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宦仕逍遙

正文 第64章 獻策 文 / 東門牛雜面

    「四弟,這話怎麼說的?你可別嚇我。」熊一鳴分析來、分析去,也沒覺得事情多大,可讓李凌霄一說,感覺怎麼這麼嚴重。

    李凌霄會胡亂說話嗎?當然不會。

    後世,當中央意識到房地產過熱時候,已經掌控不住,導致全國主要城市房價虛高,老百姓怨聲載道。

    甚至有不著調的「磚家」大膽放言,首都房價達到80w每平米都不貴。

    所以,熊一鳴刊文警示,必然引起有識之士的注意和認同。但是,這些心懷國家,心懷百姓之人,未必是當權者。或者說,未必是有能力扭轉乾坤之人。

    儘管如此,李凌霄還是覺得有責任和義務,提醒上層大佬。提前預防和想出措施,總比事後諸葛亮強。

    據李凌霄猜測,秋壯之所以要親見熊一鳴,肯定是有人對熊一鳴的文章,還有熊家的態度感興趣。

    能說動秋壯,或者說能影響秋書記之人,必定級別甚高。秋壯已經是正部級高官,他之上,或許只有中樞寥寥幾人吧。

    李凌霄一個個篩選,最後悚然大驚,難道是?會是那位嗎?

    如果真是那位,那麼熊一鳴這一步棋,真是走得險而又險。自己一句戲言,不僅置熊一鳴於大漩渦之中,也讓熊家處於兩難之地。

    不過,再一深思,李凌霄嘴角翹起,微微一笑。還是自己思慮不夠周全,既然熊百川沒阻止,熊伯飛沒有意見,姚春傑又默認,那麼,熊家的態度已經呼之欲出。

    熊家深耕國企,在國油化和金融系統都有佈局。可見,地產亂象肯定沒有參與。否則,也不會自毀長城。

    想到此,李凌霄胸有定計。

    「二哥,秋書記召見你,如果我所料不錯,肯定是問計於你。」不管怎樣,只要能剎住這股風潮,李凌霄不居功也無所謂。何況這是為千萬黎民百姓計,為國家有序發展計。

    聽李凌霄說得簡單,熊一鳴不禁埋怨道:「四弟,有話一次說完,不要說半句,留半句。」

    李大秘苦笑搖頭,「這個二哥都已經成了炙手可熱的紅人,怎麼還不知道自己動腦?」

    不過,以李凌霄對熊一鳴的理解,就算他不問計於自己,也會向家裡人求教。

    以他的性格,肯定拉不下面子請教爺爺和父親。乾脆還是自己坦誠相告為秒,免得被人曲解,弄得虎頭蛇尾。

    整理一下思路,李凌霄沉聲說道:「二哥,你這一篇文章只是預警,就算你說得再正確,沒有形成既成事實以前,也只是空談。這就是為什麼,那些所謂的『筆桿子』敢攻擊你的原因。」

    頓了一頓,李凌霄繼續道:「這幾年的經濟大勢,我想你也看得很清楚。房地產蓬勃發展,是好事,也是壞事。」

    聽四弟說話前後矛盾,熊一鳴更加不解,不禁插話道:「何以見得?」

    「你想一下,開發商蓋房子,肯定要征地。地在誰手裡?地方政府嗎?不對吧,應該是在老百姓手裡。老百姓把自己的土地貢獻出去,一次性拿到補償,是可以過上富裕生活。可下一代呢?下下代呢?坐吃山空嗎?」

    李凌霄一連串問句,問得熊一鳴啞口無言。「沒想到,光是一個蓋房子,裡面就有這麼多彎彎繞。」熊一鳴才意識到,自己以前是多麼淺薄,思考問題還是不夠成熟。

    聽電話那頭氣息微亂,李凌霄知道,熊一鳴已經在思考自己的問題。

    不待熊一鳴開口,李凌霄繼續說道:「開發商、銀行、地方政府,這是一條完整的利益鏈。地方政府沒錢,向老百姓要地,出售給開發商。開發商資金不足,找銀行借貸拿地,一邊蓋房子,一邊預售回款。等房子蓋好了,也賣得七七八八。農民不需要買房,他們有宅基地,真正的購房剛需是什麼人?工人,沒錯。那麼,地價節節攀升,房價自然聞風而漲,真正苦了的是購房客。這些人自有資金不足,需要從銀行貸款,銀行最後還能兩頭賺錢。」

    一大段長篇大論,讓熊一鳴大概瞭解其中的利害關係。「不過,好像其中跟中央沒有多大關係?」熊一鳴暗自疑惑。

    「四弟,你好像忘了一個環節,中央政府扮演的是什麼角色?」熊一鳴疑而生問。

    就怕他不問,既然他能反應過來,李凌霄也不介意多講一些。

    李凌霄低聲輕笑,繼續道:「二哥,你這個問題問得好。你想,自從90年代分稅制實行以來,中央政府腰包越來越鼓,地方財政捉襟見肘。現在你知道中央政府扮演的是什麼角色了吧?哼,就是吸血鬼。」

    熊一鳴聞言,大驚失色。李凌霄膽子真大,居然敢指摘中央政策?難道他不怕給安個「反革命罪」,逮起來砍頭?

