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農業中華

正文 第六十五章 科技與自然 文 / 郁榕

    隨著顯微和照相技術的結合,已經超出張春意料的技術也在出現,微生物所利用這項技術在監視一些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死亡的過程,他們利用染色技術,單獨對於一種化合物在整個過程中的轉移和變化過程。

    物理所的電子監測技術,讓他們能夠監測到生物放電過程。他們發現,神經的傳導,是一種複雜的化學和電信號的傳遞。當然不僅只是化學和電信號,準確地說是物質的傳遞,化學反應和電信號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的副產品而已。

    他們發現有一些化合物是固定的,繼而發現有些化合物擁有自我複製和自我修復的功能。

    這讓張春不得不發出一個禁令,那就是不允許人工干預生物演化過程。

    但是可以通過和觀察和統計,加速進化過程。不管是沼氣細菌種群還是濕法冶金、還是生物發酵、農作物選育等技術中,只能採用優選來加速進化。進化原則與生物生存環境相適合。這樣有利於生物多樣化。而不能採取人工植入等手段強行干預,因為這是與生物適應環境的進化相違背的。

    軍事醫學院很早就開始研究能夠戰鬥中採用的藥物。大部分都是天然提煉的。但是現在醫學院利用這種技術,試圖讓一些植物或者生物的進化加速,產生更加具有攻擊性和毒性的物質。當這種物質遠超出人類耐受力時。那就不再是一種輔助工具,而是武器。

    張春對這種技術也進行了限制,因為一種超進化的物種出現。帶來的是所有物種重新洗牌。人類也是一樣,如果這個進化超過了人類耐受能力,事情就走向了反面,帶來的是人類滅亡。

    「不要認為你們是上帝,你們的認識永遠只是世界的不一部分,不會是全部。單從波來說,不同波長的波都存在。多慢和多快的波都存在。這就是無線可分的原則。如果這個世界是一根棍子,我們看到的只是這根棍子上的一條線。所以你們在干預生物進化的時候。以為你們已經掌握的全部,但是實際上,你們只是在大海裡砍了一刀。微觀上,你們舉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在大海面前。你們的所作所為微不足道。在你的刀還沒有抽回去的時候,你的影響已經被大海吞噬了。記住這一點,我們要做的是認識世界,利用世界。你們永遠也不要想違背自然規律去干預世界,那麼帶來的只有可悲的失敗。」

    張春在一次厭氧環境下微生物進化與趨向性的論文演講後對新民大學的研究院們進行了告誡。

    後來這句話經過精簡後寫在了新民學報的扉頁上。一些科技論文的扉頁上也寫上了這句話。

    綠湖研究院的半導體和晶體管技術的進步是以月來計算的,隨著製造技術的精密化,電路板開始向芯片化方向發展。他們有可能讓雷達小型化後,變得結實可靠。這意味著雷達能夠裝上飛機、導彈和艦船,包括車輛。

    只是距離信息顯示和處理。並且將信號傳輸給飛控系統,正確引導導彈飛行的程度,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納米所的研究進度也非常快。不然物理所不會做出那麼恐怖的事情。

    納米所除了顯微鏡照相技術取得了進步以外,還和物理所一起弄出了激光技術。當然,新民研究院的習慣,他們弄得很小,散發的熱量還不足以穿透物體。但是實現了張春說的,能夠在特殊的光盤上打點的功能。不過納米所認為不要物理損傷。用電磁反應也能夠完成這個任務,只是製造有些難度。小型化成了所有研究所的噩夢。這使他們在研究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得不開始研究如何製造,精密製造的辦法。

    飛機的研製再次延後了,他們在風洞實驗室的樣機的機體強度沒有達到設計要求,焊接、錨固、甚至材質本身的強度都出現了問題。

    不過在王助的要求下,荊門飛機製造廠才開始製造一架試驗機。王助的理論是,飛機不能總呆在實驗室了,必須飛上天實際驗證。只要壽命能夠達到試飛的程度,改進還來得及。當研製小組要將以前的方案推到重新做的時候,王助急得直跳腳,怕電話裡說不清,專門跑到仙女找張春為樣機求情。

