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農業中華

正文 第二十章 蘇維埃的屈辱 文 / 郁榕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毛石山為了此次行動籌備大半年。他要趁著這個機會打下蒙古,之後就是冬季。等到開春時,該有的東西都有了。包頭工業區如果連槍彈都完不成,就該打板子了。銀川的火箭工廠都已經能夠生產火箭彈,而荊門飛機製造廠新擴建的廠房裡,二十架戰機已經快完成。庫倫方向所求不多,只要十架。

    看著螞蟻一樣在交通系統上忙碌的漢人,蒙古人沒了反抗的心思。

    李鐘鳴根本沒有管庫倫,直接佔領了伊爾庫茲克的一些戰略要地,並不斷偷襲蘇軍。儘管蘇軍做好了防禦和撤退的兩手準備,仍然一不小心就被偷襲吃掉。只留下了杭愛山的一個師監視庫倫的蒙古人民軍。

    同時,張霖越不斷從薩彥嶺出擊,烏索利耶,濟馬,圖倫相繼失陷。就在加侖將軍擔心泰捨特受到攻擊時。人民革命軍停下了。李鐘鳴也在拿下扎瓦裡、日加洛沃後不再往前推進。

    加侖將軍做了幾次試探性進攻,損失雖然慘重,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人沒有越過這條線的意識,也沒有在這一條線上駐軍。但是蘇軍越過這條線,就會收到猛烈的反擊。

    而且中國人是叢林戰的專家,蘇軍試探進入薩彥嶺的小分隊都沒回來。蘇軍有些措手無策,因為抓不住中**隊的主力,無法做戰略決戰。

    由傅作義部改編的第三十五師調入了庫倫。與李鐘鳴的第二十四步兵師、投降的蒙古人民軍混編,組成第十二軍,軍長是劉志丹。參謀長是謝子長。鹿鍾麟見戰事基本結束,在集團軍指揮部待不住,居然親自帶著新組建第十二軍,一路像趕羊一樣地把德王趕出了錫林浩特,錫林浩特原屬於察哈爾,但是實際上傅作義只是在察哈爾盟,張家口待著。沒有跨過混善達克沙漠過。這重建了這只士氣不高的軍隊的信心。第十二軍就留在了錫林浩特進行整訓。

    鹿鍾麟在劉英毛石山發火的情況下,才從錫林浩特跑回庫倫。

    負責組織民工的馮玉祥逮住他一通罵。集團軍指揮官不是軍指揮官,鹿鍾麟跑了,馮玉祥幫他在安排前線部隊給養,也難怪馮玉祥會發火。

    聶榮臻則調到了太原。在閻錫山和張天的配合下,整編山西已經零碎不堪的軍隊。

    九月份,也是大量學生畢業的時候,四川、湖南、江西、湖北大量的新兵和學生北上山西和蒙古

    而在薩彥嶺、興安山的部隊;在蒙古修路的築路大軍都需要在冬季到來之前修建好可以過冬的房屋以及籌備物資。

    特別是築路大軍中很多都是南方人,不懂北方的氣候的嚴峻性。這都需要政府來協調和管理。

    劉英,毛石山,伍豪等人都坐鎮西安,緊張地進行物資調配。

    張春也直接趕往了庫倫。因為這不是開玩笑的,靠鹿鍾麟這個純軍事指揮官有些不靠譜。關係到了幾十萬人的生命以及是否能夠讓北方安定下來。

    革命軍總部把鹿鍾麟的集團軍軍長給撤了,讓他當蒙古省的代省長,體驗體驗搞後勤的苦處。鹿鍾麟叫苦不迭。不過張春和馮玉祥也不替他說話,而明擺著看他笑話。好在李大釗也非常緊張,把王若飛從四川調過來負責黨的工作。伍豪也把張自忠都調往了庫倫,鹿鍾麟就抓住張自忠不放,張自忠小他幾歲,都是老部下。沒辦法,只好扛起政府的膽子。

    他又央求回部隊。張春和馮玉祥也沒有辦法。

    張春笑罵他:「你以後就是一個街道辦主任的貨。」

    弄得麗質和馮玉祥都笑了。鹿鍾麟還得意地說:「仗打完了。當個街道辦主任也不錯。其實我也不想當什麼集團軍軍長,還是讓我去一線打仗的好,集團軍軍部不是有參謀長他們嗎。」