    想到這,熊一鳴「嘿嘿」一笑。自己還是太過敏感,就算李凌霄說得如此露骨,畢竟外人也不知道。

    不過,熊一鳴還是提醒李凌霄道:「四弟,慎言。就算你說得再對,也不能質疑中央政策,更不能懷疑中央的總體部署安排。」

    「官家後代就是與常人不同,政治敏感性和前瞻性比自己要強。」李凌霄心中想到。

    李凌霄笑笑,對熊一鳴道了一聲謝,繼續道:「二哥,大不敬的話我也不再多說。咱們就你現在面臨的挑戰,我給你支個招。」

    總算談到正題,熊一鳴支起耳朵,生怕漏掉一字半句。

    「房地產發展,帶動上下游產業鏈長,這個你我共知。但是,任由地產開發亂象演變,到最後肯定會如你文章預言一樣。超過多數人承受極限房價降不下來,會加劇貧富兩極分化,可能會造成諸多負面因素,影響華夏國和平崛起的進程。」

    李凌霄耐心幫熊一鳴解釋道。

    「那麼,跡像已經初現,如何解決和控制呢?我想,這才是秋書記召見你的主要原因。下面,我幫你獻上幾條計策。」

    緩了口氣,李凌霄繼續說道:「第一,徵收『資源調節費』,或曰『物業稅』。需要強調的是,此費不是一次性收或『一刀切』收;而是按年收,像『季節性電價』一樣,按『累進加價』收,別墅與豪宅更要重收;應與賣買無關。盡快在/縣級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地確定一個家庭居住的面積基數,超出基數,就得交費,無論空置還是出租。當然,必須有個過渡期。此舉的主要目的,就是叫房地產無限擁有者及炒房族,知難而退,出售余房,或另付代價。再把徵收的費用,主要補貼給中低收入者改善住房條件,真正使更多的百姓『居者有其屋』,可謂一舉多得。」

    「第二,推遲土地的徵用時間,除了可以多打糧食,還可藏富於農民、藏富於國家。延長土地的開發時間,就是保護農民的巨大利益,保護國家的戰略利益。這條說起來簡單,執行確是最難。」

    「第三,由地方政府主導,增加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和限價房,平衡商品房高價和供需矛盾。這條同樣簡單,但是更要看中央的氣魄和決心。」

    「第四,銀行收縮貸款,抑制房價過快上漲。銀行進行利率優惠政策調整,有利於合理引導住房消費,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哼哼,讓銀行出面,我想你問問咱三叔,就知道有多難辦。」

    「第五,對全國主要城市實行限購政策。房價過高的地區,要加大調控力度,促進房價合理回歸。又是和地方政府打交道,我想,你也知道難度有多大。」

    「二哥,現在出手還有機會避免泡沫化。如果任由形勢惡化,以後的局面我是不敢想像。」李凌霄言盡於此。

    至於熊一鳴如何給秋壯匯報,李凌霄已經無法干預。

    此刻,熊一鳴才發現自己和四弟之間的差距。「以前一直覺得,四弟沒事喜歡神神叨叨,瞎白話,瞎評說。沒想到,他思路這麼嚴密,對形勢發展和應對之策研究這麼深刻。」

    以前熊一鳴對李凌霄,只是佩服他身手好。現在,熊一鳴對李凌霄的印象發生質的轉變,從原來的欽佩直接上升到仰視。

    李凌霄並沒有任何出奇的才幹,只是比別人多了十幾年,先知先覺的經歷而已。

    然而,僅憑這一條,足以讓李凌霄處於不敗之地。再加上他的縝密、細緻和不凡的應變能力,定然可以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

    2005年2月24日,元宵佳節剛剛過去,秋壯終於正式召見熊一鳴。

    熊一鳴早已將李凌霄獻策,整理成文件。「總不能大領導當面問詢,自己無言以對吧?」

    上午9點鐘,熊一鳴心懷忐忑,走進團/中/央第一書記,秋壯的辦公室。

    如果說李凌霄有先見之明,至少熊一鳴和張揚二人不會反駁。

    或許有人還記得,當初李凌霄建議熊一鳴去團/中/央的初衷。

    而當熊一鳴隨著秋書記秘書,走進辦公室之時,熊一鳴才真正驚慌失措。

    為什麼?因為辦公室內,不止秋壯安然而坐,還有另外一位,正對熊一鳴微笑示意。之地。再加上他的縝密、細緻和不凡的應變能力,定然可以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

    2005年2月24日,元宵佳節剛剛過去,秋壯終於正式召見熊一鳴。

    熊一鳴早已將李凌霄獻策,整理成文件。「總不能大領導當面問詢,自己無言以對吧?」

    上午9點鐘,熊一鳴心懷忐忑,走進團/中/央第一書記,秋壯的辦公室。

    如果說李凌霄有先見之明,至少熊一鳴和張揚二人不會反駁。

    或許有人還記得,當初李凌霄建議熊一鳴去團/中/央的初衷。

    而當熊一鳴隨著秋書記秘書,走進辦公室之時,熊一鳴才真正驚慌失措。

    為什麼?因為辦公室內,不止秋壯安然而坐,還有另外一位,正對熊一鳴微笑示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