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續絃王妃

正文 第4章 有後福 文 / 顧慕

    謝琳琅被扶去了謝雨琅的閨房,重新洗了臉梳了頭,謝雨琅又找了件自己新做的衣服給謝琳琅換上了,謝雨琅才歉聲道:「妹妹受驚了。都是賈姨娘惹出來的,她一日裡不惹出件事兒來,這一日就不算完!」

    謝琳琅道:「我倒沒什麼,只是今天是姐姐的生辰,給姐姐添麻煩了。」

    謝雨琅是東府的嫡長女,自然瞧不上仗著父親寵愛就抖起來的賈姨娘,此時更是恨恨的道:「這哪裡就是妹妹惹的麻煩了?那賈姨娘一直仗著生了弟弟,平日裡囂張慣了,今日又見給她撐腰子的大伯娘來了,就這樣不要臉!往常在府裡丟些臉也就罷了,今天竟把臉都丟到外頭去了!」

    聽得這話,謝琳琅也不好勸什麼,謝秋琅和謝芳琅也在屋子裡,謝秋琅一直都是安安靜靜的坐著,倒是謝芳琅,那個賈姨娘倒底是她的表姨母,母親平日裡又與她親近,她也時常會給自己送些好吃的好玩兒的,雖不值什麼,但也是奉承自己的一番心意不是。所以聽了謝雨琅這話,立時便有些不大高興,冷哼一聲道:「我倒沒瞧出表姨母有什麼不要臉的,倒是雨姐姐,在背後這樣說人,才是不要臉呢!」

    謝雨琅素日裡就和這個小堂妹不大對盤,也冷笑道:「芳妹妹這一聲聲表姨母倒是叫得親切,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是芳妹妹正經子的親戚呢!只不過難免有知道內情的人,看芳妹妹這麼把個奴才當正經子親戚來看待,倒叫人說嘴!」

    謝芳琅雖也是正經嫡出的小姐,但因她母親的生母是做姨娘的,在這些事事論嫡庶的嫡小姐們面前,頗有些相形見絀之感。她又是個被驕縱起來的,這點子的不自在就火上澆了油了,騰地就站起來,大聲道:「你竟敢罵平哥兒的姨娘,我這就告訴平哥兒去,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她嘴裡的平哥兒就是賈姨娘所出,東府的庶長子。

    謝雨琅則更是生氣,她好好的及笄禮還沒開始呢,就被賈姨娘鬧了一回,她正有氣沒處撒呢,聽謝芳琅說去找平哥兒,當即就道:「那再好不過的了,最好她們母子兩個一起來鬧!這回爹爹要不罰她們,我定跟她們沒完!」

    謝芳琅也不再說話,氣哼哼的掀簾子走了。

    謝琳琅和謝秋琅都知道謝芳琅是驕縱慣了的,看她出去了,便在屋裡勸謝雨琅。

    那邊金氏將趙氏安置在上房正廳裡,金氏早就問明了事情緣由,知道此事是賈姨娘挑起來的,陰沉著臉正要處置賈姨娘,就聽外面小丫鬟進來傳話,說是慕王爺來了。金氏見現在沒功夫處置她,便讓她回自己院子裡去待著,沒事兒不許出來瞎晃。

    金氏則去了前頭園子裡,聽那個小丫鬟細稟,又問:「王妃娘娘可也來了?」王妃娘娘是榮安侯府的姑奶奶,叫著謝淵一聲二哥,想必慕王是衝著王妃娘娘的面子才來的。否則自己丈夫一個四品官兒,又只是女兒的及笄禮,倒底不比老爺壽辰這樣的宴請來得隆重,哪裡請的動王爺的大駕?

