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農業中華

正文 第八十章 沙洋鎮 文 / 郁榕

    打發走了農民和地主。張春和顧明才帶著人到了沙洋鎮。

    就開始組建農民講習所,稅務局,財政局,教育局,衛生局,工商局,政治協商會。

    舊官員全部不予任用,而扔進了政治協商會。

    顧明,周希哲、曾思敏和地主鄉紳代表先談,請蔡元培代表新民大學做中間人。主要是農村土地作價,還款期限;城鎮土地的購買,還款期限;商業稅率問題,再有就是政府對這些產業如何扶持的問題。

    談好了,張春就把談判結果寫成冊子,讓學生們在各個鎮,村的講習所進行講解。新民大學的學生和守備團士兵組成了講習組,每個人都帶著手槍和自動步槍下鄉講習。

    稅務局研究徵稅的辦法,改組機構。工商局給地主們等級工廠和商行的資金、規模以及幫扶方案。教育局盡快恢復教學,在適當的地方組建新學堂。沙洋鎮的小學和中學基本上都是富人子弟在上學,窮人子弟可沒學可以上。不過這個規模難以預計,要等到講習組把調查和統計收回來才能知道。

    張春對調查組進行了嚴格規定,不是沙洋管轄的區域不能去講習,但是別人來聽不阻止。不要對管轄區外的村子進行調解,擅自擴大區域。遇到襲擊立即開槍擊斃,保證自己的安全。

    守備團要加快剿滅湖匪的行動,將湖匪和流民搜出來,再決定採取什麼方式進行幫助。

    整個八月就這樣忙忙碌碌中過去。

    張春迅速平息了境內的亂局,讓周邊的一些官員和軍閥都有些吃驚。

    九月,湖北的討袁戰爭完全失敗。劉鐵到了武昌,在日租界等他的清子的保護下去了日本。

    沙洋鎮,農民等各協會組建,政治協商會召開,通過了《沙洋土地臨時約法》,授權由張春組建的軍政府進行土地收購和分配。在此之前,各地不得組建相關政府機構,待土地分配完畢,相關稅務,財政,教育,工商拿出各方同意的辦法後,成立相應的執行機構,維持運行。

    土地臨時約法規定,軍政府必須保證新民大學提供相應的農業技術支持和扶持,土地贖金分三年交割清楚。鄉紳們還是不相信這個政治協商會,而相信張春和新民大學,所以特意把新民大學帶上了。

    軍政府必須支持商戶進行工商產業。稅率不得超過純收入的百分之三十。

    軍政府在土地租金全部收回後,解散,組建新的政府。

    政府在政治協商會議下主持工作。政治協商會議必須保證除農民以外的各行業人數均等,但農民代表不得超過代表總人數的百分之五十。

    具體土地分配要等到棉花和水稻收割完成後才能進行。為了保證這幾個月農民不鬧事,張春出七成的糧食,各商戶地主加起來出三層的糧食,開始修建從渡口到羅漢寺,從沙洋到李市再到後港的道路,凡屬上工的人都有一日三餐的糧食,以工代賑。

    羅漢寺到沙洋隔著漢江。而後港湖位於長湖之濱,長湖是古代洪澤湖最大的遺存,是沙洋與潛江和荊州的天然屏障,有連接汗水和長江的水道,這個時代,水道還是相通的。

    各地的農民講習組回來,集中在沙洋鎮進行資料匯總,包括總人數和擁有土地數量的初步統計,預計實際測繪的時候還會多出很多。所管轄區十三個鎮的人口數統計到的居然不到八萬人,要知道新民三個鎮就已經有了近二十萬人。地盤卻只有沙洋鎮的一半大,這還不包括周湖和拖船埠地區。

    七歲適齡兒童不到一萬人。人口比較多的如沙洋、後港、李市、高陽、曾集五個鎮就佔了七成以上。其他的鎮多是百十來戶。但是沙洋地盤很大,森林和湖澤總多,民風彪悍,很多地方和仙女一帶一樣亦民亦匪。各個湖區的流民不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讓他們走出森林和湖泊,人口保守估計在七八千人左右。

