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是賈似道

正文 第195章 亂局 文 / 華夏九洲

    賈似道很清楚趙昀的尿性。

    一旦口溫不花提大軍南下襄陽的消息傳到臨安城,即便孟珙已經提出讓趙昀下旨命犒軍的賈似道回返臨安城,等戰事了結再議犒軍的事情,以賈似道對趙昀的瞭解趙昀最大的可能是將這個棘手的難題直接拋給他,而不會捨得讓自己折了顏面主動下旨命賈似道回返。

    如果再加上朝中那些想著他早點死的人從中推波助瀾的話,這件事最後的結果即便還沒有出現,不過賈似道已經可以肯定趙昀一定會將這個難題推到他身上,讓他自己來選擇去還是不去襄陽犒軍、

    想想看,要是趙昀遂了孟珙的意見親自下旨命賈似道回返,那麼趙昀寒的將會是襄陽前線還在為大宋朝拚命的數十萬兵卒的心,這對如今武功遠重文事的大宋朝來說,失了兵心實在不是好事。

    當然話又說回來,如果趙昀出言拒絕孟珙的意見,孟珙那邊倒還好說,皇帝麼否決臣子的意見很正常不是?可是趙昀就會寒了賈似道的心,更重要的是,要是趙昀拒絕了讓賈似道回返臨安的提議,趙昀怎麼對如今大腹便便的寵妃賈貴妃交代。

    想來想去,最好的辦法似乎就是將這個選擇的難題推到賈似道身上,隨之而來的就是,不管賈似道自己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因此引發的一切良性或者不良後果,也都將是賈似道自己來承擔,跟趙昀那是一點兒關係也沒有了。

    所以,看到孟珙的信之後,賈似道已經就直接忽略掉了趙昀的態度,身為皇帝,趙昀這個時候選擇做甩手掌櫃可以說是最為明智的做法,他並不怪他。

    去,還是回,這對賈似道來說也確實是個難題。

    在大戰將起的時候,來自皇帝的犒軍特使出現在襄陽城,這對駐守襄陽的數十萬大宋兵卒士氣的激勵不言而喻,反之,亦然。

    就連孟珙這個主將都自覺沒有多大把握能夠從口溫不花的手中佔到多少便宜,那麼如今襄陽城周圍數十萬大宋兵卒此刻的狀態不言而喻。

    如果賈似道真的選擇折返,那麼就將會對本就低糜的士氣以更重的打擊。想想看,蒙古大軍還沒有到,朝中前來犒軍的大臣,就直接被嚇的縮了回去,這背後代表著什麼?是個人都懂。

    去?賈似道搖搖頭,苦笑不已。

    原本的歷史上,孟珙同樣也拿下了襄陽城,可是蒙古人根本沒有在襄陽城放在心上,所以並沒有採取比較激進的應對措施,雙方只是在邊界的局部地方發生一些零星的戰事,根本就沒有出現如今這樣的局面。可是如今蒙古人在襄陽城重新回到大宋手中採取了極為激進的措施,更是遣了在蒙古軍中積威甚重素有賢名的宗王口溫不花來親自督師南下,這儼然已經同原本的歷史大相逕庭了。

    賈似道不知道,這是不是意味著蒙古人此刻已經從原本的歐洲大陸轉移到了大宋朝的身上。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怕是從此之後大宋朝的日子要難熬了,如果不是……那麼蒙古人如此大動干戈是為了什麼?又想達到什麼目的呢?

    數十萬大軍調動,對如今將戰線延長到數萬里之遙的蒙古人來說,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雖然這裡面定然會有很多大宋、金國、西夏等地投降蒙古的僕從軍,可是大軍調動糧草什麼的不一樣需要銀子?數十萬大軍,每日裡的花費僅僅是糧草,就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要是蒙古人真是將戰略重心轉移到大宋朝的身上,倒還說的過去,如果不是,那麼此次所圖想來也不小。

    賈似道並不是沒有懷疑過,蒙古人其實是為了懲罰大宋朝明裡談判暗裡卻是下手奪城的舉動,可是軍國大事,如果說僅僅是為了意氣之爭就提兵數十萬,豈不是太過兒戲?

    在沒有辦法弄清楚此次蒙古人大軍南下想要達到的目的之前,賈似道根本無法肯定這次大戰將會持續多久。如果他去了襄陽城,大宋朝又傾全國之力同蒙古一戰的話,這場戰事必然會無限制的拖延下去,直到一方撐不住或者說一方徹底的戰敗為止。

    如果所料不差徐若曦懷身孕已經差不多兩月時間了。要是真是在襄陽城呆個一年半載,怕是連兒子出生都趕不上了。更何況,賈似道很清楚,一旦他陷入襄陽城中,徐若曦肯定會寢食難安,這對懷了身孕的人來說,當真是大忌。

    目光停留在桌案上的孟珙信上,賈似道苦笑不已。去?還是回?當真是個兩難的抉擇啊。

    平心而論,雖然賈似道如今並沒有稱雄一世篡朝奪位的想法,可是為了自保,他已經將孟珙的京湖戰區當成了自家物事,連帶著那數十萬孟珙麾下的京湖各路大軍,也都被他看做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錢。

    在這樣一個亂世中,想要活的快活,將命運交到別人的手中,這感覺實在不是太好。

    ……

    嘉熙二年才過去不過七八個月,本就不太平靜的大宋朝已經熱鬧之極,兵事、民事、禍事、官事、喜事、陰謀事各種各樣的事情依次上演,輪番上台競技。而左丞相喬行簡突然的請辭更是將這熱鬧的大宋戲台上添了一把火,直接將這出大戲推上一個****。

    而且喬行簡選擇上表的請辭的時間也太耐人尋味了。恰恰是朝中新貴賈似道離京前往襄陽城犒軍的時候,這已經不能簡簡單單的用添堵來形容了。來帶著,臨安城中對賈似道離京的關注度也降低了不少,朝野上下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臨安城南那深深的宮闈皇城。

    出人意料的是,趙昀收是收下了喬行簡的請辭奏表,卻沒有直接表態,沒有挽留,也沒有同意,態度之古怪實在是勾得所有人心癢難賴之極。沒有人知道趙昀在想些什麼,即便是袁甫這些一直自以為最懂皇帝心思的侍講近臣,也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臨安城內詭異的氣氛在發酵,而趙昀這一拖就是三天,等到所有人都等的要瘋了的時候,皇城內終於有了旨意傳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