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神志新傳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燈芯臨封受判官 文 / 三漿五壺

    上一回咱說到:天帝欲為燈芯在地宮封個職位,問燈芯是否願意。

    燈芯聞聽從銀河身上跳了下來跑到天帝身前說道:「小神入得地宮,也不怕黑,只是耐不住寂寞,望天帝給小神安排到熱鬧點的地方才是最好!」

    天帝笑了笑說道:「地宮之中,不比凡間,更不可與天宮並論。不過,孤要派的這個職位可不清閒,只怕你忙都忙不過來喲!」

    燈芯拍手道:「好,好!只要是不會寂寞,小神做什麼都願意!」

    天帝俯身拉過燈芯說道:「你乃天界之神,陰陽不拘,孤欲派你到陰曹地府做個判官。」

    燈芯一臉認真地說道:「判官?判官是何神職?」

    天帝拍了拍燈芯的肩膀說道:「判官可是個要緊的職位,上可管人間生死壽祿,下可掌陰靈的來去輪迴。你將人間地府之事集於一身,所以孤料你不會寂寞。」

    燈芯一聽樂得一蹦,高興地說道:「若如天帝所言,小神在地宮行的是斷人生死輪迴之職,這與寶蓮燈的神職倒有幾分相似!」

    天帝語重心長地說道:「孤正是看中你為燈神之時,寧可隕身自損,亦要救人還魂的品質,所以孤將你派在這個職位,才是最放心不過!」

    燈芯立馬跪叩道:「小神牢記天帝教誨,願即刻下界前往凡間!」

    天帝笑著攔阻道:「喂——莫急——莫急!孤尚有神職要派,稍後會有人陪你一同下界!」

    燈芯起身說道:「有人相陪,方是最好!」

    說罷,燈芯退到一旁侯立。

    天帝安排完燈芯,又向下大聲呼道:「三十六天罡聽命!」

    三十六天罡聞聽齊齊聚至殿中,聽候誥令。

    天帝說道:「孤命你們前往人間地府,捉拿七十二地煞,務將其押在地牢,不得復出!」

    三十六天罡齊呼:「得令!」

    天帝又將蘇河招至近前說道:「蘇河,你捧靈柩寶盒隨天罡一同下界,將寶盒交給土地神,餘下土地神自會依孤的旨意辦理。」

    天帝說罷又目視著銀河、磐耕說道:「你夫妻二人亦可護送蘇河下界,到了凡間用天網將人間遊魂網羅其中,收在天宮受用。」

    磐耕取過天網,納於袖中。

    天帝看了看磐耕說道:「你在銀河天宮的天子之位恐為時不久矣!待蘇河將孤之聖差交辦完畢,可要回銀河天宮奪你的王位。」

    銀河進言道:「天父的意思是令我二人輔佐蘇河登臨皇位?」

    天帝笑道:「孤正是此意,你二人可是托孤在先,不得反悔!」

    天帝說罷收了笑容正色道:「你二人扶助蘇河繼位之後,還要回天界受命,孤在天界開疆守業,少不得你們兩個。」

    天帝說完,向下掃視了一番,然後說道:「孤旨意已定,你等下界去罷!」

    銀河、磐耕走在最前,蘇河手捧靈柩寶盒,被三十六天罡圍在其中,詩琴拉著燈芯尾隨在最後。

    天帝見詩琴離去,忙招呼道:「詩琴——詩琴——詩琴留下!孤另有要職委任於你,你須得留下。」

    詩琴放開燈芯,回到天帝面前。

    天帝打量了詩琴一番,滿意的地點了點頭,然後將袍袖一退,雙手各現出一物。

    詩琴定睛一看,其中的一個是天界的玉淨瓶,另一個好像是一座蓮台。

    天帝將玉淨瓶交給詩琴說道:「孤今派你去凡塵為職,改號為『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詩琴聞得,一臉疑雲,她不由自主地重複道。

