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農業中華

正文 第四十六章 晶體管 文 / 郁榕

    1921年9月,晶體管的出現讓電子所將雷達縮小到了足以安裝到艦艇上的尺寸,穩定性也好了很多。

    雷達還在進行小型化的改進,張春要把這東西撞到火箭上,利用它導航,攻擊飛機或者艦船,飛控所對於火箭飛行控制已經研究了好幾年,原來覺得火箭飛行控制只是為了增加射程,現在看來不是,有了雷達,火箭已經不是火箭,理論上,它可以循著雷達導向攻擊。飛控所就開始研製這種叫做「蝙蝠」的火箭。因為它有了導向功能,所以張春把這種火箭叫做導彈。

    導彈與飛機不同,它的速度非常快。接近音速。所以一般的飛機和艦船在這種武器下,簡直就是一個靶子。唯一要考慮的是電子系統的穩定性,高速高溫情況下,電子所研製的電子板,穩定性非常差。在長湖的試射沒有一次成功。

    剛剛因為晶體管的發明得了科學獎的秦德明弄得面上無光。綠湖研究院的電子所從生產到研製,到理論研究的人都被他逼瘋了。不過由於雷達和導彈項目的成立,徐振鵬已經在想辦法把這兩樣東西搬到他的新江防艦上。

    第一艘江防艦並命名為「長湖」號。安裝了火箭發射裝置。

    這套裝置是從女神系統上改進而來的縮小版本。它與車載系統最大的不同就是有自動裝填系統,缺點是,它需要人在操作艙裡操作。發射裝置轉動靈活,問題是受到攻擊。操作員很難逃生。

    事實上「長湖」號是以速度、靈活性和火力見長,脆皮得很。但是如果遠程導彈如果能夠成功,長湖號完全有時間逃脫敵人的攻擊。

    為了在較小的彈體獲得較長的射程。彈藥所一直在研究爆轟原理,並試圖製造更好的燃料和更好的火箭發動機。

    女神火箭的體積不斷縮小。射程不斷增加。這讓原始的瞄準系統失去了作用。飛控所在研究彈道的規律,當電控系統和液壓系統結合後。飛控所試圖使火箭按照固定的彈道運行。這樣當敵人的坐標測算出來後,只需要確定初始的方位,角度和速度後。就能夠較為精確地打擊敵人。

    而這正是徐振鵬所要的效果。

    晶體管也讓部隊的無線電發射和接收裝置變小。單兵能夠很輕易地背上。

    所以無線電準備配備到排級。這更加適合第四軍的戰術習慣。因為第四軍對連排級的配合要求非常高。

    只是無線電在森林環境下的抗干擾和通話性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實驗的幾個排非常不喜歡。他們還是喜歡用手勢人和人之間傳遞信息。而且他們還嫌棄通話的聲音暴露了自己的目標。

    電子所只好專門成立了通訊研究所來解決這些事情。不過是聲音信號的放大和還原,把喇叭變得更加小,能夠放在耳朵裡嗎?沒有想不出來的辦法。

    小。更加小。精巧,更加精巧。這是所有研究所發瘋般追求的事情。

    同樣瘋狂的還有荊門的飛機製造廠,雙河冶煉廠總算練出了鋁和足夠的鈦。航空動力所的人終於有了耐高溫且輕便的發動機材料。潛江煉油廠分離出了發動機使用的輕油,所以動力所的飛機發動機再次進行推力實驗,據說問題還是有,但是至少有了解決的方向。他們在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快十年的時間了。

    飛控所早就在根據張春設想的飛機氣動佈局設計原理設計飛機外形。並在火箭飛行控制系統的基礎上,研製飛機飛行控制系統。

    為了滿足飛機製造廠的需要,鄺榮光把找礦範圍向宜城和鍾祥、京山延伸,他認為這是一個礦帶,還有發現鋁礦的機會。

    仙女工業城的人開始分批進駐鋁礦。因為鋁非常輕。用它製造飛機機體是再好不過的事情。而且還能製造列車車身,減輕列車的重量。塑料也能夠完成這個任務,但潛江的化工廠生產的塑料還達不到要求。

