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天庭奇事

正文 第六章 南天門遇阻 文 / 勞奴

    祥雲遠遠地飛上天空,在地上看,漸漸地就無影無蹤了。可在天上,那祥雲卻依然滾滾而來,唐僧師徒與小白龍立於雲上,不時與站在雲頭上的黑雲、白雲、黃雲、紅雲等各色大神相逢而過,呼呼帶風而過。

    行了個把時辰,他們見前面有一處仙境,山花簇簇,樓閣重疊,一隻高聳的煉鋼丹爐冒著青煙。悟空認得,這是太上老君煉金丹的地方,正好唐僧師傅也累了,悟空就建議師傅說:「師傅,你知道這是哪裡嗎?」

    唐僧說:「為師是第一次上天一遊,只知道這天上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哪裡知道是哪一位大神之處。」

    悟空說:「這是太上老君的煉丹閣,我們不妨到這裡休息一下,討口水喝吧。」

    唐僧說:「哦,好是好的,只是你當初打壞了老君的練丹爐,偷吃了他的金丹,太上老君會歡迎你這位狂猴嗎?還是趕路吧。」

    悟空說:「不礙的,這些事都過去那麼多年了,我也改邪歸正了,太上老君寬洪大量,哪會跟我小猴子計較這個,我也好趁這個機會去賠個不是,你說對不?」

    八戒和沙僧也有點口渴,說:「師傅,悟空說的在理,咱就去吧,給悟空一個機會,好讓太上老君重新認識一下,一個功勞輝煌嶄新的猴子閃亮登場了。」

    師徒們都開心地笑了。

    來到煉丹閣,只見一位白髮老翁手執一把鐵扇從閣內出來,向煉丹爐走去。悟空認出了太上老君,急忙上前拱手施禮:「太上老君在上,受猴兒一拜。」

    太上老君一回頭,見到了唐僧一行,驚訝地問:「莫非是人皇大唐高僧取經回來了嗎?」

    唐僧雙手合十,施禮答道:「正是貧僧,初見太上老君,多多打擾了。」

    「哪裡哪裡,貴客迎門,快快到廳裡一坐。」太上老君丟下煉丹的扇子,喊了一聲,來了一位仙童,便引領唐僧師徒四人進了煉丹閣正廳,仙童用瓊瑤之水泡上極品好茶,又端上一盤金丹,一共五粒,讓唐僧一行享用。

    唐僧看到太上老君將辛辛苦苦煉出來的金丹為他們享用,感到十分不安,說:「吾等無功無德,老君將這麼貴重的珍品讓我們分享,實在是不敢當啊。」

    太上老君說:「大唐高僧不必客氣,雖說這也是金丹,可金丹與金丹卻有不同。主要根據冶煉時間長短。這金丹只是初級的,吃了可以保治百病,真正好金丹卻要煉千年以上,那些金丹被大聖吃了不少,所以他才會銅頭鐵臂,長生不老。」

    八戒看到金丹,早就垂涎欲滴了,就說:「既然才老君說這也不是最好的金丹,那就別客氣了,師傅,你正好身子骨不太壯實,吃了這金丹,你就可以百病全無,可以全力以赴地研習你西天取來的經書了呀?」

    如此一說,再加上太上老君一勸,大家就要開口吃了。就在這時,忽聽院外的白龍馬發出噴噴噴的不滿聲,而且蹄子亂蹬。

    唐僧一行不知道一向溫順的小白龍為什麼在這時候發了脾氣,就走了出來,看個究竟。唐僧念了幾句咒語,小白龍才會說話。小白龍向唐僧請求:「師傅,如今已將到天廷,我們的取經之路也徹底結束了,你也用不著騎我了,可我跟著你們,你們都是人形,我卻是一匹馬,在人間,我餓了還有沙僧幫我弄點草料,現在來到了天上,你們可以喝瓊漿吃金丹,可我連口水也喝不上,西天取經我沒有功勞,苦勞總還是有的吧,怎麼不騎我了,還要讓我變成一匹馬跟著你們瞎晃當呢?還是還我的人形吧。」

