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續絃王妃

正文 第76章 毒計 文 / 顧慕

    那婦人沉著一張臉,見到謝琳琅略屈了屈膝,尖刻著一張嗓子道:「給王妃娘娘請安,咱們都是低賤之人,自然比不得王妃娘娘的妹妹尊貴,還求王妃娘娘給咱們一條活路罷!我這兩個侄女雖說是庶出的,倒底也是正經子的小姐,沒有被人踩到泥裡也不敢回一聲的道理!大嫂子今天嫁閨女,不肯為我做這個主也就罷了,好歹請王妃娘娘給個公道罷!」

    竟然連幾句寒暄都不肯,一上來就是這般撒潑作派!

    青杏機靈,知道謝琳琅不見得能想得起這個人是誰,便立刻湊到謝琳琅身邊輕聲道:「這位夫人是三房的大姑奶奶,嫁給了順天府府丞尤大人的嫡次子,今天大姑娘成親,她是以姑奶奶的身份回來賀喜的。」

    姓尤?謝琳琅眨眨眼睛,立時就想了起來。

    三房的這位大姑奶奶是衛家三老太爺的庶長女,三老太爺的正妻生了三個兒子,都沒能生個女兒出來,一直又過了個三五年,三老太爺才有個妾室懷了孕,那妾室倒是極盼著生個兒子的,最後卻生了個女兒,三老太爺倒是極為高興,畢竟是頭一個女兒,雖說是庶出,也寵得跟嫡女沒什麼差頭兒。故而這位庶出的大姑奶奶非但沒有一點兒庶女該有的眼色跟謹慎,反而學得一身驕縱蠻橫,且也是最不識實務的。

    只看她今天竟然帶著兩個侄女來找謝琳琅討說法就知道了。

    不過因著她還有個尤家兒媳婦的身份,又見她現下的所作所為實在不是常人能做出來的,謝琳琅不由得就多想了一層。

    這位大姑奶奶當年的親事也頗熱鬧了一陣,謝琳琅那時年紀尚小,並未見識過,且謝琳琅與她相見次數不多,不熟識也是有的,但因鬧得確實大了些,議論的人多,謝琳琅便也聽說了個大概。

    這位大姑奶奶不管在家有多得寵愛,但畢竟身份擺在那裡,一個庶女罷了,故而尋親事時也是往身份相當的庶出子上挑,卻沒想到尤家竟然上門提親,還是為嫡子求娶。

    在這些高門大戶中,兒女親事向來是一些關係利益的聯絡與鞏固,是因為兩家關係利益一致才會成為親家,而不是因為成了親家兩家利益才變得一致起來。

    故而雖是尤家嫡子,三老太爺也並不想答應。衛家幾房雖然已經分了家,但三老太爺顯然知道依靠成為襄國公的侄子並與襄國公府的利益一致,才是明智之舉。而襄國公府並不是太子一黨。

    尤府卻是。

    尤府嫡長媳是宮中麗貴人之妹,而麗貴人明明白白就是太子一黨。尤府如今竟為嫡子求娶他的庶女,他不蠢,自然知道尤府有企圖借襄國公府之勢的意思。他不想三房與麗貴人或是太子有任何牽扯,因為他知道對襄國公來說,就憑隔房的一個庶女,想將襄國公拉上太子的戰船,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那樣還會使襄國公對三房存了顧忌之心,而這並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三老太爺不同意,大姑奶奶與她姨娘便認為這是三太夫人暗中出招故意整治她,不讓她嫁得好,否則為什麼尤府嫡子前來求娶不答應,卻硬是要給她尋個庶子?

    大姑奶奶被寵了這麼些年,自然是個膽大的,偏又不心細,想得招數也是簡單粗暴。偷偷命下人遞了消息出去,又派丫鬟支開府衛,前去接應,當天晚上,尤二公子就爬了牆。此事一出,三老太爺大怒,但是再怒,總也捨不得這個捧在手心長大的女兒去死,折騰了大半年,終於還是遂了她的心意嫁過去了。

    如今正經便要稱上一聲尤二夫人。

    她帶著過來的衛長晴跟衛長珍是與她一個姨娘所生的兄弟之女。

    而謝琳琅此刻所想的是,尤二夫人無品級無封誥卻敢對她這個王妃不大恭敬,是因為她仗著自己是謝琳琅表姨母這個身份,還是因為她已經站在了尤府的立場上?

    不過,不管是哪個原因,也不論謝芳琅是否懂事、此事事出何因,雖然如今榮安侯府已經勢落,但也不能容她擺個長輩的架子就能欺負到頭上!更何況,衛長晴與衛長珍將謝芳琅推到了湖裡,犯了這樣的錯竟然還敢理直氣壯討要說法!