    說到電話,首先是軍事研究所那幫人用上的,語音傳輸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然後慢慢向外擴散。

    但是問題就來了。研究院的人,每年以三千人以上的速度增加,全民教育的威力就在這裡。何況新民的教育週期要短,十八歲的孩子,已經大學畢業,大量的畢業生滿足了建設和研究的需要。老區這幾年畢業生數量才慢慢降低了下來,優生優育總算出現了曙光。當然也和婦女同樣參加工作有關,「造人」的時間少了嘛。

    加上全國慕名而來的學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就超過了五萬人。如果不是他們的研究成果轉化成工廠的能力很強,蔡元培得到了很多工廠的股權和專利費,新民大學肯定為因此破產。

    如此眾多的人,電話也越裝越多,接線員就忙死了。要知道打電話的人沒什麼,什麼時候都可以打,接線員們可是沒日沒夜的工作。蔡元培一生氣,打電話不再免費,要收錢,收得還挺貴。

    被限制了「權利」的研究員們就開始想辦法,於是自動接線的方案和方法在電子學院形成,並到了電子所裡面。

    張春聽到消息就笑了,這是程序控制的萌芽啊。

    還沒等張春高興多久。

    飛控所認為想要想要同時完成飛控和火控太難。不如分成兩個系統。後來認為還可以繼續細化。將飛行動作分成幾個基礎動作進行控制,最後整合在一起。雖然飛行員操作複雜一點,但是總比做不出來好。

    飛控所暫時扔掉了火控。全部人員投向了飛行控制系統。

    弄得徐振鵬直跳腳,因為飛機不成熟,艦船是成熟的啊,艦船需要火控系統。武漢造船廠一怒之下,把飛控系統以前的成果接過來自己弄。

    新民大學為了緩解這方面的人才緊缺,新開了一個叫做控制系的專業。專門招收機械、電子和數學人才。

    新民大學電話開始廣泛安裝。但是張春堅決不要,這太煩人了。

    並且堅決不准推廣無線電。冶煉所製造出玻璃纖維,化工所也製造出了塑料纖維。同時電信號還可以通過金屬線進行傳導。既然電傳導和光傳導都能解決信號傳輸問題,而且這種傳輸能夠限制在極小範圍內。不會造成光污染和無線電波污染。為什麼不是用?

    而對於光污染,和無線電波污染,環境所都認為首先影響的就是微生物。

    所以城市的街燈以及家庭燈光,城市供電都進行了限制和規定。黑夜就是黑夜,白天就是白天。工廠、研究所,城市服務和保障設施等工作時間可以延長,但是不要弄得黑夜跟白天似的,不僅是擾亂自然界,還讓影響人類的健康。

    維持,張春嚴格限制了研究員們呆在實驗室的時間。

    要求他們到時間回家,該做自己的事情,做自己的事情。該睡覺就睡覺。

    因為醫學院的研究表明,研究員們自從參加工作以後,身體素質沒有不下降的。雖然這些人就是回到家裡,大多數也呆在書房,但是實際壓力小很多,休息時間總是有些保障。

    至於張春,再次搬家,住進了孫鏡家的老房子裡。這個村子裡因為年輕人都外出工作,有些把老人們也接了出去。整個村子幾乎搬空了。這裡的古樹很多。差一點的房子都拆掉了。留下了幾棟有特色的院子,整個村子大約還剩下十來棟,當成了客房。來訪的人到哪裡居住。

    張春居住的院子也是全木質結構。位於一個大池塘的旁邊。

    四周的山上以前有幾個道觀和村民用來躲避土匪的山寨。不過現在都拆了,可是上面的古樹還在。

    這個地方因為有人維護,最老的古樹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林學院和農學院的學生輪流跑到這裡來,這裡的農田也是張春帶著學生們種植起來的,特別是香米。麗質吃了一次就始終記得,回來後就留著這裡不走。

    這裡的其它作物也比其他地方品質要好。按照麗質的說法是「靈氣逼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