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異界神帝王

正文 第二十八章 白蓮教 文 / 戰靈子

    我國舊時偽托彌勒教,並混合摩尼教、道教、白蓮宗及民間信仰之秘密教會,屬淨土教系統中反抗精神較強的教徒結社而成,流行於元、明、清三代。其中之彌勒教為崇奉彌勒佛之在家宗教團體,自隋唐之後,反抗精神較強的或野心分子屢藉名彌勒轉世,圖謀造反甚至企圖推翻當時統治王朝。摩尼教於唐武後時傳入我國,因唐武宗排佛,摩尼教亦遭禁,而轉入地下,以該教崇尚光明,所崇奉之神稱為明王,故改稱明教。此二教教義中皆含不滿現狀、憧憬未來之思想,燒香、吃齋等儀規亦多相似之處,二教接觸後,自然趨於融合。每逢現實政治令百姓失望時,彌勒、明王出世之謠傳自然湧現。此外,道教為我國固有信仰,流傳於民間之彌勒教、明教,自不免受其影響。故其後於元代興起之白蓮教,亦融合彌勒教、明教、道教三種信仰。除此之外,白蓮教之另一淵源,即為白蓮社。白蓮教自南宋誕生時起,具有兩種性格,即叛逆與安善兼而有之、交替表現的性格,因而它也就發揮了兩種社會功能。在平靜的歲月裡,白蓮教作為佛、道正統宗教的補充,在下層社會發揮佛、道二教所起不到的作用。每當天災**接踵而至或社會動亂之際,白蓮教就會與佛、道相悖,往往成為反抗精神較強或野心家利用農民暴動或農民起義實現野心的戰鬥旗幟和工具,這也是白蓮教不同於正統宗教的所具有的特質。東晉高僧慧遠於廬山創建白蓮社,精修念佛三昧,祈願往生西方淨土。南宋初年,慈照子元(茅子元)崇慕慧遠建白蓮社之遺風,故倡導一庶民念佛宗團,即白蓮宗(信徒被稱為白蓮菜),但由於其門人小茅闍梨之歪曲教理,致宋代末年時被認為是一種邪宗門,盛行於江南一帶。至於白蓮會之名,繫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由江南都邑縣之杜萬一結社集會而來。此時與子元系統之白蓮宗徒是否有聯繫則不明,但行白蓮佛事則有之。此白蓮會於元代時被視為亂賊,故受彈壓,並敕禁白蓮會之名目及一切左道亂世之術。此時,江西廬山東林寺之白蓮宗僧優曇普度,撰「廬山蓮宗寶鑒」十卷,闡明子元所倡之白蓮宗真義,並以之破斥當時白蓮會之邪說邪行。至武宗至大元年(1308),因福建省建寧路後山白蓮堂白蓮道人之非行,復被禁壓。然由於優曇普度親自上大都,努力於復教運動,於仁宗即位之頃(1312),又被允許復教。之後,英宗至治二年(1322)復三度被禁止活動。順宗時,欒城韓山童父子,詭言白蓮花開,彌勒降世,正式創設白蓮會,依托佛教,造作經卷符菉,傳佈民間,於至正十一年(1351)率部分人為亂,未久俱被處死,此即為「紅巾賊。」明太祖時,曾加以禁抑。明正德以後,白蓮會受羅教(明代羅清所創,宗旨近於禪宗南派)之影響,吸取「真空家鄉,無生父母」之思想,奉無生老母為創世主,宣稱無生老母派彌勒等神佛下凡,將迷失紅塵中之皇胎兒女收回真空家鄉。此後教派林立,名目繁多,各派之間互不相屬,教主獨攬大權,父死子繼;等級森嚴,教徒入教時舉行一定儀式,交納錢財,定期集會,燒香禮拜,宣講經卷,教習拳棒。迄神宗萬曆年間,徐鴻儒、王森又起,提倡白蓮教,此為白蓮教立名之始。然若論白蓮教中彌勒轉世之思想淵源,應始自隋唐;若就其混合諸信仰之型態而言,則應形成於南宋或元代。王森以得妖狐之異香,自稱聞香教主,率眾謀叛,波及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各省,尋亦敗亡。清乾隆年間,其教又起,教主安徽劉松,被捕充軍甘肅,又謀反,事敗被殺。其後劉之協、宋之清、王三槐、冷添祿等人再起,號召教眾,謀起兵覆清,事發,先後被殺。而官吏大肆搜索,株連甚多無辜。於是荊州、襄陽、四川、陝西、甘肅等處之餘眾,以官逼民反為詞,紛紛揭竿而起,蔓延達五行省,時稱川楚教徒之役。清軍與之戰,無功,乃行堅壁清野之策,由額勒登保、楊遇春、楊芳等次第平定之。然白蓮教之根株,仍未淨絕。清末的義和團運動也與之相關,甚至當代許多華人邪教的炒作手法也與白蓮教如出一撤。這是因為白蓮教其本身就是當年異魔在崑崙神族心中誘發的心魔力量所化,能在潛意識中導人入魔,隨著神州九天結界的恢復,使得他們的力量受到影響,為了破壞神州九天結界,他們也開始了行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