    王場化工所的攤子鋪得太大,成為了人數最多。但是無法集中力量突擊某個項目的單位。王自立夫婦倒是不著急,他們說。看著吧,我們的基礎打好了,以後成果絕對超過你們。

    石油化工本來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而潛江,石油不算是最大礦物,鹽才是。所以鹽化工的攤子也鋪開了。他們可不想只生產食鹽。

    化工所科技力量的底蘊很好,光教授級人物就有三個,張春還是比較看好他們,化工產業的污染歷來都是問題,化工所在處理污染和建立完整產業鏈上花掉了大量的時間,所以進度慢一點情有可原。

    潛江的石油和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以前煤化油的工廠,因為那太複雜了。煤炭的產量被再次消減,植物性的油脂廠也取消了一些項目,專心搞日用化工品的研究和製造。

    由於植物性油脂廠的產量每年都非常穩定,沒有枯竭的顧慮。所以各種類型的食用油、香皂、護膚品大量傾銷到武漢,長沙,甚至南京上海。

    彈藥所還生產一種火柴,也是用油脂經過硝化後的產物。基本上已經替代了國外進口的洋火。

    潛江的食鹽和應城的食鹽產量也很穩定。不過張春還是限制了產量,不讓外銷。

    曾思敏的規劃統計處已經總結出了規律,所有地下礦產,張春都非常摳門。但是農林牧漁這種有持續性的產出,張春的限制就很少——

    綠湖的電子所正在飛速發展,他們既不缺原料,也不缺技術和理念,連白銀也隨便他們用。在他們的要求下,光學顯微鏡技術也在飛速發展。這也促進了望遠鏡和狙擊鏡的改進工作。在顯微鏡的幫助下,除了製造電路板,他們甚至朝集成電路字發展。

    小型,越小越好,這是電子所的執念。

    同時因為小型化,電路板可以是實現更多的功能。他們把從德國人手中得到的陰極管顯示技術發展成了用於雷達的顯示屏。並正在實現彩色顯示。

    同時發展的還有電磁技術。電子所正在迅速分化為好幾個研究所。

    只是這些人都很低調,張春一次到綠湖開會時見到下面黑壓壓的一片人,真正留下印象的人卻沒有幾個。

    這就是技術人員和行政人員性格和行為上的區別。

    1921年10月,馬林在上海與孫中山的代表張繼見面,建議中國國民黨選派代表參加遠東勞動人民代表大會,表示希望能與中國國民黨建立聯繫。張繼邀請馬林前往廣西桂林。

    11月,米洛爾傳過來的《消息報》稱讚孫中山為中國的「激進分子」,共產國際指責北京政府,讚揚孫中山領導的中國革命。

    12月馬林到達廣西桂林,在北伐大本營與孫中山商談國民黨與共產國際合作問題。

    奇妙的是孫中山沿用了張春的一些說法,說馬克思主義裡面的天下大同思想,中國的經典學說早在兩千年前就都已經說過了。不過孫中山同意中俄兩國「在反抗四國聯盟方面必須互相合作、互相幫助」。

    馬林將此次會談寫成的紀要傳給了各省的黨小組,荊州也得到這份會議紀要。

    由於荊州對這個結果早有預料,所以也沒有太多的驚訝。

    從10月開始,王占元可能在湖北看不到希望,所以根本就沒想過在湖北長期待下去,於是大肆搜刮財務。湖北不斷發生驅王運動。湘軍趙恆惕、夏斗寅發兵攻襲鄂南,孫傳芳戰敗退守廣濟。曹錕、吳佩孚把張春和黎天才沒辦法,但是早就想趕走王占元。所以以援助湖北驅除王占元的名義發兵,由吳佩孚親任援鄂總司令,派蕭耀南率二十五師開赴武漢三鎮,第八混成旅旅長靳雲鶚為前敵總司令,率部進駐茶庵嶺。孫傳芳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了袖手旁觀,王占元被趕走了。

    吳佩孚部陸陸續續和張春有些小戰鬥,但是無一勝利。只好看著張春佔著湖北的中心地區。

    吳佩孚也知道自己不能像王占元一樣自己做湖北都督。而是讓湖北人蕭耀南做湖北督軍,自己回河南去了。

    蕭耀南親自到荊門拜見了梁啟超和張春。說鄂人久盼自治,理應相互守望。

    張春因為需要對襄陽進行治理,並經略鄂西北。所以算是簽訂了一個和平的協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