    小白龍的一席話,讓唐僧紅了臉,就是呀,小白龍身為龍王三太子,觸犯天條下界受罰,食了唐僧坐騎白龍馬,經觀音菩薩點化變成了小白龍,仍當唐僧坐騎,之後,小白龍就馱著師傅,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戰勝艱難險阻,終於西天取經成功,罪早已贖了,功也立了,到現在還讓他變成一匹馬,實在是有點不公平了。悟空、八戒、沙僧也跟著說情,唐僧就說:「小白龍呀,你跟著我吃苦受累,辛苦你了,也委屈你了。多少年來,一直將你當成一匹馬,甚至將你三太子的原貌都忘掉了,這是師傅的不是,你也別生氣了。從今天起,我就解除你做馬的義務,恢復你原來的模樣。」

    說罷,唐僧雙手合掌,唸唸有詞,不一會兒,小白龍身邊雲氣霧罩,等煙霧散去,只見一位秀美的後生,著一身白錦,站在了唐僧師徒面前。

    「師傅在上,受徒兒一拜!」小白龍跪在師傅面前。

    唐僧一把將小白龍扶起,說:「快快請起,這麼多年委屈你了。」

    這一句話讓小白龍感動不已,他壓抑著自己,不讓眼淚流出來,可停了一會兒,還是沒有壓抑住,便哇地一聲大哭了。

    告別了太上老君,師徒一行五人駕雲繼續前行。

    在太上老君那兒喝了好茶,又食了一粒金丹,八戒有一種滿足感,立在雲頭上,望著天空中的各種風景,雲霞瓊瑤,仙境仙海仙山,便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不自覺地就唱起了小曲來。

    悟空嫌他的豬嗓子難聽,就說老二,你罷了吧,我這順風耳馬上讓你那噪聲弄聾了。

    八戒倒是不生氣,說:「猴哥,你說咱們馬上到了南天門會是個什麼樣子?玉皇大帝會不會率領武百官在南天門外迎候咱們呢?」

    「哈哈,你想讓玉皇大帝迎接咱們?你也不算算咱們是哪根蔥,他會將咱們當回事嗎?」一直不說話的小白龍開了口。

    悟空說:「俺老孫算不上哪根蔥,那俺師傅也算不上哪根蔥?俺們奉命天子,西天取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經歸來,出來迎一下還不是應該的?在大唐都做到了,唐高宗親自迎接,來到天庭,他玉

    皇老兒不迎我就算了,還不得迎迎咱師傅?」

    「悟空,嘴巴乾淨點,注意明形象,什麼玉皇老兒的,又不是你大鬧天宮那時光。如今你也是佛門子弟了,取經功臣,當用明語言,至於迎不迎的,都是空有虛名罷了,我等本身皈依佛門,萬事皆空,哪還會計較這些禮節?」

    小白龍說:「玉皇大帝的真名是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是執掌南北極、天地人,天地經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之神,除了悟空大師兄外,我們誰沒吃過他的虧?他是位尊神,不是他不能出來迎候我們,是眾神之神的位子不可能讓他離開那裡一步?我們幾個,師傅你可別以為我說話不好聽,我們幾個在天庭裡連個位子都沒有,說個不好聽的話,連剛才在太上老君旁侍候我們的那位仙童都不如,人家還是在編的呢?咱們算什麼?什麼都不是,不錯,咱們西天取經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但與天界各位大神相比,那是九牛之一毛呀,如果玉皇大帝對我們破了格,像唐高宗那樣出來迎接,那許多掌管天體中的各位大神往哪裡擺放?我們還是有點自知之明吧。」