    謝琳琅並不接她的話,而是端正的坐到椅子上,看著她,淡淡道:「就是這兩位表妹將我妹妹推到了湖裡?」

    尤二夫人見謝琳琅王妃氣度一展無遺,不由自主的便有些心虛,但轉念就想到了之前與婆家大嫂的那番話。

    她還記得那時提到謝琳琅時,她大嫂尤夫人捏著枚松子,臉上露出不屑的神情道:「她再是王妃又能如何?慕王是六皇子,就是一個個輪流著來大位也離他遠著呢!況且還有太子在呢,你若能為太子出些個力,太子和太子妃都是極厚恩仁慈的,自然會承你的情兒,有了太子這個大靠山在,便是什麼王妃又能如何?還能大得過太子和太子妃去不成?別說她只是與你隔著輩份的姻親之女,且她生母又去了,便是她生母還在,與你也不是一房的,雖說都姓著衛,但你自己且想一想,她的生母與你能有多親近?更何況是她,豈會真心將你當姨母對待?所以你也實在不用顧及什麼親戚情份。你若是尋著機會幫太子辦成了這件事,便是大功勞一件,太子與太子妃必然歡喜,就是我姐姐那裡也會讚你一聲的。我姐姐雖是個貴人,但是還有大公主在呢,聖上何其寵愛大公主,這都是有目共睹的,你若能幫襯著促成大公主的婚事,就是公爹也會看重於你,你在這個家裡的地位就連我也比不上呢!日後二弟的仕途還有侄兒的前程,太子自然是會看顧。咱們覺得難得了不得的事情,在太子與太子妃那裡還不是一句話的事麼?」

    尤夫人看著她一臉費解的模樣,不由得笑了笑,倒也不必她全都明白,她這種兜不住事兒的性子,若將整個計劃都告知了她,難保不會壞事。如今只讓她知道她該做什麼也就是了。再看向尤二夫人時,臉上便帶了幾分憐憫,給人做槍使還猶不自知,半哄半騙的就能讓她幫自己做事。如今謝琳琅定然是事事防著自己的,想要她自己出手便是極難,只怕連接近謝琳琅都不能,但尤二夫人不管怎麼說也是謝琳琅的表姨母,想來就是防著也有限。

    一想到謝琳琅,尤夫人幾乎咬碎銀牙,手裡的帕子直被她擰得不像個樣子,心中暗自狠言道,她若是不讓謝琳琅吃些苦頭討回這個顏面來,她也就不必活著了!這件事情若是成了,怎麼也能扒謝琳琅一層皮去!

    太子有意讓大公主下降佟方平,佟家雖不是世襲罔替的簪纓之家,但中、東、西、南、北五城兵馬指揮使中他們家就佔了兩個,佟方平又是管皇城大門的,官職不高,卻更實用,太子要用到他們家,將大公主下降自然是極有誠意的籠絡了,但是佟方平已經定了親事,是僉都御史的嫡長女祝明珠,今年六月裡就要成親。按說也並不難,只要讓他退了親也就是了,但是若因公主下降,而逼臣下退親,這等事聖上一定不允,而太子也不敢落下這樣一個名聲。那就只能讓佟方平主動退親,且其中完全不能有太子一系的任何手段痕跡。

    既然太子一系不能出手,那就得借用他人之手。

    尤夫人輕輕一笑,道:「若要讓佟家有充分的理由主動退親,其實也簡單的很,只要祝明珠壞了名聲,於男女之事上不清白,佟家自然就會退親了,且還不會影響佟家的聲譽,日後再尚大公主也不會有言官捕風捉影胡言亂語。至於祝明珠如何壞了名聲,你要將此事栽到慕王妃身上去,這樣一則能使佟家順利退親,日後可尚公主,二則也能對慕王妃的名聲有損傷,這也是一石二鳥之意。」

    尤二夫人果然沒大聽明白,便問了一句,「那要如何壞了祝明珠的名節,又對慕王妃的名聲有妨礙呢?」

    尤夫人掩嘴輕笑,眼中卻透出狠意來,道:「要如何達成,這就看你的本事了。太子許給你丈夫兒子前程,也得你有本事能幫助太子做事才成啊!」

    尤二夫人雖說對整個計劃還不大清楚,但尤夫人的意思她卻懂了,要將祝明珠失節之事牽扯到謝琳琅身上,她在心裡默默地對她這位大嫂嗤了一聲,還一石二鳥?無非是想藉著此事趁機報曾經那一頓嘴巴子的仇罷了!

    不過她自己也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有急智的人,要怎麼達成此事,她想了許久也沒個頭緒,恰好今天出了這樣一樁事,倒可以鬧上一場。雖然只是小姐們之間的糾紛,但是鬧大了,自然就有用處了。

    作者有話要說:晉江又抽了麼?發了n次了,怎麼發不出去?

    真崩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