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1章 暗算 文 / 李好
這下子事情出來了,可是水災已經發生了。
皇上在朝堂上大發雷霆,立刻讓人去辦,不僅是當地的官員要撤下來,可是這要去督辦的官員也得安排下來。
畢竟,洪水過後,要安置災民,這糧食,還有大夫等,都得安排好,不然災民可就成了亂民了。
六部官員更是忙得腳不沾地,武官倒是好派,當地不遠就有武官駐守,可是文官方面,得要朝廷這邊派過去。也顯示皇上對此事的重視。
這種誰讓,很多人都不想沾手,畢竟,辦的好了,是應該的,可是辦的不好,到時候極有可能是會被降職,甚至,這災區過後有瘟疫的可能性極大,大家好不容易考上進士當了官,奮鬥了這麼多年,才有了如今的成就,誰想著去那地方送死啊,得了瘟疫的死法還好一般的死法不一樣,死了是要焚燒的,到時候屍骨無存的,連個魂魄都沒有。
所以,要不是皇上指派,或者有人心裡真的想立功,還真沒有人那麼衝鋒陷陣的。免得一個不小心,就和家人陰陽相隔。
就算是有太醫跟著又如何?又不是沒有前例,有的太醫自己還被感染上了瘟疫,然後死了的。
幾十年前不就是有朝廷派過去的官員,連同太醫,都沒有治好當地的瘟疫,結果自己也感染了,朝廷沒有辦法,只能派了官兵,把那幾個地方的人都給圍了起來,直接射殺,然後全部焚燒了嗎?
所以這種倒霉的事兒,誰沾著誰倒霉。
那些內閣大臣們,年紀大了,皇上是不會派他們過去的,下面的人,生怕被這些內閣大臣們或者自己的頂頭上司給舉薦過去,所以這段時間,大家都有些人心惶惶的。
沒想到吏部尚書大人卻自己主動的舉薦了自己的下屬趙水生,認為趙水生在地方上政績做的也好,得了當地老百姓的一片讚賞,更是破了官銀案,才年過三十,就已經是正三品的吏部侍郎,到了吏部,又矜矜業業,辦的差事也讓他這個頂頭上司很滿意。所以這個人選,陸尚書推薦的很好。一點兒負擔也沒有。
而跟著附和吏部尚書的官員也都出來舉薦趙水生,認為趙水生能當這個賑災欽差,那是最好不過的人選了,大家都是偽為君分憂,趙大人可謂是最好的人選了。
因為趙水生這個年紀,就當了正三品的官員,在這一群上朝的朝臣中,顯得很是年紀,大家有的是覺得他年少有為,有的可是心裡嫉妒,現在是他頂頭上司舉薦,大家跟著起哄,也是正好。
或者這位陸尚書真的是想著讓這位下屬能更進一步呢。
畢竟雖然去賑災凶險,可是做好了,回來那就是陞官的可能性極高,這位陸尚書該不是想著把自己尚書的位置給趙侍郎吧。
而同樣為吏部侍郎的錢侍郎,也跟著陸尚書保舉趙水生當這個賑災欽差。
皇上倒是意動了,這賑災,人選是越快越好,拖久了就越不利。
皇上還想著有人主動請纓,可是沒有一個,現在吏部尚書能舉薦自己的下屬,皇上想著趙水生確實是個有本事的,他去賑災,或者就能立刻解決了,民亂什麼的,堅決不能有。
哦,對了,趙水生在當同知的時候,不是還阻止了一次民亂嗎?
當初皇上還覺得趙水生是個福將,所以皇上更是覺得派趙水生去河南那一代,是最好的人選。
溫如庭一看皇上的表情,就知道要糟糕,忙要躬身說什麼。被旁邊的戴閣老搶了先,說道:「皇上,趙侍郎確實是個好人選,趙侍郎是溫大人的門下弟子,想來溫大人也不會反對自己的弟子去為皇上分憂,何況,趙侍郎還是各位皇子們的先生,更應該以身作則才是。」
溫如庭知道這樣一說,皇上就更堅定了,於是說道:「皇上,臣以為,既然是賑災,各方調度就更需要及時,如果有人因為調度不及時,而耽誤了災情,趙大人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沒有辦法。」
皇上聽了點頭,說道:「溫大人說的極是,既然這樣,朕就下旨,讓趙侍郎在各地調度東西的時候,都以趙侍郎為先,若是誰不聽調令,趙侍郎可以不用稟報,先行處置即可。」
看來,這皇上還真是高看這趙水生,連這個旨意都能下。
陸尚書和戴閣老對視一眼,各自又低下了頭,這個時候反對皇上的話,那麼就會被皇上所不喜,還不如順著皇上,讓這趙水生去那賑災的地方,那地方去的人,都是九死一生,能不能有名活著回來,都不一定呢。
就是能活著回來,也會丟掉半條命,最要緊的是把人給定下來。
趙水生躬身說道:「臣領旨。」
溫如庭心裡暗歎,看來事情果然如致遠說的一樣,就是不知道致遠有沒有萬全之策。
雖然致遠是個有分寸的,可是賑災這個事兒,存在的變數太多了,人的命到了那時候就不值錢了。就是立再大的功勞又如何?