    「操!」悟空發了一句牢騷,我看他玉皇老老,嘿嘿,玉皇大帝不咋的。」悟空又差一點說出了玉皇老兒的口頭禪。

    本來都是很有精神的,被告小白龍這一盆冷水潑下來,大家的情緒都涼了下來。八戒便發起了牢騷,說:「不把我們當根蔥就算了,何必去求他們?大不了我下界去。」

    「是不是到高老莊去?」悟空逗他說。

    「去就去,又怎的?和尚帽子不要了,還給師傅?怎的?」

    唐僧瞪了他們二位一眼:「休得胡說八道,有辱佛門。」

    大家這才不吭聲了,繼續將雲頭翻得更快,不時就來到了南天門外。

    唐僧一行按下雲送,輕輕落地。只見那天宮在雲氣堆攏下,顯得更加雄偉高大,輝煌美麗和神秘。南天門外,流雲滾動,不時有神山從雲霧中冒出,那神山上又有神花神樹神草,讓人留連忘返。

    南天門高大雄偉,三重門相聯並立,樓門飛簷重疊,雕樑畫棟。宮牆蜿蜒,盤旋而上,直通天宮。遠處的天宮,高高在上,樓閣重重,深不可測,金瓦綠簷,閃熸五彩奇光。

    天神天將各執兵器,分列兩行,把守在南天門外,個個粗壯雄偉,力大無窮。此時他們怒目圓睜,聚精會神,絲紋不動,讓人視之有敬畏之感。南天門一側,立一碩大無比的大鼓,兩位鼓手分立兩邊,一位值班的天神,遊走於值班的天兵天將之間。

    從雲頭上下來,唐僧一行在悟空的引領下,來到了南天門。

    值班的天神見到唐僧一行,並不知道他們是哪路神仙,但他仔細辨認了一番,認出了悟空,笑道:「喲,這不是大聖先生嗎?別來無恙啊?今兒來天宮有何貴幹呀!」

    悟空也不認得這位天神,他當初在天宮當弼馬瘟和大鬧天宮時,打得天兵天將落花流水,天神們都認得他,可他卻記不得各位天神。

    悟空回答道:「我今兒來可不是來大鬧天宮的,說話不要陰陽怪氣的,我老孫有正事。」說罷,往後一指,說:「這是大唐高僧,今天帶著我們師徒從西天取經回來,特向玉皇大帝覆命,我們保衛師傅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又經千險萬險,才取得成功,快快稟報玉皇,我們要當面稟報。」

    唐僧拱手向這位守門神施禮,那守門神態度有點輕微的傲慢,並不把唐僧當回事兒,浮衍地還下禮,說:「喲,要見玉皇大帝呀,噢,噢,噢,我先來看看。」

    「噢噢噢,噢什麼噢,看什麼看,你是看門狗呀,快去稟報!」悟空火氣上來了。

    見悟空生了氣,那守門神也不敢再惹事生非,只好皮笑肉不笑地說:「好好,大聖先生,唐僧師傅,你們師徒幾個稍等,我翻一下接待表。」

    說罷,那守門神來到了通天鼓的左側,那兒是一套較矮的房舍,是值班的天兵天將天神休息的地方,他進了房內,找出一個本子,只見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字,他左瞅瞅,右瞅瞅,終於找到了一行字,說:「大聖大聖,唐僧師傅,在這裡。」

    那守門神將那一行字指給悟空唐僧等人看,只見上面寫著:「一百四十二宗:大唐高僧靄見玉皇大帝,稟報西天取經事宜。」

    悟空問那守門神:「這是什麼意思,什麼一百四十二宗?」

    那守門神說:「按照天宮的規定,各路大神需要表奏玉帝,必須先有預約。你們在泰山登天時,設壇台祭天,說明了唐僧一行要稟報西天取經之事,算是向天庭打了招呼,也就是有了預約,但這時,你們前面已有一百四十位大神向玉帝預約了,所以,你們的玉帝招見就排在了第一百四十二位。」

