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君臨天龍

正文 034 百轉千回 文 / 低調椰子

    回到自己府中,蔡京望著堆在廳中一角的宣紙,一臉苦笑之色,不想出門一遭,竟然招惹來這樣一樁麻煩,真是讓人頭疼啊!

    「老爺,這些宣紙要放到哪裡去?」府中的親隨上前一步小聲問道。

    聽到這話,蔡京心緒一緊,忙不迭擺手道:「放在那裡,我自己收拾,你們都出去吧!」

    下人們聽到這吩咐,便都小心翼翼告退出門。

    起身將房間門窗關牢了,蔡京才一臉為難走到宣紙堆前。在太平觀裡,端王府的那個姓梁的內侍鬼鬼祟祟在貨車旁站了許久,蔡京如果沒猜錯的話,這紙堆中定有古怪,或許就藏著端王今次找上自己的目的。

    初時蔡京也以為在太平觀遇到端王純屬偶然,可是接下來端王與自己那一番談話卻令蔡京改變了看法。一想到端王大費心思安排這一場巧合會面,這當中的深意,蔡京甚至想都不敢想。

    皇子夭折,並非什麼多出奇的事情,神宗朝一連四五位皇子夭折也沒有對大宋產生多麼惡劣的影響。可是當今官家的情況與神宗皇帝相比又有些不同,官家九歲登基,一直到近幾年才開始親自處理政事。過往那些年,一直是高氏太皇太后代之打理朝政。坊間傳言,官家自幼多病,高太皇太后為了多攥住權柄一段時間,甚至刻意延緩給官家治病調理。雖然都是一些不足信的傳言,但是蔡京親眼所見,官家的確氣色不甚好,說句大不敬的話,非是長壽之相。

    也因此,年前皇子夭折,著實在朝野內外掀起一波暗潮。許多事情雖然不會拿到明面上來講,但是些許蛛絲馬跡還是透露出來,比如吳王府上近來忽然延請名醫,而剛剛出閣的簡王則頻頻出席文臣宴會。這當中,原本在京中最活躍的端王卻忽然變得沉靜起來,據說就連向來與之相交莫逆的小王都太尉都吃了幾次閉門羹。

    蔡京原本還覺得端王識時務,安分守己,可是不想端王竟一鳴驚人,直接找到了自己頭上來。他難道不知,此舉與自絕前程無異?若被官家知曉了,不只端王前程要完全斷送,就連自己都要受到莫大連累!

    所以,蔡京在太平觀中諸多推諉,絕對不與端王有更深接觸,可最終還是沒能打消端王的決心。其實對於是否將這批宣紙帶回府中還是就地銷毀,蔡京也實在踟躇了很久,最終決定帶回來,還是因為最近這大半年來端王的表現。

    這大半年,端王斷絕了所有與外臣接觸的路子,據說在民間搜羅到一名伶人,甚討太后歡心。單單這一點,端王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就比那吳王和簡王高出了一籌都不止。若真事有萬一,外臣如何跳脫,那都只是虛張聲勢,真正能夠一錘定音的聲音,終究還是出自宮裡,這是大宋自太宗皇帝傳下來的祖制。無論向太后如何謙遜低調,她就是有這個力量!

    其實從內心裡,蔡京還是完全忠於當今官家的,因為官家對新法支持力度甚至要超過了神宗皇帝且無太多掣肘。蔡京根子裡就是一個新黨,並且深知大宋目下已經到了不變法即等死的地步,他飽讀聖賢之書,自有一番謀國雄心。他視王安石為師為長,不只花大力氣研究王安石種種新法舉措,對於新法頻頻失敗的原因也都瞭解甚深。王安石這個人,精於做事,拙於謀身,而對於推動新法而言,在蔡京看來,後者甚至比前者還要重要!

    雖然對當今官家一腔赤誠,但蔡京明白為國為己,都要做好兩種準備,也因此,他決定將端王贈送的宣紙帶回府中。且先瞧一瞧端王是個什麼想法,如果委實太拙劣,那自己也就只能抱歉了。

    一邊思忖著一邊在紙堆中翻找,過了片刻,在紙堆中翻出一張一指寬的紙條,紙條上只有兩個字:「大理」。

    捏住這張紙條,蔡京陷入了沉思當中,漸漸梳理出端王的意圖,而眸中的異彩也益發濃烈。

    毫無疑問,端王這次來接觸自己,應該是想參與到出訪大理國這件事中。短短兩個字,含義卻很多。首先一層,端王通過這件事表明自己是心向新黨的,因為大理國入貢之事對新黨而言意義重大,端王既然願意參與進來,那就說明他內心裡對新黨還是認同的。這第二層,端王應該是想借此避開朝中目下暗潮湧動的氣氛,這時節待在汴京城裡,哪怕每天閉門謝客都能被解讀為心懷詭念。只有離開京城,眼不見為淨才是最好法子。而第三層,應該也是端王最重要的目的,以親王出使番邦,絕對是一筆厚重履歷,一旦用到則就是遠遠勝過諸王的資本。

