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鎮軍將軍

正文 287在路上1 文 / 太湖西

    至於是誰給天津衛的守將下了毒,一時之間眾說紛紜,不過這肯定和日本人脫不了關係。但不管如何,日本人已經打開了薊縣的門戶,全軍向薊縣挺進。

    而此時,薊縣城內某間密室之中,趙雲正正襟而坐,通過面前一塊投影,查看著天津衛的戰局,看到日軍在突破天津衛後,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不由的一臉凝重之色。

    在其身邊正是此次負責守衛薊縣的王承斌,看到自己委以重任的八旗旗丁在日軍面前落荒而逃,面色同樣好不到哪兒去。

    「本以為有重兵把守天津衛,這一次抵抗日軍從海上進攻的情況會稍好一些,至少也能拖個一周或十天。日軍似乎對旅大特別重視,留守的軍隊盡皆是軍中精銳,而所派去增援青島的隊伍與之相比實力均弱了一籌,沒想到這群飯桶竟然連兩天都沒守住。看來這一次恐怕日軍得打到薊縣城下了。」王承斌看了看投影中的景象,唉聲歎氣的連連搖頭道。

    「王將軍不必自責,日軍早於我們佈局於天津衛,我們本來就已經晚了他們一步,只要不是晚得太久,那我們還是有機會打敗他們的。說起來,這一次日軍貌似衝過天津衛後,幾乎如入無人之境,但他們何嘗不是一支孤軍呢!空中,我們有南苑的機場,陸地,我們有滿蒙騎兵,而他們既不像旅大那樣有大口徑艦炮的火力支援,也沒有像樣的騎兵、坦克,所以論起來,王將軍麾下的滿洲混編團在裝備上可是佔了很大的優勢啊!雖然此次日軍挑選的時間頗為尷尬,先前駐守薊縣的幾支勁旅均已調往東北、西北,剩下的隊伍實力超群的,例如王將軍的嫡系部隊,又得分駐各地,彈壓地方軍閥,這才只能派滿蒙這兩個團前去迎戰。」趙雲又望了一眼投影中的戰場,臉上閃過一絲無奈之色,心中對於滿蒙的戰力也是打了個大大的問號。

    「蒙古騎兵團雖然實力不凡,但畢竟他們不是外蒙車臣汗的隊伍,沒有經歷過對陣蘇俄的經歷,武器也多是馬槍,輕機槍和馬車機槍裝備較少,而且他們還多是內蒙王爺臨時拼湊起來的隊伍,這些人中很多還有著親日的嫌疑,若是最終依仗他們的話,戰局恐怕並不會太理想。」王承斌既然收留了這些蒙古騎兵,自然對他們都進行了摸底,清楚這些人都是群什麼貨色,眼神一黯,不由透露出了一股悲哀。

    「敢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趙雲眉頭一挑,對於王承斌的消極態度訓斥道,「讓那些滿洲老爺兵給我上,我親自帶隊給你壓陣。你知道你擔心什麼,不就是你在旗內的話語權不夠嗎?這是國戰,若是有王爺貝勒旗主什麼的敢後退或者不聽你調遣,我替你砍了他們的腦袋,為你撐腰!」

    「謝大人支持!末將一定將這股日軍擋在城外,否則提頭來見!」聽到趙雲的許諾,王承斌頓時換上了大喜之色,興奮的說道。他在八旗內,指揮下那些鐵桿莊稼兵還行,可是薊縣內的黃帶子太多了,很多遺老遺少根本不買王承斌的賬,導致王承斌在薊縣內的辦事效率很受影響,而且上行下效,有人常常反問,某某王爺怎麼不應召啊?那你憑什麼就指揮指揮我們這些窮旗丁啊?我們祖上也是功臣,也是有爵位的!一碗水沒有端平,導致這些囂張慣了的旗丁肆意妄為,王承斌所受壓力可想而知。

    「你的頭不值錢,還是留給你自己吧!帖木兒部已經星夜馳援薊縣,不日即可趕到,你部只要拖住日軍兩三天即可!」趙雲神色同樣緩和下來,心頭不知為何竟浮現出了一絲感歎,「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怎麼就被這滿清給取代了呢?」

    明朝無論遇到多大的外部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從明英宗到崇禎末年的幾次薊縣保衛戰中,明朝更是堅定,兵臨城下仍然寧死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亡」,這樣的經歷在華夏歷史上罕見!而且與清廷的咸豐皇帝致薊縣百姓於不顧兩度倉狂出逃相比,趙雲不由得替大明的失敗感到悲哀。

    但不管悲哀不悲哀,現在日軍已經向薊縣挺進了,趙雲必須讓王承斌出戰了。一旦兵臨城下,那麼趙雲努力樹立起來的華夏形象,以及城內百姓的惶恐,那可是損失的太多太多了!

