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理念之爭 文 / 小盜非道1
這龍氣浮塵之中,別的金色的顆粒世界裡面最少都是五到十人,多了千百人也不在話下,場景景色雖則變幻,但卻不論青山綠水還是農舍桑田,每個裡面必有一個,與人物結合成一段段場景。
反觀這透明泛白光的顆粒,不僅比其他金色的大上一倍,而且裡面空無任何場景,就連人影也只有一個,而且還看不清面貌,如此特殊怪異,怎能不讓人心生奇怪。
安逸眉毛一挑,忽見裡面人影似在說話,不由拿在耳邊,側耳傾聽……
聲音極細,嘈嘈切切聽不清楚,安逸不由將耳朵靠得更近了一步。……
忽然,平地一聲驚雷!
「砰!」的一聲巨響,只見那白色透明的顆粒竟在安逸耳邊猛然炸開,化作無數道極細的白光,從他五官七竅,「嗖」的一聲,鑽入他的腦海。
安逸腦袋一蒙,只覺思緒一陣混亂,滿腦都是針扎般的疼痛。
驀然間,一道驚天動地的聲音似一道閃電般在安逸腦海中憑空炸響,讓他腦海為之一清……
「禮者,人道之極也!」
短短一句話,似乎開天巨斧,攜帶雷霆萬鈞之勢,徹底破開了安逸腦海的混沌。
「卡嚓——」
一道極其輕微的細想從安逸腦海之中升起,但見無盡的混沌中,七個泛著白光的大字從上至下羅列,赫然正是「禮者,人道之極也」。
這七個大字白光流轉,發著熠熠光輝,欲要將整個世界照亮一般。然而就在此時,忽然一道紫色靈光閃現,同樣發出熠熠光芒。抵擋著白光的入侵。
紫光之中,安逸化為一道虛影,面無表情閉目盤做。
但對於這一切。他卻毫無意識。
此時他腦海中,只有「禮者。人道之極也」這一句話永無休止的迴盪,讓他根本分不出心神思考這一切發生究竟是因為什麼。
他此時只知道,這七個大字乃是荀子之言,人道秩序!卻不知這人道之念,為何要入侵他的腦海……
意識空間中,白光依舊,宛若七輪烈日,揮灑著無盡的光芒。迫的紫光一陣搖曳,有力不可支之態。
而安逸腦海裡,忽然回想起之前殺梁王的場面。從心底之中,湧起一道強烈的自責……
此舉,罪比欺君,於禮法不合!
安逸一念剛起,意識空間中,紫光越加黯淡。而就在此時,忽然一部紫色書籍憑空出現,懸在紫光之上。散發出無邊的光芒,將對面七個大字壓的瞬間一暗。
大道通明錄,可不言人間禮法!
安逸念頭驀然轉換。
而此時外界。他身邊金色的浮塵一陣翻滾,忽然從中躍出七八點白色透明的顆粒,飄落他的頭頂,轟然炸開。
「啪!——」
一聲碎裂過後,白點化為無數道極其細微的白光,再次從安逸的五官七竅,鑽入他的腦內。
安逸只覺一陣疼痛過後,又是幾道聲音炸響: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仁義禮善之於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於家也。」
「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
「禮之用,和為貴。」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最後一句話的意思,大體是禮有三個根本: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種族的根本,君長是政治的根本。
沒有天地,人就無法生存,沒有祖先,種族就無法產生,沒有君長,就不能天下太平。三者缺一,就不會有安寧的人民。所以人,上要事奉天,下要事奉地,中要尊重祖先而推崇君長。
這是禮的根本,更是做人的根本!
安逸目無王法,以下犯上殺了梁王,這觸犯了最根本的人道理念,更由於就在龍氣之下,人道秩序眼前,所以人道秩序方將它攝入龍氣,以做懲治。
若此時安逸一個抵擋不住,認為腦海中的聲音是對的,人道秩序是對的,不說以後對他的影響,恐怕眼前這一關都過不去。
因為按照禮法,他……罪當問斬!
