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宦仕逍遙

正文 158.第158章 一舉兩得 文 / 東門牛雜面

    一晚荒唐之後,兩男兩女之間,感情已經發生質的變化。退房之後,李凌霄跟華青青依依不捨,最後還是被兆貝貝強勢分開。熊一鳴跑不掉,主動充當護花使者,送兩位大小姐回家。

    送走了三人,李凌霄馬不停蹄趕到汽車站,坐上返回均化的大巴車。

    從均化到石牌鎮的鄉間小路,坑坑窪窪,司機每到一處大坑,都要適當減速,以免太過顛簸。

    常年跑這條線的司機,已經對這條爛路習以為常。罵了這麼多年也不見有人關注,別提重修,連修補這種簡單事,都沒人做,罵還有什麼用?

    途徑景區的時候,李凌霄側目看了兩眼。國慶已過,遊人明顯減少,景區內也顯得冷冷清清。

    光靠這一條腿走路,讓全鎮4萬多農民脫貧致富,還遠遠不夠。李凌霄心裡盤算著,如何能進一步開源,做大石牌這塊蛋糕。

    地勢坤集團的中草藥種植基地,已經在石牌鎮及相鄰的幾個鄉鎮,正式鋪開。不出意外,再過倆月,第一批藥材就要成熟,上市銷售。

    如果反響良好的話,石牌鎮又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雖然錢到不了鎮政府手裡,但是李凌霄仍然高興,只要老百姓富裕了,政府拮据一點,又有何妨?

    石牌鎮的情況,李凌霄早已親赴每村每寨實地瞭解過。境內山地和平原各半,緊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滿東陵。農業較為發達,工業基礎薄弱。至於旅遊業,已經被李凌霄開發出一條新路。

    現在在鎮內搞工業,為時過早。如果搞特色農業呢?李凌霄靈機一動,把主意又打到境內的荒山上。

    老百姓在荒山種植的果品雖多,但大多不成氣候。如果專門搞一種水果,形成集約化種植,是否可行?

    汽車走到鎮政府門口,緩緩停下,李凌霄從車上跳下來,一路小跑,來到石東陽的辦公室。

    石書記最近很愜意,景區遊人如織,財源滾滾來。草藥基地,經過地勢坤技術人員的悉心講解和農戶的小心照顧,長勢一片大好。再加上山地出產的水果和其他農產品,都已經和食品加工廠,簽訂長期購銷合同,銷路已經不愁。

    現在的局面,還有什麼讓人不開心的呢?

    悠閒地泡上一壺濃茶,攤開今天的報紙,石東陽一邊打著拍子,嘴裡哼哼唧唧,一邊翻看著新聞。

    李凌霄興沖沖走到石東陽辦公室門口,還沒忘了規矩,伸手敲了敲門,老書記看到是小李鎮長,立馬起身走到門邊,幫李凌霄打開門,請他進來。

    兩人分賓主落座,石東陽滿含睿智的雙眼,便在李凌霄身上打量個不停。這小子腦子究竟是怎麼長的,怎麼能想出那麼多鬼點子。感歎之餘,石東陽也在捫心自問,自己把持石牌鎮十幾年,都沒有讓全鎮居民過上這種日子,怎麼他李凌霄來了短短幾個月時間,就讓石牌鎮大變樣呢?

    石東陽怎麼想,李凌霄並不知曉。他現在心裡琢磨的事,更為長遠。

    不見外自顧自倒了一杯石東陽剛泡的新茶,李凌霄端起茶杯放在嘴邊,聞了聞誇讚道:「好茶,石書記竟然還珍藏了這麼好的茶葉,有點吃獨食噢。」

    現時的李凌霄,已經非幾個月前,剛到石牌鎮可比。經過幾個月來的磨合,石東陽和李凌霄已經建立起一種比較默契的合作關係。

    聽對方誇自己茶好,石東陽淡淡一笑,打趣李凌霄道:「小李鎮長,我這鄉野粗茶,哪入得了你的法眼,還是不要拿我老同志開玩笑啦。」

    雙方好像忽然發現對方的幽默一般,哈哈大笑。

    抿了一口尚有些灼口的茶湯,李凌霄便對石東陽求教道:「石書記,我剛在回石牌的車上,冒出一想法,不知道現實不現實,想先跟您商量一下。」

    面前的年輕人又有想法,石東陽當然求之不得。撂下手中的報紙,身子斜過來,幾乎和李凌霄面面相對,石東陽擺手示意道:「小李鎮長請講,我洗耳恭聽。」

    「您看,咱們鎮山地面積不小,現在雖然種植經濟果木有一些收益,但是並沒有形成一條龍產業帶。我的想法是這樣的,不如我們號召廣大村民集中種植一種果木,形成大面積集約化,等到那時候,既可以壟斷一部分市場,又可以增加和銷售方談判的砝碼,您覺得呢?」

    李凌霄說完,目不轉睛地看著石東陽,靜候他的反應。

    石東陽對李凌霄時而冒出的奇思怪論,早已見怪不怪。可這小子今天居然想出這麼個餿主意,倒讓石東陽一時沒反應過來。

    把以前種植的果木全部否定,全部換上一種,這是什麼法子?石東陽不理解,也無法接受。

    「小李鎮長,我覺得你這個想法太過武斷。你想想,老百姓擺弄多年的多樣果木,被你一句話否定,全部搞單一種植,這不是一種倒退麼?」

    石東陽所言,李凌霄在車上已經想過。

    誠然,從多樣化種植變成單一種植,肯定會讓老百姓產生疑慮。可是,多樣性種植既分散,產量又無法保證,等果品成熟之後,銷售還要看收購人的臉色,這樣好像也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多大實惠。

    要想做通老百姓的工作,首先還要鎮委鎮政府統一思想。

    李凌霄組織了一下語言,對石東陽詳細解說道:「書記,我的想法不是心血來潮,我是經過詳細籌劃的。您看,我們組織老百姓搞集約化種植,再幫助他們聯繫好銷售渠道,這樣既可以免除他們多樣性種植的麻煩,還能幫他們快速銷售出去成品。當然,基於另外一點考慮,我們還可以號召城市人和遊客,在果實成熟季節,到咱們鎮子來親自採摘,這樣遊客能采收到新鮮水果,老百姓還能賣出好價錢,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嗎?」

    經過李凌霄詳細解釋,石東陽對自己之前的想法,也產生了一絲懷疑。光聽對方說所,似乎前景確實不錯,如果他的預言成真,的確可以選擇試試。

    石東陽思考之餘,李凌霄眼睛掃到報紙上一塊評論員文章,心頭頓時一驚,難道曹宇動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