    「哈哈,還等著玉帝出來迎接呢,現在已經將我們晾在這兒了。」小白龍說。

    悟空說:「你現在給玉帝通報一聲,就說我們是從西天取經過來的,事情非常重要,非同一般的重要,玉帝差我們去的時候,專門派我、八戒、沙僧、小白龍護駕,怎麼取得成功了,卻用這種態度對待我們,這是不是對我們的工作太不重視了,難道我們取經的事不重要了嗎?」

    守門神說:「哪裡,哪裡,你們取經是為了讓眾生苦海求渡,哪能不重要呢?玉帝怎能對你們取經的事情不重視呢?不會的,絕對不會的。玉帝堅信你們的成功,對你們是充滿了希望和信心的,不要懷疑玉帝才是。」

    「那為什麼將我們晾在了這兒?」

    「不是故意地將你們晾在了這兒,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天庭訂的有規矩,有規矩就得按規矩辦對不對?你們排隊排到了這兒,我能將你們移到前面去嗎?疑到前

    面去別的大神能願意嗎?況且,前面的這一百四十一位大神,哪個都是不能得罪的,他們的事也不比你們的小。」

    「難道什麼事還能比苦渡眾生重要嗎?」

    「這個嘛,不能這樣比。你看,排在第一位的是太白金星,他是在匯報宮裡各位大神的位置調整問題,排在第二位的是雷公,他要匯報崑崙山到處建神捨的事,太濫太多,將那好山好水都搶戰了,彼此戰爭不斷,山水遭到嚴重破壞,他要求將那濫造的神捨用雷劈掉,變成一座雪山,省得各路神仙在那兒亂爭亂鬧、、、、、、、」

    「好了,好了,不必說了,我看他們的事都沒有我們的事重要,給玉帝通報,就說我老孫的師傅到了,請他聽取稟報。」

    「小神不敢,那是違反天條的事,革職查辦是小事,罰下天界是小事,壞了天庭的規矩,小神罪不敢當。」

    「我看你這丫就是油嘴滑舌,你那大鼓是做啥用的?」

    「那鼓是通天鼓,你知道的,只有發生不可預測的特等事件才能敲擊那鼓,一敲那鼓,不是驚動玉帝一人,而是驚武百官,各路天神,各路大仙,所以,那鼓由專門的天兵天將守護著,不能動的。」

    唐僧見狀,就勸悟空:「算了,我們就按天庭的規矩辦,在這兒等吧。」

    悟空還是不服氣,對師傅說:「他們是欺負我們無職無位,神不神仙不仙的,不把我們當回事兒,師傅,在天上一天在下界就是百年,等時功夫,就像你西天取經,出去的時候是唐太宗執政,回來時就是唐高宗了,我們上天這一會兒,已經是武則天當皇帝了,你不是要快點回到人間幫助眾生苦海求渡嗎?有多少百姓在苦海裡還沒有等到你回去,他們的一生就過完了,你說這能等嗎?」

    「這個?」

    「師傅,你沒與他們打過交道,我是與他們打過多少次仗了,今天是為公事,怕個鳥?我就要破個例,敲一下那個通天鼓。」

    說罷,孫悟空抬步上前,八戒、沙僧、小白龍緊隨其後。

    走到那通天神鼓跟前,幾位天兵天將各執兵器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沒有天庭之命不得敲擊神鼓!」