    沙洋的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和小麥,只有很少的地方有棉花,有很多村子都是依靠湖泊而居,所以有些人以打魚為生。

    十月水稻收割完畢,土地收回政府所有,軍政府主要是軍人和學生,不過這些人的脾氣都很好,他們懂知識,每個人都是秀才。讀書人在農民中的地位很高,所以守備團也被老百姓叫學生軍,因為農民們分不清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是學生還是士兵。

    學生兵用很先進的儀器測量土地,每個鎮上都建了一個良心尺。絕對標準。測量出來的土地沒人敢搗鬼。

    學生兵讓散居的農戶搬到一起,和農民們一起建造房屋,修建公共廁所和沼氣池,教農民製作農家肥和小麥耕種技術。組建互助組,因為這裡大多數都集中不了新民鎮那樣的大型農莊,最多十來戶一個村子。他們缺乏農具和所有的生產物資,不進行相互幫助,農田里的活幹起來非常吃力。

    所有的這些,合作銀行就給他們貸款,利息很低。反正已經欠了政府土地款等等一大筆錢,債多不用愁,只要有土地,農民們相信能夠償還。

    學生兵們讓他們自己選組長,選村長,組成農民協會。

    組長和村長還能去鎮裡選鎮長。

    鎮裡有農民講習班。村裡有小學堂,鎮裡有中學堂。學校裡都是學生兵在上課,不是那些私塾先生。書本都是學生兵們帶來的,免費。孩子只需要交吃飯的糧食。不過他們都是臨時幫忙的。以後會有一些老師過來,就需要交一定的學雜費。據說不會高,只是購買書本而已。老師們自己有薪水,張春張大人發的。

    村裡開辦了掃盲班,不去識字不行,因為學生兵們帶了很多種地的書籍。不識字,就看不懂。種地都種不好,還叫農民?據說張春張大人種地就種的很好。連這些學生都是張大人教出來的。

    那張大人是多麼厲害的人物啊。

    學生們只是笑,說張大人確實很厲害,但是也是一個普通人,還經常跟孩子們在街上做迷藏呢。說不定你去沙洋,去新民就能和他在一起坐一張桌子吃飯呢。張大人在學校都是和學生兵一起吃飯的。

    沙洋鎮,張春再次當了甩手掌櫃。

    沙洋的守備團總算滿編了,有了八個連隊,收的都是十七八歲,有點文化的新兵。每個連隊加上通訊、衛生、偵察250人左右。因為新兵需要學習文化,連隊除了連長,還設了教導員,負責思想和文化教育。

    周榮帶領四個連駐守後港。顧明帶著兩個連駐守沙洋,張霖越帶著兩個連駐守白馬,趙定剛調往白馬協助。因為部隊之間隔了一條江和一條河,如果有事,救援不會那麼及時。所以白馬的防守力量加強了。

    沙洋成立了沙洋巡警學院,黃元平的校長,沙洋設了警察局,各個鎮都設了外出所。每個派出所人都很少,因為黃元平也不過培養了五百多名警察而已。好在目前學生和軍人在前線支撐著。

    新民大學的中學分出去後,又在雁門口鎮和仙女鎮都建了中學。因為隨著各小學生的畢業高峰期的到來,一個小學就是三四百人畢業,新民三鎮就有近兩千人,新民中學已經裝不下中學和大學一起學習。

    沙洋中學幾年後肯定也要擴建,不然應付不了上萬人的學生。所以後港也要建一所中學。

    中學的學制延長一年。

    新民大學的招生標準再次提高。

    蔡元培被這種全民教育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他在考慮,開一些專科學校,讓考不上大學的孩子選擇自己的擇業方向,學習從業技能。

    沙洋,現在的城鎮人口約五六千人,都是地主商戶搬過來的。

    為了兌現軍政府的承諾,王仁彬在沈集規劃了一個石膏廠和水泥廠。

    這裡的資源比雁門口要好一些,所以規模和相關產業鏈也盡量完備。環境組和化工組對水泥廠的石灰石膏利用、環境治理和花了不少時間,已經有一整套方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