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41 大理君臣 文 / 低調椰子
王輦內空間不小,擺得下一方案幾,數人團坐都不顯侷促。段正淳很熱情,從上車開始就沒有住口,一邊詢問趙佶沿路見聞,一邊緬懷自己年少時前往大宋遊學的時光。他言語風趣,簡單事情也能描述得妙趣橫生,因此並不給人喋喋不休的感覺。
一邊與段正淳交談著,趙佶也一邊暗暗審視這位段王爺。
在出使大理國之前還有這一路上,趙佶也做過一些準備,對大理國加深了一些瞭解。整個大理國,主要由白蠻和烏蠻構成,而皇族段氏一家屬於白蠻。至於常人印象大理段氏屬漢人一脈,又或祖上屬於漢人,其實並無太大意義。左右他們做了一國君主,也不可能舉國歸降大宋。當然這或白或黑指的是他們各族服侍顏色,卻非人真的或白或黑。
前些年大理發生內亂,白蠻權臣楊義貞弒君自立,多虧了烏蠻首領高氏一家出兵平叛,段氏一族才能重新得國,而那倒霉的四大惡人延慶太子也就是在這場兵災劫後餘生,其實跟如今在位的段家兩兄弟干係不大。不過高、楊兩族乃是大理立國之初就有的權臣世家,本質上也沒有什麼太大區別,無論哪個作主,反正都是將段氏皇族架在空中閣樓上,實權幾乎沒有。
這一點,從來迎接使團的段正淳和高昇泰不同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段正淳態度熱情無比,看得出是真心為大宋使團到來而感到高興。而高昇泰則興致乏乏,很明顯不甚上心,甚至還隱隱有些戒備。若這次大宋出使與那皇族段氏達成某種默契,對如今當權的高氏而言,並非一件好事。仁宗朝大宋軍隊的悍勇,許多上了年紀的大理人如今想起來尤有餘悸,若大宋真的出兵扶植段氏一家,對高氏而言,不吝一場劫難。
雖然段正淳在趙佶面前談笑風生,沒有流露出什麼奇異的神色,但皇族段氏一家目前在國中的窘迫,還是可以從別的地方窺出端倪來。比如說高昇泰的善闡侯爵位,善闡就是後世的昆明,常年四季如春,也算是大理國最好的一塊土地,向來是皇族的自留地,如今卻被高氏霸佔,可見皇族式微已經到了何種程度。
拋開這些國勢上的波詭雲譎,如果單從江湖人角度來看,這段正淳還是相當有魅力的,氣度雍容,待人和氣。從喬峰眼中隱隱的讚許之色就可以看得出,這位大理段王爺跟江湖上傳揚的名氣大抵還是相符的。
趙佶打量段正淳的同時,段正淳也在觀察趙佶。他見這位大宋的端王爺年紀不大,看起來也就跟自己兒子段譽差不多,但是待人接物、為人處事方面卻已經很成熟,自有章法,相比而言,自家兒子委實還太稚嫩,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他心裡也不由得感歎,盛名之下無虛士,大宋國富民強,遠非小國寡民的大理可比,單單從皇室子弟的教育方面就分出了一個高下。
至於坐在趙佶身邊的喬峰,段正淳也不由得多看了兩眼。因為出入使團,喬峰換了一身普通的侍衛軍服卻沒穿丐幫的衣服,表面上瞧來一切尋常。但是喬峰一雙眼睛轉過來的時候,雖然神光內斂,卻令段正淳警兆陡升,倒不是說喬峰對他有什麼惡意,只是單純練武之人那種玄之又玄、近乎直覺的氣機感應,令段正淳覺得這位侍衛本領不凡,只怕還要強過他幾分。他雖是皇室出身,但身上也頗有些江湖人的習性,見到一位高手,總下意識想要切磋比較一番,只是對方乃是大宋端王的貼身護衛,而且瞧端王對此人甚是禮遇。因此段正淳這念頭也只在心裡打轉,不好流露出來。
大理國境內多山,難得有平緩道路,但在起伏不定的山嶺之間,偶爾會有一片平坦的土地出現,高山融雪沖刷下來形成河流,倒也肥沃。如今正是草木茂盛,萬物欣欣向榮的盛夏時節,陽光下這些平坦的壩子在群山環繞之間自是別有一番趣味,美不勝收。
段正淳見趙佶一路頻頻望向車外景色,便笑道:「端王爺久居汴梁,天下第一等繁華都邑,該是對大理此域清寒景致有些不適了?」
聽到這話,趙佶轉回頭來笑道:「段王爺過謙了,久居東京,自是感歎人力無窮,塵世繁榮。不過來到這大理,所見卻是天地偉力,鬼斧神工,頗讓人有出塵脫俗的意趣。如此出塵之地,該有出塵之人國之,如此看來,大理得國享國,也該是得了佛家『宿緣』的說法。」
