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農業中華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北美危機 文 / 郁榕

    粟裕回國,他已經是北美方面軍的司令了。不過他要的不是武器裝備,而是來要人,要教育人才,技術人才和基礎建設隊伍。北美一共劃了四個省,但是主要的人口在溫哥華和西雅圖。這兩個地區現在已經能夠讓人民吃飽肚子,但是教育和工業以及大規模基礎建設人口把剩餘的糧食消耗光了。北方的兩個省現在完全要靠國家來補貼。想要翻身,首先就是盡快完善幾乎建設,消化這些人口。而基礎建設需要大量的礦山冶煉產業來支撐,由於環保的要求嚴格,這都需要大規模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粟裕曾經想暫時放棄一些配套環保設施,先建設,後進行環境治理。但是被國土部、教育部和經濟部給否定了。因為長遠來看,所有的配套設施和產業雖然在建設期後會大量裁減,但是裁減下來的可都是各學科的人才,能夠很快滿足工農業建設的人才需求。不會延緩後期的發展速度。如果建設期過後,還要花大精力去進行治理,效果是相反的。所謂欲速而不達。

    既然這樣,粟裕就過來求援,請求強前期投入。

    他帶著建設部的專家過來,看能不能把要求過高的自動化高速鐵路分解成若干個建設期進行,能夠先期獲得一部分的運力。雖然說有些浪費,但是粟裕覺得是值得的。

    北美洲,亞當斯、洛克菲勒、福特、惠妮特等等家族的一些核心人物連續被殺,成員不得不離開美洲大陸前往英國或者非洲。共濟會的一些組織也受到了打擊。其中骷髏會已經被迫去了牛津大學。美生會、大東方等組織的地方會所多次遭到偷襲,人員損失慘重。一些比如福特、洛克菲勒等等基金會同樣如此。一系列的打擊讓美國政治和經濟陷入了混亂,資本人員大規模撤離。方向都是英國。

    以色列建國,德國雖然支持,但是卻採取了隔離和扶持阿拉伯人政策。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在阿拉伯半島正在陷入尖銳的對立,因為猶太人佔領的耶路撒冷,同時也是阿拉伯人的聖地,阿拉伯人在哪裡居住了幾百年。德國人強迫把猶太人遷徙到這裡,阿拉伯人可能恨德國人。但是更加排斥猶太人。

    以色列必須找到強有力的後台,這個後台絕對不是德國,德國只是利用以色列。對於猶太人的歧視政策並未改變。也不可能是蘇聯和中國。這些世界性大財團只能選擇英美。

    但是針對共濟會和財團的行動並不是沒有副作用,它給了共濟會挑起白種人和黃種人種族衝突的機會。美國白人在印第安**運動中失去的太多了,共濟會的撤離又讓大部分美國人的生活陷入了窘迫的境地,很多人不得不參軍回到歐洲去參加反法西斯戰爭。而中國正在被描述為法西斯的形象。中國歷次戰爭攻擊都是針對後勤保證系統。公路橋樑等等設施。而這些設施同時也是民用設施。所以共濟會安什麼帽子在中國的頭上,在白人們的心目中都是對的。

    就像張春在夏威夷看到的,面對民眾的文化和宗教信仰紛爭終究是提前到來了。

    粟裕認為大規模的衝突很快就會發生,所以需要在這之前獲得足夠的防禦能力。

    粟裕來找白崇禧和毛石山時,他們正和葉挺以及一幫專家在張春夫婦居住的房間裡談事情,因為核聚變的研究中很多技術在其它領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但是偏偏核聚變研究進展緩慢。但是在整合空間站電磁防護盾,以及對於空間站自身電子系統的監測時發現。正是因為地球磁場的干擾,而導致一些在地面上的觀察多了太多的干擾因素。

    愛因斯坦認為。磁約束環在太空中的運行情況,可能會與在地球上有一些微妙的區別。

    只是現在的核聚變裝置上太空太難了。核能研究所需要建立一整套監測系統,並建立數學模型,通過大型電子計算機計算,來尋找可能研究方向。核能研究所的中央處理器小了,不夠用。

