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君臨天龍

正文 051 上關花 文 / 低調椰子

    夜已經深了,趙佶即將睡去之際,忽然有侍衛敲門進房。那侍衛將一件純金打造的、約莫嬰兒手掌大小的護命鎖牌遞給趙佶,說道:「今天白間鍾姑娘將自己這件配飾送去當鋪典當,小人自作主張將之贖了回來,只是擔心鍾姑娘或會覺得尷尬,因此一直收在自己身上,現在交給王爺。」

    趙佶聞言後,思忖片刻,才想起白天在大理城街道上鍾靈雖然見了什麼都覺新奇,卻甚少買些什麼,如今才知道原來這小姑娘是因為囊中羞澀,卻又不好意思跟自己說,所以悄悄將自己的貼身佩飾給典當了。又仔細一想,鍾靈送給自己那香囊,多半是用典當的銀錢買來的。

    一念及此,趙佶不禁嘴角泛笑,問了侍衛贖回這小金鎖的花費。將銀錢還給侍衛後,趙佶將這金鎖收了起來,準備等個合適機會再還給鍾靈。小姑娘自尊心頗強,若就這樣當面還給她,只怕要益發覺得尷尬。

    連日奔波趕路,難得有個安靜舒適的環境,經過一夜休息,第二天起身的時候,趙佶精神再次恢復旺盛。鎮南王府的下人們雖然不及汴梁城中端王府裡服侍的合心意,尤其沒有梁師成這樣一個幾乎肚子裡蛔蟲一般的人聽用,趙佶總感覺有些不適。不過他也未必一定事事都要別人代勞,而且這些夷人女子侍女們含嬌帶羞,哪怕只單純當做一道風景來看,也比使團中那些粗豪大漢要賞心悅目些。一大早沒有見到段正淳,不過段譽卻在趙佶起床後不久就過來了,興致極為高昂的模樣,見面後便開口問道:「端王爺,你可是準備好咱們現在就往上關去?上關繁花,清晨時去觀賞意趣最佳,此時朝陽初升,那繁花浸淫著露珠水汽,最是嬌艷。若再過上一會兒,驕陽照耀,反倒蔫蔫的沒了什麼神采。」見段譽如此熱情,趙佶暗道一聲慚愧。昨夜他答應了段正淳的提議,只是隨口一說,倒也沒有當做一件正事放在心裡。畢竟他這次來大理國要做的事情不少,上關賞花在他心裡卻也不算一件正事。不過段譽熱情相邀,若直接拒絕的話反倒有些不恭敬。趙佶去徵求了喬峰和鍾靈的意思,這兩個人,喬峰昨夜與段正淳的一陽指切磋一場,可以說是夙願得償,這會兒要去哪裡自是無可無不可。至於鍾靈,自幼過得冷清日子,少有機會遊覽繁華景致,因此興致相當高昂,早飯都來不及吃,便催促趙佶早早起行。留下兩名侍衛前往天龍寺向其餘幾位使臣交代一下自己的行蹤,趙佶等人便在段譽的引領下前往上關。所謂上關,乃是大理城北面蒼山當中一處兵關,是扼守大理城進出門戶的一道門戶。趙佶等人昨天便途徑此地,不過因為儀仗隊伍前後簇擁,倒也沒有什麼閒情觀賞風景。今天得了清閒,眼見到繁花似錦,遊人如織,倒真是一幅難得景致。段譽頭前領路,一路上指著山道兩側盛開繁花跟眾人講解,如數家珍,不時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一些典故,就連喬峰這種對花藝之道並不上心的人都聽得入神,言談之間對段譽好感增加不少。趙佶見狀,不禁有些吃味,想起自己拉攏結識喬峰時,挖空了心思作悲天憫人狀,言談舉止之間都小心翼翼。果然天生主角模板在身的人,做什麼都是事半功倍的。不過鍾靈小姑娘卻因為昨天在大理城街上並不愉快的相遇,對段譽不甚感冒,尤其因為隨手摘了幾朵鮮花把玩,被段譽糾纏著講了一通花草類皆有靈性生命,更是不耐被說教,冷著臉避開段譽,待在趙佶身邊不再往前湊。趙佶千里迢迢趕來大理,自然不是為了賞花看風景這麼簡單,因此對段譽滔滔不絕講的那些也並不怎樣感興趣,只是限於禮節性的回應。他反而對大理城週遭的地勢更加感興趣,大理城週遭群山環繞,上關、下關兩道關口門戶更是有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雖然不及汴梁城那般繁華,但形勝之處卻猶有過之。趙佶自然不相信腐儒所謂「江山永固,在德不在險」的說法,其實汴梁城作為大宋的首都,本身就不是最合適的,哪怕不需要有多麼領先時代的眼光,就算在當下這個時代裡,也有許多人意識到這一點。