    張春和馮玉祥都不理他。

    鹿鍾麟直接把張霖越從一線拎回來,讓他代軍集團軍軍長,自己跑去跟著李鳴鐘在伊爾庫茲克混。李鐘鳴也煩他,只是老朋友不好說什麼。

    代替張霖越任第七軍軍長的是彭德懷。這是張春也沒想到的,這個彭德懷陞官這麼快。

    張霖越說彭德懷也許細膩不足,但是能夠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打成一片,在士兵們中聲望很高。戰略大眼光非常敏銳,至於細膩不足的缺點,那幫軍校生出生的軍官們能夠彌補。那幫傢伙可是天不怕地不怕,張霖越這個軍長其實也得聽他們的。整個行動在短短的一個月完成了,並且調動百萬人,幾乎大半個中國都在為此瘋狂運轉。如此高效的動員能力,讓半軟禁在西安的談判代表都感到了惶恐不安。

    顧維鈞將情況通報給了蔣介石。

    「武漢政府之勢已不可擋,數十萬百姓以列車趨北,竟鴉雀無聲,無傷感而多肅穆,徽皖之民亦是。非百姓無恐慌者,實武漢政府大員已多半為此事親力親為。張為民已赴庫倫,拿下蒙古之意志不可轉移,談判代表皆惶恐不安。總裁一心北伐,恐不能成。」

    蔣介石拿著電報手指都在發抖,要知道這是要與蘇聯決一死戰的架勢。

    中國的羸弱已經讓他不敢動與洋人全面開戰的想法。可是張為民行動之迅速,意志之堅決。將心比心,恐怕斯大林也不得不考慮是否承擔得起張為民拚死一搏。

    1933年,對於蘇聯來說是屈辱的一年。

    失去了蒙古與外東北,最重要的是失去了幾十年謀劃,耗資巨大的遠東鐵路。斯大林的威信受到了極大的創傷,加上日趨嚴重的饑荒。斯大林不得不做出的開放言路,聽取各方意見的姿態。他不得不暫緩集約化經濟,但是無論如何,工業化進程不能停,這得到了蘇維埃的集體贊同,因為這決定這蘇聯的戰爭動員能力。

    蘇聯沒有中國那麼多人,只能用武器裝備來彌補不足。

    遠東,他聽取了加侖將軍的意見。加侖將軍認為,現在蘇軍還沒有反擊的能力,特別是失去了遠東鐵路以後。從中**隊重重跡象看,他們只想拿回薩彥嶺以南的地區,或者說暫時只有能力拿回這一地區。既然當年列寧答應歸還中國領土,雖然在伊爾庫茲克損失了接近一個軍的力量,但是中國人也確實信守了承諾,沒有繼續北上。那麼還不如與中國簽訂和平協議,把外東北、庫頁島一併全部歸還給中國,這樣把中國的注意力引向日本,中好過中日兩國把矛頭都對著蘇維埃。而中國輿論也會轉向先解決外東北問題,為蘇聯贏取時間。

    斯大林聽取了加侖將軍的意見。

    蘇聯外交部部長馬克西姆利特維諾夫和加侖將軍到了西安,代替了蒙古代表團與中國政府協商中蘇友好協定問題。

    1933年10月,中蘇簽訂了中蘇友好協定,協定重申了列寧當年歸還中國領土的承諾,承認唐努烏梁海、蒙古、外興安嶺、外東北、庫頁島中國擁有主權。

    中蘇承認遠東鐵路的路權歸中國所有。

    中蘇簽訂了用礦產品換取食品的協議,以解決蘇聯的糧食問題。

    中蘇友好協定在新民報,中央日報上全文刊載。中國國內一片歡騰。連滿洲也是如此,金壁輝在簽訂協議的一刻甚至當場哭了。

    不過日本提出了抗議,認為外東北與庫頁島是日本固有領土,為此一共發生了三次戰爭,日本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蘇聯無權將日本的領土劃歸中國。中國在清政府時期已經放棄了在外東北和庫頁島的主權,依據中日友好協定,日本只承認中國擁有東三省,並涉及外東北問題。

    不過中蘇兩國都沒有理會這件事。馬克西姆利特維諾夫直接去了美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