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中外英雄傳

正文 第三十六章 語重心長 文 / 平房種

    春天並不迴避戰爭,她冒著戰火烽煙又來至人間。

    一九四一年清明節前,濱海大地上一派大好春光。在那果樹叢生的地帶,春意更濃:杏花將謝,桃花盛開,梨花綻蕊,蘋果和花紅果樹的花兒也正含苞欲放,樹連樹,花迭花,織成了一片,綿延不斷的錦帳繡幔。

    可是,獨有那負有鹽鹼勇士美稱的棗樹,卻遲遲不願意把它那繁星般的花朵奉獻給,這浩瀚的花海,鐵乾似的樹枝刺向天空,大有不同凡俗之概。

    人們遠遠望去,縱橫的枝幹點綴在這錦帳繡幔上,彷彿在百花圖捲上抹上了幾筆蒼龍般的松幹,富麗堂皇中平添了幾分雅致的情韻。蜂蝶飛舞,鳥語啁瞅,東風掠過,濃郁的花香熏人欲醉。

    但是,黃海岸上的人們卻無心欣賞這爛漫的春光,也懶得像往年那樣如護理嬰兒似地護理這些果樹,為它們施肥剪枝。抗日戰爭已經打了一年多,日本鬼子的鐵蹄踐踏了半個中國,如此多嬌的江山,正蒙受著深重的民族苦難。

    可是,由於***八路軍及時地消滅了董頑一夥敗類,並在這次戰鬥中狠狠地打擊了日本鬼子籐本一夥,同時又從大是海搞來了一大批軍用物資,這大大地鼓舞了濱海抗日根據地軍民的鬥志,這才使大傢伙感覺到了春天的暖意。

    為了粉碎日寇正在推行第一次「治安強化運動」的需要、報騰本為支援董頑而對我八路軍開火之恨,為了早日打開濱海地區的新局面的需要。為此,我八路軍一一五師進入濱海地區後,決定乘勝追擊,打他的出其不意,準備一舉拿下黃海邊上重鎮——青口及其四週日偽軍據點。

    現正在師部召開軍事會議。

    這次應當參加會議的有八路軍一一五師政委羅榮桓,代師長陳光,陳參謀長;教導二旅政委符竹庭,旅長曾國華;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二旅旅長孫繼先,政委江華,副旅長劉海濤;谷牧(劉曼生),邱也民,朱明遠,宋繼柳等。

    現在,贛榆地方主要幹部邱也民還沒來到。這個會址選在松林中,有四棵高得出眼的古松。四棵古松之間,有個贛榆班莊生產大理石石桌。石桌的四面兒,還都設有石凳。羅榮桓他們十幾個人坐下後,符竹庭上前,向榮桓請示道:「羅政委,咱等不等老邱同志?」

    榮桓沒有當即回答。他透過松枝望了望天空的星辰,又屏住氣聽起四外的動靜。四外,雞不叫,狗不咬,只有松林在發著輕微的濤聲。這時,榮桓的臉上滲出一層淡淡的、不易被人察覺的焦急神色,「天到這時了,怎麼還沒來呢?」他自語了一句,又對符竹庭:「你跟他怎麼約定的?」

    符竹庭皺皺眉頭:「若按約定的時間,該來了。」

    劉曼生也有點不安地插嘴道:「是不是路上——」他說了個半截話兒,便將話頭收住了。這顯然是,在他看來,話一說到這兒,旁人就能領悟出他的意思,不必再說下去了。

    這一陣,羅榮桓一直箍著嘴,沒再作聲。觀其神態,彷彿是,他目下正在自己跟自己悄悄地商量著什麼。他這個主持會議的黨委書記自已一不說話,參加會議陳光、曾國華、孫繼先等人也悶了宮。這麼一來,鬧得整個松林異常寧靜,只有遠處的據點上,偶爾傳來刺耳的冷槍聲。

    過了一會兒,羅榮桓這才帶著分析的口吻說:「老邱同志,身在『虎』穴,出進不是那麼容易的。咱們再等他一會兒吧!」

    羅政委說到這裡,先看了竹庭一眼,又將視線從竹庭身上移向孫光等人,然後變換一下口氣接著說:「咱是不是抓緊這個空兒,先由你們談談情況?」

    「好吧!」孫繼先說,「我先說——」他說著捅了竹庭一把,「夥計,我說完後,你作補充。」竹庭點點頭。竹庭便詳細地陳述起當前敵我鬥爭的情況來。這當兒的羅榮桓,靜靜地坐在一旁,細地聽著,思索著。

    過一小會,羅政委掏香煙,想要打火點煙時,驀然意識到,在這四鄰不靠的松林之中,不能出現火光。於是,又將香煙放在口袋裡。可是,羅政委有這麼個習慣:一到用腦子的時候,他那隻手就不自覺地去摸香煙。因此,不多時,他又不由自主地把右手摸到放香煙的口袋裡了……

    竹庭把這個濱海地區的當前形勢講完了。他在結束他的發言之前,是用這樣一句話來收尾的:「總而言之,我們當前面對的局勢是:抬頭見據點,低頭是公路,我們活動的地盤兒越來越小,處境極端困難呀!」