意識空間之中,「禮者,人道之極也」七個大字得了後面七句話相助,再一次發出熠熠光輝,八段話相互扶持,一舉突破紫光的壓制。
安逸此時只覺腦海似要炸裂一般,八句話同時響起,紛紛雜雜,宛若刀斧臨身,攪得他思緒更加混亂。
但他也知道,自己是著了道了。
一邊暗罵人道狡詐,一邊不禁暗運功法穩定心神,思索著應對之法。
這八句話皆出自諸子百家,俱是人道之秩序,也不知通過什麼途徑才攻擊到的自己。但若想要擺脫,恐怕只有提出自己的秩序,以自己的理念徹底反駁或避開對方,
才能逃脫劫難。
可人道秩序集結了古今不知多少人的智慧,哪裡是那麼容易反駁的,即便駁過一句,還有下一句等著。人道理念,何止只有一個!
難道要從根本上否定人道?
安逸不禁搖頭,甩開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
世有三道,分天地人。否定人道,就等於自覺一途,之後再沒有吸收人道的可能,大道亦不能圓滿,如此根本得不償失。
更何況,天地人三道皆為道,人道哪裡是那麼好滅的。至少已安逸現在的修為。從心底全盤否定都做不到。因為他還未脫人道樊籬,未成仙道,依然還處於「人」的範疇。
為人卻否定人道。與畜生何異?
所以安逸猛然想到,何不以人道百家之言反駁回去?
人道從未有過統一。就連儒家一家,都有性善性惡之分,更何況諸子百家組成的人道!
用百家之言反駁人道秩序,這並不矛盾……
安逸一念至此,頭痛欲裂之下也來不及考慮太多,當下搜腸刮肚,回憶看過的對禮的章。
他卻不知,這話可不能亂說的。
人道秩序以人道之言攻擊他的理念。拷問他的心神,若安逸隨口說出不符合自己理念的話來,其後果比束手待斃還要糟糕的多。那相當於自掘墳墓,自毀道基。因為
這時候經過人道秩序的刺激,大道通明錄忽然插手,這讓安逸一直以來所修行的心中世界正在加速成行。這時候他所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會成為他心中世界增長的養料,被世界吸收。若他胡言亂語,到最後只能生長為一個畸形的世界,與他沒有半分相合。那心道自此將再難有所寸進。
簡單來說。這是他成道之時!
一步踏錯,再無任何翻身可能。除非他自毀靈光,自絕神智。拋下一切記憶,以莫大毅力,轉世重修。但那之後他還是不是他,誰都難以言說……
……
卻說安逸搜腸刮肚想著應對之法,忽然間《荀子.禮論篇》開頭之言在他腦海之中閃現,當即他毫不猶豫,大聲念出:
「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故禮者養也。」
話一出口,竟化為道,發著夢幻般的紫色光芒,在安逸的意識空間凝結成型。甫一出現,轟然炸裂,化為點點紫線,霎時間鋪滿整個意識世界,之後逐漸被意識世界所吸收。
安逸但覺腦海一清,疼痛之感瞬間退散,思緒也無比清晰起來。
但此時,他卻勃然色變!
只因他頭腦一清,從大道通明錄中傳過的一道明悟,也讓他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回憶起之前自己所說的那段話,安逸心下才鬆了一口氣,雙眼中閃過一絲慶幸。
「還好……」
還好是荀子之言,還好是性惡論,還好並未全篇背誦,可以斷章取義……
安逸心念一轉,腦海中刻意的回想起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用來結合自己的理念……
《荀子.禮論篇》主要講禮對人類的重要性,其中一句「禮者,人道之極也」更是點出禮儀是人類明世界的終極目標,頭等大事。通篇貫徹孔子「不學禮,無以立」的主要思想。但開頭他所念這一節,卻只是講了關於禮的起源的思想。
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人生來就有*,所以去追求滿足。
滿足*的過程中,因利益糾紛,人與人之間就會發生爭執,人和人發生了爭執,社會就會混亂失序,社會一混亂失序,物資就會更加短缺。所以古代聖王就制定了禮義制度來確定人們的名分、職分,以之養護人們的*,滿足人們的追求,這就是禮的起源。
簡單來說,禮起於人性之惡。
倘若人性不如此惡呢?那禮是不是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安逸就是如此斷章取義!
去他媽的禮法最大,禮的起源只是因為人性本惡,人性惡,代表人的人道有什麼權利滿口仁義禮法!
此種理念雖然斷章取義,但也不算歪曲了荀子理念,所以在安逸想通之後,意識空間當即大放豪光,將人道禮義之言瞬間照的冰消瓦解,再沒有絲毫殘留。
這還是安逸留了一手,顧忌到他此時想法對以後心中世界的影響才不得不收斂,若不然他完全可以以人性之惡映射人道之惡,從而在他心中全盤否定人道。
只不過,終究他對人道還留有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