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正文 第一四一章 沽名釣譽 文 / 午後方晴

    「見過司馬公。」王巨心中忐忑不安地說。

    怎麼又召見自己了?

    那次召見有了好事?

    「坐吧。」王巨雖然心中不喜,臉上沒有表露,司馬光仍讓他坐下。

    王巨坐下。

    「這小子膽賊大,有那麼一點寵辱不驚的儀態。」司馬光心中默想。但他想錯了,召見可以,利用可以,但多少給一點好處吧,沒有好處,每次拿自己當槍使喚,王巨能樂意嗎?還有什麼寵辱?

    「王巨,你在陝西出生長大,說一說邊區百姓的生活。」

    「司馬公,怎麼又來了?」王巨索性抗議道,三丁刺一不是結束爭議了嗎,怎麼還沒完沒了!

    「你誤會了,」司馬光大約也不好意思了,呵呵一樂。這小子油猾,不大好忽悠的。

    「某喊你來詢問陝西百姓情況,乃是陝西弊病叢生。」

    王巨不吭聲,三丁刺一了,不用想,陝西百姓放在火爐上烤了。但這不僅是韓琦與歐陽修,幕後主要是趙曙。

    國家財政吃緊,宋朝軍隊戰鬥力不強大,又害怕西夏人入侵,只能用人海戰術了。

    然而他也想錯了,這一回不是三丁刺一,司馬光繼續說道:「朝廷先於陝西三丁刺一,又在京畿與諸路廣招禁軍,又在災區招饑民為廂軍。兵法之道,少而精,衣糧易供,公私充足,方能以一當士。兵多而不精,衣糧難贍,公私困匱,十不足當一。」

    「有這回事?」王巨皺起眉頭。

    若那樣,韓琦真在胡亂來了。

    並且去年全國各地多處澇災,因此於年底下詔,罷免畿內、宋、亳、陳、許、汝、蔡、唐、穎、曹、濮、濟、單、濠、泗、廬、壽、楚、杭、宣、洪、鄂、施、渝州、光化、高郵軍這些州軍的賦稅。

    也就是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四川,這些地區都受到了澇災,想一想整個宋朝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在哪兒吧。

    這一招廂兵,得招多少廂兵哪?

    難怪出現一億多的地方虧空。

    「是啊,國家財政吃緊,只能用稀粥救濟災民,我想不通用什麼來養廂兵?而且一旦刺為兵,終身為兵,以後又用什麼來養活?」

    「司馬公所言極是。雖有災害,但不會連年災害,國家稍許撥出錢糧讓百姓熬過這一難關,年光一好,百姓自動會回返家園。一起刺為兵,不但以後得用很多錢帛來贍養,還會造成許多耕地荒蕪,國家又會減少稅務,便會形成惡性循環。」

