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農業中華

正文 第28章 靈氣與稻種 文 / 郁榕

    吳穎去漢口時,是袁定國送過去了。這次吳穎沒有拒絕,只是依然不冷不熱。

    當然袁定國也是領了差事去的。新民商行要在漢口開辦一個分行,方便接洽業務。張春知道袁定國的心思,袁定國與吳穎糾纏了幾年,一直沒有什麼機會。

    兩個人基本沒有可能,除了性格不合,吳穎知道自己只是過來幫小舅舅一把,最終還是要回到父母身邊,畢竟父母在異鄉舉目無親,過得也很艱難。所以一直對袁定國保持著距離。

    牛頭山到綠源山,經過兩次搬遷,河南村,後李村和石女村都搬走了。這裡的林業站也逐漸合併,成立了林業研究所,位置選在後李村,因為那裡緊靠著紫林到南張街的道路,交通較為方便。

    這裡種植著近三十多種經過純化的水稻,從秈稻和粳稻,到糯稻,從水生稻到陸生稻穀,還有幾種說不清楚的野生稻。這些大半都是從本地的稻田中分離出來的,真不知道以前怎麼就混雜了如此多的稻種。

    雁門口與雲龍很近,但是一個是山地,一個是平原,區別很大。

    雁門口山高林密,張春又不想因為農業而破壞林業,所以在那裡的稻穀必須具備耐弱光,短日照的特性。所以應該以粳米和糯米為主。當然好處也是有的,雁門口季節變換要比平原要和緩,水稻種植時間也要長。後世那裡甚至可以種植三季水稻。

    農業所是在稻種純化後才開始研究這些稻種習性的,時間太短了。何種稻種適合何種環境,學生們雖然有了大體反而分類,但是具體特性還處在摸索階段。

    而以前的雁門口是不種植水稻的,多半都是玉米和紅薯、土豆之類。水稻田間管理比較複雜,山民們朝不保夕的情況下,無暇管理甚至等不到收穫。

    張春從雁門口回來,就和學生們泡在水稻地裡。總算選定雁門口水稻種植方案。

    新苑,張燕她們已經撒出去了,目的就是搜索山林裡躲藏的殘匪,並向雲嶺滲透。所以新苑只剩下了梅氏和春丫兩個人。

    春丫在梅氏的協助下,準備訓練新弟子。這次梅氏提出了根骨論,也就是說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修煉。至少身體柔韌性、協調性,感官敏感性要好。至於性格,是可以後天培養的,所以兩個人開始在蒙學堂挑選合格的幼童。但是一千多孩子,才挑了兩個。一個四歲,一個七歲。

    兩個孩子張春只見了一面,就被春丫帶走了,直接進行野外生存訓練。連張春也覺得這樣對於孩子過於殘忍。

    但是梅氏說不是這樣訓練出來的弟子,最後不會有什麼出息。

    柳慧小時候就是這麼訓練出來的,不過因為視力問題,沒能堅持完。現在走向了另外一個方向,向練氣士靠攏。

    梅氏其實挺瞧不起練氣士的,認為沒有強悍的身體作為基礎,再強大的精神力和感官敏感性,最後都無法支撐下去。所以梅氏一直要求柳慧堅持一種體術,這是一種對身體做極限拉伸,在訓練柔韌性的同時兼顧爆發力的體術,已經超出了拳法的範疇。

    張春和麗質也在柳慧的帶動下修煉這套體術。

    這套體術也只有練氣士能夠堅持下來,因為良好的精神控制力和對身體瞭如指掌,使練氣士們總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休息狀態,讓身體快速恢復。所以雖然這種體術對身體產生的巨大消耗,對於常人來說難以支撐,但是對於張春和麗質來說十分輕鬆。而柳慧只能勉強支撐下來。

