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正文 第二十二章 禍福 文 / 午後方晴

    「小郎,你真了不起啊,這些胥吏就是我父親來了,也會頭痛。」朱俊道。

    某些方面來說,朱俊確實有一些進步的,但王巨現在還不大明白,為什麼朱家不載培長子,卻隱隱在載培這個書獃子的次子?

    但這一回沒有多說了。

    還記得前世看得那些書籍,現在想起來才知道那些磚家胡說八道到什麼份上。

    就沒有一個磚家公正地論述過宋朝的稅務歷史。

    比如這個商稅。

    宋朝一年商稅兩千多萬貫多嗎?

    多不多,看這個劍,首先從王家寨的劍說起,一是石炭,二是鐵礦石,這就是礦坑的收入與稅收,鐵礦石還要變成生鐵與熟鐵運過來,冶煉的稅收,運輸需要的車輛以及車輛的維修與保養,像現在的車輪子,運一趟貨都得要修上好幾回,打鐵過程中所需的器械,劍出來了還沒完,那邊有皮革加工,漆工,木工,等等。然後劍到客人手中還要征一到四五次過稅……

    也不要說衍生出來的稅務,就是這些直接能徵收的稅務,一把劍一百貫,那麼朝廷最少就能得到十幾貫錢的稅務!

    實際王巨還是少算了。

    兩千萬貫稅多嗎?

    兩千萬三千萬都不多,多的是最應當納稅的人不會納,納到稅的人卻是不當納稅的人,而且可怕的納到稅的人會多納,納到傾家蕩產為止!

    不是不能徵稅,而是如何公正合理的徵稅。

    「不要小看了你父親。」

    那怕屬於保安軍境內,若朱歡出面,胥吏同樣不敢胡來。不過這點小事自己就可以解決了,沒必要搬出朱歡。

    不過朱俊顯然沒聽明白。

    「二郎,有沒有準備好?」

    「有什麼準備的,除了衣服,那餘下的物事一起丟給你了,不過不能動哦,說不定我還會回來。」

    「瞎!」王巨做了一個鄙視的動作。

    「大哥,我也要去。」二妞說道。

    「那不行,你現在太小了,等你長大了,我就能帶你去延州城。」

    「莫忘了衣服。」

    「那會忘呢,這次進城一定買最好看的布料,請城裡手藝好的女工替你做幾件漂亮的衣服。」

    這次王巨親自進城,可不是為了送朱俊回去,他是順便看一下朱家那邊的劍工藝的加工。

    但這些都是次要的。

    最主要是擔心黑岙嶺一戰引起的後果,他必須進城看一看,聽一聽。

    …………

    王巨與朱歡第一次相見,朱歡看著王巨,王巨也看著朱歡,一個清瘦的人,四十幾歲。

    「東翁。」

    「請坐吧。」

    兩人沒有多客氣,朱歡開門見山道:「據聞呂寶臣公到了成都府後,大家都懷疑其少斷,正好成都府有一營士兵犯法當杖,寶臣公判罰,這個士兵傲然說寧受劍,不能受杖,以此脅迫寶臣公放過他。」

    「寶臣公便再三勸說,這個士兵堅決不從,於是寶臣公對他說杖,國法,不可不從,劍,汝之所請,某也亦汝違也。讓衙役將他拉下去先仗,再用劍斬殺,因此軍中肅然。」

    呂寶臣就是呂公弼,他也是前任延州知州。

    延州發生了這麼大一件事,他的責任可不小。

    大約是心中憋著一股氣。

    不過王巨有點瞠目結舌,難道這個兵卒是二百五嗎?連狄青都讓韓琦家中的家妓羞侮不敢發作,你一個大兵哥,憑什麼與知府耍傲氣?

    隨著他在中心又感到慶幸。

    這證明了朱家消息靈通。然而鄜州那一戰朱歡至今還沒有得到情報,可想而知,那兩個皇城司的人替自己,不對,是替趙念奴做了遮掩。

    那真的不能公開,一旦公開了,比捅破天還要嚴重。

    「受寶臣公啟發,程公便擊殺了青澗城三名小校,軍中同樣被程公震肅,加上朝廷也聽聞了陝西青鹽往來如織,刻意讓薛師正公擔任陝西轉運使,平解鹽價。於是程公與之呼應,讓兵士日夜巡邏邊境,這段時間大家都苦了……不過程公又下了一道命令,責令官府追擊余峰與宋吉等逃兵,同時打出尋找線索的借口,查問當天伏擊蜂盜的背騾子與商戶。」