    天帝深深地點了點頭釋道:「現今如來佛祖已在西域轉世,俗稱釋迦牟尼。這如來佛祖可是孤雪藏了千年方得以出世,正是應天運而生!孤命你前去輔助如來,以拯救凡塵生靈。」

    詩琴不解地問道:「天帝曾言,凡塵將有一場世亂,可如今清虛三教道門昌榮,且正氣已足,憑三清教法力,難道還不足以治世亂?」

    天帝笑著拉詩琴入座,然後耐心地說道:「孤曾言佛、道乃同源而生,陰陽之相委而!佛始於陰,道出於陽,道善能以暴制暴,是以凌勢而治,皆剛陽之性也;而佛主修正,言修者是以傳之綱義而驅邪念,揚善而拒惡,以修心而治世,乃陰柔之法也!」

    詩琴若有所悟地說道:「所以佛、道有陰陽同功之妙!佛以修正而揚善,是治於內而安世之法;道則以懲惡而匡正,是以外治而安世乎?」

    天帝讚許道:「吾固知汝善思,能明察其辯也!」

    詩琴仍是有些不解地問道:「既是佛、道各修內外,熟優?」

    天帝仰頭道:「所謂陰陽,乃陽中涵陰、陰中存陽之理也!佛修於內,亦當剛其外;道強於外,亦當修其性。」

    隨後,天帝又低頭歎了一聲說道:「至於優劣,孤亦償思之。若以當世而論,孤慨然切痛!孤之於天蠍,能瞬間置其於陰陽兩分,神靈之不存矣!至今孤亦念天蠍當魂歸神悟,思悔形慚,可孤觀其頂上,尚有三分怒氣,了無悔過之意,是故凌強而難修其心也!」

    詩琴合掌說道:「以此而論,是故佛優於道也!」

    天帝擺了擺手說道:「是當就事而論,切不可一言以蔽之。」

    詩琴會悟,起身急欲告辭。

    天帝將手中蓮台望詩琴腳下一拋,蓮台立刻迎風化作碾盤般大小,將詩琴托舉在半空中。

    天帝以手扶案說道:「此物名曰千禧蓮台,為護身之用!此蓮台可隨欲收放,時時相護。你隨如來安世傳經,其間多少坎坷,亦是難料!」

    詩琴暗動神念,將蓮台收於心中,她立在地上說道:「此蓮台收於胸中,頓覺芬芳滿腹,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靈氣!」

    天帝笑了一聲說道:「詩琴果然靈感非常!孤本欲相瞞,不想竟被你拆穿了靈氣。孤亦只得實言相告:此蓮台乃雖曰千禧蓮台,但它的前身就是七彩寶蓮!」

    「寶蓮燈!」詩琴詫異地脫口而出。

    天帝肯首道:「寶蓮燈回歸天界,此亦是你的功勞!」

    詩琴臉一紅,施禮說道:「小女不識寶蓮燈神聖,望天帝恕罪!」

    天帝非但不怪,反而滿面和氣地說道:「寶蓮聖燈,無火不歸。孤言你有功,絕無責怪之意!」

    詩琴明眸一閃,這才安心地笑了出來。

    天帝指著詩琴手中的玉淨瓶說道:「此玉淨瓶乃是天界靈物,能集陰陽之靈氣,合化為脂。你身在凡塵,世間炎涼,悲苦哀怨皆陰陽失和所致,玉瓶聖水善和陰陽,有卻凶化吉之效。佛講慈悲為念,普度眾生,積善廣緣,救苦救難亦是你觀世音菩薩的本職!」

    詩琴截然道:「小女既身為觀世音菩薩,必當扶保如來佛祖,安弛仁懷,普濟凡靈!」

    天帝昂了昂首,若有所思地說道:「如來佛祖是孤以九九八十一顆靈丹所化,乃金火之身,神法無與倫比。想當初磐耕在天界的十顆龍丹,堪稱天界至寶,即是因其威力而言。若照此推斷,便可知如來神法!」