    「讓開!知道我孫爺爺是誰嗎?我大鬧天宮的時候你們還沒有出世呢!」

    你說幾不說,他們就打了起來。悟空執金筘棒狂舞,豬八戒、沙僧、小白龍各拿傢伙助戰,只幾個回合,將那幾位守護通天鼓的守護神打得哭爹叫娘,倒在一旁。

    悟空便拎起那兩隻玉槌,砰砰砰地敲響了通天鼓。

    砰砰砰的鼓響,驚動了天庭。

    這當兒,玉帝正在與真武大帝商量保護下界胡人之事。

    原來,大唐皇上祭天上表,說北方常年大旱,胡人、突厥人侵掠中原,屢撫屢犯,雖說歷代君王採取和親、送財物之舉,但只能好一時,不能好一世。由於這些胡人都居住北方,屬真武大帝統轄,他們善騎射,勇猛無比,大唐征戰十戰九敗,希望玉帝協調真武大帝不必袒護野蠻之族,讓其自生自滅。當太白金星將大唐皇上的請求宣讀完畢時,真武大帝便據理力爭。說:「這個大唐小皇兒真是不知天多高地多厚,說話兒不嫌帶砂子硌牙,什麼話都敢講。玉帝,你是知道的,我雖然統轄北方,主星宿生死,可我也是對北方各國帝王和族主一碗水端平的。就說那唐玄宗,在開國之時,他受北方遼國、契丹侵擾,唐玄宗在真武廟求救於我,我便托夢給他,說我乃天之尊神,降於終南山,將為你們的守護神。正是在我的幫助下,大唐江山得以穩固,唐玄宗為了表示對我的感謝,還專門在終南山為我修建了真武廟。太白金星說,正是唐皇為你修了廟,而胡人、突厥人、契丹人等等,也都倣傚大唐做法,也修廟求你保護,於是,你保護這一邊,那一邊就吃虧,你保護那一邊,這一邊就吃虧,現在你是保護胡人太多了一點吧。也就是在玉帝與諸神討論到這個節骨眼上的時候,通天鼓響了。

    「發生了什麼事?出去看看!」玉帝說。

    武百官,二十八宿星,三十六天罡,都哄地一聲,跑出宮門之外。

    太白金星見值班神從南天門飛奔而來,便問道:「怎麼回事?誰這麼大的膽子,不經允許隨便擊鼓?」

    「太白金星大神,不好了,大唐特使唐僧師徒弟們到了。」

    「到了就到了,我們早知道了,他不是排在一百四十二宗嗎?安排他們耐心等待就是了,誰叫你們擊的鼓?」

    那值班神說:「俺可不敢擊鼓呀,是那大鬧天宮的神猴孫悟空擊的,他說他們費盡千辛萬苦,執行玉帝和下界大唐皇上之命,前去西天取經,如今取經成功,要向天庭匯報,卻讓他們吃閉門羹,太不夠意思了。」

    「不是排上號了嗎?先讓他們歇息著,等玉帝處理好大事再召見他們。」

    「就是這樣才得罪的那神猴,他說他們取經是為了讓眾生超渡苦海,還有誰的事比他們的事大?排在一百四十二號,坐冷板凳,這就是不把他們當回事,他先擊鼓,這是先禮,若不作回應,他可就不可氣了。」

    如此以來,武百官也都不敢多言,怕這個孫猴子真的發起火來,動起了真格的,再上演一次大鬧天宮,那可就慘了。

    不過也有的武官嚥不下這口氣,二郎神就不孫悟空的氣:「有啥啦,西天取個經就成了有功者了,就可以不按天宮天條辦事了,那還了得?大鬧天宮有啥啦?結果還不是敗在我的手下?」

    也有的武官神反駁二郎神:「孫大聖是你楊二郎捉住的嗎?托塔李天王都不行,若不是請來西天佛祖,

    各路大神一齊下手,你能擒住孫大聖?」

    更有許多官向太白金星放話:「太白金星神,快向玉帝匯報吧,放唐僧師徒一行進宮,不然的話,真的讓大聖發了怒,那還真不好辦哩,當年他只是一隻猴王,現在可是身經百戰,羽翼豐滿的神猴了,真打起來,天兵天將還真找不出對手。」

    太白金星說:「可是,天宮有天宮的規矩,上奏玉帝是分先後的,他本被排在一百四十二號,現在讓他提前,一是破了天庭的規矩,以後就不好執行了,天庭的議事秩序就會被告打亂;二是各位大神都有來路,圓滿了孫大聖,卻得罪了一圈子;三是西天取經雖說是苦渡眾生的事,但那也是人界的一宗事,還有神界、仙界、靈界呢?」