    手中捏著這張紙條,蔡京都忍不住要為端王擊掌喝彩。若這主意是端王自己想出來的,如此才智,絕對可做大宋中興之主!若說這計策有一點隱患,那就是如果在出使途中官家支撐不住的話,那端王注定與大位無緣了。這種事出萬一的情況,若無大魄力,實在很難做出決斷。

    蔡京面沉如水,就著燈台將紙條燒成灰燼,然後開門喚來下人研墨,自己則鋪開空白奏章,伏案疾書起來。

    第二天,下朝之後,官家神色有些不愉快。今天的議事本來很順利,蔡京蔡學士提議今次出使大理國可讓一名宗室跟隨,也甚合皇帝心意。這一次大理國入貢,對皇帝而言是他過往幾年施政成績的體現。太皇太后在時,總是喋喋不休講新法亂國,王安石和一干新黨之人是亂宋的妖孽。可是他啟用這一批人,短短幾年內就取得了這樣好的成績,應該足以封住那些人的口了。

    那大理國雖然遠在南疆,但這番恢復朝貢,對大宋、對皇帝意義都極為重大,派遣宗室為使,的確能益發彰顯朝廷對他們的禮遇重視。因此皇帝准許了蔡學士的請求,並且下令眾臣商討人選,可是問題卻出來了。一群舊黨之人賊心不死,竟然推薦兩位皇叔為人選,這可觸犯了皇帝的逆鱗,直接給駁回否定,也不再在朝堂上公議此事。

    皇帝雖然憤怨難消,但該做的事卻得做,不讓群臣決議,皇帝自己開始思忖起該派誰去要好。首先兩位皇叔是絕對不可以的,而取代他們的人選,則只能是自己這些兄弟。

    吳王?瞎就瞎了,卻要在這時節延醫治病,想要逆天而為,能有什麼好結果?

    簡王?自己這一母同胞的小兄弟,最近可是忙得很,還是不必再打擾他了。

    思忖片刻後,皇帝心裡已經有了人選,略一沉吟後,便吩咐內侍道:「去端王府上,請端王進宮來見一見我。」

    旨意傳到王府的時候,趙佶正在臨寫經文,聽到內侍傳來官家口諭,胳膊一顫,好大一團墨漬暈開,上好一張雲紋青丹廢了。

    梁師成自知王爺心事,在趙佶換衣服的空當,與那傳旨的內侍交談片刻,得知官家心情沒有明顯的不悅,然後急匆匆去回報趙佶。得知這個消息後,趙佶才吁了一口氣,暗道這番沒有弄巧成拙,算是賭對了,同時對蔡京的效率之高也不免讚許有加。

    收拾了一些東西,趙佶跟著內侍徑直入宮,見到皇帝後,首先呈上一卷自己臨寫的道經,說道:「臣弟近來研讀沖虛經,每每閱過都覺神清氣爽,益發手不釋卷。因此便抄錄了幾份,趕巧六哥召見,今天便隨身帶來一卷,請六哥賞鑒。」

    同是送禮,皇帝對趙佶這份禮物就滿意得很,接過道經來翻閱片刻,旋即便笑道:「十一哥書法造詣益發精湛,單單瞧著這些清雅從容的字跡,我心裡已經少了許多煩心事情。」

    接下來兄弟兩個寒暄片刻,皇帝卻遲遲沒有進入正題,趙佶心中一動,旋即便笑道:「說起抄錄經文,還有一樁趣事要跟六哥講一講。昨天臣弟去那太平觀購買紙張,趕巧遇上了蔡京蔡學士同來買紙。只是這紙卻都被我買下了,蔡學士書法造詣為本朝之冠,我一早就有耳聞,只是以往一直沒機會拜訪。趕巧這遭遇上,我心道這是個挾紙威脅的好機會,便想用一半的紙來換蔡學士墨寶一卷,可惜這蔡學士終究不肯就範,讓我這滿心歡喜落了空。」

    聽到這裡,皇帝才朗笑道:「這等破落戶的作風,也只十一哥你才做得出。蔡學士終究是個忠厚人,若換了是我,轉頭便要參你這文墨小賊一本。」

    笑過後,皇帝面色一肅,旋即便進入了正題:「我這裡有一樁差遣,不知十一哥你有沒有興趣接下來?」

    ————————————————————

    這幾章,主要交代一下朝廷上目前的大概形勢,具體的權爭和黨爭之類,以後都會盡量簡略。另,繼續求下推薦票。這種面板屬性,對新書而言太重要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