    兵貴神速,日軍的行軍速度很快,依靠著從天津搶來的火車,一路衝過了廊坊,讓王承斌準備在廊坊阻擊日軍的計劃落了空。

    這一系列的勝利,讓日軍上下都鬆了一口氣,日軍高層終於感覺到至少不是所有華夏的軍隊都突然雄起了,從人人可捏的軟柿子,變成了煮不爛,敲不碎的銅豌豆。華夏軍隊還是和以前一樣,只是裝備好了些,戰鬥意志還是一樣不堪。

    日軍是鬆了口氣,趙雲在後方只能表示無奈了。廊坊一失,日軍等於是打進了北直隸的地界,若是王承斌再敗一場,薊縣就是無兵可用的地步了。不過王承斌的努力還是給薊縣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

    日本人孤注一擲進軍的那兩天,北洋政府在民風彪悍的薊縣附近組織了十萬民眾大軍,以類似「殺胡令」般懸賞每顆日軍人頭的政令,稍稍阻攔了一下日軍的瘋狂。讓把日本人的手始終沒有伸進薊縣來。

    但這麼多雜牌隊伍的出現使得薊縣周圍小山頭林立,若是此次不能收拾日軍,那麼北洋政府那岌岌可危的政權,將變得更加的脆弱。而另一方面,日本人卻已經把戰車陸續送到了廊坊。僅僅過了兩天時間,北洋政府在召集眾人起來抵抗日軍的時候,日本人已經湊齊了20多輛坦克,以及在天津繳獲的四五百匹戰馬,一口氣衝垮了薊縣東南的三道防線。他們已經可以見到薊縣外圍通縣那古老的城牆了。

    但他們隨即又被華夏人的血肉之軀給頂了回來。

    通縣也就是後世的通州,成了一座絞肉機,雙方在這裡的損傷越來越大。整整一天的時間,槍炮聲就沒停過,在薊縣的南面和東面,雙方已經有超過兩萬的士兵倒下再也沒有爬起來。當然,其中華夏倒下的隊伍比日軍要多的多。

    華夏軍隊拼起了消耗,一度使得日本登陸軍隊的總人數不斷銳減。更令日軍頭痛的是彈藥的消耗,佔領天津後,日軍是繳獲了一批彈藥,但這些彈藥明顯是配備「漢陽造」的,和日軍使用的武器根本不匹配,所以日軍要麼選擇放棄日式裝備,要麼就得數著子彈過日子。

    而且日軍此刻根本就沒有後援補充,那真是死一個少一個,隨著日軍被消耗,通縣的守軍爆發出了更大的激情。南苑的機場每時每刻都有飛機起落,參與到對日的戰爭中,通縣城內不斷有年輕人編入了新兵的序列,甚至老人、婦女都拿起了武器,準備保衛他們的家園。趙雲不想讓南京的事情重演,一方面命令吳佩孚的加緊消滅還滯留在青島港內的日軍軍艦,避免日軍利用海上優勢,增援這支隊伍;一方面命令王懷慶看住旅大的守軍,別再他們給這股日軍給予援助。

    面對華夏的抵抗,日本人在通縣受到了極大的阻力。但日本人依舊沒有分兵去攻擊其他地方,還是只死掐著通縣死戰。

    日軍高層的戰略沒什麼錯,通縣的背後就是薊縣,日本人雖然在城外遭遇到了頑強的抵抗,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若是分兵,或許一開始會很順利,取得更大的戰果,但這些部隊一旦分兵,最後必將淹沒在華夏人反抗的人海中。

    反倒不如只抓住薊縣這一點,利用一時的勝利,壓制住華夏的反擊,一旦擊破,卻可能直接擊潰華夏人的信心,輕鬆將華夏逼到談判桌上來。

    日本人需要的不是完全佔領華夏,甚至和後世攻打盧溝橋的意義也不一樣,以打促談才是日本人最想要的。所以日軍選擇了不惜一切代價,加緊了進攻的步伐。

    等到王承斌從薊縣城郊集合好滿蒙兩個團向日軍殺奔而來,日軍已經攻陷了通縣城關。通縣的陷落,讓王承斌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改變。王承斌不得不面臨和日軍野戰的局面。為了鼓舞士氣,振奮軍心,王承斌的大軍趕到後,選擇了暫避鋒芒,大張旗鼓,列陣敵前,又以刀斧手、坦克為執法隊列於陣後,組織隊伍進攻。

    按照原計劃,在王承斌擺出了一個兩翼陣,兵力配置如大雁飛過的斜行,得以充分發揮射擊兵種的威力。騎兵居後,步兵、炮兵前置,發炮後,滿蒙騎兵開始衝擊,即是攻擊的開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