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六一章 家 文 / 午後方晴
就是這一章卡的,原來沒這一章過渡,寫下去感到很乾,卡了一天,才想出這一章,也才將節奏感控制住。汗,高強度碼字,腦袋不夠用啦。
…………
對於宋軍來說這是一把希望之火,但對於西夏人來說,這是一把絕望之火。
幾乎在瞬間,西夏將士一起看著西方天空中的那道濃濃火光。
這就是一個大問題。
當然,後面就是西夏領土,但關健是來的不是幾千人,那怕就是一萬兩萬人,燒掉就燒掉了,撤到後方,還能照樣得到供給。現在這麼多人,後面幾個堡砦裡能有多少供給,要命的後面是橫山,人煙比較稀少的,就是從百姓手中搜抄糧食,也抄不到多少糧食,況且為了這一戰,本來就從百姓手中征走了大量糧草,再抄,百姓怎麼活下去?
這一燒,意味著明天會有九成以上的將士挨餓,吃上不飯了。
鼓聲再度響起,五聲急促的短鼓。
號聲也再度響起,一聲悠長的長號。
這就是蔡挺發出的命令。
現在沒有發達的通信設備,往往大會戰,戰場面積廣大,喊話傳令都不大可能,因此指揮官便用旗號,或者號鼓指揮,發號命令。
五短一長,這是對大順城發出的命令。
現在大順城有兩種打法,第一種打法,派出兵力襲擊西夏的西營,讓西夏人不敢分太多的兵力去城東。也許西夏人很麻煩,必須從南邊的小山道撲向城東,但大順城將士不存在這個問題。南城的東城門一開,將士直接能奔向城東戰場,城西兩門一開,將士能直接對城西的西夏軍營發起攻擊。
還有一種方法,所有兵力一起出來。直接對城東的西夏人發起攻擊。
是所有兵力……
時間再往回推十個時辰,王巨在勸蔡挺,蔡挺猶豫不決。
王巨又說了一句:「蔡公,若是我們不能將敵人的後方糧草燒掉,可以立即乘著天黑之時,立即撤兵。」
當然。那時候西夏人還沒有築十二盤堡打算呢。
這才說動了蔡挺。
但也不能怪蔡挺,首先兵力懸差有點大。
西夏軍隊與宋軍相比,怕死度差不多,也不能說西夏人怕死,若是任福那樣的重將率領。也能打出凶悍的戰役。也不能說宋軍不怕死,雖然有君子館、好水川這樣的戰役,但終是少數。這一條上差不多吧。
西夏軍隊配合度卻不及宋軍,在這個狹隘的戰場上交戰,擠滿了好幾萬軍隊,限制了西夏騎兵的作用,說不定倒成就了笨重的步人甲。
為了這一戰,宋軍準備了很久。多數士氣經過訓練,比以前更強大。
然而與西夏軍隊相比,宋軍缺少了實戰經驗。更缺少了勝利信心,在澶淵之盟後,宋軍只打勝了幾場會戰,餘下的除了敗還是敗,這一條同樣很關健。
所以姚雄送回來的信來得及時,不然說不定蔡挺猶豫之下。就將軍隊撤回去了。畢竟再拖下去,天色一亮。那一營蕃騎折了,大順城的兵力也陷下去了。自己這支軍隊還不能及時撤回到後方堡砦裡。
蔡挺當時也想不到這兩個變故的,因此覺得王巨方法還是可行的,可進可退,即便出了意外,折的便是那兩營官兵,至於那幾部野利族人,蔡挺能管得著嗎?
這才最終同意了王巨的策略。
歸根到底,還是為了陞官,還是為了名。
所謂的存天理,滅人欲,那可能呢,有的人好色,有的好財,有的人好權,有的人好名,這幾樣總得好一樣,有無慾無求的人,可那能有幾個人?
