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宦仕逍遙

正文 第73章 穩定軍心 文 / 東門牛雜面

    蘇光明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可老岳父卻三緘其口。蘇書記也只能乾瞪眼,沒辦法。

    他急,有人比他還急。

    自從消息傳出,白連才和趙一洋也沒心思工作,一心往省城跑。

    先不說蘇光明調任副省長消息真假,至少有一個副省空缺,這個消息千真萬確。

    省政府幾位副省長的履歷,下級怎麼會不研究通透?可是,即便有了空缺,這一個地級市市長和副書記,也夠不上層次和級別。所以,兩人退而求其次,一個求正位書記,一個求市長寶座。

    兩位領導往省城跑得勤,看在下級眼裡,又是另一番琢磨。

    風聞看來真實度比較高。那麼接下來,到底誰上,誰原地踏步,更有一齣好戲要看。

    廖逸飛雖然表面淡定如塵,可看在李凌霄眼裡,卻全然不是那麼回事。不過,李凌霄並不點破。

    領導有領導的顧慮。而且,就算廖逸飛真想要這個市長位置,也不必他到處奔走。有熊百川和熊伯飛坐鎮,廖逸飛只需要幹好自己手上的活便可。

    究竟白市長和趙書記跑到省城,聯繫誰,求到誰的門上,市委市政府一干人等不曉得。可這幾天來,大院內外人心惶惶,無心工作,確是真的。

    李凌霄看在眼裡,果斷報告給廖逸飛知道。

    這種風氣不能助長。常委們如何活動,去哪托人弄臉,廖逸飛管不著。可手下這幫人,不踏實工作,整天聚在一起,談天說地,影響不好。

    市委大院如何,廖逸飛管不到,畢竟那邊還有蘇光明盯著。市政府一干眾人,可都還在廖副市長的管轄之下。

    廖逸飛也沒有暴怒,只是讓李凌霄著急副科級以上人等,召開大會。

    這大會一開不要緊,原本就無心工作的眾人,更加肆無忌憚。只是在廖市長面前,收斂不少,至少不會當眾分群成伙,公然談論。

    看到局面越來越失控,廖逸飛無奈,只好找到蘇光明,請蘇書記出面平息謠言。

    只是,蘇書記如何跟手下說?自己尚且不敢確定風言真偽,如何闢謠?

    可被廖逸飛找到門上,蘇光明也不好不出面壓制。如果自己再不出頭,傳到省委,自己就坐實了掌控不力,讓省委諸位領導如何看待自己?

    2005年3月10號,週四。

    蘇光明讓秘書彭志輝,召集市委市政府副科級以上人員,全部到市委大院內開會。

    雖然秦唐已經初春,可寒氣依然逼人。

    一眾人等按部門在市委大院排排站好,靜候蘇書記發言。

    蘇光明站在台階上,望著下面黑壓壓的一片人頭,感慨良多。

    自己前途未卜,卻要在這邊幫這群人穩定軍心,蘇書記這是何苦來哉?

    不過,再不情願,自己也是秦唐的當家人,一把手。現在大家都無心工作,人心浮動,自己再不當眾解釋一番,恐怕他們會更加變本加厲。

    蘇光明理了理思路,清咳兩聲,台下眾人頓時鴉雀無聲,靜待「老大」訓話。

    「同志們,我想這幾日以來的風言風語,大家都已經聽說。我現在在這裡,鄭重向大家宣佈:謠言始終是謠言,不可能變成現實。請大家安心工作,不要被路邊消息影響。」

    一句話說完,蘇光明彷彿氣力用盡,身體歪了一歪,幸虧彭志輝手快,托了蘇光明一把。

    蘇光明望向彭志輝,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繼續道:「現在秦唐各項事業才剛起步,我不會離開這裡,我還要繼續在秦唐工作。至少在我任期結束之前,我還要為秦唐建設貢獻一份綿薄之力。請同志們相信我、支持我。」

    說完,蘇光明彎下腰去,向著眾人,深鞠一躬。

    台下眾人,立刻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掌聲。

    當然,有多少人是真心實意,有待商榷。不過,場面上的事,大家都做得異常漂亮。至少在這一刻,蘇書記還是秦唐當之無愧的一把手。

    廖逸飛和李凌霄也在台下,輕輕鼓掌。李凌霄鼓掌之餘,也在偷眼觀瞧一眾頭目,只見眾人臉上表情各異,彷彿並不買蘇書記的賬。

    只是,這些已經無關緊要。該做的已經做到,至於以後諸人如何響應,還要看每個人的態度而定。

    臨時大會在掌聲中宣佈散會,蘇光明和廖逸飛也各自回到辦公室。

    事情至此,已經算告一段落。先前議論紛紛的眾人,果然消停許多。也開始按照領導的吩咐,投入到繁雜的工作當中。

    蘇光明看在眼裡,漸感欣慰,同時也有淡淡傷感。

    「岳父含糊其詞,其實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可是,究竟是為了什麼?」蘇光明想不明白。

    這種情形看在廖逸飛眼中,又是另一種反應。

    只要大院眾人安心工作,廖市長就已經非常高興。況且,白連才不在,市政府一幹事務由自己頂上,雖然伍敬賢能分擔一部分,但是也有限。畢竟新城建設,需要現場督導,伍敬賢分身乏術。

    ……

    農大教授考察團已來秦唐將近半月,再有十多天時間就能完成考察,提供報告。廖逸飛非常高興,只要把綠色食品相關種類確定,就能全力發動農民群眾,到時候來年,或者今年秋天,就會見到成效。

    一旦加工廠開始盈利,到時候,在市委市政府,廖市長說話底氣,又會強硬不少。

    其實,張揚的加工廠,已經開始運作。只是,先期投入的一些原料,並沒有形成長久供貨,很多都是東拼西湊起來。

    像一些核桃、柿子和野生菌種等,如果明年不能形成大批量生產,勢必會降低市場佔有度。

    有一句話說得好,在一個企業尚未形成品牌效應之前,只有大量推出優質、廉價產品,快速打開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等真正形成規模效應,品牌優勢,自然而然就會出現。

    這還是李凌霄一句話,讓廖逸飛和張揚茅塞頓開。

    無論如何,綠色食品加工廠,已經開始運轉,創造利潤是遲早的事。

    而廖逸飛這些除了守在秦唐,也沒事就往京城和津海轉轉,拉拉關係,走走門路,為加工廠開拓渠道。

    就在廖逸飛忙碌之際,冀中省委忽然傳來消息。而消息的源頭,非常可靠,竟然來自省委組織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