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逍遙侯

正文 第229章 升堂 文 / 大司空

    第二日,因為今天是放告之日,刺史必須坐堂接案,州衙內和審案有關的各級官僚,都早早的到齊了。

    長史楊正高坐在最靠近李中易的位置上,有意無意的瞟了眼,錄事參軍事高曉元。

    高曉雲衝著楊正高微微頷首,昨晚他們倆坐在一起喝酒,一直喝到深夜,也商量了一些事兒。

    俗話說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誰都不知道,這位李觀察使會把火燒到何處?

    一般的刺史倒也好說,頂多掛個內客省使的頭銜,也就頂天了。

    李中易卻是朝中最年輕的侯爺,而且,頭銜簡直多如牛毛。僅僅龍圖閣待制這一項,就足以向州內的官僚們發出明確的信號,這個李某人乃是陛下身邊的紅人。

    由於,制科時辦時停,沒有一定之規,殿閣館職就成了入閣拜相的必要條件之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晉陞之階。

    前任的史使君,是個得過且過的刺史,以任內不出大事,作為優先考慮的第一件大事。

    這是因為,史使君之前的連續三任靈州刺史,都死得很慘。其中的黃使君,滿門都死絕了。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蕃族鬧事,官軍無法彈壓。

    只是,其中的蹊蹺之處就在於,既然是蕃族鬧事,為何每次都死的使君,而州衙之中各官家裡,卻很少有禍事發生呢?

    李雲瀟立在正湯一側,聽見腳步聲,抬眼看見李中易領著左子光來了,他當即扯起喉嚨大聲喝道:「使君駕到!」

    楊正高等人聽見吆喝聲。紛紛從椅子上站起身子,彎腰拱手,恭迎頂頭上司的到來。

    李中易踱到正堂之前,在狼皮交椅上,緩緩坐定。

    「拜見使君。」楊正高為首的州衙佐吏們。紛紛下拜,恭恭敬敬的向李中易施禮。

    「罷了。」李中易是當之無愧的靈州土皇帝,靈、鹽二州的最高主宰者,接受下屬們的參拜,理所當然,心安理得。

    「謝使君。」楊正高道謝之後。坐到了李中易左手邊的書案背後。

    昨日人多嘴雜,李中易也看不出各人的實際地位。今天的正式升堂,李中易至少看明白了一件事,在靈州衙門裡邊,別駕周合誠。司馬孫子楓都屬於沒有實權的空架子,這長史楊正高卻是典型的地頭蛇。

    「開邊門,擊鼓,升堂。」李中易這是第一次當地方官,一路之上好好的惡補了升堂問案的諸多規矩。

    去年之前,大周朝的地方官問案子的標準,全都採用的是,唐朝的刑律《唐律疏議》。

    自從《周刑統》出爐之後。地方官審案的依據,就以刑統為主,《唐律疏議》為輔。彼此參照,只要有出處,都毫無問題。

    一般的刺史問過案子之後,需要上報觀察處置使那裡,進行覆核。李中易一人一肩挑兩頭,既是觀察處置使。又是州刺史。

    省高院和市中院的院長,都是李中易。他作出的判決,在民事方面。實際上,就等於是終審判決。

    刑事案件方面,殺人的命案,在李中易決定之後,還需要上報大理司、刑部以及御史台,需要這三司聯合定案,也叫三司會審定讞。

    「威武……」三班皂役們分列公堂兩側,手裡的火水棍,快速的敲打著地面,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響聲。

    「青天老父母,小人冤枉啊……」

    州衙的邊門,剛剛打開,一個披麻戴孝的少年郎,就已經手捧著狀紙,從外面衝進正堂,「噗通」跪倒在了李中易的面前。

    李中易彷彿沒聽見似的,他的兩眼一直瞄著書案右側,擺著的那塊烏黑的驚堂木。

    以前在電影電視劇裡,看州縣官審案子,都要大拍特拍驚堂木,如今,李中易的確有些手癢了。

    以李中易三品侯爵、觀察處置使的身份,他桌上的驚堂木,實際應該叫作「驚虎膽」。

    柴榮也有驚堂木,不過,名稱叫作「震山河」。宰相們的驚堂木,則是「佐朝綱」,實際上,宰相們由於不親自問案,少有機會使用「佐朝綱」。

    「啪!」李中易有些興奮的抓過「驚虎膽」,重重的拍在書桌之上,整個州衙正堂立時迴盪起,令人驚悚的怪響。

    「下跪何人,有何冤情?」李中易按照《周刑統》所定下的規矩,開門見山的就問,跪在堂下的那個滿身帶孝的少年郎。

    「青天老父母吶,小人叫張運久,乃是本州回樂縣人士……我家有幾十畝上好的水田,莊稼都快長成了,十多天前卻被蠻族狗頭部的蕃蠻縱馬踩得亂七八糟。家父心疼莊稼被毀,待要上前理論,可是,那蕃蠻卻蠻橫無理,竟然抽刀,當場劈死了我家阿爺……」帶重孝的少年郎,跪在堂下,泣不成聲。