    年輕一輩人中,粟裕所處環境最艱苦,但是也是進步最快的。

    葉挺帶著專家出去後,粟裕就講到了北美洲可能會出現白人與黃種人之間的大規模衝突的事情。

    張春也把自己在夏威夷看到的民族和文化衝突提了出來。

    夏威夷現在已經完全被中國人控制,因為土著人口太少,而中國人太多,衝突被很快分解稀釋掉了。可是北美洲不同,真要算人數,由於白人居住的都是平原富庶之地,人口增長很快。中國雖然進行了大量的移民,漢人已經成為了主要民族,印第安人在逐漸向各省擴散。但是四個省都是山區為主,在環境容納力還沒有改善的情況下,人口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東部的。

    「就算是他們不進攻,到了一定的時候,我們也要進攻。我們不能容忍出現不可逆轉的局面。」

    粟裕滿懷希望地看著白崇禧。

    白崇禧皺著眉頭不說話,毛石山則久久地盯著北美洲的地圖。

    張春也沉默著,他不是不想說,而是他現在不能在插手軍政。如果他不放手,以後的領導人退休後也不會放手。那就是一個大麻煩。

    「這是建設,而不是戰爭,我需要和政府部門進行溝通。東南亞,西比利亞以及海上都需要加強建設,最近吃進來的地盤有些大了。」毛石山歎了口氣。

    「西線,我們可以適當保守一點,俄羅斯、阿拉伯、印度,回教、天主教新教舊教各派系、佛教、印度教,資本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現在混戰在一起,多神論,一神論,無神論衝突不斷,一時還不能形成威脅。」

    白崇禧沒有明確支持,因為他先前信仰回教,所以才對這種情勢多了一些感悟,他支持粟裕的態度還是比較明顯。

    「西線從天山到喜馬拉雅到東南亞,有著天然的屏障。」

    粟裕主動走到桌子邊,放大了地圖:「我們的威脅,應該主要來自兩方面,海上。」他在夏威夷到馬裡亞納花了一條線,「然後就是美洲。」

    「美洲也有落基山脈作為屏障。」

    「是的,有落基山脈作為屏障,所以我們才有時間進行建設,不然一定是要先發制人。亞洲,我們有著絕對的人口優勢,佔據了地理條件最好的地域,唯一有威脅的不是蘇聯,而是印度,可是現在印度還沒有完成**。」

    「為什麼不是蘇聯,單憑人口?」

    「不僅是人口。而是蘇聯有德國牽制著,如果是我,只會攻打歐洲,而不會是遠東和青藏高原,得不償失啊。印度支那不一樣,越不過青藏高原,肯定是要向東南亞和馬來群島擴張。歷史上,這種情況出現不是一次兩次了。」

    「可是美洲不一樣,雖然我們拿走了西岸,但是美國吞併了加拿大英國殖民地之後,還成功把印第安人趕到了西岸,完成了白種人的整合。美國徹底吃掉了古巴將墨西哥灣完全納入了口袋。共濟會雖然被我們打擊撤退到了英國,但是他們的基層產業鏈還在,控制著千萬人口。我們可以幹掉人數很少的資本家,但是,在這些白人沒有變成暴徒之前,不能真的對他們下手。可是這意味著戰爭,大規模地戰爭。」

    「這個戰爭的規模將要比西伯利亞的要大得多,因為西伯利亞的地理條件和環境讓俄羅斯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可是美洲不一樣,白人不進攻,我們的人在穩定之後,也是要走出去的。這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毛石山按了一下太陽穴道:「好吧,你說服我了。」毛石山向張春夫婦問:「不知道您有沒有更加好的辦法?」

    張春笑了一下:「老百姓,生活總是第一。文化和宗教分歧有,在我們國內,各色人和民族多了,現在大多數也都融合進來了。當然這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總歸需要交流,不交流分歧永遠在。有交流就會有部分人融入進來。打擊那些頑固分子,改善老百姓生活,加強人文交流是我的建議。」(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