    老榮安侯除了三子,還有一個庶女,一個嫡女。這個嫡女是老侯夫人四十歲上才得的,娶名謝嫻,只比謝琳琅大了五歲。因為老侯爺只有這麼一個嫡女,又是老來女,故而極其珍愛。只是老榮安侯夫婦去的早,謝嫻的婚事便是其兄長謝晉做的主,嫁給了聖上第六子慕王為正妃。以侯府嫡女的身份,嫁與不得聖寵的六皇子,身份上倒也相配。

    那小丫鬟聽金氏問話,便答道:「是王爺身邊的墨煙來傳的話,說是王妃娘娘近來身子不好,不能來了,便由王爺替王妃娘娘給大姑娘送了禮兒來。還說王爺有公務在身,不能多留。只怕一會兒就要走了。」

    金氏聞言點了點頭,又吩咐道:「你去找人跟老爺說,讓他送王爺的時候,代雨姐兒謝謝王爺和王妃娘娘,就說得空了,便叫雨姐兒去探望王妃娘娘。」

    小丫鬟得了吩咐便去了。

    謝雨琅行及笄禮的時辰是早就選定了的,這會兒時辰也快到了,東府的客人越來越多,金氏只得將賈姨娘先放一邊兒,去園子裡招待女眷去了。

    給謝雨琅及笄的正賓是金氏的親姐姐,名叫金若蘭。在這京城貴胄的圈子裡,都快被傳成了傳奇的人。

    金氏娘家是世代書香,一家子都是通過讀書致仕的,金家的女孩兒也都頗通文墨,且端莊知禮。金若蘭是金家的嫡長女,學問極好,與其兄長不相上下,當年的翰林大學士張大人看過她的詩稿之後,都不禁感慨:若是允許女子參加科舉,這金家女兒定能考中前三甲。

    也是機緣巧合,以文見長的金家女在十四歲時竟定給了武官京衛指揮僉事之子趙明宣,只等金若蘭十五歲及笄之後便成親。當時趙明宣正在西北做先鋒官,在一次偷襲中,連同他帶領的一支五百人輕騎一齊跌落山崖。聖上感其忠勇,為其舉辦了盛大的葬禮,舉國哀榮。

    金家並不想自家的嫡長女守望門寡,便想再為她說一門親事,哪怕門第低一些兒呢。更何況她才十四歲,小小年紀沒有定要為未婚夫婿守著的道理。但是金若蘭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堅決不肯再定其他人家,毅然的進宮做了女史。在宮中波瀾不驚的待到了二十三歲,這麼大的年紀,金家也就不再逼她另嫁,本想著再等兩年,她二十五歲時就將她接回家中,就當姑奶奶養一輩子罷了。誰也沒想到,這個時候先前大家都以為以身殉國了的趙明宣竟然率軍凱旋歸來!

    這時的趙明宣並不知道家裡為他定了親,更不知道有一個女子為他守了九年的望門寡。待他知道後,在聖上問他要何賞賜時,只是請聖上准允金若蘭提前兩年出宮,並下旨賞她賜婚之榮。

    金若蘭嫁入趙家後,夫君愛重,公婆厚待。並於第二年生下一對龍鳳胎。連聖上都讚她「有後福!」

    故而京城裡,請她為女兒及笄的倒比請那些高門貴婦的更多。

    謝琳琅特意細細打諒了這位京中盛傳「有後福」的婦人,她三十多歲的年紀,並不是多麼好看的長相,但是看上去神色舒緩,柔雅端莊,眼神裡沉澱了別人沒有的從容大氣。

    雖說女子及笄要在家廟中進行,但是因為謝家的老家是在山東,且又多年不曾回去,此次便在東府的祠堂進行了。等禮成後,謝琳琅等人才上前送了姐妹禮兒。

    此時的謝雨琅穿了一身大紅色的襦裙,因她名字中帶個雨字,便別出心裁的在裙子上繡了雨打芭蕉的紋樣,烏鴉鴉的頭髮挽了個髮髻,上面插-著一根白玉笄。清雅與大紅搭配起來,頗為亮麗。