    李中易心想,運氣真好,開門問案的第一天,就碰上了漢、蕃之間的激烈矛盾,居然還是命案。

    根據《周刑統》的嚴格規定,地方上出了命案,應該由該管的縣衙初審,而且,縣令必須親自到命案現場,親自勘查。

    如今,卻被張運久直接捅到了李中易這個刺史的手頭,嗯,其中必有蹊蹺。

    果然,張運久伏地大哭,說:「小人趕緊去縣衙遞狀紙,想請青天老父母替小人申冤。誰料,那狗縣令竟然說,小人的莊稼長錯了地方,連狀紙都不肯收,還打了小人十杖。」

    按照朝廷的規矩,縣令等正印官,只可能是漢人,而且必須是政事堂下的委任敕牒。

    李中易皺緊了眉頭,他這剛上任的第二天罷了,莫非就遇上了古代版的「制台見洋人」?

    李中易越想越生氣,堂堂大周的正印縣令,居然害怕蕃蠻。到了連狀紙都不敢接的程度?

    此等無能的鼠輩,要之何用?

    「楊長史,此事干係重大,就勞煩你親自帶領三班皂役,前去捉拿兇手。」李中易的話說得很客氣。骨子裡卻是下令,而不是和楊正高商量。

    李中易的劍出偏鋒,楊正高一時沒有摸著頭腦,結果,就楞在了當場。

    怎麼會是這個樣子?楊正高遲疑著,沒敢接李中易親口下的令。

    李中易暗暗冷笑不已。想給老子挖坑,你們都還嫩得狠咧!

    不誇張的說,李中易可是正兒八經的司局級領導幹部,混跡官場多年的老油子。

    在官場之上,只要是反常的事情。背後必有不可告人的內幕。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事物反常,即為妖!

    十幾天以前發生的命案,回樂縣令早就應該勘察過現場,即使不敢派人去抓,也要馬上發出海捕公文,行文諸州縣緝拿兇手,這才符合正常的刑案程序。

    嗯哼。想欺負老子不懂《周刑統》,嘿嘿,門都沒有!

    說白了。這事也非常簡單。州縣官們不敢招惹黨項狗頭部的人,所以,想把棘手的爛山芋推到李中易的手頭。

    誰知,李中易將計就計,剛一出手,就把楊正高給將死了!

    楊正高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做夢都沒有料到,李中易還真是強龍不怕地頭蛇。直接把難題,踢回到了他的腳下。

    咳。帶著皂役去抓人,除非楊正高活膩味了!要知道,打死張好久父親的兇手,便是黨項狗頭部的的少族長啊!

    李中易等了很久,始終沒見楊正高回話,他故意摸著下巴問這位楊長史,「楊長史,你有何難處?」

    楊長史暗暗鬆了口氣,趕緊拱手回答說:「不瞞觀察,這黨項狗頭部,部眾超過數千人,兵強馬壯。還請使君下令,謝副都總管出兵相助。」

    李中易暗暗好笑,他早料到楊正高,會把事情推給別人,而且很可能是管軍的謝金龍身上。

    於是,李中易就命人把謝金龍找來了,他也不說話,只是含笑望著楊正高。

    楊正高心裡暗罵小狐狸,卻也只得硬著頭皮,請求謝金龍出兵相助。

    謝金龍把眼一瞪,說:「本將只負責抵禦外敵入侵,本州的政務不敢胡亂摻合。」推得一乾二淨。

    楊正高沒了法子,只能裝可憐,眼巴巴的望著李中易。

    李中易捧起茶杯,淡淡的說:「州衙有多少皂役,楊長史就帶多少出去抓人,本官全力支持。」

    楊正高徹底明白了,他本想給李中易上眼藥,卻被李中易順水推舟,反而把他給繞了進去,無法脫身。

    這就叫作是,搬起石頭,反而砸了自家的腳。

    即使,全靈州的皂役都死絕了,李中易有精兵在手,他是壓根就不在乎滴!

    如果,李中易僅僅是靈州刺史,楊正高倒有機會婉言拒絕。只可惜,李中易的另一重身份卻是朔方觀察處置使,楊正高連申訴的機會都沒有。

    「下官遵命就是。」楊正高歎了口氣,點齊兩百多皂役,出城抓人去了。

    張好久因為是苦主,必須帶路指認兇手,也跟著楊正高一起出了城。

    因為,張好久三番五次來州衙告狀,鬧得很厲害,在正堂外面圍觀的老百姓們,大多聽說過這事。

    如今,新上任第二天的李刺史,根本不畏懼黨項蠻子,當場就下令要抓人,立時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青天老父母……明鏡高懸吶!」

    「李青天,小人有冤……」

    「李青天,小人要狀告那蠻子強搶我家娘子……」

    左子光一邊上前接下各類狀紙,一邊心裡暗想,靈州的腥風血雨,正式開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