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鎮軍將軍

正文 271西征大帥人選 文 / 太湖西

    類似情景,在天津、上海、香港幾名暫時下野的政客公館中幾乎同時上演著,這些暫時退居幕後的大佬在得知了北方薊縣政府準備兩線作戰的情況後,似乎都對西面的吉爾吉斯有些意動起來,動了將其收為門下勢力範圍的意思。一時之間,各種許諾、謠言開始在華夏的政壇上秘密的流傳開來,各方國外勢力也趁機開始四處煽風點火。

    然而就在這些幕後的大佬紛紛派出門下勢力四處活動之時,消息靈通的他們很快就得到了一個讓他們意料之中的消息。

    西疆的楊增新被蒙古車臣汗力排眾議,推選為收復吉爾吉斯的主帥。面對這位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的蒙古王爺,各方勢力不由的一陣頭疼。相比貪財的「馬桶將軍」王懷慶,一心重振「滿清」的王承斌,這位北方三巨頭之一的車臣汗,很少發聲。

    從小生活在蒙古的他也和薊縣的高層不熟,當王懷慶忙著收拾東三省,王承斌忙著組建新的「八旗」軍的時候,只是名義上統一了蒙古的車臣汗,就不在薊縣停留,而是帥軍回到了車臣部的老巢,溫都爾汗。

    而一直默不支聲的蒙古軍隊,除了收復一些北方的失地時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其餘時間一直是安安靜靜的,讓眾人幾乎忘了北方還有這麼一位位高權重的蒙古王爺。

    在眾人眼中,此時北方勢力有能力染指西疆的也就只有這位蒙古王爺有實力,有能力,有時間。畢竟另外兩位可沒這位這麼「閒」,一個忙著撈錢,一個忙著振興「種族」。

    而車臣汗的出聲,也可以說是一錘定音。另外的兩位對車臣汗的提議,雖然有些意外,但依舊選擇了支持。而各方勢力的種種努力,各種人情關係,在這位蒙古王爺輕蔑的眼神中,全部被駁回。

    正在眾人「鄙視」這位粗獷的蒙古王爺不通人情的時候,一份以西疆哈密王沙莫胡索特,呼倫貝爾蒙古都統凌升,外蒙古賽音山達蒙古副都統吉雅賽音,阿爾泰蒙古都統達口阿赤,甘邊寧海鎮守使馬麒等一大票維、蒙、回三族的軍事將領被車臣汗舉薦給薊縣政府,表示他們願意西征吉爾吉斯。

    這一舉動差點把薊縣所有官老爺的下巴給嚇脫臼了。哈密王、青海馬家、呼倫貝爾蒙古都統,這些軍將可以說都是一方土皇帝,歷來是打到哪,勢力就擴充到哪,從來不管自己勢力範圍外的事。這些人可都是徹徹底底的家族式軍閥。

    一看這些人都在徵調之列,那些久經官場的老爺們從中聞到了不一樣的味道。這次車臣汗是下了死命令了,要麼出兵抗擊蘇俄,要麼聽從車臣汗的指揮,衝向白色蘇魯錠所指之處。

    此舉大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哈密王、青海馬家、呼倫貝爾蒙古都統,這三家是蒙古周圍除了「八旗」以外最大的三股沒有直接控制在車臣汗手中的非漢族勢力。

    車臣汗的命令一出,很多人都看向了三家的反應。呼倫貝爾蒙古都統凌升率先響應,收攏部眾,準備馬匹,向車臣汗表達了順從的敬意。

    西疆哈密王沙莫胡索特也在稍晚了一天後,發表通電,表示執行車臣汗的命令。只有青海馬家在三天後,才做出表示,此時一支萬人的蒙古騎兵團已經距離青海只有四百里地了。

    車臣汗點了五人的將,組建了華夏西征軍的右路,統軍大將為車臣汗的嫡系,外蒙古賽音山達蒙古副都統吉雅賽音,而另一路,西征大軍的左路大將,從西伯利亞歸來的張培元資歷還不夠,最終還是由掛了帥的楊增新點了他的名,才壓下了眾議。

    一來,這支大軍的糧草全掌握在楊增新他的手裡,有人想造反也翻不了天,二來,楊一直在西北,西北各地對他雖說不是俯首稱臣,但對他的為人也是信的過的,不會擔心有人背後捅刀子,屆時也能安心對敵,免了內鬥。

    主帥人選定了,左右兩路大將也選定了,那麼準備屯邊的那些中層軍官,就成了新的爭奪目標,久無人問津的西北軍將,頓時成了香餑餑,各方勢力你來我往,開出的價碼一家比一家高。

    這次進攻,趙雲也是抬到了「國戰」的層面,現在等著看笑話的人可不止華夏國內,日本、蘇俄就不去說了,即使是華夏的隱形盟友也不乏雜音,烏蘭烏德的白俄可不全是親華的,當年俄國內亂的時候,日本人在其中可沒少培植羽翼,很多親日的白俄都在等著華夏出醜。

