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中外英雄傳

正文 第五十二章 眾志成城 文 / 平房種

    胡服接過來說:「在當前的民族解放戰爭時期,我們不去過多地宣傳階級鬥,但這絕對不是意味著階級鬥爭就不存在了。減租減息固然是民族鬥爭的需要,它本身實際上也就是一場階級鬥爭。」

    「胡書記說的極是。我們應當讓群眾認識到減租收益是他們正當的勞動所得,既不是我們的恩賜,更不是地主的恩賜。只有這樣,群眾才會自覺自願而又理直氣壯地參加到這場鬥爭裡來。」黎玉說道。

    「有的同志還或多或少地把希望寄托在地主的開明上,發動群眾不夠大膽放手。」朱明遠說。

    「這種思想最要不得!」羅榮桓斷然地說,「這只能加重群眾的觀點,模糊他們的階級意識,削弱他們的鬥志。」

    「這不只是個認識問題,嚴格地說,也是個立場問題。」山東分局書記朱瑞的口氣異常嚴肅。

    「認識問題也好,立場問題也吧。我看還是先研究一下當前的實際問題吧。「陳光顯得有幾分著急了。

    「總之,對於一些基本指導思想還是應該明確的。」胡服說道,「過去我們向幹部交代不夠,使工作走了一段彎路。」

    「是呵,應當認真檢查,接受教訓。」羅榮桓點點頭,然後掃視眾人問道,「情況就是這樣了,大家看該怎麼辦?」

    「要馬上向群眾揭發熊老七的陰謀,消除群眾的顧慮。」陳士矩道。

    「照目前情況來看,光靠一般的宣傳解釋,怕是不足以進一涉地深入發動群眾了。」胡服思索了一下,臉色沉毅,語氣果斷地,「應該跟熊老七先來一次嚴肅的集體談話,要他承認錯誤,表示態度。然後召開全村的群眾大會,要他當著鄉親們的面坦白認錯。」

    「對!應該狠狠地懲治這個老狐狸一頓。」熊方文第一個熱烈贊同。

    「好,好。」胡服點頭同意,又說,「為了培養骨幹,教育群眾,除了工作組的幹部之外,還不妨吸收一些積極分子和基本群眾參加集體談話。」

    「讓我也參加個吧,我要狠狠地揭這個老狐狸的尾巴根子!」熊大娘懇切地要求。

    「大娘,那太好啦。您老人家現身說法!比我們的話更有份量。」羅榮桓高興地回答她。接著轉向朱明遠吩咐道:「抓緊調查清楚熊老七的破壞活動,組織力量準備說理,這一炮一定要打晌!」

    各坐在桌子的一端,他的對面坐著曾國華和符竹庭。工作組的一部分幹部,擠擠挨挨地坐在兩張床上。用三條長凳上坐著十幾個老佃農,還有熊方文、熊方建等一幫小伙子們。熊大娘和熊方建娘幾個老妯娌們,見屋裡擠不下,就各自搬個小板凳結伴坐在門口屋簷下面。

    屋裡儘管擠得滿滿的,幾乎插不進腳去,但是在胡服和羅榮桓對面擺著一把椅子和一條長凳的地方,卻留了有一塊兩尺見方的空隙。眾人不時厭惡地瞅它一眼,誰也不願意再向那裡靠近一步,像是怕傳染上什麼致命的瘟疫似的。

    眾從一吃罷早飯就趕到這裡來了。熊方文這幫小伙子們,往常聚在一起,總是先要嘻嘻哈哈地廝鬧一陣子。這次卻一反常!各自迅速地找好位子坐下,就嚴肅沉默地等待著。熊方文、熊方建起胸脯坐在那裡,目光直盯在安放空椅子的那塊地方,大有恨不得掘地三尺的樣子。

    熊方建娘緊挨熊大娘坐著,一臉侷促的神色,不時移來挪去,像是手腳都沒處擱放。眾人既興奮又緊張,他們這是第一次跟騎在自己頭上的佃東面對面地說理,如果不是***八路軍帶這個頭撐這個腰的話,他們連想不敢想。可是這場說理會得出個什麼樣的結果呢?熊老七並非是那麼好惹的呵,人們又不由得擔著幾分心思。

    陳士矩覺察到了人們的心思,微笑著向眾眾人說:「大伙怎麼都繃著臉呀,是不是有點兒緊張?」

    「緊張什麼,今天還怕熊老七反上天去?一定懲治他個服服帖帖!」熊方文一開口就有氣。

    「首長,您瞧!」陳士矩朝著胡服和羅榮桓一挑眉毛,笑著說,「方文兄弟倒是有信心哩。」

    胡服笑笑說:「應該有這個信心。常言說得好: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道理在咱們這邊,熊老七佔不了上風。他熊老七更是蛤蟆澇泥窪——無法蹦動了!」

    「他若是不講理,乾脆沒收他的土地,分給鄉親們算啦,那不更是大快人心!」熊方建衝口而出。

    「哈!一個勝過一個。一個要懲治得服服帖帖,一個還嫌不夠,乾脆沒收家產平分土地。」羅榮桓說著大笑起來。

    眾人都被逗引得笑了。

    「這有什麼好笑的?反正以後也要平分土地。」熊方建撅起了嘴巴。

    「鄉親們,」胡服發覺眾人有些憤激情緒,便開牙導地說,「今天,是個談話會,說理會,咱們是以理服人,不是漲勢壓人。熊老七隻要不當漢奸,同意減租減息,咱們還要團結爭取他一道打鬼子,不能輕易跟他對立起來。」

    「好!」眾道。

    胡服又朝熊方建笑笑:「方建兄弟一口吃不成大胖子,眼下還不能急著平分土地。若是來一個平分土地,就把地主財東們統統趕到鬼子那邊去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小心你的嘴唇燙起泡來呀。」

    「哈哈……」眾人又一次哄笑起來,熊方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屋裡屋外一的氣氛頓時變得輕鬆愉快。

    「胡政委,您看那班凶神惡鬼還會來『掃蕩』嗎?」熊方建娘畏畏怯怯地問道。眾人一聽都明白,這班凶神惡鬼是指的小鬼子。

    「大娘,您怕他們嗎?」羅榮桓從桌子後面探身向外問道。

    熊方建娘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才好,一低頭縮到熊方文的媽媽熊大娘身後去了。

    「鄉親們,這倒使我想起一件事來了。」羅榮桓說道,「朱縣長有一次對方文兄弟說,贛榆城裡有鬼子和漢奸九千人馬。方文兄弟回答說:咱贛榆有幾十萬鄉親。聽,這話說得多有骨氣,多有份兩。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成不成事就看大伙齊不齊心。」

    「對……」眾道。

    「連雲港和贛榆的小鬼子和國民黨頑軍合起來也不過一兩萬人吧,抵不上邊區鄉親的一個零頭。眾人拾柴火焰高,青口及其四周的鬼子漢奸,還不是同樣地被咱贛榆的鄉親和我軍打得落花流水?!」羅榮桓說。

    豪邁的語言,激發了人們的鬥爭信心,光榮的戰績,喚起了人們的自豪感情。人們樂於同羅榮桓接近,尊敬他,信任他,正是因為他善於用概括有力的語言,啟發人們正確地認識和估價自己的力量,增強人們對鬥爭的必勝信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