    小姐妹們都說了些吉祥話兒,謝雨琅笑盈盈的受了。金氏帶著她見了一圈兒謝金兩家長輩,又招呼著女眷們去園子裡坐著,再過上一會兒,就準備開席傳飯了。

    東府今日的客人裡,雖也有公侯世家的,但清流的更多一些。畢竟謝淵是個四品官,與他職位相當的官員來得更多。這些官員的家眷們雖然對金若蘭的事跡都耳熟能詳,但到底見到真人還是不同,便都圍著她說些話兒。倒是一派和樂融融的景象。

    金氏心裡自然也高興,她剛想著坐下歇一歇,就有個小丫鬟急匆匆的跑過來,氣還沒喘勻呢就道:「夫人快去看看吧,賈姨娘帶著大少爺正鬧呢!」

    金氏並不想在自己女兒及笄的日子裡鬧得沒臉,便指了個事去了後頭。一路走著,小丫鬟就一邊口齒清晰的把整個事情經過講了。

    未出閣的小姐們和夫人奶奶們並不在一處,而是被安置在了更風雅的牡丹園。東府的牡丹園並不大,種了數十株的牡丹,此時正是花開的時候,更移值了幾株名貴品種,奼紫嫣紅的,極是美麗。謝琳琅和謝秋琅兩個就在牡丹園裡面的一個亭子裡坐著說話,如今京城府邸宅院裡的佈局都差不太多,大多仿照江南園林,講究層次錯落之美,故而在亭子後面,立了一座假山以作屏障。繞過假山,又做杏林小路,以突出曲徑通幽之感。

    所以這亭子雖在花團錦簇之中,倒很是清靜。

    謝秋琅雖生性沉靜,可謝琳琅冷眼瞧著,她並不像楊姨娘一般懦弱膽小,倒有一股子從容氣度,只是她好像習慣於淡化自己的存在感,很容易便讓人忽視她。

    謝琳琅覺著她這個大姐姐雖小心翼翼的在嫡母手下長大,卻是個好的。

    兩人說了一會子話,不妨從假山後面突然蹦出個人來,倒唬了謝琳琅一跳。是個七八歲的少年,身後還跟著兩個小廝,他指著謝琳琅和謝秋琳厲聲道:「你們兩個,是誰罵我姨娘是奴才的?」

    原來是賈姨娘的兒子,東府的庶長子,謝平琅。

    謝琳琅並不想跟小孩子一般見識,便笑著道:「是平哥兒啊,平哥兒怎麼沒在前院,倒跑來園子裡了?」

    謝平琅橫眉倒豎,「用你管!快說,你們兩個誰罵我姨娘了?」

    謝琳琅皺了皺眉,對他身後的兩個小廝道:「主子無狀,便是做奴才的沒伺候好,你們兩個還不趕緊扶著少爺回去!」本來想說他是外男,在閨閣女子的園子裡不像個樣子,但想了一想,他倒底才七八歲,實在不用男女大妨。

    謝平琅立時大怒,「你敢嚇唬我的人!我看你話這麼多,定然是你罵我姨娘了!你們兩個給我打她!我今天就要打死她!」

    那兩個小廝也不過十歲上下,剛剛被謝琳琅嚇了一回,此時想上前,但回頭看了看主子,倒底沒敢,其中一個還勸道:「少爺,她畢竟是少爺的堂姐……」

    謝平琅也不等他說完,「啪!」地就給了他一個嘴巴子,大罵「廢物!」

    他的聲音不小,園子裡已經有不少人往這裡看了,他倒不怕,越發要鬧起來,惡狠狠地道:「看我不打死你!」說著就撲上來。

    但他到底年紀還小,雖說有一股子力氣,卻也不至於將謝琳琅怎麼樣,謝秋琅也幫著推他,他看打不著謝琳琅,頓時發起狠來,當下抽-出纏在腰上的軟鞭,就向謝琳琅打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