    司天象的玄光神臣說:「那也好辦,雖說神界、靈界、仙界都在,他們都有事等著玉帝昭示,但人界可以有特殊情況,因為神界仙界靈界雖說也都非常重要,但他們與人界相比,卻是強勢界叢,而人界卻是弱勢界叢。神也好、仙也好、靈也好,都可以隨便要人的命,所以,人都是在苦海中,能夠渡過苦海,讓他們的日子過得好一引些,這也是玉帝讓他們師徒西天取經,以幫助眾生苦渡的目的,如今,他們來向玉帝匯報這檔事,而且唐僧也親自來了,人家是人還不是神呢,你將人家排在第一百四十二號,讓人家坐冷板凳,這個規矩本身就不合理,只是維護神的利益、仙的利益、靈的利益,卻忽略了人的利益,所以孫悟空被激怒也是有原因的。」

    太白金星說:「嗯,你說的是有道理的,咱們玉帝在天宮上,雖說也管天管地管空氣,但畢竟對下界瞭解甚少,有的規矩在制定時忽略了下界的情況,所以執行起來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是的,我要向玉帝匯報這一情況,將唐僧一行迎進來。」

    於是,武百官神就又折回了頭,來到天宮大殿內,向玉帝報告發生的情況。

    玉帝瞭解了這個情況,也感覺到有些頭痛,說:「讓他們首先匯報不是不可以,但規矩定了,儘管是不太合理的規矩,但在沒有改規矩之前,破這個規矩總是要有理由的呀?太白金星,那猴子是你的老朋友了,你說說,這個規矩怎麼改,況且他隨便敲了通天鼓,還得懲罰他呢?」

    太白金星說:「那也好辦,你就可以以玉帝的名義,宣佈一下特種事情可以特辦。你想想,人家唐僧是你派去的,任務是多麼重要自不必說了,神界、仙界、靈界也不能以他們高高在上就去壓人界不是?現在人家從下界來到上界,這是稀客呀,是百年不遇的事情呀,為何不能特事特辦呢?所以,就可以將他們提將前來,來之即辦,他們的事情是耽誤不得的。」

    二郎神說:「那有什麼?耽誤一會兒就掉了他的幾根猴毛了?」

    太白金星笑了:「不會掉下他的猴毛,可是,卻耽誤了他師傅的大事。天上一個天,人間百年,說話的當兒,大唐都在更新換代了,你若是讓他們等到一百四十二宗再辦他們的事,估計他們回去就不是唐僧,而是宋僧了,我這話你明白不?」

    眾武百神都唏噓一片,說,是這個理兒。

    太白金星繼續向玉帝說:「快快將唐僧一行迎進大殿,虛心聽一下下界的情況,對我們做天神的,都是非常好的機會,也瞭解不少下界的苦難,以便避免隨便對下界發威動術,錯殺了好人,助長了歪風。」

    「那孫猴子敲擊通天鼓的事該怎麼處罰呢?」玉帝問。

    太白金星說:「依我看,不但不罰,還要進行獎賞哩。」

    玉帝笑了:「太白愛卿你真會開玩笑,那猴子調皮搗蛋,敲我通天神鼓,頂多看他惹事多端不好對付,讓他一步不罰他也就算了,怎麼還要獎賞他呢?」

    太白金星說:「那猴子是從下界來的,為了讓我們及時瞭解下界情況,啟動了緊急情況用的通天鼓,這樣,我們就不得不認真對待,是他的這一鼓響,讓我們懂得了要正確和公平地對待下界,倒逼我們修正制度,這樣敢於冒險,敢試敢闖的人,有這樣非凡的勇氣和無私的精神,難道不值得宏揚嗎?」

    玉帝聽太白金星這樣一說,恍然大悟,說:「太白金星愛卿說的有理,就按你說的去辦吧,我准了。」

    於是太白金星帶著幾個隨從小神,出了宮殿,直奔南天門而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