    這也是張春不願意住在雲龍鎮,而喜歡呆在新苑的原因。

    新苑在張春和麗質刻意的打理之下,靈氣濃度正在緩慢增加。所謂靈氣,張春認為是一種由動植物進行轉換,帶有明顯活性的空氣集團,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信息,蜜蜂,螞蟻,各種動植物從中能夠感知到很多東西比如危險、愉悅等等。這些信息對人同樣起作用,只是人的思想過於強大,掩蓋了而已。

    這些氣體是否帶有傳說中的靈魂,張春很難判斷,但顯然它們帶有明顯的屬性,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包含在其中,它們一起維持著大自然的微妙的動態平衡。這也讓張春能夠輕易分辨出何種植物適合在何種生存環境下生活,為稻種的選擇減少了很多麻煩。

    當然這些完全憑感覺的東西是不可能教給學生們的,張春希望用觀察和統計來使物種的這種趨同性得以顯現。因為在進化過程中,環境因素是促進進化最關鍵的部分之一,物種進化到了現在這個樣子,不可能不帶有環境特點。觀察、統計、分析,讓這種共性的特徵顯現,對於普通人或者學者來說,至關重要。

    顧明在雁門口穩定之後也回到了雲龍鎮,替下了徐振鵬。

    而第一批水稻種子已經在雁門口選了試驗田,還是進行大田試驗。大田的稻種不是單一的稻種,而是幾種習性相近的稻種的混合。在保證了產量的同時,也保證了口味,同時不至於稻種退化。

    環境所和林業所開始了雁門口的林業和環境調查,以便進行適當的產業規劃。其中松樹、梧桐、銀杏是比較突出的物種。雁門口的物種與綠源山和牛頭山一代有很大的不同。那裡山坡上以針葉林為主,溝谷中才是闊葉針葉混交林。牛頭山一代則以闊葉落葉林為主,針葉樹種還處在幼年時期,遠沒有到替代闊葉林的時代。

    所以林業所已經初步確定了松脂和桐油這兩種樹脂的研究。化工所也參與其中。他們在製造發電機的過程中,希望找到絕緣性能更加好的樹脂或者合成樹脂。

    當然這些已經不是張春來管的事情了,那是王自立分管的工作。

    七月,吳穎從漢口坐船前往上海,再由顧家的商船護送到天津。

    而在武漢招募的學生們已經到了。這是一群接受了新式教育,被各種思潮刺激得頗不安分的年輕人,顧明對他們有一些頭疼。

    張春和徐振鵬一起到的衙門,不知道是什麼心理,徐振鵬把醫學所的朱燕妮和化工所的朱安妮兩個人帶上了。而過於活潑的朱小妮本來就在新民蒙學堂,她是四年級的班長,這次也被袁芳安排歡迎這些新老師的到來。(http://.)。一連幾個白皮膚,金髮碧眼,說著中國話的洋娃娃,給這幫學生們一定有著某種震撼力。

    衙門的前院是士兵們居住的地方,後院由於張春很少在,已經改成了招待所。

    剛過後院的小門,就聽見朱小妮的壓抑的歡呼聲:「來了來了。」

    小丫頭越長越可愛了,不過年紀大了一點,矜持了一些,沒有衝過來,而是沖張春不停地招手。身邊跟著的小男孩依舊是一臉的不情願。他叫張安東,就是那個長期被朱小妮欺負的對象。

    剛走上改成會堂的大廳,就聽見有人在演講,仔細聽,卻是自己以前的演講文。

    「這不是威脅,真的,只是在說明中國人和德國人同樣的驕傲。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舊的中國不斷逝去,新的中國不斷新生。中國人,總有一天會有能力保護我們的國人,因為我們這些人的身上,在座的每一個中國人的身上,流著幾千年來,無數貴族的血液,深入骨髓。」

    掌聲很激烈。

    張春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上台階,踏入門檻。

    大堂裡坐滿了人,五十多人的樣子。講台上是一個帶著穿著軍裝的年輕人。

    他看見張春走進來,愣了一下,然後再次開始鼓掌。

    所有的人轉過頭,掌聲猛烈起來。

    張春苦笑著走上講台,示意安靜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