    「說得不錯。」司馬光在疏折上同樣也說過這個道理,但無人聽哪。

    「但與陝西路有什麼關係?」

    「國用不足,陝西又贍養了大量禁兵,蕃騎,保捷,義勇,那麼贍養必缺,也會重斂百姓。」

    也就是陝西將會雪上加霜了。

    「不過這等關於到國策的大事,召晚生來有何用?」

    「你出身寒門,感受最深,因此你說的話就是最好的例證。」

    「晚生無能為力。」王巨斷然拒絕了。

    說也能說,但不必要說,第一個說了不管用,第二個說過以後,還不知道會被司馬光怎麼曲解呢。

    當然司馬光關注這件事不是壞事,不過他本心乃是厭兵厭戰,這比韓琦的作為更惡劣。

    …………

    「王巨,今天我們一道去繁台踏春吧。」趙頊說道。

    北宋末年有人編寫開封八景,艮岳行雲、夷山夕照、金梁曉月、資聖熏風、百崗冬雪、大河春浪、吹台秋雨、開寶晨鐘。現在艮岳還沒有造出來,其他景觀有了。

    至於開封八景的說法同樣未出來。

    北宋末年版八景不包括繁台**,但它同樣是開封一處有名的景點,就在開封東南禹王台邊上,後周時還在這裡修建了一棟大寺,天清寺。

    每當繁台春天到來,桃李爭春,楊柳依依,晴雲碧樹,殿宇崢嶸,許多京城的百姓便擔著酒食,來此飲酒賦詩,看舞聽戲,或者賞花觀草,燒香拜佛。

    因此有了繁台**的名字。

    「不過那是出了城……」王巨看了看趙頊,又看了看趙念奴。

    雖然他讀書開元禮,但這些細節不懂啊。

    「無妨,我帶了好幾名侍衛。」

    王巨還是擔心,在城裡溜躂一下可以,出了城終是兩樣的,特別馬上官場風氣就變得惡劣了,你咬過來,我咬過去,不過看著趙念奴眼中期盼的神情,終是點了點頭。

    王儲與王娩倒是很高興,這些天幾乎將城裡一起看完了,正好出去轉一轉。

    上了馬車,不是很遠,出了城,只有幾里地便到了。

    未到清明,不過這裡已經有了許多遊客,還包括幾名等候東華門唱榜的舉子。

    一行人到處轉著,景色不錯,至少比王家寨哪成片成片的光山禿嶺強多了,並且還有許多藝人在表演節目,不時傳來人群的喝彩聲。

    趙頊走到一邊,悄聲說道:「王巨,本王聽聞司馬光又召見你了?」

    「嗯,」王巨無奈地搖了搖頭。

    &nbs

    p;「司馬光與韓公在政事堂辨了起來,韓公一怒之下,責怪司馬光乃是沽名釣譽之輩。」趙頊說完後呵呵樂了。

    可能因為趙念奴的事,也可能是因為司馬光太過保守,反正趙頊不是很喜歡,那怕司馬光在洛陽住樹屋。

    「何來此言?」

    「這是一個秘密,」趙頊鬼鬼祟祟地說道。

    沒藏訛龐侵耕屈野河時,龐籍為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司馬光為并州通判,也就是河東路的二把手。面對沒藏訛龐的侵耕,龐籍曾革令,斂兵河東毋與戰,又派司馬光前往府麟路巡察。

    司馬光一路查到豐州,看著戰場的斷垣殘壁,以及草叢裡的屍骸,然後又眺望著屈野河西岸,這裡是府麟路最好的沃土,水草豐美,也適宜種植,因此寫下一首詩:春盡蕪城天一涯,白榆生莢柳生花。滿川戰骨知誰罪,深屬來人戒覆車。

    麟州知州武勘與內侍黃道元就看出司馬光之意了,便勸說司馬光,乘敵去,出其不意,可增二堡,以據其地。

    武將郭恩以為不可。

    黃道元再三相激,加上司馬光也同意了黃道元的意見,郭恩只好領兵出行。

    「殿下,等等,這首詩不是好戰之詩。」

    「看詩也要看什麼場景的,放在豐州,你想一想。」

    王巨有些會意了,第一個知誰罪,肯定不是宋朝的罪,那是李元昊主動入侵。

    第二個,府麟路是屢戰屢勝的,特別是在其他戰場都大敗的情況下,不是戒飭的地方。

    可能司馬光確實是在戒飭,但容易讓武黃二人產生了誤會。於是武黃一蠱惑,司馬光同意了,不管當時司馬光有沒有相更增二堡,建功立業的想法,但確實是他同意的,不然郭恩不會出兵。

    結果出來了,一千四百名宋兵中伏,全部殺個乾淨,郭恩戰死,黃道元被俘,只有武勘逃了出來,這就是忽裡堆之戰。

    死的人也不算多,只一千幾百人,但宋朝苟和派多啊,大捷看不到,一旦打敗了,那就鬧翻了天,看看三川口之戰死了多少人,不過幾千人罷了,卻一直在傳,若那樣,元昊在貓牛城被唃廝囉幹掉了近十萬兵馬,還不得鞭屍哪。

    事情大條了,司馬光傻眼了,趙禎也派人下來查問責任了。

    這件事與龐籍無關,可司馬光乃是龐籍的門生,而且司馬光父親司馬池與龐籍乃是莫逆之交,因此替司馬光扛了下來,貶到了青州。

    本來這件事到此結束,但黃道元幾個月後又被西夏人放了回來,那麼意味著朝廷就能迅速查出真相了,司馬光立即先發制人,連上《論屈野河西修堡狀》和《論屈野河修堡第二狀》,嚴正要求朝廷「獨治臣罪,以正典刑」。

    但滿朝上下對司馬光這一套都不感興趣了,只是有人略略說他藉機以沽名釣譽,故作姿態,博取美名。

    司馬光無所謂,只要不治我罪就行,管你們怎麼想。

    可這事兒幹得就不厚道了,於是司馬光連續寫了好幾封信給龐籍,龐籍這下子也識穿了司馬光的虛偽,然而司馬光乃是他一手提撥上來的,有苦難言,於是置之不理,至死都沒有回一封信給司馬光。

    韓琦讓司馬光鬧煩了,於是又將這件事翻了出來。

    王巨瞠目結舌:「我聽說龐公去世時,司馬光曾披麻戴孝,以子奔喪。」

    「他內心羞愧吧,沒有這件事,說不定龐公還能返回朝堂呢。」

    不一定是真,也不一定是假,畢竟是從韓琦嘴中冒出來的。但這事兒……

    王巨最後也樂了起來。

    「以後他找你,最好拒絕,上次因為三丁刺一,韓公略對你有些不滿。」

    「殿下,用人用人之所長,若是一味翻舊賬,終失了大臣莊重得體,也失了朝堂威儀,甚至與市井潑婦並無二樣了。」

    「說得好。」

    「不過憑良心講,無論三丁刺一,或者這裡大肆編置廂兵,朝廷是做錯了的。」

    「我也是這樣想的。」

    「殿下,能想,但不能說,現在是你學習觀察的時候。」

    「你啊,本王幾個老師都不……」如你沒有說出來,畢竟是趙頊的老師,也要尊重:「對了,母后讓本王問你,對慶歷新政范公十條舉措怎麼看?」

    「我不參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