    為什麼斬殺青澗城三名小校,王巨知道原因。

    那便是種世衡留下的營田(見作品相關)。程勘斬殺三名小校,無疑是針對這個營田而去,再用三名小校殺雞賅猴,恐嚇私鹽商販。

    而且治轄內出了這檔子事,程勘不用說會惱羞成怒,他會恨余峰這些軍中敗類,同樣會恨朱家這些膽大包天的私鹽販子,以及王家寨這群騾子。

    尋找線索只是一個借口,一旦讓程勘得知了真相,相信接下來所有當天參與的人會有一半人頭落地,包括王巨在內!這正是他擔心的地方。

    「那群人還沒有查到嗎?」

    「沒有。」

    「奇怪,那是一百多號人,他們能藏在什麼地方?」

    問題就出在這群蜂盜身上。

    其實私鹽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自李元昊叛變後,延州變得無比重要,知州一個比一個來頭大,比如趙禎老師範雍,名將趙振,多次擔任過陝西與河北轉運使的張存,范仲淹,龐籍,慶歷間言臣中最有美才者之一的沈邈,戲劇狸貓換太子中的程琳,宋朝名將李繼隆之子李昭亮,狄青,慶歷間比較活躍的大臣施昌言,與包拯齊名的吳育,夏竦長子夏仁清,呂夷簡長子呂公弼。

    新知州程勘來頭大,但在這些人當中只能算是一般。

    為什麼他們不敢深碰私鹽?

    利益圈太大了。

    論耿直包拯算是厲害的吧。

    宋真宗時國家田畝達到五百多萬頃,因為要應付西北戰爭費用,朝廷兩稅增加,主觀許多主戶也想逃避兩稅,於是隱田現象變得越來越嚴重。明明國家開墾了許多新的耕田,但宋朝籍田只有三百來萬頃。

    並且數量越來越少。

    朝廷想解決,只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就是免去兩稅或者下降兩稅,可國家支出嚴重,朝廷根本做不到,不想兩稅減少,那麼只有在這個田畝上均攤,貧困百姓卻會貧者越貧。第二個辦法便是查隱田。

    朝廷大臣孫琳與郭諮創立了千步方田法,正好不久包拯判三司使,於是趙禎便讓包拯領查隱田一案,包拯也帶了幾個得力大臣下去查訪,可不久便不了了之。

    利益圈太大了,即便包拯也啃不動,於其牙齒啃掉光了都不會留下一個牙印,還不如不查呢。

    陝西邊陲利益圈更大,一年最少是十幾萬石,甚至二十萬石青鹽,價值幾何?況且非是青鹽,西夏的牧畜、皮毛、藥材、珠寶、香料、良弓夏國劍,宋朝的糧食、絲綢布匹、茶葉、金銀銅鐵、以及各種手工業製品,牽連了太多太多人的利益。比如河北,因為遼國私鹽的流入,國家從北澶州開始,不得不實行通商法鹽政。無法禁!

    因此淮鹽浙鹽廣鹽一直查得轟轟烈烈,甚至導致一些小規模的造反與起義,但宋朝始終在陝西實行疏導政策,范祥、包拯、薛向……

    這也是比較高明的做法,就像明朝,鄭和下西洋花了不少錢,於是燒寶船圖紙,禁海。然後真倭寇假倭寇一起來了。

    相信程勘不可能不知道。

    關健還是在這群蜂盜上,不僅冒允盜匪殺了許多百姓,還殺害了許多同僚官兵,一天不捉拿歸案,朝廷必緊逼一天。

    程勘只好從另一邊著手。

    「倒是有一條好消息,老夫聽聞朝廷即將調虎翼營兵士來代替振武營。」

    王巨為什麼讓其他寨子百姓領人頭請賞,又弄出那些似是而非的「藏寶」圖,一是為了逃跑,那天山道一戰有許多兵盜逃走了,他們回去能不搬來援兵殺人滅口嗎?最少過來找線索吧。然而經王巨一弄,許多寨民在找寶藏,他們上哪兒找線索去?並且這一鬧,事情就大了,也將這群隱在暗中的兵盜逼出來。不然以後他們一旦查出來,對朱家不利,對王家寨更不利。

    搭成心願。

    但隱患還沒有消除。

    程勘要找他們,可能余峰也在找他們。

    早知如此,那天我就不去做背騾子。不過那天他若不去,王家寨肯定會死很多人,他自己說不定還抱著一本破論語苦讀,不知前程,早晚還是被逼得去做騾子。

    「老子說得對啊,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小郎,中的也。現在只有一個法子,你回去後再次囑咐寨中鄉親保守秘密,反正朝廷命官更替頻繁,程公早晚會調往他處任職。程公離開了,此案也就結束了。」

    只能如此。

    但這種被動,王巨卻是不喜。

    「得想一個辦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