    「同志們,客觀事物的一些現象給人們的直接鹹覺,一般說來大體是相同的。可是,由於人們有著不同的思想感情和不同的思想方法,使得人們對同一客觀事物又會產生出不同的反映,進而得出各個方面的結論。」

    符竹庭接著說:「就拿當前的敵我鬥爭形勢來說吧,是艱苦的,困難的。在這一點上,我和大家觀點是相同的。可是,我們在認識到困難的同時,懂得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困難,還認識到經過我們的鬥爭,困難是能夠克服的。我們基於這樣的觀點,所以對當前形勢的估計是非常樂觀的,信心十足的。」

    「同志呀,在這一點上,我羅榮桓和竹庭同志又是不大相同的。在對問題的認識上發生了差距時,怎麼辦呢?當然是應當進行說服,達到統一。我羅榮桓做為這個政委,顯然更不會忽視這一點的。」

    不過,今天羅榮桓,儘管對革命的道理已經特別清楚,可這個山東軍區的大政委在跟別人談論什麼事情的時候,從不用空空洞洞的名詞講一大串串道理,而是習慣於用一些具體事實來闡述自己的論點。

    這一點,羅政委是從書本上和戰爭的實踐中得來的。和榮桓相處得比較久的同志都知道,他不論講述一個什麼觀點,常常是一張口就舉例子,要不就打比喻,算細賬。

    今天,羅政委聽了竹庭的論調以後,是先從這裡說起的:「如今,敵人的據點越安越密,公路越修越多,這確乎是個事實。不過,對這個問題,要有個正確的看法。」於是,他把手掌舉起來,指著手心說:「不能光看到這一面。」他將手掌一翻,又指指手背說:「還要看到它的另一面!」

    「對!是這個理!」曾國華道。

    羅政委聽後,又習慣地點了一下頭,接上說:「也就是說,既要看到對我們不利的一面,為的是好去克服它!也要看到對我們更加有利的另一面,為的是好去利用它!」

    「還有更加有利的一面?」孫繼先問道。

    「當然嘍!」羅榮桓盯望著特邀人員宋繼柳說,「我舉個例子吧:從前,你們鋤奸隊不是經常跟壞蛋幹嗎?有一次,你落單了,他們好幾個人圍著你,你雖會些武功,但很難取勝;後來,你一跑,他們一追,將他們的一個個壞蛋,拉成了一條長線,不是叫你一個一個地全收拾了嗎?」

    「這個……」繼柳不以為然地說,「首長,這和那咋能相比呢?」

    「怎麼不能相比呢?」羅榮桓反問一句,又接著說,「敵人安的據點越多,他的戰線就拉得越長,他的兵力就越分散,就更有利於我們集中力量各個擊破!」

    「對呀!」繼柳說道。

    羅政委聽了繼柳的話後,緩了口氣,變換了一下口吻,又說:「他們修的公路越多,我們破路的機會不越多嗎?隨著公路的增加,敵人的護路任務不也在增加嗎?因此說,敵人多修一條公路,不光是給我們添了塊絆腳石,還等於在他自己身上纏上了一條繩子!

    江華接著說:「對呀。敵人多安一個據點,也不光是給我們安了個釘子,還等於給他自己的背上增加上一個包袱!除此而外,他們每多安一個據點,多修一條公路,還等於多給我們開闢了一個和他們進行鬥爭的場所!你們琢磨琢磨,是不是這麼個理兒?」

    宋繼柳點點頭:「理倒是這麼個理。」可他歎息一聲又說:「可惜我們的力量太小了!」

    羅榮桓搖搖頭說:「不對!」

    「怎麼不對?」宋繼柳道。

    「我們的力量不小嘛!」羅政委道。

    「還不小?」宋繼柳又道。

    「總比敵**得多呀!」羅政委又道。

    「比敵**得多?」宋繼柳也擺開事實了,「在我們活動的這個地區,敵偽軍六七萬,我們八路軍和游擊隊總共加起來才萬把個,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好像是幾十比一呀!」

    羅榮桓笑了。他說:「敵偽軍六七萬,這不假。我們只有幾千人馬,也不假。可是,他那六七萬,分散在大大小小若干個據點裡,等於這個!」

    他在說話的同時,將右手的拳頭伸成巴掌,又將相互靠攏著的五個指頭分離開來,擎在半空不動了。爾後,他變了個語氣,又說:「我們的兵馬呢?雖然只有這麼多人,可是,力量凝聚在一起,就成了這個!」羅政委說著,又將左手的巴掌握成了拳頭,也擎在半空,不動了。

    過了一陣。

    羅政委兩手一擊,又說:你們看!哪個力量大?「.「還得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呢!」**部長谷牧插進來了。他忽閃著兩隻自豪的眼睛,瞟著繼柳說:「我們的八路軍和游擊隊,還要擴軍嘛!能只有眼下這麼多?」

    羅榮桓點頭道:「谷部長說得對……」羅政委正說著。

    哨兵忽然來報:「報告首長!小沙河堤上發現敵人!」

    「嗅?」羅榮桓眼珠兒一轉,「多少?」

    哨兵說:「我沒見到。因敵人還在土城那邊的大路上。這個情報,是土城那邊的群眾向我們報告的。那報告情況的民兵劉小二還說,大路上的敵人,正向這邊移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