不過蔡挺之好,顯然勝過孫沔之好。
然而讓蔡挺最頭痛的還是兵力,相比於西夏人,宋軍的兵力還是太少了。
一旦混戰開始,往往一個局部戰場的潰敗,便會連帶著整個三軍的潰敗。所以蔡挺急切之下,將離戰場近的環州兩營士兵也接著抽調過來。
這是在學習李元昊,集中兵力,一戰定勝負。
所以讓大順城的兵力傾城盡出。
現在天還沒有亮,但很快的,頂多一個時辰,天就要亮了。現在是混戰,西夏人又分成了兩部,這對宋軍很有利,但天一亮,戰場形勢能看得清晰,西夏人也能將城西的兵力調過來,就漸漸對宋軍不利了。
因此務必在天亮時,將城東的西夏人擊潰,他們開始敗逃,連帶著城西的西夏軍隊軍隊同樣會產生混亂,一旦三軍全部處於混亂之中,再多的兵力也不行。
蔡挺這才讓大順城三軍盡出。
種診也會意,立即調動城中所有兵力,陸續出城參戰。
章楶看著戰場,現在這種情況對宋軍是很有利,不過他隱隱地感到哪裡沒有做好。
蔡挺從早上起,也產生了類似的想法,但他還不及章楶想得清晰。
其實原因很簡單,幾個將帥的謀劃能力還未達到一定的高度,意外肯定會有的,比如鄱陽湖之戰,但拋卻那個小意外,朱元璋思路清晰,大捷中,運氣占的比例不是太高,主要還是謀策與智慧、指揮,這才取得了鄱陽湖大捷。
以少勝多,必多用詭道,詭道就有危險,然而與鄱陽湖大捷相比,這次宋軍多少讓人感到磕磕碰
碰,這便是章楶略有些不順暢的地方。
然而章楶也沒細想,以宋軍過往的戰績,就這麼一點兵力,能打勝了,並且是正面戰場打勝了強大的敵人,已經不容易了,那能吹毛求疵呢。
只是他看著東面,即便城東的烏川河谷,仍不是很寬闊,因此胡謙與大順城的兩部戰鬥仍相融了兩三里路,章楶看不到是誰指揮的。只是在心中想,這把火燒得略遲了,犧牲了一個好指使。
…………
李妃兒做了一個惡夢,被隔壁床上的二妞喊醒了:「嫂子,怎麼啦?」
「我做惡夢了,夢到好多死人。」
「嫂子,西夏人不死,大哥就危險了。」
「是啊,西夏人死得越多越好。」
不過經李妃兒這一鬧,兩個少女便再也睡不著了。妃兒道:「小妹,睡了嗎?」
「沒有呢,一直未睡好,在想著大哥。」
天色黑下來,她們還沒有看到王巨回來,便去問仇縣尉,仇縣尉讓她們不要擔心,說王巨到了前線。其他的,現在仇縣尉都不大清楚,但隱約地猜出來,宋軍還要打,還要有惡戰。
兩個少女便回家了。
「小妹,我們起來吧。」
「這三更半夜的,幹嘛起來。」
「我們做一盞蓮花燈,保佑你大哥平安。」
「這樣啊,也行。」二妞說著,與李妃兒一道穿衣起來,開始用剪刀裁出一盞蓮花燈,李妃兒還找來顏料,在蓮花燈的外面塗上綠色,裡面塗上鵝黃色,接著又找來一根蠟燭,輕輕地推開門走出去。
王巨下令讓百姓回去。
不過仇縣尉仍有些擔心,到了夜晚來臨,更是將城門緊閉,派衙役巡邏。
但城東北角有一條引水渠通達城中,引水渠的城外便是護城壕。
兩個少女將蠟燭點燃,插在蓮花燈上,然後合什向空中許願,保佑王巨平安,三軍將士平安。
「你們在幹什麼?」幾個衙役竄過來,不過看到李妃兒兒與二妞,立即換上笑臉,道:「見過李娘子,王小娘子。」
這個與王巨的官職沒多大關係了,而是發自他們內心的尊敬。
一個捕快又看了看,說道:「原來是替明公許願哪,不過三更半夜,切莫著涼啊,走,走。」
兩個少女噗哧笑了一下,看著蓮花燈飄遠,也走了回去。但在天際處,一顆明亮的星星在冉冉升起,那顆星名叫啟明星。
…………
另一邊同樣有兩個少婦在說著話。
「阿巧,弟弟去世很久了,改明兒嫂子替你找一個好人家,改嫁了吧。」胡謙妻子福氏說道。
「我還有一個孩子,怕嫁過去,孩子遭罪,」胡謙的弟媳婦低下頭說:「就像那個知縣一樣,小時候吃了很多苦……」
「阿巧,不要怕,不是每一戶人家都像姜家的。」
「這個我不急,想拖一兩年再說,不知道這一戰什麼時候才停下來,大概大哥又能陞官了吧。」
「不知道,可我心卻總是揪著。」福氏說著,將木炭撥了撥。現在李家沒了,胡家的小邸店也沒人敢找麻煩了,加上胡謙成了宋朝正式的武官,一年還能有近兩百貫的薪酬補貼,胡家重創之後,慢慢恢復了生機。
天冷了,福氏便買來一批木炭取暖,大人沒事,不能讓孩子遭罪。
「我寧願他不陞官,也不想打仗,」福氏又溫婉地說了一句,然後瞅了一眼睡在床上的孩子。不但她睡不著,阿巧也睡不著,胡謙是這一家大大小小所有人的希望。
福氏繼續低下頭縫著冬衣,又說道:「阿巧,你睡吧,天不久就要亮了。」
「我也睡不著,擔心大哥,好長的一夜。聽說那個知州出了城,也沒有回來。」
「西夏人還沒有走呢。」
這一夜,像她們這樣的人家很多很多,可能後方的家屬仍不知道情況,倒聽隱隱聽到前線勝了,心中會有些歡喜。但前方的家屬個個都在擔心,不知有多少人長夜難眠。
因為大順城,因為大順城兩邊數都數不過來的無數西夏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