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功夫——由鬼到神,出身武術世家、25年習武經歷,談談真實的武功

正文 第35節 文 / 龍鳳珮

    大學時光就這樣慢悠悠地過去,別人都是三點一線:教室、食堂、圖書館,我們練武的多了一個點:操場。

    從大二到大三,我瘋狂地練習泰拳和鉤腿,又趁陪雅琢回張家口之際,轉到內蒙,拜訪一些蒙古族的摔跤高手。

    現在想來,我那時一直練的都是外家功,以硬碰硬,這都要歸功於當初二舅的指引。

    確切地說,這是一條不歸路。

    佛說心無旁騖、無慾則剛,我那時還沒領悟這句禪語的意思。我如饑似渴地鑽到各種格鬥術中,拼勁全力去練,當迷失在各種武功中,也就迷失了自我。

    我生怕自己還有短板,從腿上功夫到手上功夫再到地面纏鬥,沒日沒夜地練。

    但練著練著就會發現:似乎總也達不到最高境界。而且越練感覺自己越空虛,亂花漸欲迷人眼,人的精力有限,想要學盡天下武功是不可能的。

    過度的體能消耗和筋骨挫傷使我傷痕纍纍。尤其是實戰過程中積攢的舊傷,每年都會復發。

    有時下雨陰天,腰疼腿疼,曾經受傷的地方發木發酸,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有些運動員在黃金年齡就突然退役了,有些傷是一輩子的,尤其是骨折、跟腱斷裂、肌肉撕裂,這種傷病即便當時好了日後也是禍根。

    有時練完一種武功,我會靜靜地發呆,生怕自己老去,生怕年華不夠,我不知還需多少年才能達到武學的最高境界。

    90年代後期,全國各種武館和武術學校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散打、泰拳、跆拳道、空手道、拳擊、柔術、mma、截拳道等等各種搏擊術應接不暇。各種競標賽、邀請賽、友誼賽也開始多起來。

    只要學校放行,我就去打。有時戰勝,有時戰敗,但戰敗多是輸在點數上或者體能上,從沒讓人ko過。

    但畢業前夕的一次國際性質的比賽卻讓我嘗到了生平第一次被ko的滋味。那是我人生道路上最大的轉折,也是我反思武學最刻骨銘心的事件。

    那是在山東舉行的一次國際功夫邀請賽,高傑非攛掇我過去,說有西洋拳手過來切磋。

    打老外,想想總是興奮的。那段時間,泰森特別火,每當在電視上看他ko對手的鏡頭我都有一種想和他過招的衝動。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有些人會問:一個是拳擊,一個是散打,不是一種運動,怎麼打?

    其實任何賽事都有一定規則,只要參賽選手接受這種規則就能打。

    比如國外選手來我國比賽,只要按我們散打的規則打他能接受,那就可以比,我們去泰國,只要你不怕肘不怕膝,那照樣可以比劃。

    而且不同競技比賽中,有些規則是相通的,比如散打和跆拳道,大家只要規定好了禁止的擊打部位,那比起來是十分順暢的。

    練拳擊的從來不服散打。這似乎是個慣例了。

    散打認為自己有腿上功夫,可以彌補拳法的不足,但拳擊運動員認為自己抗擊打能力強,我不需要和你太多地比腿功,只要我頂住你的進攻,瞅準機會給你一拳,你就煙消雲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