    當然,除了這些國家,中亞各國也都在看著華夏的舉動,可以說華夏此次出征,比之漢唐出征西域的意義也差不了多少。

    而此時,華夏和白俄簽訂的一些條約,也有意無意的被廣播給宣傳了出來。7月7日前清所簽的《旅大租地續約》即將到期了兩個月,薊縣所給日本的兩個月的寬限期終於到期了。

    這兩個月,華夏和日俄兩國的談判沒少進行,相對於華日兩國好像鬧劇一般,毫無進展的談判,華俄兩國已經在經濟、民生、礦場、領土等各個重大領域取得了一致。

    沒有什麼賠償,也沒有什麼割讓,白俄以答應援助華夏建立船廠、鋼鐵廠為核心條件,礦產、木材等資源為附加條件,展開了一系列的援助「攻勢」,從而獲得華夏提供一百萬支「水連珠」步槍和八艘拿騷級戰列艦,若乾糧食的履約條件。

    華夏作為「水連珠」步槍除俄國外,最大的使用者,雖然湊不出一百萬支,但是華夏國內的各個兵工廠都能生產這類槍支,而白俄在給華夏下訂單的同時,也能騰出有限的兵工廠來生產機槍等重武器。而拿騷級戰艦對於已經完成逆向測繪的華夏來說,在已經得到德國全套圖紙和白俄科學家、技師的指點下,自行建造已經完全沒有問題,差的就是經驗和熟練的技工。平心而論,白俄海軍根本看不起拿騷級這種一戰之前的德國貨,但是面對沙俄海軍已經完全覆滅的實際情況,白俄不得不用資源置換的方式從華夏弄來幾艘妝點一下準備組建的海軍門面。

    或許有人還覺得白俄眼下並沒掌握任何一座出海口,為什麼需要軍艦呢?可推算一下戰艦的製造時間,華夏要從無到有,連造船的船塢都要新建,那建造八艘的時間可就遠了去了,快的話四五年,慢的話十年開外。當然這還是在白俄提供戰艦裝甲的特種鋼技術和戰艦核心蒸汽輪機技術後,華夏才有可能完成的時間表。若沒有白俄的技術支持,僅憑趙雲從歐洲「摳」來的資料,完成拿騷級這種落後歐洲兩代的戰列艦的「國產化」,那也是遙遙無期。

    而白俄提出置換的礦產、木材等資源,那也是由華夏提供人力,前往西伯利亞挖礦、伐木,然後運進華夏,全程白俄不需要花費一個勞力,只需要看一下報表,核實一下華夏人到底挖了多少山,砍了多少平方公里的森林。

    這對於人力缺乏的白俄來說,也就是簽簽字的事情。同時,白俄控制範圍內的農莊,也大量的承包給了華夏人,對此,烏蘭烏德的老毛子也終於擺脫了後勤的麻煩,開始擼起袖子收拾一直在遠東跳啊跳的本本和歐洲遠道而來的白衛軍了,至於一直盤踞在遠東的蘇俄軍隊,則有意無意的被白俄軍給「忽視」了。當然,這中間自然有「內幕」,後面也會講到。

    華夏和白俄的一番資源置換,雖然只是兩國間的合約,但笑的最歡的卻是歐美,要想運輸,就得有路,而從西伯利亞將各種資源運到華夏,鐵路是必不可少的。白俄失去了歐洲精華部分,自家造的鐵軌用於遠東大動脈的「縫縫補補」,尚且捉襟見肘,要想支援華夏自然是不可能了。於是歐美各國紛紛擠了進來,提供貸款的,販賣二手鐵路的,一時之間差點把之前苦於沒有資金的梁士詒給忙死。

    各國都不傻,那麼多從西伯利亞弄來的原材料,缺少工廠的華夏能夠消化的了?之前是苦於西伯利亞的資源沒人去運輸,現在華夏幫了個大忙,各國既能在華夏撈實惠,又能得到各種工業原材料,自然是各國的買辦紛至沓來。

    而梁士詒也不是渾人,領著一波以閻錫山為首的「精幹」份子,和歐美各國開始了唇槍舌劍的艱苦談判。期間歐美如何提出的地板價,梁士詒如何苦苦的抬價,最終艱難的達成合作意向,就不去說了。

    但說山西的法國鐵軌和外蒙的老子鐵軌規格不一致,導致不能通用,就令梁士詒頭疼不已,另外天津港的萬噸級碼頭的建設,歐美各國在華夏圈定的貨場,都涉及到土地、建築等方方面面的事情,這些事情零零碎碎,但任何一件都會引起國家間的糾紛。而一開始唯唯諾諾華夏談判團,在各國一再逼迫下,也很快脫去了虛偽的文明外衣,開始和這些赤果果的資本家咆哮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