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建立豪門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八章 孫藝霖 文 / 鳳三九

    孫藝霖接著說:「中國有一句古話『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過去秀才不出門,聽誰說的呢,當然在茶肆酒館,聽人們口口傳播的。而現在,這任務就交給我們這些新聞工作者了!所以,作為記者,你就要忠實地報道事實。

    新聞工作者的任務主要有三點:第一,敏銳地去發現事實;第二,忠實地去報道事實;第三,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新聞工作者要做的第一點。

    敏銳地去發現事實

    事實客觀存在,但有些事實要去發現它、把握它,則需要一雙敏銳的眼睛。正如法國美學家羅丹說的,『生活中並不是缺少美,而是我們本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我國著名的老一輩記者肖乾也說過新聞工作者『同坐在沙發上沉思的政治家或歷史學家畢竟不一樣,他是個哨兵,甚至是個偵察兵』。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新聞工作者就像那鷹犬一樣,嗅覺一定要靈敏。

    敏銳的眼光,靈敏的嗅覺背後,還需要一個勤于思索、善於思考大腦。國外新聞學著作裡曾引用過這樣一個事例:

    一位新來報館的年輕記者總編輯叫他去採訪某先生和某女士的婚禮。他事先對此次採訪做了種種設想和較充分的準備。但是,當那天他走到新郎家門口打算進去採訪時,看門的卻告訴他:婚禮不舉行了,因為新郎跑了。於是這位年輕記者垂頭喪氣地回到報館,向總編輯報告自己採訪失敗的消息。總編輯聽罷,拍案叫道:新郎跑了,不比原來的婚禮是更大的新聞嗎?你為什麼不馬上採訪?這一說,那年青的記者才恍然大悟。

    這一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善於思考,缺乏敏銳的目光,沒有靈敏的嗅覺,即使是新聞與你擦肩而過,你也發現不了,更是捕捉不到。

    記者最為重要的職責和任務,就是采寫報道。記者是讀者與事實之間的橋樑。」

    孫藝霖笑瞇瞇的掃了全場一眼,一眼就看到了第二排的方虹。

    方虹也正用如饑似渴的目光盯著老師。

    他的眼睛一亮。

    他問道:「你們是未來的新聞工作者,有一本書,不知道你們看過嗎?」說著,在黑板上板書:《第三次浪潮》

    轉過身問道:「有沒有?」

    沒人回應。

    看看全場,失望地繼續發問:「難道,一個,都,沒有?」

    夏靈鳳舉起手:「我看過!」

    孫藝霖一看:方虹旁邊的一個女孩,定睛一看,也很漂亮。

    不過,方虹的美是一種張揚的美,這個女生是一種靈動的美。

    孫藝霖眉眼飛揚:「哦!你看過?說說你的印象!」

    夏靈鳳說:「阿爾溫。托夫勒對未來做了預測,第三次革命,是信息革命。將來跨國企業將盛行;電腦發明使soho(在家工作)成為可能;人們將擺脫朝九晚五工作的桎梏;核心家庭的瓦解;diy(自己動手做)運動將興起!」

    孫藝霖悠悠地大力地拍著巴掌:「好!精彩!你讀了幾遍?」

    夏靈鳳回答道:「讀了三遍。放假在家沒事,就拿起書讀!」

    孫藝霖又大力地悠悠地拍著巴掌:「好!好!請告訴大家你的名字!」

    夏靈鳳回答:「我叫夏靈鳳!春夏秋冬的『夏』,靈巧的『靈』,鳳凰的『鳳』。」

    「好!你在前排,大家看不清楚你!」說著,胳膊一揮,手劃了一圈,朝前一指,「轉過身去,介紹一下你自己!」

    夏靈鳳大大方方地轉身,面朝大家,手抬起,放在額頭,微笑敬禮:「我叫夏靈鳳,來自湖北乙陽市,以後,請大家多多關照!」

    大家都熱烈鼓起掌來。

    夏靈鳳轉身坐下。

    方虹笑著用力握了下夏靈鳳的手。

    孫藝霖繼續講課。

    「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的代表作之一。闡述了由科學技術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各方面的變化與趨勢。1980年3月出版後,在美國文化思想界中特別引人注目。他認為,人類社會正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這個事情名之曰「第三次浪潮文明」。

    人類迄今已經歷了兩次浪潮文明:第一次是「農業革命」,即人類從原始野蠻的漁獵時代進入以農業為基礎的社會,歷時幾千年;第二次是「工業革命」,歷時300年,它摧毀了古老的文明社會。工業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0年達到頂峰。在第二次浪潮時期,以使用不能再生產的化石燃料,作為能源基礎;技術突飛猛進;出現大規模的銷售系統。家庭不再是共同勞動的經濟單位。小家庭、工廠式的學校加上大公司,三者形成第二次浪潮時期的社會結構。

    第三次浪潮時期,以電子工業、宇航工業、海洋工業、遺傳工程組成工業群;社會進步不再以技術和物質生活標準來衡量,而以豐富多彩的文化來衡量。這就是『信息工業革命。』

    我們每個人都會深深地感覺到,我們每天都處於新聞媒體的包圍之中。我們已經習慣了『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生活方式;對於新聞媒體,我們已經深深地依賴它們給我們提供信息。試想,如果記者給人們提供一條虛假的新聞,將會對社會產生多麼不良的影響,因此,忠實地報道事實,應該成為記者的神聖職責和義不容辭的任務。

    忠實地報道事實,是新聞工作本質決定的。

    李大釗曾說過:『現在的新聞,就是將來的歷史。』

    著名學者吳晗說過:『歷史工作者是記錄昨天的歷史,新聞工作者記錄今天的歷史。』

    歷史是容不得半點弄虛作假的。

    尊重事實,秉筆直書是我國史官的優良傳統。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右卿崔杼殺害了國王齊莊公齊光,崔杼命令太史以得傳染病而死來記載齊莊公的死。太史不從,直書崔杼弒君,因此激怒了崔杼而被殺。崔杼又命令太史的弟弟改寫,其弟從了嗎?大家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