    詩琴驚歎道:「如此說來,如來佛法當說無邊!」

    天帝歪了歪頭,默念道:「佛法無邊?」然後大聲說道:「佛法無邊!此言大有深境。既道出了如來之神法無量,又喻出了佛教之高深淵博,佛祖之神明,呼之欲出矣!」

    詩琴領悟,正欲辭行。天帝示意詩琴回歸原位,然後說道:「孤還有經書百卷隨行下界,要你交給如來佛祖。」

    天帝說罷向詩琴身後說道:「乾坤兩位游神,你們現身出來吧!」

    詩琴猛一回頭,只見身後突然現出兩個鷹首人身的怪物。從長相看,都是貓頭鷹的嘴臉,很難分出彼此,只能從一皂一白的衣著上才能分出是兩個不同的怪人。

    詩琴雖然是見識廣博,但還是被這兩個異樣的面孔驚得毛骨悚然。

    天帝舒眉展笑道:「這可是除孤家之外只有你一個人知道的秘密!這是孤家的兩個游神,亦可說是孤家的耳目。此二人善於疾行,且具千里眼、順風耳之神能,宇宙之間,一往一返,亦只在瞬間之事。」

    詩琴愕然道:「如此神行,當說是無時無處不在矣!」

    天帝笑了一下說道:「孤語曰:『頂上三尺有神明』,此言不過也!」

    詩琴一吐舌頭說道:「難怪天帝對世事明辨秋毫,原來是千里眼、順風耳為耳目也!今後小女出言行事當慎之又慎!」

    天帝用手在桌案上輕輕敲了兩下說道:「孤遠在天界,整日忙於開疆拓土,若非兩位游神為孤耳目,世間萬象,幻化紛呈,孤何以查辨?」

    詩琴想了一下說道:「寶蓮燈因何回歸天界,想必不用小女詳稟,天帝已然知道!」

    天帝神情莊重地說道:「虧你在寶蓮燈上註明了盤古誇父等人的名字,不然孤還真不知道靈柩寶盒內藏有英魂。」

    天帝說完,沉了片刻,又向兩位游神命道:「速將聖經取來,置於案上!」

    只見二游神立刻便銷聲匿跡,不見了蹤影。轉瞬間,桌案上便整整齊齊,擺滿了經書。

    天帝指著經書說道:「這裡有《彌陀經》三十六卷、《薩滿經》七十二卷、《金剛經》一百零八卷。」

    天帝說著話拿起一卷經書交給詩琴說道:「這是大慈大悲三百言和沙彌十戒首卷,你先看看!」

    詩琴接過經書開卷一看,皺起了眉頭,她指著上面的文字說道:「小女見聖經文字,既像天書,又有些類似凡間的篆文,亦是似懂非懂。」

    天帝釋道:「此為梵文,正是用凡塵之篆與天書合化而成。你通曉天地文字,梵文並不難解,『天經地義』四個字,足可令你豁然明朗!」

    詩琴盯著聖經又看了一會,仍是搖著頭說道:「小女仍是未得其要,望天帝明示!」

    天帝用手點了點詩琴的腦門,浩然一笑道:「所謂天經地義,就是說梵文乃是用天經與地義拼合而成,取天書的字音合篆書的字義。」

    詩琴用目光在聖經上飛快地掃了一眼,然後放下聖經起身說道:「小女領會啦!」

    天帝囑咐道:「這番下界,任重道遠,孤派兩位游神送你下界!」

    天帝話音剛落,只見桌案上的聖經忽然憑空消失。

    天帝望著詩琴一臉驚愕的表情笑道:「你見了如來佛祖,天書自然就會出現在身邊。」

    詩琴這才醒悟,遂拜別天帝,出三石宮而去……

    正是:

    聖經降世佛門開

    菩薩下界伴如來

    莫道祥瑞出梵吟

    只緣上蒼巧安排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書首發於看書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