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是賈似道

正文 第277章 肥缺 文 / 華夏九洲

    陡然成為眾人的焦點,原本安靜的躲在角落中聽著賈似道等人閒談的杜水仙頓時俏臉飛紅,很是有些坐立不安之狀。

    偷眼朝著賈似道看去,卻不料正正迎上一雙帶著幾分笑意的深邃眼眸,不用想也知道這眼睛的主人是誰。接觸上道目光,杜水仙如遭電擊嬌軀一震,卻是有些慌亂的垂下了螓首,罕見的露出幾分女兒家的不勝嬌羞,讓一邊的楊度等人無不瞬間看得傻眼,回過神來卻是慌忙移開了眼睛。

    這乍現的嬌羞之態,實在是讓人有些把持不住……不過,這朵帶刺的玫瑰可不是任何人都消受得起的,似乎也唯有那位總是不怎麼顯山露水的國舅大人才能降服吧……

    杜水仙這乍現的嬌羞也不過持續了片刻,又恢復了平日裡凜然不可侵犯的狀態。用手掠了掠鬢角的秀髮來掩飾心中那還在慌亂跳動的心扉,捧著酒杯小口的抿著,心思卻悠然飄散了開來。

    一池春水,卻是已然被攪動……

    久經江湖,艷名遠播的她混跡在臨安城這麼多年,能走到今天什麼樣的場面沒見過?覬覦她美色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甚至於因為崔與之的關係,很是有些人說她是崔與之的禁臠。對這各式各樣的流言蜚語,杜水仙大多都是付之一笑置若罔聞。

    在賈似道最初借勢收服臨安城大大小小的三教九流的時候,杜水仙不是沒有擔心過自己的處境。所以才會想出帶著曾經在街頭上成功的訛詐了賈似道一筆的小六兒去見賈似道這樣的無奈之舉。

    對賈似道之前的種種,杜水仙又怎麼可能沒聽過?她最初的時候對賈似道同樣也抱著極大的戒心,只是因為時勢所迫,人在屋簷下不得不向賈似道低頭而已。

    隨著接觸的時間愈來愈久,杜水仙愈發的感覺那個不怎麼經常出現在人前的年輕高官身上實在是有著太多的迷霧。

    每當你自覺撥開了一部分看到了一部分,總是會有更多的迷霧再次出現,讓你永遠不知道這霧還有多深多廣……

    十數個月,他走完了無數人苦苦掙扎了一輩子才能走完的路,而這些似乎只是才剛剛開始,到最後他究竟能夠走到哪一步,實在是沒有人敢想像。

    九善堂如今還沒有解散,可是對堂口內眾多跟隨杜水仙的那些個大字不識的弟兄們來說,這十數個月也同樣是如一切都發生在夢幻中一般。

    最初的時候,賈似道派人來教授堂口中的兄弟們讀書識字,杜水仙和九善堂內的眾多頭目們都是很不解,私下裡那些個潑皮流氓們還曾嘲笑過那位實在是太過「書生」了些……

    可是隨著錦衣衛指揮使司衙門的建立,九善堂內之前學過字的那些個破皮烏蘭們大多都是搖身一變,穿上了錦衣帶著了腰牌,由原本在各條街面上明裡被人怕、暗裡被人唾棄的潑皮無賴變為了大宋朝官面上的人物……

    每個人不論是出身在哪裡,光耀門楣這個念頭卻依然是藏在每個人骨子中的美好願望。誰不想衣錦榮歸?誰不想光耀門楣?

    如果可以,誰願意在潑皮無賴的道路上廝混一生?好聽點是普通人怕他們,實則就連杜水仙她們自己都清楚,在那些有身份的人眼中,她們這些活著黑暗地帶的人實在是連一條狗都不是。

    很多時候,不是人不想改變命運,而是實在是無力改變罷了。

    臣服於賈似道,卻是自己這一生最為正確的決定了。只是兩人之間,除了公務上的接觸外,似乎賈似道從來沒有露出任何別樣的念頭,甚至在很多時候,杜水仙都覺得賈似道根本沒有將她當做一個女人,而是將她當作了一個男人……

    杜水仙心中不知為何驀然多了幾分別樣的哀愁……

    亭內因為賈似道的一句話,突然變得有些沉默。

    冷場帝麼?賈似道自嘲的笑笑。

    「路途遙遠,子生早些上路吧,有他們這些人護衛在你身邊,我也就放心了。」賈似道拍拍余賜的肩膀,出聲道,「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又見面了!」

    聽到賈似道這有些語焉不詳又像是隱晦提醒的話,余賜心中一動,似乎想到了某個可能。

    「下……屬下遵命!大人保重!」

    余賜的話,讓賈似道不由微微一怔,其餘楊度、秦壽、周坦、丁大全、趙毅等人聽到余賜這句話,臉上神色也是無不一變。

    下官到屬下,兩個看似變化不是很大的稱呼,卻是透露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意思。這算是余賜在隱晦的表達他對賈似道的投效之意麼?

    對一眾下屬的神色賈似道都看在眼裡,余賜這突然的襲擊,讓賈似道心中很是有些無奈,不過他也不想強制的糾正什麼,稱呼什麼的,都是嘴上功夫,日後的時間還長,笑著用力拍了拍余賜的肩膀賈似道正色道:「保重!」

    隨著朝陽升起,五輛馬車在數百穿著錦衣騎著高頭大馬的彪形壯漢的護衛下離開臨安城。

    嘉熙二年十月中旬,回鄉丁憂已是白身的大宋前左丞相次子余賜帶著老母悄然離開臨安城,回返遠在廣南西路的老家慶遠府行那三年之期的守孝之禮。

    ……

    御史台的數十個御史們在蹦躂了幾天之後,見沒有得到預先想要的回應,尤其是趙昀更是鐵了心不管他們任何人的死活,在沒有人真的抱有死志的情況下,一干御史們鬧出來的四箭鬧劇只得灰溜溜的收場。御史大夫洪大權上表請辭,不過盞茶功夫就被宮內下旨同意。

    洪大權算是這個鬧劇中唯一的犧牲品了。

    隨著御史們死諫鬧劇的收場,熱鬧了很久的臨安城終於再次回復了平靜。不過,大宋朝的朝堂上,另一場沒有硝煙的爭鬥正在拉開。

    十月初,知大宋陪都建康府的吳潛被趙昀下詔遷為飽經天災和戰火摧殘的淮南西路安撫使,因為襄陽城就在淮南西路安撫使治下,而淮南西路各地更是直接同蒙古人接壤,**月那場地震、還有大規模的旱災就是發生在淮南西路,讓趙昀都束手無策的臨安大饑荒,有大半的災民也都是出自淮南西路,所以淮南西路安撫使這個位置實在是個燙手的山芋,在吳潛之前卻是已經足足空出了半年有餘沒有任何人願意接手。

    吳潛接掌淮南西路安撫使這個燙手的山芋,確實是陞官了,可是在朝中很多人看來,卻實在是不算什麼好差事。不過吳潛離開陪都建康府,卻是又空出了一個絕佳的晉身位置。

    那就是大宋朝佩服建康府知府!

    從吳潛陞官,大宋朝內無數雙的眼睛都盯上了這個肥缺。

    嘉熙二年十月中旬,這個肥缺終於要有所歸屬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