼往本陣便會,說的好像是家常便飯一般。顯然,不是張遼不想攔住太史慈,而是張遼攔不住。當時也沒有記載說明太史慈的戰馬是良駒,而太史慈還能如此輕鬆的擺脫張遼回援孫權,由此可見,太史慈是比張遼還強的存在。

    「太史子義果然好武藝,某自認不敵。不過,某不會一直認輸,早晚有一日,你我還要再戰一場。」

    張遼倒是磊落,最強的招式和對方碰撞,已經顯示自己處於下風。張遼倒也乾脆,當場便認輸了。

    「某固所願!」(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