只不過這當中似乎有什麼忌諱,被當做禁忌一般的存在。拋開這些暫時無用的思緒,趙佶轉而跟鍾靈談論起那大理城南面的無量山。趙佶自己本身的地理知識比較匱乏,原本以為到了大理國,無量山就近在咫尺了。直到進入大理國找人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原來無量山還在大理城往南近千里之遙,可不是一兩天就能到達的。雖然路途有些遠,不過既然走到了這一步,那麼無論怎樣,趙佶都要抽時間過去一趟的。在山道上,趙佶居然偶遇了蔡京等人。他們在大理國一干文臣的陪伴下,也來觀賞這上關繁花,且已經在半山腰的觀景亭裡擺開了宴席。文臣們之間交流比較順暢,雖然份數兩國,但有詩詞歌賦做橋樑,唱和應對一番後相處起來便益發融洽。兩國文臣們見到大宋端王爺與大理鎮南王世子相攜走來,不禁全都起身相迎。趙佶雖然不好這文人詞會,不過既然遇上了那也須得應酬一番,便請段譽一起入席。文人們相聚,所談無非風花雪月,尤其在這繁花簇擁的上關山道。蔡京等一群大宋文臣們自是才情橫溢,不過大理這些臣僚們都精通詞律。雖然不與中原溝通日久,但是大理國也奉行科舉取士,以僧人讀儒經取士,被稱作釋儒。席上眾人臨風把酒,飽覽美景,酣飲至濃處,自然有一些精妙的詩詞唱和。眾人興高采烈時,蔡京卻以目示趙佶,兩人離席走到偏僻處,蔡京對趙佶說道:「王爺,那高昇泰昨夜前去拜訪我,講了許多話。我聽他言辭之中,似乎希望咱們大宋能支持他成為大理國主。我也是聽了這位善闡侯的講述,才越發明白如今大理國中這段家處境委實艱難得很。」趙佶垂首道:「那蔡學士你是怎樣打算的?小王離京時,就得管家叮囑,我本身就沒有出使外國的經驗,自然一切唯蔡學士你馬首是瞻。」蔡京歎息一聲道:「這大理國不拘哪個做主,對咱們大宋而言,其實區別都不甚大。只是這一遭咱們出使的不湊巧,段氏得其名,高氏得其實。官家這冊封的詔書自然是不容更改的,只是目下這時節拿出來宣讀,卻非最合適。所以,我打算藉著大理國朝廷也在踟躕不定的這段時間裡,咱們兵分幾路在這大理國深入瞭解一番。畢竟,詔書只要一宣讀,大理就算咱們大宋的藩屬了,日後國體若有變數,大宋少不得要出面干涉。咱們多瞭解得一分,日後要應對變數自然也就多得幾分把握。」蔡京的提議,趙佶自然應允,如此他便有了名正言順的機會前往無量山。不過蔡京話裡的意思,趙佶也記在了心裡。畢竟日後如果大理國出現變數,或許就需要自己來做主意要如何應對了。趙佶在這裡跟蔡京又商議了一會兒,討論一下要對大理國哪些方面加強瞭解。等到兩人商議完,那宴會才進行到中途,其時段譽吟誦一首詩正在席上傳誦。傳到了蔡京這裡,他低吟幾遍後便笑著對趙佶說道:「這位鎮南王世子詩作倒也工整,只是多了幾分匠氣。王爺您久無大作問世,有沒有雅興賦詩應和一場?」趙佶笑著搖頭道:「詩詞之道,許久不碰了。勉強作來,貽笑方家。」終究不願動筆。蔡京見狀,始確定這位端王爺當真是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若按照以往汴梁城所傳的老印象,可絕不會這般沉穩收斂。回到席上,趙佶見喬峰和鍾靈都對宴會上的話題興致缺缺,索性便直接告辭離開。段譽卻正在興頭上,見趙佶要離開,一時有些兩難。趙佶便也不要他作陪,自己與喬峰等人先回了鎮南王府。剛剛回到王府,段正淳便迎了上來,笑著對趙佶說道:「昨夜聽端王爺講起對武功一道興趣頗高,我今早去天龍寺徵求了族中老者的意見。若端王爺現在有閒,可願同我一起前往天龍寺一行?段家在武學一道也頗有些傳承,若端王爺有志於武學,便請族中長者指點一二。」趙佶聽到這話,心中不免一突,段正淳這話的意思莫非是準備把段家一陽指教給自己?這念頭一出現,他心裡頓時火熱起來:「固所願,不敢請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