趙家也就是致遠一個當官的,根基淺,他要是不在了,趙家可就垮了,致遠的兩個孩子,都還小呢,萬一致遠不在了,這滿府的人可怎麼辦?
就是他們溫家,以後也肯定會敗落的。
真是不知道,這戴閣老和這陸尚書怎麼暗地裡攪合到一起來了。看來,是自己疏忽了。
「致遠,今天的事兒,是先生沒有做好,連累你了!」溫如庭對趙水生說道。
他和戴閣老一直是政見不合的兩人都掙著那首輔的位置,戴閣老不好對付自己,只好把目光對準了自己的弟子,知道自己重視趙水生,所以就趁著這個機會,想把趙水生這樣給弄下去了。
畢竟,賑災的事兒,一個不好,就會丟了官,所以大家都不想沾上。
一個閣老,一個尚書,聯名保舉,其中一個還是趙水生的頂頭上司,這樣的皇上肯定會考慮的。
不過,致遠老早就這個事兒,和自己打過招呼,說若是真有人舉薦他,到時候也別讓他為難,沒想到事情還真的那麼出了。
「先生別這樣說,說起來,我也沒有想到,這陸尚書心眼是如此的小。」趙水生搖頭說道。
不過是兒女事情,只是說道一下,就記恨在心,這樣的人,也虧得他怎麼在這尚書的位置上呆了那麼久,凡是得罪他的人,豈不是都沒有什麼好下場了?
溫如庭問道:「難道你平時在吏部,有什麼事情得罪了他,或者是你查出來了,他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所以才藉著這個機會發作,然後讓趙水生回不來了,以後就不能再威脅這陸尚書了?
趙水生到:「這倒是沒有,只是陸尚書想和我家小兒結親,只是瑾哥兒年紀還小,我們夫妻二人就沒有應下來。」
所以陸尚書看著跟平時一般無二,只是人家心裡已經記恨在心了,所以就著這個機會,才發作了下來,想讓自己有去無回呢。
溫如庭說道:「如果是這樣,這陸尚書的氣量真的是小的不能再小了。」
所以這陸尚書一直入不了內閣,和他這心胸也有關係了。
一個還沒有正式說起來的婚事,被委婉的拒絕了,就能做出這種報復的事兒來,看來,以前有關這陸尚書的傳聞,還真是有其事。
陸尚書以前有個玩得很好的同窗,後來兩人一起中了進士,可是這位進士最後卻被罷了官,直接鬱鬱而終了,當時就有人說,是因為這陸大人見有人更看好這個同窗,而不看好他,所以才被陸大人算計了。
不過,那時候陸尚書的那位同窗丟官,也不是陸大人經手的,所以就是懷疑,也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還是覺得陸尚書是無辜的。
陸尚書平時做的也挺好,後來官越做越大,大家都只有奉承他的,所以他就沒有什麼那樣的心思。
沒想到,現在竟然因為一個晚輩的婚事,就這麼算計起來了。
趙水生說道:「恐怕現在因為陸尚書的年紀大了,等不及了,更是看不開了,所以才會這樣,先生,這事兒,我早有準備,賑災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難,既然已經不可避免,那不如積極應對,反而更有生路。」
「好!不愧是我溫如庭的弟子,這樣才像話,你放心,朝廷裡這邊有我看著,不會讓你有後顧之憂的,那戴閣老不過是想砍掉我的一個左膀右臂,他更好的能當上首輔,只是他算計錯了。」
等趙水生賑災回來,戴閣老的事兒,也該算一算了,他溫如庭也不是這樣只會讓人算計的人。
趙水生回去後,李梨花也知道他不久就要離開家裡去賑災了,雖然當了欽差大臣,可是這種事兒,也不是什麼好事兒,包括老趙頭在內的,臉上都沒有個笑臉,老趙頭是擔心老二這一去,萬一真的有個什麼三長兩短的,他們這整個家怎麼辦?
這個時候,老趙頭無比清楚的知道,他們這個家,靠的是老二,如果老二不在了,那他們家就什麼都不是。
就是老三還能有幾個鋪子,可是當官的哥哥都不在了,這生意做下去,還能做的好嗎?
為什麼老天爺這麼不長眼,他兒子還這麼年輕,就讓他去那要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