雖然大理皇室素來有禮佛的傳統,段正淳對佛家一道卻不甚感冒,哈哈一笑帶過,便又講到別的問題上。只是他們兩人一個稱呼「段王爺」,一個稱呼「端王爺」,雖是一本正經的交談,聽來卻總不免引人發噱。旁邊的喬峰聽得久了,嘴角也掛起一絲淡淡笑意。若換個心性活潑的人過來,只怕就要捧腹大笑了。
入暮時分,一行人終於到達鎮北關。此地守將早得到命令準備迎接大宋使臣的儀仗並宴席,也有附近蠻族聞訊自發趕來,自又是一番熱鬧景象。
入了關後,趙佶與蔡京碰面,簡短交談幾句。蔡京正色對趙佶說道:「王爺,這大理國形勢瞧來好像比咱們預期中還要複雜一些。那位善闡侯高侯爺,這一路行來,言談舉動之際,似乎頗有些別樣的念頭……」
趙佶點點頭,出使異國茲事體大,他們來之前對於大理國自然也做過一番研究,只是雙方之間不通音訊久矣,所知皆是片面。不過蔡京自有變通大才,這方面也不須趙佶來操心,只說道:「該要做什麼說什麼,蔡學士來拿主意就是了,小王自然無不遵從。」
蔡京歎息一聲道:「咱們小覷了大理國君臣之間的糾葛,如今我只盼不要出什麼意外,咱們能夠順利到達大理城宣旨撫慰一番,順順當當的完成這趟差事就好了。」
趙佶聽到這話,不免有些意外道:「學士的意思是,莫非那位高侯爺還有膽量阻撓咱們前往大理城不成?」
「那高昇泰未必有這膽量,不過不可不防。兩國往來之間,任何丁點疏忽,都有可能釀成大事。」蔡京凝聲道,原本以為一件簡單差事,如今看來卻似乎將要有些變數。此番出使乃是皇帝與新黨極力倡導之事,若出了岔子,不只會影響到朝廷的威儀,只怕新法推行又要生出波瀾。因此,蔡京心裡的壓力還是極大的。
有了蔡京的知會,接下來的宴席上趙佶自是加倍留意小心觀察,益發察覺到大理君臣之間的貌合神離。甚至在段正淳祝酒題辭之時,高昇泰都屢屢有打斷的舉動,竟然半分也不顧忌席上還有宋使在場。而其餘大理國臣屬對此也沒有多麼驚詫反應,想來對此已經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至於段正淳雖然也藉著笑言調侃掩飾尷尬,但任誰都瞧得出言談之間的乏力蒼白。就連喬峰都在趙佶耳邊低聲道:「如此悶氣王侯,實在不如拋開這些虛無繁華,做個自在隱士……」
趙佶聞言後只是笑笑,世事往往難如人意,大半時候雖然前進一步艱辛無比,但有時候縱使想退下來,卻也很難如願。如大理國歷代皇帝不乏退位避世為僧,想來也不乏這方面的原因。實在這大理國立國之初便有權臣把持朝局,縱使皇帝想有一番作為那也困難得很,這高氏一家更是一直到大理亡國都把住權柄,也算某種程度上的有始有終了。
宴飲漸近尾聲,接下來不免談起使團接下來的行程安排。這個問題上,段正淳與高昇泰又產生了分歧,段正淳覺得早早將使團接到大理城去接待安頓為上佳,不過高昇泰卻說使團遠來,還需在鎮北關多休整一段時間,也能讓大理城做更周全的準備。
這方面,趙佶得了蔡京的提醒,自然傾向於段正淳的提議,便說道:「小王與眾位學士身負皇命而來,不敢圖一時安逸卻耽擱國事。還是在此休整一夜後,明天便即刻上路吧。」
高昇泰在國內雖然跋扈,卻不敢公然違逆大宋使者的意願,聞言後雖然有些不喜,但也只能點頭應下來,言道即刻就安排起來。
正撤席之際,後堂裡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聲,高昇泰起身詢問兵將,旋即臉上露出微不可查一絲喜色,而後便沉下臉來返回席上說道:「不想竟有刺客潛入關內,後堂兵將被傷了數人,方才擒下那女刺客。只是這刺客是否還有同黨卻未可知,依下官之見,還要仔細搜索徹查一番,確定沒有危險之後,再請大宋天使前往大理城。」
在宴請別國使者的宴席上竟然出現這種疏漏,本是一件極丟臉的事情,可是高昇泰卻因找到機會阻止使團上路,竟然半點也不顧忌就在席上講出來。這話一出口,段正淳與蔡京臉色都沉了一沉,而趙佶則目露思索之色,開口問道:「那刺客是個女的?是個什麼模樣的女子?」
————————————————
作者專區死進不來,搞了一個多小時,鬱悶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