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穿越之重塑盛唐

正文 第四十七章 盜版 文 / 菜無心不活

    第四十七章盜版

    孟憶襄道:「李瓊妹妹,請講。」

    李瓊「恩」了一聲道:「我聽說在前幾天玄都觀舉辦的詩詞大賽中,唐公子以一闋《念奴嬌。赤壁懷古》獨佔鰲頭,小妹剛剛拜讀過,這首詞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湧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實為不可多得的佳作也。更多更快章節請到。恕小妹說句真心話,在座之人誰也沒有唐公子這般深厚的功底。唐公子,不知今日會給我們大家帶來什麼驚喜呢?」

    隨著李瓊之言結束,眾人將目光齊聚到海無影身上。

    「沒有限制就太好了。」海無影暗自說了一句,隨即起身道:「各位才女,各位朋友,為了今日之盛會,在下是費盡心思,特地挑選了一首詞作為今日盛會之禮,這首詞名叫《水調歌頭。望月》,寫於半個月前,也就是三月十五,月圓之夜。不過,由於在下書法稀疏,能否請襄兒姑娘替我……」

    「沒問題,唐大哥是要襄兒替你寫出來吧?」孟憶襄提筆言道。

    「嗯。襄兒姑娘,那開始吧。」海無影乾咳兩聲,逐字逐句地背誦起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聲音雖然不大,但眾人皆是聽得一清二楚,在海無影念完之際,孟憶襄也同時寫完。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大家都沒出聲,只是默默地在心中重複著這首《水調歌頭》。

    一時之間,蝶舞園中鴉雀無聲。

    海無影在心裡直念道:「蘇老先生,沒辦法,誰叫你的這幾首詞寫得如此之好呢?我盜用一下,這版權費就權當支持唐朝了。」

    良久後,魚海棠道:「若論詩,當數李白、杜甫,如果說到詞,我認為,唐公子當屬第一也。第一時間更新」

    「海棠姑娘過獎。」海無影訕訕笑道。

    「唐公子,你也不必過謙,上次那首《念奴嬌》和這一首《水調歌頭》堪稱詞中雙絕,魚道姑所言不虛也。」第一次說話的韓秋兒附和道,「唐公子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遺世**的意緒並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明月的陰晴圓缺中,滲進濃厚的思想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人生境界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闕構思奇拔,畦逕獨闢,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兩首詞都可稱得上是千古絕唱也。」

    李瓊跟著讚道:「這首詞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令人難以忘懷。第一時間更新此詞一出,凡月圓之詞盡皆廢亦。」

    魚海棠看了看孟憶襄,突然笑道:「唐公子,只是不知你願和誰共嬋娟呢?」

    「啊?」海無影愣了一下道,「這自然是和天上的仙女了。」

    「哈哈,仙女可曾降臨人間?唐公子,是否需要貧道替你算上一卦?」

    孟憶襄道:「魚道姑,別再賣弄你那虛無縹緲的道術了,今日乃詩詞交流會,大家還有何作品呢?都拿出來吧,無需藏著掖著。」

    魚海棠身邊的韋去枝起身道:「孟才女,各位,唐公子之詞確是高人一等,我等皆不及也,不知唐公子對於格律詩有無研究?」

    「各位,相對於填詞而言,在下作詩略少。」海無影想了想道,「大約在一個月前吧,我在翻看楚漢爭霸一書時,偶得一詩,今日就一併獻於大家,以助盛會之興也。」

    孟憶襄連忙再次提筆道:「唐大哥,請。」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是一首南宋詞人李清照所寫的五言絕句《夏日絕句》,該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之激情,溢於言表。

    「精品,這又是一首精品。」這次起身評論的是曹州(今山東菏澤)才子關白依,「如果從境界上講,這首五言詩比起《水調歌頭》更勝一籌。『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才是我輩男兒心中之行事風範。當今世道混亂,在下從曹州來到長安,一路上所見,儘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之景。生於亂世,當有唐公子之胸懷,方不負此生也。」

    海無影笑笑,會意地看著關白依道:「關兄,當今雖為亂世,但朝廷還在,大唐仍有不少忠貞之士,在下聽聞皇上已經返京,想必會勵精圖治,重整大唐之盛也。」

    關白依想了想,言不由衷道:「但願如此吧。」

    「唐公子詩詞雙絕,在下心悅誠服。」齊恆宇起身道:「唐兄,在下還有一事請唐兄指教。」

    「齊兄,指點談不上,我們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就是。」

    「唐兄謙虛。」齊恆宇道,「我朝之詩遠勝之前,其中又以李杜為最,這兩位大師孰優孰劣,卻是一直爭論不休,但不知唐兄如何評價?」

    「李白的詩章法疏宕,跳躍性強,詩的節律也比較急迫,有一股不斷向前衝擊的力量;而杜甫的詩意象之間的脈絡相當分明,章法十分嚴密,節律迴旋舒緩,有一種沁人心脾的滲透力。綜合來說,這兩種不同風格的詩是永遠不可能分出優劣的,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才會有不同的結果。簡而言之,處於盛世之際,人們可能會更多的喜歡李詩,而在亂世之際,或許杜詩能更加引起人們的共鳴。所以,我認為,要分出兩位大師孰優孰劣,本身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異想天開的想法。」

    齊恆宇認真體會了一會後道:「唐兄高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